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文化旅游 安溪县历史文化

导读:安溪县文化旅游 安溪县历史文化 1. 安溪县历史文化 2. 安溪地名的历史 3. 安溪文化介绍 4. 安溪历史有哪些 5. 安溪的文化遗产 6. 安溪传统文化 7. 安溪的来历,历史,文化和文化 8. 安溪县历史文化简介

1. 安溪县历史文化

安溪俊民中学位于历史文化古镇——安溪湖头镇,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五阆山下。湖头镇历来有小泉州之称,物产丰富,名人辈出,是清代名相李光地的故乡。学校创办于1944年,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经历了六十多年风雨的洗礼,学校多次易名,直至1996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安溪俊民中学。2002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2012年4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院校隶属: 泉州市

创建时间: 1944年頭條萊垍

学校校训: 勤奋友爱、求实创新

学校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美路46正西方向144号

学校简介

安溪俊民中学位于历史文化古镇——安溪湖头镇,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五阆山下。湖头镇历来有小泉州之称,物产丰富,名人辈出,是清代名相李光地的故乡。学校创办于1944年,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经历了六十多年风雨的洗礼,学校多次易名,直至1996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安溪俊民中学。2002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條萊垍頭

2012年4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学校坚持以“两全、五会”(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为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化包括常规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学校科学管理制度,凝成了“勤奋友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我县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火旺教授就是该校杰出的校友。頭條萊垍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受国家级表彰5人,省级表彰10人,市级表彰26人,县级表彰59人。颜古城校长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在全县各乡镇作出巡回演讲,是我县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获得“省整顿校园治安秩序先进单位”、“市学籍管理先进单位”、“市第九届文明学校”、“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县先进党支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县创安合格校”等荣誉称号、首批县级“平安校园”称号。

教学设施頭條萊垍

学校占地面积69142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25.5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23152多平方米。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爱国华侨李陆大先生捐资500多万元,学校自筹300多万元,兴建了振羽科学楼,学生宿舍楼和师生食堂。学校又征地28亩土地,筹建400米跑道运动场。

学校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劳技、美术、音乐教室等,设备日臻完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图书室藏书37980万册,生均图书14册。学校装备有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拥有电脑120台,学生微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6间,并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学校按政府文件收取学杂费,例行节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将对校门口的危房进行改造工作。

校园里绿树成荫,楼房林立,错落有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各区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校园的一角,还有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环境幽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祠。贤良祠的前身为“榕村书屋”,是李光地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命其长子李钟伦建造的,李光地曾在此“讲授性理之学,诵读圣贤之书”,留下一段学林佳话。頭條萊垍

雍正十一年,皇帝为表彰 光地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追祀贤良祠而改为今名。贤良祠为四合院、三进建筑。中竖有一方雍正帝颁下的《谕祭文》石碑,祭文追恤光地生平之风概节操,崇誉为“卓然一代之完人”。碑后连接着临水轩,凭栏而望,廊桥迂回,曲水池在微风的吹拂下,水波荡漾,垂柳摇曳,令人流连。贤良祠风光秀美,环境清雅幽静。更衬托出该校历史悠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頭條萊垍

2. 安溪地名的历史

傅鸿斌

3. 安溪文化介绍

简介:精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发布、室内外装潢设计、施工、维护、大型户外广告制作&出租、企业形象策划、文艺活动演出策划、鲜花、拱门、汽球租售、礼仪庆典服务、等综合性广告传媒公司,公司拥有一批素质高、专业性强,适应现代潮流的广告创意、设计、制作技术人员,公司广告加工设备齐全、为广大新老顾客提供低价格优质量的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一流标准,真诚服务的发展理念,成功的为政府、工业、教育、服务等行业设计、制作、发布了大量广告,深受广大客户的支持与信赖。法定代表人:黄杰钊成立日期:2012-08-28注册资本:30万元人民币所属地区:福建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505240523271873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人员规模:私营公司企业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四海明商贸中心C3-135-136号经营范围: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企业形象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策划、市场营销策划、礼仪庆典服务、婚庆服务、演出活动策划;室内外装潢及设计;承接夜景工程。(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頭條萊垍

