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书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还这么出名,好在

提起郑板桥我们想到的就是他的竹子,以及由此而得来的一个成语:胸有成竹,他的书法我们也很熟悉,就是那幅“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我们看郑板桥的字,它的外形的确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他的书法也被戏称为“乱石铺街体”,在扬州和一些书法、绘画风格怪异的书画家并成为“扬州八怪”。

郑板桥的怪,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是进士出身,肯定是能够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这是考科举的基本功,但是他这个进士来的却格外不容易,他有一方印章,上面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熬到进士历经三朝,对于自负的他来说这确实很难接受。

然而熬到了进士,并不意味着痛苦的结束,进士及第又在家待业的6年,好不容易等到了分配工作,却被调到了穷乡僻壤当一个七品芝麻官。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可郑板桥的仕途却坎坷不平,这个时候他已经快50岁了,到了知天命之间。

他的家庭也并不顺利,很早就失去了母亲,到了中间他的妻子又去世了,晚年儿子也不在了,可以说人生四大悲,他经历了三个。

而他把这些不快、生活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到了书法上,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悲愤。

果然大师级的艺术家都有悲惨的人生经历。晚年的他孑然一生,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跑到扬州卖画为生,再也不用去写规定的标准楷书了。开始尝试着创新。

早年的书法的积累,为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六分半书”,因为隶书又被称为八分书,而他的书法比隶书少一分,处于楷隶之间,所以自称六分半书。

而他的书法并不是自己造的,融合了古代的碑帖,是有出处的,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六分半书的基础上,他有融合了画兰花的笔法,所以看起来大小不一。

但这正是是他的艺术风格的体现,他的书法是他的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书如其人”的书法艺术关,他在书法史上有一席之地,是平民书法的成功。历史上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赵孟頫、王铎无不是达官贵人,郑板桥的崛起代表着平民书法的兴起。

同时他的“怪”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谈资。

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载,郑板桥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合称“扬州八怪”,他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曾在《赠潘桐冈》诗中称道自己的书法:“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颇有趣味,他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被人称为“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粗看郑板桥的书法以为是小儿涂鸦,如果认真细品,我们从中可以找出很多传统书法的影子。比如隶书藏锋和波磔、苏东坡行书的体势等等,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书法的审美不止只有飘逸流美,像郑板桥这种厚重不失灵动,严谨不失奇古也不失为审美的一种。

正如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评价郑板桥的那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清代文学家蒋士铨也曾说“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可见在当时他的书法也是颇有名气的。

Hash:da7db8e19c391b3ceb69228f3cfd5a1d83e714c3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