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楼梦景点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

导读:北京红楼梦景点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 1.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 2. 北京红楼在哪 3. 北京红楼还在吗 4. 红楼是哪个地方 5.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拍的 6. 北大红楼在什么地方 7. 北大红楼在什么位置 8. 北京红楼是谁开的 9. 北京拍红楼梦的地方 10. 中国红楼在哪里 11. 红楼好在哪

1.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

查了下资料,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北京大学是1898年由清末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演变而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今位于海淀区颐和园路的北大校园,并非最初北京大学的校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这里是燕京大学的校址所在。那么从1898年到1952年的半个多世纪期间,老北京大学校址在哪里?它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北大红楼

事实上,从清末到民国,老北京大学的校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历史的原因,老北京大学校舍分散在北京城的不同地方。老北京人常提到的“北大一院”、“北大二院”、“北大三院”以及“西斋”“东斋”等,其实都是老北大留下的痕迹。如今,通过寻找这些痕迹,得以勾勒出当年老北大的全貌。

1.和硕公主府里的日晷还在北大

自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后,一直到1952年迁往燕大校址前,老北京大学的主校区一直在景山附近的沙滩地区。纵观这一阶段,老北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多的建筑。比如教学建筑有一院、分科大学校址、二院、三院、四院、五院、地址馆、图书馆、孑民堂、民主广场、西什库医学院、阜外罗道庄农学院以及祖家街工学院等,学生宿舍主要有:西斋、东斋、三斋、老四斋以及新四斋。

不过这些建筑并非像如今的校园一样集中在一处,而是分散在北京城的街头巷尾。按时间顺序来看,老北大的公主府校区最早,但后来常被称为二院,为何校区成立时间最早,却称为二院,这在后文会叙述。

先来看看公主府校区的遗存,它是当年京师大学堂所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在众多改革举措中,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创立京师大学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为此清廷将位于沙滩后街已闲置多年的“和硕和嘉公主府”划拨给京师大学堂作为校舍。和硕和嘉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民间有说法,和硕和嘉公主生下来后,手指之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因此又被称作“佛手公主”)。值得一提的是,和硕公主一生比较坎坷,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被封和硕和嘉公主,同年下嫁孝贤纯皇后之弟、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次子福隆安。婚后七年,和硕和嘉公主便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福隆安在乾隆三十五年(1771)袭一等忠勇公,乾隆四十九年,福隆安去世,年三十九岁。


公主府的日晷仍在北大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遭囚禁,新政被废除,但京师大学堂确得以保存,成为维新变法仅存的硕果。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京师大学堂校舍遭受严重破坏,直至1902年才得以恢复。1912年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如今,位于沙滩后街的55号院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旧址。55号院现由华育宾馆、人教社、居民住家共同占用。尽管原有建筑布局已不复存在,但还是可以找到不少昔日的老建筑,尤其是当年的公主府大殿已修缮一新。

该大殿当时是老北大二院里最大的教室,许多知名学者曾在此发表演讲。通过两张老北大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当年公主府大殿前面的空地,被设计成花园样式,这是李四光先生于1923年带领学生设计而成的。花园水池的中央,树立起一座日晷。这座日晷得以保留,如今它静静地矗立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前。现在的北大校园内,有多处圆明园及其它古迹石刻,但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燕京大学运往校园作为点缀之用,而这座日晷 是北大老校址上的原物,这对北大而言意义非凡。


公主府大殿前面的花园水池有一座日晷

公主府西路,历史上曾是老北大宴会厅、化学系、心理系及医预科实验室的所在地。如今,相较于中路和东路,老北大西路的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不过保护状态并不乐观,与居民大杂院无异。在西路,有一栋带有西洋式风格的建筑,被一些书籍介绍为蔡元培校长的办公室。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作为佐证。

在这座清末公主府里,出现西洋式风格的建筑,并不稀奇。因为,公主府虽然面积不小,但作为大学校园还是差了些。因此清末及民国时期,对公主府的一些建筑做了改建,比如东路的数学系教学楼便是清末所建,它是老北大校区里,西洋建筑的代表。这座教学楼最初是公共教室,上世纪三十年代成为数学系教学楼。如今这座数学系教学楼保持较好。当年,数学系北面还有一栋楼,那便是建于1916年的北京大学生物楼(最初为生物系和地质系使用),但现在已不复存在。