4. 安溪历史有哪些

安溪是福建泉州下辖的县,泉州算三级城市,安溪算四级城市。頭條萊垍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已有上千年的产茶历史,勤劳勇敢、聪明睿智的安溪劳动人民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品种特性的基础上,不仅创造了乌龙茶加工技术,还培育出品质优异的世界名茶——铁观音,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安溪茶文化。

5. 安溪的文化遗产

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指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其水利工程的规模可能比埃及和苏美尔的还要大,所有工程的总土方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可见良渚有着非常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非国家无以为之。垍頭條萊

有学者估算,占地约1000平方千米的良渚大遗址群,当时应该有大约3000个村落,才能生产出供养良渚古城大约2万人口所需的稻米。照此推算,数万平方千米的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同时期聚落当数以万计,人口或有百万之众,却只有良渚古城这样一个超级中心聚落和政治文化中心,城乡分野明晰,统一程度颇高,俨然国家景象。垍頭條萊

如果扩大视野,我们会发现距今5000年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存在至少三个与鼎盛期良渚文化同时期站在文明社会门槛的文化,那就是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和仰韶文化,这些文化也都有古城、大墓和“宫殿式”房屋。只是这三个文化各自内部并不统一,不像良渚文化有着唯一 中心,而且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不及良渚文化。四个文化之间还存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异。文明模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我们对文明水平高低的判断。條萊垍頭

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独立,使得早期中国文化具有土著性、统一性特征,保证了其有机会长时期稳定连续发展。中国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一定特色,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时代已经有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萌芽,距今6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幅扩张和强力影响下,包括江浙在内的中国大部地区文化的统一性空前增强,正式形成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同时最早在中原地区迈开了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脚步,随后影响带动中国大部地区进入一个普遍趋于文明化的时期。

比如距今6000年稍后,中原腹地晋南、豫西和关中东部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出现200—50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以及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社会复杂化由此发端;稍后黄河、长江流域文明曙光四处涌现,如距今5300年前后甘肃秦安大地湾400多平方米的“殿堂”式房屋、河南灵宝西坡面积近20平方米的考究大墓、辽宁凌源牛河梁气势恢宏的“庙、坛、冢”祭祀遗存,以及山东章丘焦家、安徽含山凌家滩和江苏连云港东山村等,显示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等都已站在了文明社会的边缘。頭條萊垍

同样在大约距今5300年,崧泽文化蜕变为良渚文化,之后大量人口移民至良渚地区。虽然在距今5000年左右气候干冷的背景下,良渚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初步具备了人居条件,但在那样低洼的小平原地区,“治水”可能仍是头等大事。大量人口的涌入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刺激了灌溉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和灌溉水稻农业,使得良渚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也极大提高了良渚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催生出灿烂的良渚文化,这与苏美尔文明的形成原因类似。归根结底,良渚文化只是庙底沟时代以来长江下游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这一文明化进程的启动还与来自中原的推动有关,且与周边地区存在互动。因此,良渚文化形成于多元一体的早期中国各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之下,是早期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兴盛期的良渚文化对作为早期中国文化圈主体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影响还很有限。良渚文化真正对黄河流域产生大的影响,是其进入晚期以后。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其琮、璧、钺、V字形厨刀等玉、石器,都明显属于良渚文化因素。陶寺近300万平方米的古城,在中原此前从未有过如此超大规模的城,或许也是受到良渚筑城理念启发的产物。深受良渚影响的还有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等地精美玉、石器的大量出现。良渚文化的深远影响,应当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良渚式玉器的出现,使得黄河流域人群终于找到了一种绝佳的高等级社会身份标志物;良渚式大城出现的同时,良渚文化那套政治管理模式也可能相应渗透到中原和北方地区。可见良渚对中原和北方等地龙山时代的文明化进程有所促进。

更重要的是,以陶寺文化为基点,琮、璧等玉器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齐家文化,为这些粗犷的北—西北方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润之气。良渚玉器对临近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当然会有更加明显的影响,至龙山文化已经形成自具特色的玉器风格,并深刻影响到龙山后期江汉平原地区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的出现。良渚文 的玉器传统,还通过陶寺文化、龙山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石峁类型等,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夏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

