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民族特色景点 百色民族风情
导读:百色民族特色景点 百色民族风情 1. 百色民族风情 2. 百色历史文化 3. 百色文化特色 4. 百色民风民俗 5. 百色少数民族旅游景点 6. 百色文化旅游 7. 百色 民族 8. 百色地方特色 9. 百色民族风情介绍 10. 百色民族民俗文化 11. 百色民族特色文化
1. 百色民族风情
百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苗、瑶、彝,仡佬等多民族。其中苗族群众多聚居在高山地区,主要集中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和田林县,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芦笙就是苗族的代表,各节庆活动都可以看到吹着芦笙唱跳的苗族同胞,跳坡节是苗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男男女女的苗族同胞,身着盛装,唱歌跳舞,以歌传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2. 百色历史文化
1996年4月29日,东兴经济开发区改设为县级东兴市,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共两区一县一市。2008年2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8月17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广西东兴宣告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3月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6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推进七市一体化发展。
3. 百色文化特色
百色饮食以桂西风味为主,具有口味厚重、制作精细为传统。桂西菜肴不但博采川、粤、湘等菜系得众家之长,而且还兼具了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风味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在桂菜中独树一帜。百色脆皮狗、芒叶田七鸡、西林羊瘪汤、田东七里香猪都是这里美味的代表。
4. 百色民风民俗
广西壮族中的黄姓,主要是隋唐时期的黄洞蛮演变而成,部分是宋明时期内地汉族黄姓融合、同化于壮族的结果。
另外壮族的黄姓是由征战以及官员调遣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内地的汉族黄姓到了广西壮族地区后学会了壮语从而加入了壮族。
比如武鸣的壮族黄姓,他们虽然说壮话,但是不承认是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生活日常都是汉人礼仪
5. 百色少数民族旅游景点
两个园。
百色园博园位于百色市龙景新区,总面积60公顷,布局为“一环、两园、十四个景观亮点”的规划结构。“一环”即观光主环线,为贯穿整个园区的重要路线;“两园”即A、B两个园区,两园区主题不同、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十四个景观亮点”即由百色园博园主展馆、民族特色桥、民族广场、和平广场、欢乐花海等极富个性与特色的景点构成十四个功能分区,在满足景观功能条件下合理分布在A、B两园区内,贯穿园博园游览路线的始终。在园博园的山顶,还有百色首个大型游乐场,有摩天轮、过山车、海盗船还有旋转木马、鬼屋、等十几个项目。
6. 百色文化旅游
百色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8个县:右江区、田阳区、靖西市、平果市、田东、德保、那坡、凌云、乐业、田林、隆林、西林。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百色 民族
百色市右江区百城街道东笋路3号电信公司小区
8. 百色地方特色
芒果哦,八度笋…猪血肠…玩的有百色起义纪念馆之类的,挺多呢
9. 百色民族风情介绍
多民族,白族羌族居多,汉族为主
10. 百色民族民俗文化
壮族的习俗有:壮族三音、壮族会鼓、壮族嘹歌、“三月三”歌节、牛魂节 歌圩、歌会、蛙图腾与蚂节、六郎节、陇端节。
壮族三音
壮族吹打乐三音,是流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片壮垌的福堂、永丰等一带。这种吹打乐在壮垌红喜、白喜的日子或场所选择不同的曲调吹打演奏。
壮族会鼓
壮族会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壮族人民独有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马山县壮族会鼓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嘹歌
壮族嘹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嘹歌因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是一种流传于以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为中心的右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古老山歌。它主要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壮族嘹歌蕴含着壮族人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壮族人民智慧、文化与民俗的结晶。
“三月三”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早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就有关于先秦时期壮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的记载。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打造的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动力的盛会。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全区开展1000多项欢庆活动。
牛魂节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歌圩
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
歌会
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
蛙图腾与蚂节