早在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创办后没几年,随着学科的增加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主府就显得捉襟见肘。一些新建学科如译学馆、医学实业馆、进士馆、优级师范学堂纷纷在外租地另建校舍。1905年,清廷内务府分别批了两块空地交由当时的京师大学堂使用,一块位于德胜门外东部,是昔日武举考试的旧操场,另一块就是如今沙滩北大红楼所在的“汉花园”。

老北大德外校区,也就是原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其旧址位于今天的黄寺总政大院内。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的建设,源于1904年1月清廷对外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囊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学制,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实施的新学制。其中特别提到京师大学堂当备各分科大学及通儒院(通儒院类似今天的研究生院)。所以京师大学堂德外校区的兴建,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筹办各分科大学。


不过,当时正是内忧外患的时期,原本1905年就开始筹备的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一直拖到1909年才开工建设。直到1912年民国成立时,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的校舍仅仅建成经科和文科,其他建筑因政局动荡不得不停工。京师大学堂改为北大后,校方曾向民国政府呈文请求重新开工,将剩余校舍建完,但此建议未获批准。日后这里成为了段祺瑞的兵营。因此,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名义上是为其开设分科大学之用,但却从未实际使用过。当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的设计者是日本著名建筑师真水英夫。如今,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汉花园曾是核心校区


探寻完公主府校区后,就要来到老北大的汉花园校区。在这个校区,人们熟知的就是如今依然有着重要象征意义的北大红楼。


汉花园,在清朝时是内务府的一处库房,后来改名为“汉花园”(关于汉花园得名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有认为是清末,有人认为是民国时期,可以确定的是民国时期的地图上,有汉花园这个地名)。

清末,清政府将此地拨给京师大学堂,最初用途是当做学校的运动场。1916年,汉花园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国立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北大红楼开工建设了。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后,汉花园校区便逐渐取代公主府校区成为北京大学的核心校区,被人们俗称为“一院”。这也就是为什么公主府校区虽然在成立时间上早于汉花园校区,却被称为北大二院的原因了。

如今, 里成为很多游人到北京必去的地方之一,早在1961年北大红楼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一层被辟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有意思的是,在北大红楼隔街相望,还有一座用红砖砌筑的二层小楼,其建筑风格与北大红楼相似,从小楼上面的“1923”、“梅园”等字样可以得知这座名为“梅园”的建筑建于1923年。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建造时间,甚至是名称的命名,都非常像民国时期的建筑。加上它也是红砖砌筑而成,且和北大红楼一街之隔,这就不得不让笔者产生一种想法——这座小楼会不会是北大红楼的一座附属建筑?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猜测,还需要历史资料证明,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量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软实力,北京大学最早的图书馆是利用和硕和嘉公主府的后罩楼改建而成的,当时叫“藏书楼”。北大红楼建成后,图书馆便由公主府迁入红楼一层,李大钊先生为时任图书馆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图书馆不仅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18年秋,25岁的湖南青年毛泽东亦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短暂工作了半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他还租住了附近的两间小平房。

北大红楼的建立,让原本面积就不大的汉花园校区用地更加紧张。在红楼北面是松公府的空地,学校租得其中一部分作为操场。松公府在清朝乾隆年间是大学士富察傅恒的宅邸,因其战功卓著被授予一等忠勇公,爵位后世子孙世袭,到了光绪十七年松椿承袭爵位,一等忠勇公府便被改称为松公府。

1930年12月蒋梦麟先生担任北大校长后,将整座松公府买下,并将图书馆从北大红楼一层全部迁入松公府东院内。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蒋梦麟校长四处奔波寻求资金支持,经多方努力,1934年4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在松公府旧址动工,1935年8月新馆落成。在当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北大图书馆新馆都堪称国内一流。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如今位于《求是》杂志社内,仍然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北大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同时,一街之隔的北大地质学馆也在建设之中,这里原是富察傅恒的家庙。地质学馆于1934年5月开工建设,它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共同设计。地质学馆建成后,北大地质系便从公主府校区迁至于此。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院使用,保存完好。老北大的图书馆新馆和老北大地质学馆两者距离很近,如今,两者依然遥遥相望,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除了北大地质学馆,梁思成先生还在汉花园校区设计了一栋宿舍楼。