良渚文化对早期中国文明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 安溪传统文化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长辈把红包分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正月初三这天,被视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頭條萊垍

初九天公生:农历元月初九,闽南侨乡普遍做“天公生”,所谓“天公”,就是“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奉敬“天公”比的是早,百姓在初八就准备好“三牲”,其中少不了大公鸡,公鸡的尾雉还不能除去。摆贡品的桌子还常常系上刺绣的锦,是为“桌围”。结束前还要烧金纸,天公金是特大号,也特多。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闽南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泉州俗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在正月初一后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 ,自朔至望 ,为春节的系列民俗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泉州元宵节的习俗不少,主要有闹花灯活动,当天夜里,父母往往带着孩子提灯上街观景。近年来在厦门中山公园举行“鹭岛灯会”已成惯例,民间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等活动;泉州市区举行“元宵灯会”、踩街等活动,南安也举行元宵文化一条街等相关活动。元宵佳节,闽南各地寺庙会准备一些由米粉或面粉特意蒸制的大小“寿龟”,连同信众去年乞去,今年又来奉还的,以供信众乞龟。人们之所以来此乞龟,乃是祈求平安长寿,做生意兴旺发财等。頭條萊垍

清明节:人们要依俗扫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扫墓都是献冥纸,现在逐渐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节前后十日,公墓、骨灰室都开放供民众祭奠。 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粿,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闽南俗称“五月节”。以往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黄酒、给小孩佩带香袋,用以驱邪,现已少见。但人们还习惯在这一天翻晒衣物、做大扫除,并保留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例如:泉港龙舟、集美龙舟是历年组织龙舟竞赛的场所,届时热闹非凡。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日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七夕中午 ,敬祀七娘妈(即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姻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看来泉州人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了,共庆 "七娘妈生" ,所以,供品以七为数。泉州人还把七娘妈奉为护佑少年儿童苗壮成长的女神新生婴儿在第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 ( 即干妈 ),称新契,至16 岁才解除契约,称洗契,其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中元节:农历的七月俗称鬼仔月,道教传说,此时阴间地府有很多无主孤魂散鬼,久经饥饿,常于此时到人间觅食,于是民间在这一日,除须备办丰盛菜肴,于自己的厅堂孝敬列祖列宗并祭拜地基主、土地公以及有关神祗;在本宅门口,于傍晚再摆上一席,菜肴荤酒俱全,且数量也多,以孝敬无主孤魂散鬼;并备齐冥币及金、银纸,这些冥币仪式后焚化,烧给散魂“好兄弟”的。

普度:农历七月,是做普度的月令,所谓普度,即普度众生之意 而普度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以丰盛的菜肴酒食施舍给无主的孤魂散鬼,那些在天灾时不幸罹难的死者,成为无主的孤魂散鬼,变成阴司地府的流浪族,这一些鬼魂,到处游荡,有时扰乱人间,造成灾祸。普度之举,就在于施舍衣食,让凡间芸芸众生不被这些无主孤魂散鬼挠扰而不安宁。各村有各自的普度日,从七月初一日至月底,分境逐日进行。普度之日,普度之村,也常宴请来本村看热闹的亲戚朋友。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闽南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之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候流传下来的“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极具特色,充满乐趣。中秋会饼每盒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在“搏状元”活动中俗称状元、对堂、三红、四进、二举、一秀)。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闽南民间流传。泉州中秋节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 ,如月夜听香、对掷石战,燃烧"塔仔"、敬"孔明灯"等。頭條萊垍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九月初九日,有九九之数之称。故重九又称重阳,由于是民间传统节日,所以历代以来,均称为重阳节。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百姓到附近的山头去登高,采插菊花等。近年来,古老的节日注入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把这个传统节日定为“老人节”,使古老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條萊垍頭

冬至节:家家户户祭祖吃“冬至圆”或称为“圆子”。 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尾牙节:“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源自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习俗,到农历年末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商人和农人在“尾牙”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雇工与仆婢,对于来年是否继续雇用一个人,也要在本日作最後的决定。所以,这算是慰劳日,又是礼貌相送日。

