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最有景点 北京大学景点有哪些

导读:北京大学最有景点 北京大学景点有哪些 1. 北京大学景点有哪些 2.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介绍 3. 北京大学的景点有哪些 4. 北京大学里的八个景点分别是什么 5. 北京大学里面有什么景点 6. 北京大学周围有哪些景点

1. 北京大学景点有哪些

北京大学第一景应该是北大西门,建于1926年,是一座校友集资修建的,又叫校友门。

第二景是勺园,比北大历史更久远,是米氏三园之一。

第三景是华表,第四景是鸣鹤园,在北大西门的西北侧,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第五景是镜春园,第六景是朗润园,第七景是未名湖,这是北大的代表,也是校友门爱去的景点之一,第八景是博雅塔,1924年为了解决全校学生用水而修建的,这八个景点,各有历史,都是北大校园著名景点。

2.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介绍

北京的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部分。

西三环北路的两侧,那里有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等 北三环西路到北五环路之间,有,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业大学等等 再向东一点,是大学更密集的学院路,包括地质大学,北航,等等都在那里 目前的地铁13号线,与学院路平行,离沿途的大学都很近 另一条4号线即将建成,沿途的人大,北大,清华都距离车站不远。

3. 北京大学的景点有哪些

  1.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对着的是蔚秀园北大教工宿舍区;而每到节假日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来的人民常常在这里驻足留影,做为他们来到北京大学的存照。今天,北大西门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  3.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  15.燕南园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占地48亩,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室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室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门口,还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门牌,无言笑视着岁月的沧桑。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扩大校园 燕南园西墙的北端向外延伸,于是又有了一个新的宅院,编号为50号。     燕南园的建筑以“洋式”为主,多为两层小楼,附带一个小花园。室内装饰业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铺设木地板,楼梯设在屋内,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  4.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一个很好的结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藏书近600万册,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第二大图书馆,在亚洲各大学图书馆中排名第一。北大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革命前辈李大钊先生曾任这里的馆长,毛泽东同志早年也曾在这里工作过。在馆中很多古典书籍中,还可看到李大钊、胡适等先生当初作的笔记。整个图书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暖气良好,真正是冬暖夏凉、窗明几净,是北大师生读书的好地方。     提醒:图书馆凭证进入,校外人谢绝参观,嘿嘿,在外面拍照留念吧。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  9.钟亭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钟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按此日期算来,从大清国丙申年,即189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钟竟比“京师大学堂”诞生得还早些!蔡元培像  13.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  6. 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 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  5. 三角地     北大有名的三角地在五四大道的大讲堂旁边。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三角地也是北大学生社团进行宣传和展示活动的地方。学生社团活动是北京大学的一大特点。北大学生社团众多,被戏称为“百团大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学生登山协会山鹰社、学生社团爱心社、自行车协会等。北大学子们尽情在各种社团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新的技能。

4. 北京大学里的八个景点分别是什么

颐和园(5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保存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颐和园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廓如亭

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上镌乾隆御制诗文。亭子的体态舒展稳重,气势雄浑,颇为壮观。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昆明湖

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玉澜堂以南紧邻昆明湖东岸的小岛上,有木桥与岸相通。亭畔叠岸缀石,植桃种柳,冬去春来之际,此处冰融绿泛春讯先知,是园内赏春、观景的佳处。

故宫(5A)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世界五大宫之首,穿越与您近在咫尺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现在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整体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其 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金銮殿

还记得影视剧中,皇帝上朝的金銮殿嘛?金銮殿名为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常青御花园

御花园是后宫佳丽和皇帝游玩观赏的地方,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慈禧烙印

储秀宫是统治中国八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刚进宫时的住所。她在这里生下了同治皇帝,庆祝过五十大寿。这里记录了这位“有实无名”的“女皇”。

皇城霓虹

它是古代皇城的守卫,也是现代城市的美景。来到故宫,千万别忘记等到夜幕降临,一观角楼与护城河交融的夜景。

恭王府(5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海西街17号

曾经和珅的宅邸,也是如今保存完整的王府。

恭王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历经了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凡七代皇帝的统治,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山顶平台。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藏宝楼

富可敌国的和珅把几乎所有的稀世珍宝都藏在了这里。还等什么,快来感受一下“财富”的魅力吧!

王府后花园

恭王府后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九门小吃

焦圈、豆汁儿、驴打滚......想想都流口水的地道北京小吃就在附近,吃货们快来。

送子观音

当你绕到石头后侧时,看它像不像一位怀抱婴儿的妇人?传说和珅一直无子,自打移来此石,很快便生下了丰绅殷德,故称其为“送子观音”。

天坛公园(5A)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探寻古代皇帝祭天仪式的奥秘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

圜丘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坛,是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站在天坛中心的天心石高喊,回音四起,颇有一呼百应之势。

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它的围墙就是神奇的回音壁。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圆明园(5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1988年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令人痛定思痛。

历史在呐喊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圆明园犹如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具有撼人心魄的价值。站在西洋楼残石断柱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呐喊。

黄花镇

在圆明园北边西洋建筑群的西边是一座仿建的欧式迷宫,叫“黄花阵”。小心黄花阵走失了方向!

