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潭柘寺简介-潭柘寺一日游攻略

导读:北京潭柘寺简介-潭柘寺一日游攻略 北京有哪些 名胜古迹,简单介绍一下 北京名胜古迹一二的简单介绍 潭柘寺观后感怎么写 潭柘寺具体地址

北京有哪些 名胜古迹,简单介绍一下

*** 北海 圆明园 颐和园 *** 西山八大处 潭柘寺 卢沟桥 白云观 元隐渣大都土城遗址 周口店遗址 天宁寺塔 戒台寺 法源寺埋宴 红螺寺 古崖居遗址 大觉寺 报国寺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陵 广济寺 玉泉山 妙应寺白弯携银塔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孔庙 国子监 故宫 景山 天坛 地坛 日坛 月坛 太庙 长城 居庸关 明十三陵 雍和宫

北京名胜古迹一二的简单介绍

万里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所有到北京去的人都以游览万里长城为快,"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了中外游人的一句豪言壮语。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 玛哈尔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 奇迹。今天,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点而加以保护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 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从山峻岭之巅,黄彼岸和渤海之滨。古 今中外,凡搏行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和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 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 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 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 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 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 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笑散、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 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 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故 宫

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72 万平方米,有宫室9000余间,是明清两代500多年24个皇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更大、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和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更大的宫殿群。故宫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墙外有一道52米宽的护城河。紫禁城四面各有一座城门楼,城的四角建有精巧的角楼各一座。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完工。整个建筑 群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宫殿建筑是沿南向北延伸的中轴 线和东西对称的格局排列布置的。紫禁城的宫殿按前朝后寝的规制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主要围绕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布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两翼有文化殿、武英 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皇子公主们居住游园和 奉神的地方,中轴线上排列着被称为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三宫东西两侧,分别为东西六宫。主轴建筑和两侧的东西六宫之间, 又有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景和门、 隆福门等 连通。内廷的建筑与外朝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它显得更为严密深邃而富有生活气息。

天 坛

在故宫东南方数公里处,有一座巨大的祭天神庙,这就是天坛。天坛的总面积是270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4倍。中国的皇帝号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天子的居所自然不敢大过“老天”的了。 除“天”之外,中国皇帝还有许多神祗需要祭祀,包括地神、水神、农业神、军事神、社会神、宗教神、市民神以及自己的祖宗牌位。因此,祭祀活动是皇帝的主要工作,一年四季不断,时间消耗甚多,而皇家的祭祀建筑也遍及京城各地且各有特色,成为北京的一道奇特风景。 今日 *** 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天坛的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这种设计来自远古“天圆地方”的思想。 天坛占地273公顷,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构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内外坛墙的北部呈半圆形,南部为方形,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 “夭圆地方”。夭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基升哗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 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的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颐和园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由著名宫廷建筑师雷家玺设计,建于1750~1764年。占地约290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1860 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500余万两白银重修,改名为颐和园。园内殿堂楼阁、游廊水榭等建筑,精巧华丽,布局严整,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更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 *** 喇嘛庙宇风格, 有白塔,有 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周口店遗址

这是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48公里处的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上有8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从1929年起,已编到第 25地点,大多数地点在周口店附近。 192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这里发现了之一个猿人头盖骨轰动了世界。从此以后,周口店就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全球。1949年以来,前去参观考察的中外人士一天天增多,现在已成为游览胜地了,其中以"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最有代表性。 在周口店村的西部,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之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 "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北京人"文化早期从距今60多万年到距今 40多万年前,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到20多万年前。 这里发现了之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当时震惊了世界。随后的考古过程中,陆续挖掘出"北京人"化石,"山顶洞人" 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有力的证实了生活在25-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已可以制造石器,用火取暖、煮食,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人化石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人"选择周口店地区定居,是因为石灰岩易于被水溶解,形成许多洞穴和裂隙,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现在,周口店西边的龙骨山北坡,就有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 在山洞里发现的"北京人"遗骨,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面骨、下颌骨、牙齿、残破的大腿骨、残胫骨、上臂骨、锁骨和腕骨等等。

