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擂鼓镇景点 - 北川擂鼓天气

导读:北川擂鼓镇景点 - 北川擂鼓天气 1. 北川擂鼓天气 2. 北川擂鼓天气预报一周天气 3. 北川擂鼓镇有什么好玩的 4. 北川县擂鼓镇 5. 北川擂鼓海拔多少米 6. 北川擂鼓镇有雪吗

1. 北川擂鼓天气

1. 我们刚出发,此刻雷声大作,下起雨来了。

2. 一阵雷声过后,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

3. 震耳欲聋的雷声,让我从半夜惊醒。

4. 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就要下雨了。

5. 今天天气非常闷热,吃过午饭,天空乌云滚滚,雷声震耳欲聋。

6. 天上的乌云越来越重,一阵雷声过后,立刻下起了倾盆大雨。

7. 轰隆隆的雷声把玻璃都震得颤动了。

8. 天空一阵雷声轰鸣,顿时大雨倾盆。

9. 他做事往往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真让人不放心。

10. 雷声就像有一万个铁球在洋铁板上滚动、轰隆。

11. 轰隆隆的雷声让人胆战心惊。

12. 雷声如排炮似的发出了一连串又低又长的轰鸣。

13. 雷声轰鸣犹如擂鼓般一样惊天动地。

14. 从天边滚动过来的雷声已如万辆战车。

15. 鸟云蔽天,雷声沉闷,给人一种压抑感。

2. 北川擂鼓天气预报一周天气

读音不同,含义不同,用法不同。

一样:①相同;没有区别。②表示相似。

例句:一个跑在最前的麻脸土匪喘着气问,声音象擂鼓一样的震击着人的耳膜。

同样:没有区别、差别;相同。

例句:正和一切的生命同样,受了损害之后,无可如何的只想由自己去收拾残局

3. 北川擂鼓镇有什么好玩的

中国古羌城主要由中国羌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文化广场、羌王官寨、羌文化主题酒店、演艺中心、萨朗广场、羌圣山、炎帝广场、水西路、金龟寨等景观及特色建筑组成。

其中中国羌族博物馆拥有近万件珍贵文物藏品,是羌族悠久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实证。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世界唯一的羌文化最大核心展示地。

景点:中国羌族博物馆、羌王官寨、羌乡古寨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迷的东方古堡”。

景点:新羌寨、古羌寨、杨家大院(电影杀生取景地)等

坪头羌寨

坪头寨是茂县较为富裕的村寨之一,羌风浓郁、风光秀美、生态和谐的“水风羌寨”,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羌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村庄的房屋“依山居止”沿袭了羌族传统建筑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

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四时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置身其中,就会经历一次贴近自然、回归本质、亲密文化的体验。

充满传说的药沟、驴子坪、金龟包、天马山、龙池等景点围绕在四周,风光旖旎,既是风景区,又是羌城、远山近水的观赏点,更是眺望九顶山的理想之地。

景点:坪头羌寨、商周石棺等

增头羌寨

增头寨,又称增头村,位于杂谷脑河岸以北。整个寨子由上寨、小寨、下寨合而为一,构筑在大山深处的一片开阔斜坡上。

上寨最为古老,因防御外敌,曾经碉楼林立,在选址上尤为考究。前临峡谷深渊,是一夫挡万夫的战略要塞;后依大山,翻越即可达黑水、茂县境内,可谓后有退路。

曾经刺破青天的碉楼群雄姿只 剩下了散乱孤立在瑟瑟山风中的残垣断壁,用它未经旅游作秀的残肢败体向寻古探奇的人们诉说着山寨古老的往事,成为存世不多的羌族古老民居活化石。

西窝羌寨

西窝羌寨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最古老,规模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羌文化保存最完整,自然风光最美,近三百年来唯一没有重建的老羌寨。爬上观景台可看羌寨全景,幽幽的峡谷,高高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村寨像散落的珍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走进西窝羌寨,可登高望远,整个羌寨尽收眼底,羌寨景色美不胜收。

萝卜寨

萝卜寨村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海拔2000多米的高半山台地上,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是岷江大峡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

是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最理想的场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萝卜寨村是纯粹的羌族聚居村寨,村民全部是羌族。

休溪羌寨

在大山深处海拔2600多米的高山上,散落着一些古老的房屋,它就是休溪羌寨,藏在群山之间,干净得像一副美好的画卷。羌人对家园的爱护近乎虔诚,无论是穿过寨子的车道,还是寨子间的小巷,全部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里环境清新,山明水秀,没有城市的雾霾,没有夹杂着尾气的空气,随意逛逛也是一种享受。“夬儒”为羌语音译,是这边独有的传统民间习俗,每到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当地老百姓便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开启这一年的春耕生产。