同许多民族一样,壮族也曾普遍存在过图腾崇拜。其图腾物像种类很多,如太阳、月亮、星星、雷电、鳄鱼、蛇、犬、牛、虎及榕树、竹、木棉等。蛙类也是其中之一。蛙最早是壮族先民瓯部落的图腾,春秋战国时代,在西瓯人中已占据保护神的地位。直到近现代,一些地方的壮族人对蛙仍然敬若神明,认为它是雷王公子,被作为天使派到人间来的。所以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体雕塑,东兰、巴马、天峨、凤山等地还保留有祀蛙的“蚂节”。
六郎节
文山州境内壮族的六月节(农历6月初一。因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过农历7月初一)又叫过小年,亦有“六郎节”、“七郎节”的不同称谓。是境内壮族侬支系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三天不做任何农活(和春节一样),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牛杀鸡、染五色糯饭,进行祭祀活动,极为热闹、欢快。
陇端节
富宁壮族农历一至四月间的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传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 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
11. 百色民族特色文化
百色市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
1、泗城文庙
凌云县泗城文庙位于县城太平路泗水河东侧,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后又经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数次重修扩建定型,全庙面积增至2172m2,后因各种历史原因,仅有一座供奉孔夫子的三开间殿堂保存完好外,其余庙堂均被毁。为弘扬民族文化,重现凌云古城风貌,促进凌云旅游业的发展,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现存文庙殿堂的基础上重建文庙,适当恢复原有文庙的规模,完善文庙建制。
凌云县文庙重建工程在现有文庙的殿堂的基础上扩建为五开间大成殿,并以此为基准向前门依次设大成门、泮池,棂星门、文昌门,后街设尊经阁,两侧设厢房、礼门、路门等。建设规模为940 m2,工程总造价371.5万元。项目由湖北省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08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于2009年4月份竣工。
2、那劳岑氏建筑群
那劳乡那劳村是清光绪初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和清末两广总督、四川总督岑春煊的老家。这里有岑氏经明、清两代建起来的家宅、庙宇、纪念物等建筑群。
岑怀远将军庙:岑怀远,南宋边将,是明朝上林长官司岑子成之远祖。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加大将军衔。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府迁居那劳村后建庙,清光绪元年(
1875年)岑毓英扩建成四合院,有神堂、两厢房和闸门,占地180平方米。神堂神匾甚是堂皇,廊檐也甚宽敞,左右走廊分别以红包六柱木架,上署钟、鼓各一,钟、鼓均画有龙凤。
岑氏宗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分前后院,后院四合,后厅是神堂,两厢房是陈列室,前厅中间是大门,天井四角有花圃,中间有方形石台上有绘着飞鹤的六角形亭子,名"鹤亭"。大门外有宽阔的趟廊,两剪伸出的八字墙,上画两只大老虎,大门下来是十二级台阶,台阶边到八字墙基各有一块较大的花圃,两棵大苦楝树紧靠台阶。台阶脚才是方形外院,院外对着大门有一面照壁,壁面画巨龙戏珠。祠堂占地约400平方米。
岑氏内院:占地300平方米,是那劳岑氏建筑群中最为古老的部分。明代袭上林长官司始迁府到那劳寨的岑密初建,地居全寨最高点。
宫保府:岑氏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因岑毓英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授皇宫“太子少保衔”,简称"宫保",于是家宅即称"宫保府"。它坐座于那劳寨中央,占地面积1347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976年),光绪五年落成,原有大小8栋,逐步扩建到13栋。
增寿亭:岑毓英二北岑毓祥的第三个儿子岑增寿的身后纪念建筑物。光绪十年(1884年)建,砖木瓦结构,亭作八角状,上下三层,底层壁-画至今可见部分。占地面积80平方米。
南阳书院:是那劳岑氏族塾,是教学的地方。有院门、一厅、二厅、两厢房及一间厨房。二厅设孔座,又叫圣堂主。
3、西林县八柴古镇 西平乡火柴村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的云、桂两省(区)交界处,民国27年以前,这里是两省边境一个重要集镇,叫火柴街。它地跨两省(区),村街南段归云南广南县管辖,北段属广西西林县管辖,各设行政机关(清代叫“把总管”),行政权不能越界施行。八柴街,每逢地支卯酉两日成圩,是这一带最热闹的市集。原来,街北山头有座白帝庙、街南坳口有座农王庙,街中还有座佛堂,佛堂中有巨型观音塑像。和尚、尼姑长住 此,香火四时不断。佛堂有固定的田产。八柴原有塾馆,是西林最早最完善的塾馆之一。
如今的八柴还保留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条铺的古街,还有街头衔尾的闸门、断垣。
4、百色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由广东商人集资兴建,始建于清朝康熙59年(1721年),后多次重修。凡粤商来到百色,都喜欢到粤东会馆投宿、聚会、洽谈生意等。
粤东会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位于百色市解放步行街,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
会馆座西向东,以前、中、后三大殿宇为主轴,两侧配以相对称的四进厢房和庑(音:wu)廊,构成“日”字形封闭式独立建筑群。殿宇庑廊,布局严谨,庭院通道,铺设红色阶砖和长方形条石,殿堂廊下,全为是实木大圆柱或花岗岩方形石柱支撑。中间主体建筑三大殿宇的内山墙上现今还完整保存着十分精美的水墨壁画。可以说,整个建筑就是一件文化教育艺术精品。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成功发动发百色起义,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百色成立。设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部所属的参谋处、经理处、副官处、军医处等就在粤东会馆办公。邓小平、张云逸的办公室和住室摆设十分俭朴,每人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床铺,坐着床铺办公。他们的床铺也是由松木板和长条凳搭建而成的,他们和其他指站员穿一样的衣服,盖一样的铺盖,吃一样的饭菜,为全军树立了艰苦奋斗的良好风范。