潭柘寺观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之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贺薯返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 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 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手空础禅饥,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潭柘寺具体地址

景点名称:潭柘寺。

具体地址: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交通方式:乘车线路:市内可搭乘公交游7路,或乘地铁到【苹果园漏答禅】站换公交931路即可。自驾线路:走二环至西便门桥、走三环至莲花桥、走四环至南沙窝桥、走五环至衙门口桥,向西进入莲石路,向西直行,进入石门营环岛,在环岛第3个出口直行进返尘入G108国道,沿G108国道行驶12.5公里,朝王平方向,直行进入举知潭柘寺环岛,沿潭柘寺环岛行驶70米,在第1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潭王路,沿潭王路行驶2.7公里,到达终点。

参考游玩时间:3小时 - 4小时。

简介:

潭柘寺始建于1700多年前,历史非常悠久。曾经规模极大,传说明故宫便是仿造这里建造,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寺院受历代皇家重视,香火极旺。而且群山环抱、古树参天、建筑古老精美,风景非常不错。

潭柘寺现在的面积不大,寺院区的长宽大约都在300米左右,分布着寺院的主要建筑和多棵参天古树,在此步行参观大约2小时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寺院后山的龙潭和寺外前方的上下两座塔林。全部走马观花参观下来大约3个小时左右,若要仔细了解观察或是摄影的话可能需要更久。

潭柘寺的正门位于南侧,在南侧寺外约300米处是上下两座塔林,这两座塔林常常被直接进寺参观的游客忽略,但塔林处风光也十分不错,不妨在进寺前参观一下。塔林是寺内圆寂的大师存放舍利的骨灰塔组成的,潭柘寺 塔林以灰白两色为主,处在僻静的树林之间,在此散步参观十分安静,感觉古朴安然,也可以拍出非常不错的照片。

参观塔林之后便可从山门入寺,寺内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建筑,左右两侧有梨树院、行宫院等,都可以步行一一参观。寺内的建筑风格统一,大多有鲜艳光彩的彩绘,而且布局十分精致,其中不乏当年历代皇帝来此居住的行宫,所以十分精美。除了建筑外,院落里还有很多参天的古树,树木参天蔽日,更是给人古老幽静的感觉,拍照摄影也十分不错。

在大雄宝殿后侧的帝王树是一颗上千年的古老银杏,规模非常壮观,传说这棵树的每一个分叉都是在每一代清朝的皇帝登基时生长出来的,十分有趣,可以重点参观一下。

帝王树再向北则有一颗二乔玉兰树,也是一颗古木,特别之处在于这棵树是北京唯一的双色玉兰花树,每到春天花开时满树的玉兰非常漂亮。

寺内西北侧的石鱼也是游客来此必看的著名景点,据传说只要摸一下这条石鱼便可以祛病祈福,并且十分灵验,现在摸石鱼需要付最少5元的香火钱,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一下。

除了这几个景点外,寺内的“曲水流觞”雕刻、大铜锅、老虎洞、观音洞等也都十分著名,而且各自有很有意思的历史和传说,都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潭柘寺的东北侧有一条上山的石阶路,是通往寺后的龙潭,潭柘寺中的“潭”便是指后山的龙潭,去龙潭大概需要走约1公里多的石阶路上山,大约半小时左右可以到达。不过龙潭较小,不算很有特色,所以游客很少前往。

除了观赏众多的古树和寺院建筑外,潭柘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也是非常不错的。整个寺院被几座小山环抱,周围的山上树木茂密。每到秋天,山上的红叶遍野,不亚于香山等地,是北京地区观赏红叶十分不错的地方。

Hash:31de04332ac46f95a40d288322e82d7f8555982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