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白塔的景点讲解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

导读:北海白塔的景点讲解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 1.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 2.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视频 3.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文字 4. 北海公园有什么的白塔 5. 美丽的北海公园白塔先怎么介绍 6. 北海公园内的白塔 7.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作文 8.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然后依次写了什么 9. 北海公园的白塔叫什么名字 10. 北海公园白塔

1.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

北海公园的这座白塔是一座佛教的藏式喇嘛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在清朝初年:“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这项提议得到了顺治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白塔。

清代是比较推崇佛教的,而藏传佛教认为,北京皇城是一座大威德金刚的坛城,坛城的中央正是琼华岛,在此处建塔可寿国佑民,因此清代朝廷多次在此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

除了“寿国佑民”,白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镇海”。北京关于海眼的传说不少,据说在白塔下面也有一个海眼,为防止海眼发作,为北京带来水患,必须将它镇住,于是在塔前建一附属建筑,是一座小殿,名曰“善因殿”殿内供有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佛像,俗名“镇海佛”,可惜的是佛像于“文革”中被毁。

除此之外白塔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堪称信号塔。当年白塔建成时,是北京城内的至高点。顺治十年(1653年),经郑亲王济尔哈朗提议,在善因殿后面设置了五杆旗杆,悬挂青、黄、红、白、黑五色龙旗或灯笼,俗称五虎号杆,这旗杆上的灯笼或旗帜,起到发送信号定位的作用。在旗杆下设有五座炮台,称为白塔炮台或五虎炮台。在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上,也分别设置五座炮台、五杆旗杆,旗杆与五虎号杆对应,白天挂龙旗,夜里挂灯笼。如果北京城发生紧急情况,以放炮为号,一处放炮,四处放炮响应。白天以旗帜、夜晚以灯笼确定方位,官兵便可据实以动,保卫京城安全。

2.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视频

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北海的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56年。建后的九龙壁雄浑壮观,虽历经200多年风雨侵蚀,颜色依然十分鲜艳。《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北海九龙壁的龙是有灵性的,第九条龙曾经动了起来。 唐鲁孙在《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普照,空场上摆放着香案、香炉,香案前有一黄色的蒲团,一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数百人在虔诚观看,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原来,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给九龙壁开光。当满天 祥云缭绕、 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时,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丢到第九条龙的头部,就见此龙通了灵性,龙眼、龙须都动了起来,把手帕吸着不放,仿佛要从壁上腾飞到天空。 书中记载的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反映了中国人希望龙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大地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也说明北海的九龙壁做工是何等的精湛。 其实九龙壁的龙并不会动,但是它还真的能给人飞动的感觉。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上,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琉璃砖。九龙壁运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它颜色鲜艳,经久不退,加上光的反射作用,让观者觉得龙好像活了起来。

3.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文字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 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4. 北海公园有什么的白塔

北海公园的白塔,一般情况下,晚上不是很亮,如果有月光和灯光的话,可以看到朦胧的塔影!

5. 美丽的北海公园白塔先怎么介绍

白塔是清朝顺治八年间建立的,为好好相处,修建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请立塔寺,寿国佑民”。

顺治帝根据他人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因为岛上建起了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了。

白塔是皇家园林北海的一座代表性建筑,北海白塔历代不断维修,在康熙和雍正时代曾两次重修,现在的白塔是雍正年间修复的。

6. 北海公园内的白塔

我认为北海公园白塔是非常有必要上去的,因为这是一个象征。

北海公园白塔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琼华岛顶部,是清顺治皇帝应西藏喇嘛(后赐号恼木汗)之请,在元代广寒殿旧址上修建,顺治八年(1651年)落成。为砖石结构,高35.9米,它是一座覆钵式塔,因当时属于永安寺范围内,也称“永安寺白塔”。

7.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作文

北海公园白塔是清朝时期顺治年间修建的,在乾隆和雍正年间再次进行了修缮。而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北京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的覆钵式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覆钵式塔之一。修建于元朝时期,元朝灭亡金朝后,定都北京,在当时的大都西北部修建白塔以象征皇权,建成后又以白塔为中心,赐地建寺,称为大圣寿万安寺,就是妙应寺的前身。

8. 北海公园的白塔介绍,然后依次写了什么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

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9. 北海公园的白塔叫什么名字

这里的北海,不是广西的上海哦。是北京北海公园。

白塔的历史:

白塔是北京北海公园的建筑性标志,建立于清朝初期,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白塔位于琼岛上,上圆下方,变化不一,岛上树木葱郁,大殿楼阁相拥而立,环境巍峨优美,是整个北海的象征

北海白塔矗立在琼岛顶峰,殿阁耸拥,绿荫环簇,巍峨壮美,成为人们心目中整个北海的象征。

北海白塔,不仅庄严肃穆,而且具有她天人合一的强大亲和力。从山脚仰望白塔,迢递山路怀着一种朝觐礼佛的虔诚,拽拉着层层殿宇直至山顶,白塔就在这层层叠叠、逐级上攀的建筑群的不断升华中成为辉煌壮丽的顶点。

而这顶点正处于南北、东西两条轴线的正交点,成为琼华岛的中心,同时也成为围绕琼华岛四面展开的北海的中心,那种气指颐使、主宰全园的气派尽在悄无声息的高屋建瓴中,“君权神授”、至高无上的镇摄力自然也就威仪自生了。

站在塔下仰望白塔,白塔直指蓝天,白云缭绕,长天似洗,那种庄严肃穆,让人感到置身于佛门的极乐净土世界。

白塔的由来:

传说乾隆皇帝原打算在这里建花园的,工人在挖土时发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

据说这里葬了一位蒙古王妃,这牌子就是她留下的。这位王妃没有按照蒙古旧时的埋葬方式下葬。

传说蒙古人下葬方 是将一根木头中间挖空,把尸体放进去,就像埃及的木乃伊一样,然后在大草原找一个风水宝地,挖一个井,将木头竖着放进去,上面种上花草,看不出痕迹来。

那蒙古人又是如何找到坟前祭奠先人的呢。原来聪明的蒙古人会在埋葬地将一只母骆驼生的第一个孩子杀死,然后凭着母骆驼特有的记忆功能就能找到这个地方。

乾隆皇帝看见这个牌子后,明白动就是动江山的意思,于是就放弃了建花园的念头。现在,白塔里还有佛祖三颗牙齿的舍利子呢。

10. 北海公园白塔

北海公园的白塔只能到白塔的基座上,无法登到塔顶。白塔坐落在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上,是顺治年间,塔身总高35.9米,康熙和雍正年间均对其进行修缮,塔内供奉大威德金刚神像,建国后,在2005年的时候,北京市政府对白塔及其周边的古建筑群进行了修缮。

Hash:24475c8613e24d86baebcf9f5dfa1af66564fcc6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