5、八六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这遗址位于弄瓦瑶族乡弄瓦村公所所在地的北部,距村公所将近1公里。
遗址在八六坡自然延伸部分的末端,呈北南走向。东面有驮娘江自西北向东流经,南面有一冲沟,地处第二阶地,高出驮娘江面约20米,分布范围约1500平方米。
长期以来,该地是群众取土制砖瓦的主要场地,沿江一面大部分被挖掉,1970年修筑的八桂—那比公路经过遗址东面坡脚。1987年4月,县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群众的取土坑中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198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进行百林电站水淹区文物调查时,在遗址的东、西南、西北挖掘了四个2*2米的探方,各个探方相距15~25米,采集到打击制石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钺、石片)13件,磨制石器(有户石斧、石钺、砺石、穿孔石)5件。这些石器,均以砂岩砾石为原料加工而成。
这个遗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目前已发现的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为桂西南地区新石器的研究,特别是对解决百色右江盆地旧石器的延续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6、百谷和高岭坡遗址 百谷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屯东北,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百谷遗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制品埋藏丰富。已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及可供年代测定的玻璃陨石标本。遗址表面还发现更多的大型砾石石器。在高岭坡遗址内,出土了石制品69件和玻璃陨石等。之后又出土石制品90余件,证实砖红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层,推断距今约70万年,把人类在广西活动的历史大大提前。 百谷和高岭坡遗址是这些地点中保存最好、工作最多的代表。百色盆地的众多发现是研究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更新世人类发展史以及环境变迁最丰富的一批资料。
7、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位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旧址原是经正书院,始建于清代,是当时平马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整座建筑古香古色,占地7336.25平方米。百色起义前 夕,当时领导右江地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张云逸、雷经天等曾工作、生活在这里。1977年8月17日,-为旧址题写址名:“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1995年12月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现在,此旧址内布置着有关当时革命运动的展览分两部分:一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部分(陈列面积6843平方米),包括右江苏维埃政府和0右江特委的会议厅、政府主席雷经天、肃反委员陈洪涛的住处和赤卫队的营房等;二为辅助陈列部分(陈列面积140平方米),按时间顺序分别以绘画、照片、文字、实物等形式介绍田东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8、弄良岑氏墓
墓址于平果县旧城乡兴宁街西南约1.5公里的弄良,规模颇大。传说为当地土官岑瑛祖先之墓,建成于明代。墓地占地5—8亩,墓穴今已不存在,遗留的文物有石柱(华表形)、石人、石龟、石龙、石马和墓碑。墓地本来还有众多的石刻雕像,诸如石人(金童玉女)、石猪、石马、石麟麒、石虎、石羊、石狗等。有较高的欣赏艺术价值。
由于无人保管,这些石雕部份已流散至附近村屯及兴宁街上。该处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靖西市安德古镇
安德镇位于靖西市城西北52公里处,属石山区,东靠龙临镇,西北与那坡县接壤,南靠南坡乡、禄峒乡,东北隅界果乐乡,是靖西市的“北大门”。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建设过境19.8公里,涉及10个村街,在境内的三南村设互通口。
安德镇建镇历史悠久,史上称为“古州”,时为北部重镇,北宋初年(1049年)壮民族领袖侬智高建立的“大南国” 政权(后改为‘南天国’)的都城置地,清末抗法名将刘永福也在安德圩竖起“黑旗”誓师入越抗击法国侵略军。安德镇境内山川雄峻,自然风光绮丽多彩,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民风纯朴厚正,民俗特色鲜明。境内有古房建筑、南天门、三层塔、英雄纪念碑、灵山、观音山、魁神山、歌仙洞、照阳关、南天国遗址、石林、龙皇钓鱼台等十几个名胜景点。
灵山:位于安德街东北1公里,是一座平地拨起的石灰岩石山,山高约50米,有石阶路直通山顶,山上建有山门、亭阁、文昌庙等建筑,遍山古树,景色优美,是安德重要的旅游景点。
照阳关:位于安德西北1.5公里,关由山腹上下两个穿山洞组成,上洞宽70米,高80米;为古时桂西进入云南的唯一通道,据清《归顺直隶州志》载:“朝旭东升,正照洞中”,故名照阳关,照阳关的岩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笔力雄浑,照阳关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洞口的两边自古筑石下洞宽20米,高15米,长100米,解放后修通公路,使天险变通途。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壮族首领侬智高的起义部队就在洞中扎营;清初,藩王吴三桂余部曾在上洞垒筑石墙把关(当时下洞之路未通),清末,天地会农军首领吴亚终部也曾驻扎此洞。
Hash:5bdda595474c32bb75432df0c9ea2b59b8ef7f84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