除夕:泉州俗称年兜,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 ,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州除夕这天的节俗主要有祭祀祖先、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 ,"跳火盆",辞年守岁等。除夕晚上 ,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 ,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 ,并插有"春花"( 或称春枝 ),象征年年有余 ,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 ,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 ,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 ,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 ,是夜灯火长明 ,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 ,故又称坐寿。

佛生日:是闽南一带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气息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是闽南独特的民俗,在闽南一带世代沿袭。特别是泉州一带更显重视。每年的佛生日,都要唱戏,一般唱三天左右的戏。举行“进香乞火”,迎神赛佛仪俗也十分盛行。所谓“进香乞火”,即组织众多善男信女,举行隆重仪式,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进香乞火”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 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妆阁,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有时,还出现神棍跳神戳钎刀者,场面十分森严壮观。頭條萊垍

7. 安溪的来历,历史,文化和文化

剑斗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剑斗镇,是剑斗镇政府驻地,海拔220米。历史上为安溪、永春两县边境竹木集散地,通过湖头溪上游聚集于此而运往外安溪和泉州一带,因寓近水口,故称近口,后谐音为建口。乡贤以“龙光射斗牛”之句,雅化为剑斗。條萊垍頭

8. 安溪县历史文化简介

名冠八闽的安溪文庙 安溪文庙建於西元1001年,在县城东南隅.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背踞凤山,前滨龙津,笔峰拱峙.有"名冠八闽,秀甲江南"这美誉.安溪文庙荟萃古代木雕,石雕之精华,其中莲花斗拱构成的八卦形藻井悬空倒挂,堪称一绝,八根石雕龙柱,价值连城.宽阔的庭院,铺有3000块石块,72根石柱,意喻孔圣3000个弟子,72个门生贤人,大殿上方有康熙皇帝御笔《万世师表》,屋顶的如意斗拱计108目,喻意108文曲星.安溪文庙为宫殿式建筑,是江南现有文庙中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法式曾传播日本. 省级著名风景区――清水岩 清水岩位於安溪县城西北24公里处的蓬莱山,是福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福建省省级名胜风景区.0奉中国百仙之一的清水祖师,因而它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圣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30多万人次,在东南亚,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清水岩分庙有300多座. 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0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宋代有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主要景点有传说中因岳飞被害而感动得枝叶全向北伸长的"枝枝朝北树",有雕刻南宋清水岩全图的全国罕见,极其珍贵的宋代岩图碑,有相传每年长三寸,雷呜电闪矮三分的罗汉松,有全国独一无二,外观为"帝"字形的祖师庙,有传说中的"浮杉池"等.到清水岩旅游,既可以饱尝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又可了却烧香礼佛的意愿,可谓一举多得.自古就有一句俗谚,到安溪必到清水岩,到清水岩必有所得. 千年古刹清水岩 圣泉 枝枝朝北 罗汉松 裂竹 觉亭 并肩联臂的东岳寺,城隍庙 东岳寺原名东岳行宫,祀东岳大帝,观音菩萨.建於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位於安溪县治北郊凤山山麓,东岳寺景色幽雅,北背凤山,南面清溪,笔架三峰拱秀.俯览城郭,烟火云蒸;仰观山峰,晨夕霞蔚;四季林茂花香,意趣盎然.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标题"风麓春阴",为清溪八景之首. 