值得一提到是,当松公府1930年被北大全部买下后,为了建造校舍,松公府内的原有建筑多被拆改,但目前尚有一座院落还保持着松公府时期的模样,这就是老北大著名的“孑民堂”。


为纪念蔡元培,原松公府内一处院落命名为“孑民堂”,现保存完好。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他于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梁漱溟先生语)。1947年北京大学为纪念蔡元培先生,特意将原松公府西路建筑中的一个院落以蔡元培先生的号——“孑民”命名。在“孑民堂”里有一座建筑叫东配殿,胡适先生在1946年至1948年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就是在东配殿办公。如今,“孑民堂”为北 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完好。

3.消失的三院四院和五院

历经百年沧桑,老北大一院、二院都多少有一些建筑得以保留。遗憾的是,老北大三院基本没有建筑保存下来。

老北大三院地处北河沿,离北大红楼不远,其位置就是现在的民政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老北大三院的设立,源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接管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1903年京师大学堂在北河沿地区建设新校舍,设立译学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1913年译学馆停办,北大法科迁入。红楼建成后,法科上课地点主要都集中在红楼。为了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局面,三院内的部分教学楼被改为学生宿舍。


要说和老北大三院相关联的建筑遗存就要属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京师同文馆门额原物了。在国家博物馆内,有一座京师同文馆大门模型,如今,只有门上面一部分还是当年同文馆大门上的原物。在这个原物中,“天下同文”四字清晰可见。


民国时期的国会众议院旧址,这里曾为老北大四院。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9月北京大学被迫南迁。八年抗战期间北大一院、二院和三院的校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校舍还被占作他用。抗战胜利后北大将宣武门国会街内原北平大学法学院的校舍接收,这就是北大的四院和五院。1946年10月10日,北大抗战结束后的首个开学典礼就是在北大四院的大礼堂隆重举行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国会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当时的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抗战胜利后,众议院建筑作为北大第四院,参议院建筑作为北大第五院。如今众议院旧址在新华社院内,保存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参议院建筑无保留。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的老地图中可以看到,北大第四院和第五院均为法学院(1948年的地图标注为“法学一院”和“法学二院”)。但据其他资料显示,第五院主要是老北大教职员宿舍及北大出版部所在。

根据记载,当时的众议院建筑,又有“圆楼”的昵称。为何叫“圆楼”?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该楼北部有一椭圆形办公室故名为“圆楼”;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楼名为“袁楼”,因为袁世凯曾在这里办公、休息。

除了上述五院,1946年后,老北大又增设了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工学院在端王府夹道,其旧址在西城区赵登禹路祖家街一带。清末民初,端王府夹道这一带也是教育重地,有多所学校在此建校。农学院则在罗道庄,如今翠微路西北一带。医学院在西什库一带,就是现在北大医院的位置所在,当初北大医院之所以把院址选在这里,正是因为原来的医学院在这里。如今,这三座学院均无建筑遗存保留。

4.宿舍新西斋仍存奠基碑

介绍完了老北大的五个院区,接下来就要说说老北大的学生宿舍。当时的宿舍被称为“斋”,老北大共有四斋:西斋、东斋、三斋和新四斋。

西斋建于1904年,是北大历史上的第一座学生宿舍。当时和硕和嘉公主府用地十分紧张,因而西斋的十四排平房是利用公主府西墙外侧的一片空地修建的。西斋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有一些建筑遗存,但已成为居民大杂院。

东斋是相对于西斋而言,建于1909年,今已无存。不过在1921年的老地图,还可以看到“北京大学第二寄宿舍”(也就是东斋)的标注,它在汉花园空地的西南角。

1903年北大译学馆校舍建成,1913年译学馆停办,法科迁入。红楼建成后,法科上课地点主要都集中在红楼。为 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局面,三院内的部分教学楼被改为学生宿舍。现老北大三院和三院宿舍均无建筑遗存保留。