大水法

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

逝去的壮丽景观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夏季之魂

满园的荷花怒放,姹紫嫣红。皇家御园圆明园因水而活,水上荷花是圆明园的夏季之魂。

映日荷花

皇家御园圆明园因水而活,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建设,今天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内荷花种植面积共计1000余亩,品种近400种。

生肖兽首

在圆明园中,十二铜首像惟妙惟肖的刻画着十二生肖中各种属相的形象。

明十三陵(5A)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

埋葬十三位明朝皇帝的陵园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 409)五月始作长陵,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寝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十三陵

沐浴在一片纯净中,景区一片宁静。眼前景物的颜色合为一体,惊为天作。

春天,穿行在明十三陵景区,看桃花盛开,樱桃和杏压满枝头。

夏天了,去哪避暑呢?十三陵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约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吧!

色彩丰富的秋天,安静祥和的明十三陵。

冬日——风雪定陵。

昭陵

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定陵

从195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决定试掘十三陵中的定陵,成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宝地。

出发吧这里有深厚的文物堆积,有丰富的古文化积淀,有带着皇家的气魄的陵园。跟着我们一起走过十三陵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四季吧。

慕田峪长城(5A)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村

电影《非诚勿扰》取景地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的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为万里长城之罕见。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春季,群芳射蕊,争奇斗艳;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实累累,红叶满山;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万里长城---慕田峪段它的建筑构造具有独特风格,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俗称“牛犄角边”、“箭扣”及“鹰飞倒仰”等长城景观结点,其势险峻峥嵘,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

双面垛口

慕田峪段长城与其他长城不同,两面都为垛口墙,垛口墙即守城将士对敌作战的掩体。两面垛口墙,即意味着两侧同敌作战,可见慕田峪段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敌楼密集

从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长度仅3000米,敌楼、敌台、墙台、铺房就25座,这种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敌楼的长城段也是不多见的。

奇特关台

慕田峪关与居庸关、山海关等都不一样,正关台是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关 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侧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是万里长城所罕见。

险峻山势

慕田峪长城多建在外侧陡峭的崖边,依山就势,以险制厄。

长城“支城”

慕田峪长城的垛口不是开口的长方形,而是呈锯齿状。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圆形孔,而是顶部呈弧状的方形孔。险要之处还修有炮台。慕田峪长城上还建有“支城”。

奥林匹克公园(5A)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

感受2008北京奥运的辉煌

奥林匹克公园是13亿华夏儿女的奥运圆梦之地,是百年奥运与现代北京在城市中轴线上的完美延伸与融合。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中心区,奥林匹克公园围绕贯穿整个园区的中轴线设计了不同的景观,包括三条轴线——中轴线、西侧的树阵和东侧的龙形水系。在园区之中设置了一个标志性景观塔——玲珑塔,赛时为媒体提供演播室、电视转播等服务。当前主要景点有鸟巢、水立方、下沉花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顶娘娘庙、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体育馆、玲珑塔、国家会议中心等。,是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她将时尚北京、魅力体育的独特韵味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游客在一步一景间、一行一留处皆可以感受到浓厚热烈的奥运气息与中华民族的运动精神。

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光影艺术

夜晚的鸟巢被灯光点缀,美不胜收。

水立方

水立方是一个凝聚了现代科技与艺术气质的伟大建筑,是一块用港澳台侨同胞爱心浇铸的不朽勋章。

游泳殿堂

水立方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比赛,各国运动员在这里24次打破世界纪录,66次刷新奥运会纪录,水立方成为世界“游泳圣殿“

烟火玲珑

玲珑塔的设计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塔的元素,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等先进技术和现代手法抽象表达出轻盈、玲珑、剔透、塔的特征。当初建成时的主要功能为电视转播。

景观大道

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大道,整个大道长2400米,宽160米。

5. 北京大学里面有什么景点

清华大学著名景点: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5.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7.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

8.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这一建筑入选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这是来清华大学游览不可错过的八个景点。如果你来到清华园,一定要细细品味他的美

6. 北京大学周围有哪些景点

首选望京,可以兼顾工作 生活。大望京目前是仅次于国贸的高端商务区,著名大企业众多,就业环境好。购物及餐饮方便,满足吃喝玩乐消费需求。大量高中低档住宅区,满足各阶层购房需求。目前两条地铁线,交通方便,尤其对经常出差的人,20分钟车程可到首都机场。

其次顺义,地广人稀,住房宽敞,房价租金相对价低,机场及望京商务区工作的理想居住选择。顺鑫农批中心的牛羊鱼猪鸡鸭蛋又新鲜又便宜,最有趣的是目前许多镇都可以赶大集,自产自销的农贸产品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还可以淘到城市早已绝迹的老物件。交通方便,15号地铁(虽然高峰期可能挤上不去),915、852高速大巴高峰期几分钟一趟,直通东直门。

最好怀柔,好山好水好吃喝。一进入怀柔区域,立刻感觉神清气爽,天高云淡,空气都透着清净。区内风景名胜众多,雁栖湖、红螺寺、慕田峪长城、怀柔水库等。山青水绿,四季风光各异,令人流连,其中千年古刹红螺寺远近闻名,俗称“城内雍和宫,城外红螺寺”,引无数香客前来拜谒。怀柔物产丰富,怀柔油栗,核桃,山楂,脆枣及各种山珍等特产远近闻名。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气势雍容大气,著名的APEC会议曾在此召开。怀柔的交通也还算方便,虽然目前不通地铁,但有多条大巴直通市区。想要寻找世外桃源,远离尘嚣,怀柔绝对是个好去处。

Hash:38c2cd8c1333edb868976fe140b8743db78c0b8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