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景点路线图 - 北京大学景点介绍

导读:北京大学景点路线图 - 北京大学景点介绍 1. 北京大学景点介绍 2.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3. 北京大学校内景点介绍 4.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介绍 5. 北京大学著名景点介绍 6. 北京大学的景点 7. 北京大学的景点介绍

1. 北京大学景点介绍

  1.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对着的是蔚秀园北大教工宿舍区;而每到节假日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来的人民常常在这里驻足留影,做为他们来到北京大学的存照。今天,北大西门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  3.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  15.燕南园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占地48亩,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室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室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门口,还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门牌,无言笑视着岁月的沧桑。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扩大校园,燕南园西墙的北端向外延伸,于是又有了一个新的宅院,编号为50号。     燕南园的建筑以“洋式”为主,多为两层小楼,附带一个小花园。室内装饰业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铺设木地板,楼梯设在屋内,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 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  4.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一个很好的结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藏书近600万册,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第二大图书馆,在亚洲各大学图书馆中排名第一。北大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革命前辈李大钊先生曾任这里的馆长,毛泽东同志早年也曾在这里工作过。在馆中很多古典书籍中,还可看到李大钊、胡适等先生当初作的笔记。整个图书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暖气良好,真正是冬暖夏凉、窗明几净,是北大师生读书的好地方。     提醒:图书馆凭证进入,校外人谢绝参观,嘿嘿,在外面拍照留念吧。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  9.钟亭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钟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按此日期算来,从大清国丙申年,即189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钟竟比“京师大学堂”诞生得还早些!蔡元培像  13.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  6. 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  5. 三角地     北大有名的三角地在五四大道的大讲堂旁边。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三角地也是北大学生社团进行宣传和展示活动的地方。学生社团活动是北京大学的一大特点。北大学生社团众多,被戏称为“百团大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学生登山协会山鹰社、学生社团爱心社、自行车协会等。北大学子们尽情在各种社团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新的技能。

2.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 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提出要兴办京师大学堂。同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马神庙)和沙滩(的东北)红楼(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 民国元年(1912)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3. 北京大学校内景点介绍

颐和园、圆明园、水立方、鸟巢。

4.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介绍

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北大深研院的定位兼有学部和校区性质。深研院的相关也介绍自己是北大唯一异地的一流国际化校区,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的八个学院以交叉学科为主各具特色,都是北大直属的学院。

深研院那边的生源录取以及学籍等均在本部,而且录取标准和难度和本部持平,很多北大本科生在北京呆腻了,也纷纷选择到深圳读博。深研院毕业证学位证和北大本部的学生完全一样。可以说在北大深圳校区也同样能够享受到不低于北大本部的精英教育。

毕竟深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比较好,加之经济的发展以及北大所提供的一流师资、生源,使得深研院发展迅速,客观的讲,北大深研院很多专业已经赶上并超过北大本部。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据说那边有的专业毕业第一年年薪已经超过20万,走学术路线的拿到到哈佛,剑桥一类offer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北大深研院和清华深研院以及哈工大南科大等校都很近,与港校以及海外的交流也比较多,国际化方面比本部好是肯定的。但是北大本部毕竟已经有百年底蕴,人文气息深研院还是略显逊色。

5. 北京大学著名景点介绍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 神韵却不会变。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勺园的历史比北大还长,这里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的府第。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弘雅园,是英王二世的使者马戈尔尼居住的地方。因此,勺园也成为中国最早接待外国使团的食宿场所。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巧合,现在的勺园是留学生居住的地方。此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颁奖会、科研管理培训会以及数不清的小型学术交流会在勺园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把这里当作人生旅程中一座温馨的驿站。勺园,也因此成了北大对外的一个窗口。

  鸣鹤园位于北大西门内北侧,这里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鸣鹤园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园主绵愉是晚清政局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道光、咸丰皇帝所倚重,曾与增格林沁一起镇压过天平天国北伐军。

6. 北京大学的景点

北大校园内的文物古迹有很多,如华表,石麒麟,龙云丹陛台阶石,翻尾石鱼,乾隆诗碑,夹镜鸣琴石屏风,五孔西式平桥,山高水长诗碑,梅石碑,海晏堂导水台,莳花记事碑,海岳开襟石碑等等。

有一种说法,北大校园是在九大园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九大园林分别是: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勺园、治贝子园、蔚秀园、畅春园和承泽园,其中后三处园林虽也归北大所有,但在北大西门以西,不属于燕园范围。

1、博雅塔,建于1924年,高37米,为燕京大学的水塔,外形大致仿照通州燃灯塔。博雅塔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旁的博雅塔。燕园建筑精髓“一塔湖图”之“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塔本身并无多少特色,但和未名湖湖景配合得当。

2、花神庙山门,本名慈济寺,建于清代,因古时用于祭祀花神,所以民间也有称“花神庙”。慈济寺后毁于一场大火,仅留存现今的门洞作为其遗址,成为了北大未名湖畔的一处重要景观。