白石羌寨

甘清寨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而上,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依山而建的村寨,远看是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敞间和晒台,形成了视觉丰富的景观。

吉娜羌寨

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隶属擂鼓镇,是到老北川县城必经之地。5.12地震,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而后吉娜羌寨成为地震后最早建成的羌族寨子。地震后重新修建的院落,仍然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碉楼外墙淡雅素洁,房顶上,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家家户户大门上方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篝火广场上,用青石垒砌的两座10多层的灰白色碉楼,成了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

黑虎羌寨

黑虎羌寨位于茂县西北的群山之中,顺道九环线西行21公里,拐道7公里进山谷即到。坐落在岷江河谷的群山峻岭之中,独特的建筑、留存的历史遗址和浓郁的羌族民风民俗组成了一道民俗风景。

现保留有较完好的9个四角、八角、十二角形石碉,它仍保持了当年风烟滚滚的御敌气势,碉楼大多建于宽不足10米的垂直山脊上,碉下有石垒民居与之相连接,是古代羌民重要的防御建筑群

其"依山居止,累石为室"的建筑风格和"原汁原味"的羌族生活风貌,是领略羌寨风情,研究古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牟托羌寨

牟托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南新镇西南十公里岷江边上的一个羌族山寨。羌寨四周依山傍水,岷江河穿西而过。紧靠213国道,环境清幽,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是到九寨黄龙的必经之地。

牟托羌寨历史文化悠久,寨内至今仍保存着清朝道光年间土司的公德碑及村规民约,战国中后期古老的石棺葬文物220件,古老的羌族村寨遗址、土司官寨,500多年前的木香村,有天然溶洞,天然瀑布群多处

建筑以体现羌民族特色为格调,果树成荫,小桥泉水穿门而过,民族风情和自然资源浓厚。

景点:碉楼、石砌庄房、溜索、索桥和栈道等

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翠绿,依山而建的羌寨依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来这里我们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嚣,举目眺望,欣赏着山谷里的青草与野花,近距离接受阳光的洗礼,做几日“闲人”,悠闲自在。

4. 北川县擂鼓镇

羌茶山家庭农场。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盖头村,海拔1200米,常年云雾缭绕,素有“云中茶”的美称。山恋叠嶂,谷幽鸟鸣。羌茶山家庭农场采茶节在北川擂鼓镇盖头村鸣锣开幕,本次活动为期两个月,(4月―6月底),让我们一起“游最美茶乡”踏青采茶和羌族美女们唱羌歌、合影、挖野菜、挖竹笋、挖猪屁股、体验手工制茶、吃农家柴火饭…

5. 北川擂鼓海拔多少米

陕西名茶--秦巴雾毫 【类别】:绿茶 【产地】 陕西镇巴 【特点】 扁平光滑匀整,色绿,该茶产于高山云雾之中,故取“雾”字,秦巴雾毫的采制技术十分精湛。秦巴雾毫,条扁壮实,毫尚显,色油润;内质香气具有熟板栗香,浓郁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叶底鲜嫩明亮,成朵。

“秦”是陕西省的简称,“巴”为陕西的镇巴县;“秦巴”又是秦岭和巴山两山的简称。“雾”取意于该茶产于高山云雾之中。“毫”反映该茶茸毛多的品质特征。 【产地】 秦巴雾毫产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境内气候温和,“盛夏无暑,寒冬不凛”,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肥力好,蕴育了该茶区嫩芽肥壮,持嫩性强,叶肉厚,茸毛多的鲜叶原料。

该茶为高山云雾富硒名茶。

该茶在创制期的1981年与1982年,连续两年荣获陕西省名茶优质奖;1985年陕西省名茶评比会上,名列第一。并被选送1985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上展出。“秦巴雾毫”系列茶多次被评为部省级“名优茶”。 【样式】 秦巴雾毫于每年的清明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条毫清晰,色油润;香气诱发,浓郁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醇和回甘。 冲泡后,白毫尚现,香气高涨。汤色清澈明亮。 陕西名茶--西乡县午子仙毫 【类别】 绿茶 【产地】 陕西省西乡县南名山午子山 【简介】 产于陕西省西乡县南名山午子山。1985年初月通过省级技校及新产品鉴定。 茶园地处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年平均温度14.7℃,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海拔高度600~1200米。土壤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

茶区内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土质肥沃,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成品状似兰花,色泽翠绿,白毫满披;香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汤清明亮;叶底芽叶成朵。

