安徽有哪些古墓景点 -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

导读:安徽有哪些古墓景点 -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 1.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 2. 安徽哪里古墓最多 3. 安徽史前古墓 4.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吗 5.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的地方吗 6. 安徽古墓被盗 7. 安徽有哪些著名的古墓 8. 安徽发现的大墓 9. 安徽有没有古墓 10. 安徽有什么大墓吗

1.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

定远县红山乡冯墩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出土文物有青铜矛、青铜把手、铁斧、铁凿、陶鼎、陶壶、陶钵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滁州市发掘的最大古墓葬。

2. 安徽哪里古墓最多

双墩古墓群,汉墓、明汤河墓等

3. 安徽史前古墓

中国的史前文明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考古发掘,以及从古流传下来的古籍来推测出来的假设。真假与否,已经无从考证,因此也被称为“传说”。

1.《山海经》关于《山海经》,存在着很多的争议,至今都不知道这本著作的原作者,著作时间以及内容真假也是一概不知。所以,《山海经》里面记载的故事,在我们看来就是一部神话传说。但是,有些人认为《山海经》里面记载的是史前文明,里面的内容都是在史前发生的。

2.西藏“石碟” 1938年,考古学家在西藏的巴颜喀拉山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古老山洞,在山洞内搜寻到了712个石片,长得跟唱片一样,所以称“石碟”。而且在山洞里还发现了一处神秘石壁,石壁上刻画着戴有头盔的雕像,还有星星、太阳、月亮灯刻画图案。

3.安徽凌家滩“玉石” 考古学家曾在安徽凌家滩发掘时,出土了一个玉石,后经鉴定这个“玉石”是5500年前的物品。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考古学家用200倍的显微镜观察,都没有在玉石上找到任何的毛糙感,“玉石”做工非常精细,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4.神奇的“微雕石” 2010年,一位留澳的学生偶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怪异的石头比鸡蛋大些,上面还有结晶点,看似很有年头。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个石头是经过人为雕刻的,并且其历史有百万年以上,所以这也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微雕品。这块“微雕石”看似人脸,又像人猿,还有点像兽脸,十分奇特,不同的角度就能看出不同的图形。

而且在石头上面还有个钻孔,被磨得十分光滑,当用手电筒照射时,在后面墙壁上呈现出一个“带眼睛似兔似猪”的神秘动物图案。因此有人推测,在百万年前可能存在着史前文明,这个石头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4.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吗

安徽太白墓是李白的墓。太白墓又名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迁葬于此。

李白墓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部分,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历史沿革:

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1938年,李白墓中的太白祠在战争中遭到炸毁。

1979年,当涂县人民政府重修太白墓。

1982年,李白墓扩建,征用谷家村20多亩良田。

2007年10月,由于太白碑林木结构出现腐烂,部分屋椽断裂,屋面下沉,覆瓦时有脱落,为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李白墓关闭该景点并进行维修。

2008年4月,李白墓太白碑林维修工程结束,清明节前重新对外开放。

5. 安徽最近有发现古墓的地方吗

两处都有,灵璧县是尸身,定远县是头颅。详情见下:

灵璧虞姬墓

到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南侧,有一片终年常绿的树林,树林中沉睡着一座古墓。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静穆凝重。这就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虞姬墓。

二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在灵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就在这里发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面对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的绝境,唱出了“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随后拔剑自刎而死。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虞姬容貌美丽,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兵突围,败在垓下(今灵璧县沱河北岸),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团团围住。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阵,瓦解楚兵军心,致使项羽中计,导致全军覆灭,演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霸王别姬”悲剧。

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虞姬墓历尽千年,时坏时修。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项羽气宇轩昂,刚强剽悍。塑像四周,诗词歌赋的石刻林立。在唐宋年间,灵璧作为京师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凭吊揽胜,然后吟诗填词以发思古之幽情。

园内有陈列室,陈列室采用砖木结构,粉墙小窗,青灰色小瓦,内进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室内陈列着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关的史料和诗词歌赋。园内还有一幅对联,颇为伤感: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定远虞姬墓

位于安徽定远二龙乡(也就是明朝开国元勋蓝玉的家乡),相传虞姬的头颅就掩埋在此,相传苏轼曾经游历到此凭吊,闻孤坟残阳,微草星花,却不见当年霸王盛气,只独留美人孤魂,十分感怀,写下了:

《濠州七绝 虞姬墓》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6. 安徽古墓被盗

1、秦始皇陵

皇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2、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 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

3、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4、越王墓

越王墓,俗称郑集孤堆,位于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西。汉代大型砖石结构墓葬,出土有陶俑、陶马、陶鸡、陶狗、陶磨、陶罐等珍贵文物。现为利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马王堆汉墓

可见,马王堆并非“马王”之堆,而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地。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6、曹操墓

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曹操被视为奸雄之首,却未能料到自己简办的丧事会成为光怪陆离的千古之谜,近1800年过去,还吸引着人们注意。