新四斋奠基碑,“蒋梦麟”三字被凿掉。

四斋分老四斋和新四斋,老四斋已无。新四斋是北大女生宿舍楼,就是前文提到的由梁思成先生在1935年设计。由于该楼外部用灰砖砌成,故而又被称为“灰楼”。新四斋呈凹字状,全楼共8个门,楼门号命名取自《千字文》的前两句,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楼门号,灰楼中通向外界的两个门洞以“地”和“黄”命名。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年从北大红楼北面眺望新四斋,中间的广场就是老北大著名的“民主广场”,现在的《求是》杂志社就是在民主广场上修建的。新四斋现已成为居民楼,但保护状态不太乐观。新四斋宿舍南面有一块奠基碑,当笔者第一次看到这块奠基碑时,感慨万千。这块碑上写着如下字样:“国立北京大学宿舍。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一日校长蒋梦麟奠基”,其中“蒋梦麟”三字已被凿掉。作为北大任期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对北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北大的图书馆新馆、地质学馆、新四斋都是在他的奔走呼吁下,筹得资金建设的。

这些就是目前可寻找到的老北大留存的全部建筑。当这些老建筑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时,也在提示后人,它们不该被遗忘。


2. 北京红楼在哪

从地铁4号线西四站出来,沿着西四南大街向南走不远,由原红楼电影院改造而成的红楼公共藏书楼就静静的矗立在丁字路口东南角。不大的门脸橱窗里,大大的繁体“書”字让人一眼便能辨认出。长廊尽头便是近2000平方米的主体藏书区,四周布满了高高的书架,大大的屏幕依旧能够看出昔日影院的影子,明亮的顶棚让整个房间显得特别透亮。

红楼公共藏书楼由西四的原红楼电影院改造而成,这座有着近70年历史的建筑见证了北京的飞速发展,如今,它以一个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全新的文化活力。目前,红楼公共藏书馆是全国首创的复合型特色阅读空间,单从外观,便可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简约而现代的建筑。


3. 北京红楼还在吗

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那时候叫京师大学堂)。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4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农学院、医学院、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医学部后来又与本部合并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4. 红楼是哪个地方