城隍庙,建於後周显德三年(956年),位於县治东.与东岳寺并肩联臂,形成错落有致,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安溪城隍伯主曾受宋,清皇帝敕封二次并赐冠袍及纯正玉印.至今,庙0的神像仍头戴金冠,身穿黄龙袍.经查《八闽通志》,安溪城隍庙为全省领先.安溪城隍庙声名显赫,善男信女,不绝於途 闽南山区的朝圣地――太王陵,威镇庙 太王陵,威镇庙位於著名侨乡金谷镇.威镇庙内奉广泽尊王太子神,太王陵为广泽尊王父母的陵地. 威镇庙,始於五代末,已有千馀年的悠久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遗址,为安溪县首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原为两进,三间张,四合院式,歇山屋顶,庙内有奇妙的深井埕,埕没有出水口,暴雨檐水倾注其中,能自行消退.大厅口有一对青龙石柱,石雕工艺造诣精深.威镇庙是闽南山区著名的朝圣之地. 太王陵,坐落於附近的山麓,整座陵墓规模庞大,结构古朴罕见,眺望前方,山峦重叠,计有十八重,层层堆叠,似雄狮,如山魔,若大象……景色天成,维妙维肖. 小西天之称的洪恩岩 洪恩岩位於安溪虎邱圭峰山,始建于宋,岩寺崇祀洪恩显应祖师.神光 赫,香火鼎盛,也是闽南著名的古刹圣地.岩後山陵巍峨,岳峰环抱,若登高远眺,有雄狮戏珠,大象汲水猛虎潜江等自然景观.岩寺周围共分"洪恩二十境"即土峰独秀,莲花石座,百尺岩瀑,神来石,石龟石蛇,九曲溪景等.游人至此,心旷神怡,人称"佳景不虚游客趣,洪恩亦是一西天". 禅师塔 洪恩岩 古香古色的金香亭 石龟 拱体圭苑桥 盘古潭 狮象把水口 观音潭 古拱桥 百丈飞瀑 观音潭在圭峰山之左幽壑中,巨石长百余步.石盘底,三面崖,若船形.潭头水泻崖沟,似观音倒水.潭渊洁冽,佛海慈航.吞吐潭水,祷雨多应之传. 古拱桥位於寺下与石莲花座相望.以自然石块砌成拱体,高丈馀,长二丈.古传:"双凤会聚桥".有"桥幽暑如寒"之奥运会. 百丈飞瀑在寺之前右,悬崖飞瀑,晴阴万状,白雾迷天.瀑响晴亦雨.帘瀑层流跌纡. 清溪八景之一的阆苑岩 在城厢乡同美村新岩山顶,海拨400米.始建无考,岩宇单檐歇山顶,宽深三间.岩宇北侧,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孔而出,蔚为奇观.宋代朱熹标题:"阆岩夕照"即指此.历史上产白茶闻名,今尚残存数株.因而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茶叶品种的重要例证. 阆岩石笋 见贤思齐"雨亭 阆苑岩旧貌 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清风洞 岱屏岩清风洞位於魁斗镇境内的岱屏岩上,是一个奇石岩洞,奇庙连成一体的风景名胜.景区内的太平岩寺,始建於清康熙二年,主殿高大森严,供奉的也是清水祖师.清风洞是安溪著名高儒礼钵,礼锡师兄弟的道场,内奉杏春仙公,传说仙公是位神医,清风洞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别处是签诗是五字,清风洞的签诗是七字,并分有小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病人到此处问药十分方便.这0松竹叠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景观,也是历代儒,道,释,三都合一的圣地. 风洞依山而建,采用民间楼廊式的建筑风格进行组合,是一座奇特的建筑.此外清风洞景区还有峡谷洞,仙洞,脚桶石,石鼓,石锺等十几种奇特自然景观,畅游期间,令人赞叹不绝,留连忘返. 礼锡墓 修葺一新的清风洞 贷屏岩 名僧手植罗汉古松 狮子望月 蝴蝶石 康乾盛世的相国――李光地的贤良祠,"新衙","旧衙" 贤良祠座落在安溪俊民中学校园内,原名"榕村别墅",雍正十一年为表彰李光地而改为今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建筑坐西向东,三进,四合院式,正堂为悬山顶,0梁式构架,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厅0内外环墙嵌大理石,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朱文公家训》等碑刻.祠後为藏书楼,南面为临水轩,荷池等,步入祠内荷香满池,柳絮纷飞,尽可能领略古风遗韵. "旧衙"和"新衙"是李光地在湖头的故居,"旧衙"位於湖头街左边街後,它纵深五进,两边护厝,住著李光地长子节锺伦的後裔,据说"旧衙"是满州人甯海将军,为感恩昔日李光地帮他解泉州之围,图报无方,由夫妇定计所赠."新衙"又名相府,位於湖头街中部,相传为李光地夫人所建,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呈长方形,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东巷北端入口处建接官亭和报房.大门一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旧衙","新衙"以及附近的古民居构成全省独特罕见的清代建筑群.因此,湖头镇在99年被省评定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贤良祠 旧衙 新衙條萊垍頭

Hash:6fa723a665e7f2f14941a5220e26e14064a6b022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