3、花神庙碑,立于燕南园一带,共两座,分别刻于乾隆十年和十二年,为圆明园总管所立。关于这两座被的来历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为花神庙碑,一说为圆明园旧物莳花碑,从碑文并不能判断哪种正确。

4、大钟与钟亭。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 裙子。大钟上刻有“大清国丙申年八月制”,为颐和园旧物,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检阅北洋水师时所制,后成为燕京大学报时用校钟,钟亭建于20年代。

5、石供桌与石雕五供,据考证为明代遗存,为什么会在此处则不得而知。

6、乾隆诗碑,长方形横放,四周有云龙图案,正反面各有乾隆御笔题诗一首,行书,为乾隆怀念母亲之作,刻于乾隆五十二年。为畅春园旧物,在北大西门附近出土。

7、石屏风,圆明园“夹镜鸣琴”遗物,乾隆御笔题写两副对联,荷叶卷边纹图案,立于未名湖北岸。

8、石舫,又名不系舟。位于湖心岛,为和珅时期遗存,亦是后来嘉庆处置和珅时“逾制”的罪证之一,现在石舫上的雕梁画柱已经没有了。

9、翻尾石鱼,圆明园旧物,制于乾隆十六年。圆明园被毁后,载涛贝勒觅得,置于朗润园内,后归北大。

10、梅石碑,圆明园旧物。碑上有明代画家孙木大所绘梅花和蓝瑛所绘怪石。乾隆下江南时偶然发现,在上面题诗一首,运回北京,置于畅春园茜院。当时,乾隆误以为梅石均为蓝瑛所画,后乾隆发现错误,于是复制一座梅石碑并重题一首诗更正。孙木大、蓝瑛的原版现存于中山公园,此碑及后来的更正复制版。庑殿碑顶为校方为避免碑身漫漶而后加,一说为燕京大学时期所加,一说近年所加。

11、临湖轩,为和珅时期“临风待月楼”,后为燕京大学和后北京大学校长官邸,司徒雷登、马寅初、陆志伟等人均在此居住,吴文藻冰心夫妇及费孝通夫妇等在此举行婚礼。

12、翼然亭与方池,翼然亭又名校景亭,为鸣鹤园唯一建筑遗存,建筑年代则远早于鸣鹤园时期,乾隆十二年曾登亭赋诗。燕京大学对该亭加以修葺,并绘制校园风景十二幅,故名校景亭。亭前的方池,亦为乾隆年间遗存。

13、杭爱墓,仅存石碑两座,康熙二十四年制。另有石虎、石羊各一。杭爱,章佳氏,满洲镶白旗人,累官至四川巡抚,在三藩之乱后安抚百姓,稳定四川局势发挥重要作用,死后谥勤襄。

14、丹墀,制于乾隆年间,圆明园安佑宫遗存,共两块,另一块在颐和园东宫门入口。此块为载涛所购,与朗润园一同归入北大。

15、华表,乾隆年间,圆明园安佑宫遗存。有趣的是,北大的两根华表并非一对,当初安佑宫共有4根华表遗存,两根归燕大,两根归北京图书馆,结果运的过程搞错了,结果现在北大和国图的华表都不是一对,也算趣事吧。

16、石麒麟,最早在圆明园大宫门前,后移至长春园安佑宫,当为雍正年间遗存。

17、柳浪闻莺坊,圆明园仿西湖十景遗存,楹联为乾隆御笔。匾楣于70年代末出土后被北大赠与圆明园,并在圆明园展出。目前匾楣与立柱两地分居,此立柱于2012年在朗润园出土,或也是载涛当年收集的圆明园旧物。

18、断桥残雪坊,与柳浪闻莺坊同为圆明园仿西湖十景之一,有匾额,上有乾隆御书“断桥残雪”和诗文。

19、日晷,原在北大沙滩红楼前。

20、校内石桥

21、近现代纪念碑与名人雕像、墓葬

蔡元培像

西南联大纪念碑

塞万提斯像

李大钊像

几位外籍教授墓

22、散布校园的石刻构件(应为圆明园遗物),还有很多。

23、燕园早期建筑,1920年代初燕园建校时期的建筑。

24、西校门

25、火神庙,位于北大校园外,海淀桥东北角,现为大明眼镜店,门口有两座残碑,无碑座,乾隆四十九年立 。

26、恩慕寺与恩佑寺山门,畅春园遗存,分别建于雍正元年和乾隆四十年。黄色琉璃瓦顶,分别为纪念康熙帝和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所建。

7. 北京大学的景点介绍

1、北京大学

推荐理由: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2、未名湖

3、北京大学西门

4、博雅塔

5、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6、北大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7、燕南园

8、朗润园

9、六郎庄烈士碑

10、北京大学校史馆

Hash:6030ce6addcbf7f550c7f5256377beedbf54d8e1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