【采制工艺】 鲜叶于清明前至谷雨后10天采摘,以一芽一二叶初展为标准,干茶每公斤6.2万个芽头。

鲜叶经摊放(35个小时)、杀青、清风揉捻、初干做形、烘焙、拣剔等七道工序加工而成。 【品质特点】 午子仙毫选用细嫩鲜叶精制而成,其条型微扁,形似兰花,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富含天然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为53.5-67.5微克/克,硒含量0.858微克/克,氨基酸3.5-5.23%,咖啡碱4.43%,茶多酚32.87%,水浸出物44.57%。 【社会评价】 它是西乡县茶叶科技人员研制开发的国家级名优绿茶。

该茶形似兰花,挺秀微扁,翠绿显毫,滋味鲜爽,嫩香持久,汤色清澈鲜明,叶底嫩绿匀亮,富含天然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品质优异。1986年获全国名茶称号,1990年通过全国名茶复评,1991年获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文 化名茶”奖,同年获全国名茶品质认证,1995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是陕西省政府外事礼品专用茶,人称“茶中皇后”。 陕西名茶--八仙云雾茶 “入山无处不飞翠,八仙云雾百里香”。 八仙云雾茶,原名“八仙茶”,产于陕南平利县八仙区松牙乡一带,因其地云雾缭绕,故名。 八仙云雾茶,是80年代平利县茶技站科技人员和当地茶农创制的新名茶。1984年开始研制,1986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陕西省优质名茶”称号,1990年在中国西部名茶研讨会上获“陆羽杯”奖,1991年荣获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奖,成为中国和陕西名茶的后起之秀。 平利八仙区位居巴山主脊,群峰矗立,山峦重叠,雄伟秀丽,气势磅礴。古时神话传说,铁拐李等八仙云游四海来到这里,被巴山深处幽静奇异的山光水色所迷恋,曾留步此地。至今在八仙区与岚皋县接壤的神仙台之顶,还存有汉钟离与铁拐李的棋阵遗迹。后来人们在这深山峻岭、荒无人迹的茫茫原始森林中,发现一垛大屋,周围古木参天,团团围住,屋内还有野炊的痕迹可辨。木壁周围的古树上,留有8位仙人的大名,“八仙”之地名,遂由此得。 八仙云雾茶的主产地在平利县八仙区松牙乡,原来这里并不产茶。相传,在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移民张氏由湖南带来茶种,种在牙河脑磨子沟。由于气候适宜,生长繁茂,茶香袭人。因茶叶品质极好,传出去后,你种我栽,不几年就栽遍了东山西沟。新中国建立后,又不断发展,现有茶园2000余亩,年产茶叶8万公斤以上,是1980年的20倍以上。无论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县14个产茶基地乡之首。 八仙云雾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松牙乡的地形特殊,据旧《平利县志》记述:“将军擂鼓入云峰,百步仙梯尚有踪,大小师凸环太极,象鼻门牙锁双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牙河山势交错,地形封闭,具有高山特点的小天地。这里群山环抱,峰峦陡峻,山高谷深,竹木葱茏。最高的山峰海拔1700余米,一般海拔800米左右,自然形成茶园屏障和特殊的小气候。山清水秀,云缠雾盖,没有污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多是宵雨昼雾,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叶营养成分和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000~1400米深山幽谷之中。加之光照适度,土壤松透,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良乡沃壤。茶树生长在这样优异的自然环境中,饱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叶质柔嫩,叶片肥厚,具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势。有人曾赞美道:“雾锁千树茶,云开八仙峰,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陕西名茶--商南泉茗 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1988年6月15日在陕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14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 陕西名茶--汉水银梭 【简介】 汉水银梭产于陕西省南郑县。由南郑鲜蚕茶果开发公司研制。 茶区地处秦岭以南,巴山北麓,汉水上游,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成品扁平似梭,翠绿批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出、耐泡回甘;叶底柔嫩、芽头肥壮、黄绿匀亮。由于产于汉水上游,形似扁梭,满披白毫,色亮发银,故名“汉水银梭”。 陕西名茶--勉县定军茗眉 定军茗眉采摘自海拔1000±200m有机茶园清明前后初露草芽、独芽或 芽一叶,经先进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茶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叶底完整,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黄绿明亮。经理化分析,含氨基酸3.56%,咖啡碱3.40%,茶多酚30.5%,水浸出物 44.35%,等多种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品饮、养生的上品。定军茗眉因其外形似少女之秀眉而得名,色、香、味形俱佳,实为不可多得的茶中

6. 北川擂鼓镇有雪吗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元宵节来历传说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来历传说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的由来简介 篇2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

  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元宵节美食——元宵

  大节日。另有一说是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之辰。”说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Hash:03b5dca782e1831fb6e4aa339410412e08a5d09f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