红楼梦中的京城是“长安”,四大家的原籍在“金陵”。


贾家共二十房,其中八房住在京城,十二房住在金陵。

史家共十八房,其 十房住在京城,八房住在金陵。

王家共十二房,其中二房住在京城,十房住在金陵。

薛家共八房,全部住在金陵。


小说中贾宝玉生活的这个荣国府,还有宁国府,都在京城,但是贾家在原籍(也就是金陵),也有府宅。所以贾政打了宝玉,贾母发脾气的时候就说:我们老小回金陵算了。


薛家因为全部住在金陵,所以薛姨妈他们来到京城之后,需要另外买房子,房子打理好之前,就住在了贾家的梨香院。


贾雨村就任应天府,是金陵那里的官。当时薛蟠打死了人,扬长而去,带人进京去了。


~~~~~~~~~~~~~~~~~~~~~~~~~~~~~~~~~~~~~~~~~~~~~~~~~~~~~~~~~~~~~~~~~~


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上有详细说明,只不过大部分人不认真看。这里的“都中”就是京城,“原籍”就是金陵。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5. 北京红楼在什么地方拍的

李依晓,本名李烁,1983年2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满族,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

2000年,随学校赴德国演出京剧《夜莺》。

2001年,她被导演黄建中看中,参加电视剧《红楼丫头》的拍摄。同年,被北京京剧院借调排演传统历史京剧《蔡文姬》。

2002年,李依晓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2003年参演首部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并由此进入演艺圈。

2007年11月,录制了自己的第一首单曲《追逐》。

2009年,主演电视剧《三国》。

2011年,参演战争类电视剧《血战长空》。

2012年古装剧《楚汉传奇》中饰演虞姬。

2013年,李依晓在《新洛神》中饰演传奇女子“甄宓”,受到关注。

2014年3月,拍摄神话剧《封神英雄榜2》。9月,参与电视剧《半为苍生半美人》、《新萧十一郎》的拍摄。

2015年,主演古装魔幻剧《封神英雄》。

2016年,主演古装武侠剧《新萧十一郎》。

2017年,出演都市情感剧《职场是个技术活》 。

2018年6月18日,参演的古装女性励志剧《扶摇》登陆浙江卫视中国蓝周播剧场。2018年,在古装权谋剧《独孤天下》中饰演独孤曼陀;同年,获第24届华鼎奖观众最喜爱影视明星。12月25日,参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在剧中饰演朱曼娘。


6. 北大红楼在什么地方

北大红楼不在北大校园内北大红楼应在东城区沙滩附近。


7. 北大红楼在什么位置

北京大学的校园叫“北大燕园”或简称“燕园”,这里面有一段尘埋了近七十年的历史。

北京大学原先并不是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故宫东北角北沙滩的“红楼”,也就是现在的五四大街29号“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从1916年到1952年,北大红楼一直是北京大学的主校舍,也是北京大学的代表性标志。

现在的北京大学校园,其实是原燕京大学的校园;因为她曾经是燕京大学的校园,所以简称“燕园”。燕京大学曾经是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校园最美的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哈佛”,是旧中国“北平四大名校”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 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销,燕京大学的文科、理科和校园等一并划归北京大学,北京大学随之由红楼迁到燕园,至此燕京大学的“燕园”变成北京大学“燕园”!现在的“燕园”有时候也称之为“北大燕园”,或许是为了区别于曾经的燕京大学的“燕园”吧!


8. 北京红楼是谁开的

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提出要兴办京师大学堂。

同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马神庙)和沙滩(故宫的东北)红楼(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9. 北京拍红楼梦的地方

拍摄地点有安徽黄山,北京大观园。


10. 中国红楼在哪里

原因:

邢夫人的奴仆王善宝家的,向王夫人告密说,晴雯等丫头如何如何不安分,激怒了王夫人,于是王夫人命王熙凤晚上趁人不备搜查大观园

经过:

王熙凤带领周瑞家的等奴仆挨个地方搜查大观园,到怡红院时并没有搜查出晴雯等人有什么不安分之物,但晴雯态度不好。

到迎春那里后,搜出迎春的丫鬟司棋箱子里有男人的靴子等物,致使司棋和她的表兄私会之事被揭穿

到惜春那里后,发现惜春的丫鬟入画有她亲哥哥暂寄在她那里的物品,凤姐也说了,其实这没什么,但是由于惜春是个比较较真而且有点无情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与公正,愣是把自己的贴身丫鬟入画给赶走了

结果:王夫人最后决定把晴雯、司棋、芳官等人赶出了贾府。晴雯因此大病一场,没几天就去世了。


11. 红楼好在哪

红楼梦》的语言可谓集大成也,读《红楼梦》往往被它的众多复杂的情节所迷惑,而忽视了其语言之运用与内容的统一的天衣无缝。故《红楼梦》语言之雅,引得二百年来文人骚客评论不断,《红楼梦》之俗,无论乡间村妇,贩夫走卒皆能聊上一段,我叹《红楼梦》,何故二百年无人能超过也。

  《红楼梦》语言艺术之美在其用的恰到好处,二百年来,竟无人能动其一字,天下才子尽多,竟无人能写出第二部类似的作品,何也?

  以笔者观之,《红楼梦》之能问世,非社会有一“超稳定安逸”的时期,间又有一种新思潮在民间潜潜游动,而其尚未达到“革命”的程度,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使作者能屏心静气,神宁逸和的为一部小说花十年功夫,所谓“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已,而社会上涌动的“新思潮”不断的给作者以灵感,加之作者本人所经历,从而诞生这千古绝唱。

  中国之经过鸦片战争,社会日益衰落,所谓“乱世出英雄”,但却不能乱世出才子,社会已不能为作家创造一个极其安逸的创作环境,期间虽有大作家,大才子的出现,但作品以艺术价值欲超过《红楼梦》者几无一人,学界推崇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却忽视了曹雪芹先生之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就提到:蓬牅茅橼,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晓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的人生境界。

  人类,这宇宙中的精灵,发明了语言,这一种无须外力,而完全是人类大脑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与音乐,美术又有不同,即只要人类社会稍有摇漪,语言立即感知,从作者笔下的文字就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试比较文革中的语言和现在有何不同,就可理解。

  而当今世人多利欲熏心,心浮气躁,每写一字就要计算一下稿费。何能出惊世之作,传世之品。

  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心浮气躁者 不能将这回宝玉的首次“人生性体验”写得如此典雅尊贵,盖一般人大多达不到作者那晨风晓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的人生境界也。

  故一篇作品能否成为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高低与否,不在自己吹嘘,全在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Hash:9daa972aa0841a74c9c18453e8dad861f719464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