7、唐乾陵

唐乾陵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的唐山上,这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唐陵。

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就一直有着盗墓者的身影,比较有名的盗墓就多达17次,最大型的盗墓也有三次,唐末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挖皇陵,最后挖走了半座大山,挖出了一条40米长的“黄巢”沟,都没有得手,所以说乾陵是一座挖不动的皇陵。

8、明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

9、清东陵

10、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东西长近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师以及洛阳市的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等5个区,涵盖了20多个乡镇,360多个自然村。

7. 安徽有哪些著名的古墓

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究竟从何处而来?一直是国人力图破解的本源问题。400多年来,此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认为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而更多西方汉学家则认为中国人是埃及或其它外来迁移民族的后裔。  在昨天召开的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历史地理学家、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黄盛璋先生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对蚌埠双墩文化及其发掘出来的607个刻画符号研究,可以证明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  双墩文化是淮夷族人创造的,淮夷族是汉族的源头之一  据黄盛璋介绍,双墩文化是淮夷文化的前身和上源。  秦统一六国前,最早融合于华夏族共同形成汉族的,就是与华夏族并立的夷族,夏商称之为夷,西周将其分为东夷和淮夷。双墩文化最重要价值在于,其提供了在中国最早文明形成过程中,华夏族发展、演变一个关键的成果,特 在于夷族是汉族形成过程中最早来源的一个主支。  据了解,蚌埠双墩遗址发现有水稻壳、农业生产工具和饲养家猪等畜牧业。黄盛璋认为,生产食物(包括家畜)的“农业革命”产生就是进入文明史的决定标志。  中国文明求源首先就是求证汉族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据黄盛璋先生介绍,1654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外来说”还占据领导地位,这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是从埃及或者其它地域迁移而来的。被国际奉为第一流汉学大家、加拿大人蒲立本1965年提出“公元前5000年原始汉语和所谓吐火罗语同源同族”说,这也是当前西方汉学界的主流说法。  黄盛璋认为,华夏族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汉族是中国文明最早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她原是以黄河中游为基础,融合相邻诸族,而后及于淮河流域。最早融入华夏族而形成汉族的,就是山东半岛与淮河中下游的夷族。所以查明华夏族发展演变为汉族前,夷族与华夏族由长期对立、不断战争、降服、迁移,最后融入汉族。双墩文化恰恰证明了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下游淮夷族的存在,而且这些人是土生土长的,从而使“外来说”无任何立足之地。  双墩刻画符号是汉字最早源头之一,比埃及最早的陶刻早2000年  双墩遗址发掘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墩文化最为重要贡献的就是出土了607个陶、石、骨、蚌的刻画符号,世界同一时期没有发现如此众多的刻画符号。而且,这些刻画符号不再只是以前发现的单体符号,出现了不少组合符合,单体符号在这些符号中相当于现代汉字的词根。在双墩文化遗址的不同地点,同样的刻画符号在多个地方出现,说明这样的刻画符号具有一定的表意和记事功能,也就类似今天的文字。这就说明,这些刻画符号已经具备了现代汉字的表形、表意、记事特点,很可能就是文字的最早起源阶段。  黄盛璋告诉记者,双墩刻画符是淮河中游最早的淮夷族所造字符,晚于上游贾湖骨刻100多年,却早于埃及最早的陶刻2000年。目前这些刻画符号还不能肯定与汉字形成的甲骨文有什么直接关系,由于它不属于甚至可以排除它是汉字的直接源头,但是不能排除华夏族造字过程中也曾吸收有它的成分。这些起源阶段的文字符号,比蒲立本所说“原始汉语和吐火罗语同源”中的吐火罗语早了2000年。  双墩文化包括出土的607个刻画符号提供又一本土证据,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决不是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是来自埃及、两河流域、腓尼基、中亚等地的迁移者,特别是回应了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提出的“原始汉语和吐火罗同源”说。  黄盛璋说,把汉族当作创造中国文明唯一的部族,并把汉字作为最早的中国文明代表,用以和埃及、苏美尔、腓尼基等文字比较,从而得出创造者来源于这些国家、民族,是极端片面的。因为,汉族不只是华夏族,还包括创造双墩文化的淮夷以及其他当时被华夏族称为夷族的民族;而汉字的造字过程,同时也吸收了夷族的最早使用符号。  “中国人来源问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最大、也是最根本问题。中国研究者有责任使之水落石出。”黄盛璋如此表示。

8. 安徽发现的大墓

全国有很多很多,粗略估计有上百座。我只是列举一些我所知道的(不一定去过)、对公众开放的古墓葬,已成为博物馆或封闭管理的景点。

受墓葬结构或墓室空间限制,有些不一定让观众走进去,但至少是可以看到墓室里面,比方说隔着护栏或有一定距离。

墓室只是墓葬的一部分,很多未发掘主墓室的墓葬,同样有封土、 道石刻、陵寝建筑、陪葬坑等遗迹可以参观,如秦始皇陵、汉唐帝陵等,从略。

下面按时代顺序排列:

一、 商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侯家庄西北岗王陵。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国博物馆)

河南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河南新郑郑王陵博物馆。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

湖北荆州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

江苏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丘承墩越墓)。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博物馆。

山西曲沃晋国博物馆。

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中国古车博物馆,已停止开放)。

陕西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院(秦公一号大墓)。

浙江绍兴印山越墓。

二、汉:

安徽亳州曹氏家族墓:张园汉墓(曹氏家族墓)、董园二号墓(曹腾墓)

安徽巢湖放王岗汉墓(巢湖市汉墓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暂停开放)。

重庆丰都汇南汉墓。

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广西合浦四方岭汉墓(合浦汉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王墓(满城县汉墓博物馆)

河北定州中山汉墓(定州石刻博物馆)。

河南永城芒砀山梁王墓:保安山1、2号墓,柿园汉墓。

河南新密打虎亭东汉墓(M1画像石墓、M2壁画墓)。

河南南阳武侯祠内汉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象鼻嘴一号墓(王陵公园)。

江苏徐州狮子山、龟山、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一、二号墓(在建遗址公园),土山汉墓(东汉彭城王墓,徐州博物馆),贾汪白集东汉画像石墓(白集汉墓陈列馆),铜山茅村东汉画像石墓。

江苏高邮汉墓(迁建,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辽宁大连营城子汉墓(大连汉墓博物馆)。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山东济宁萧王庄一号汉墓,

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山东曲阜九龙山鲁王墓,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

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乐山大佛景区旁边),

四川彭山江口崖墓(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

四川三台郪江崖墓。

香港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三、魏晋南北朝:

安徽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甘肃武威雷台一、二号墓。

甘肃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

甘肃嘉峪关新城果园墓群6号墓(魏晋壁画墓博物馆),

甘肃酒泉丁家闸壁画墓:5号墓和西凉王陵。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博物馆(暂未开放)。

河南洛阳北宣武帝景陵(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古墓博物馆,有大量古墓葬的复原陈列,从略)。

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

吉林集安高句丽王陵和贵族墓葬。

四、隋唐-五代十国:

青海都兰县热水吐谷浑墓。

陕西礼泉太宗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

陕西乾县乾陵陪葬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

陕西蒲城让皇帝李宪惠陵,玄宗泰陵陪葬墓高力士墓。

陕西乾县唐僖宗靖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

江苏南京南唐二陵。

陕西宝鸡李茂贞墓(大唐秦王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前蜀王建墓(永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后蜀孟知祥墓(和陵,暂不开放)。

五、辽宋金元:

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墓群:杨粲墓。

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

山西稷山马村宋金墓。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

河北沽源梳妆楼元墓。

六、明: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宗定陵。

北 石景山田义墓。

甘肃兰州肃宪王、庄王墓。

广西桂林靖江王墓。

河南安阳赵康王墓。

河南新乡潞简王墓及其次妃墓、丫环墓(潞简王墓博物馆)。

河南禹州周定王墓及其次妃墓。

湖北荆州湘藩献王墓、辽简王墓。

湖北武汉楚昭王墓。

山东邹城明鲁荒王及其王妃墓。

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M1(土王墓)。

四川成都蜀僖王、昭王墓。

七、清:

河北易县清西陵:光绪帝崇陵。

河北遵化清东陵:乾隆帝裕陵、慈禧太后定东陵。

陕西旬邑太村镇唐家村唐廷铨墓。

9. 安徽有没有古墓

双墩汉墓位于安徽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在陪葬墓现场遗留中发现了盗掘器皿和工具,经过盗墓工具的分析证明车马坑曾在唐代被盗。这是安徽境内第一次发现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古墓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该墓葬封土巨大,这座古墓坐西朝东,墓室长方,呈中字形,全长达45米,其中墓坑长17米、宽12米,墓口距墓底深10米,墓室内为“黄肠题凑”木结构,保存较好。这种结构是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这类墓葬仅在北京、河北石家庄、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等地有发现,均为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我省属首次发现。考古人员在主墓室外围发现了一周用方木构成的储藏室,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区,用以放置不同的陪葬品,内有约20件大型铜壶,这些铜壶采用了错金银等技术,并在其上刻有“共府第六”、“共府第十”等文字。同时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了木俑、木车、木马以及模印有“六安飤丞”字样的封泥等文物。按照西汉时期“士死如士生”的说法,墓室中所存放陪葬品的种类、位置以及数量对研究墓主人身份、地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制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0. 安徽有什么大墓吗

凤阳的明皇陵,现在是国家级的重点文保单位,在旅游开发上也有许多资源,但奇怪的是,安徽的热门旅游景点中,根本没有凤阳明皇陵的影子。这座安徽仅存的皇家陵墓,就位于凤阳县城的不远处,皇陵中埋葬的并非是帝王,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等人。

Hash:4ad5fe7d7d81383f55f3b80244da4b28a41ccec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