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景点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

1.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

布列斯特要塞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票房为537.8万元,国外的数据不详。

2. 布加勒斯特要塞

保加利亚,东方普鲁士,它对于巴尔干战局的决定起着重大作用,所以一开始它保持中立,直到1915年10月1号,保向塞宣战。很快气势高昂的同盟国军队就踏平了塞尔维亚。战斗中保加利亚俘虏16万人,同时缴获近千门大炮。在之后又击败了从萨洛尼卡登录来的英法援军。这样的战绩比难以独立作战的奥匈都要好很多(战役中奥匈军队只能作为德军的辅助)

这时候失败让协约国暴露出他们丑恶的嘴脸,不顾希腊的中立,强行占领。态度甚于德国对比利时。蛮横的挟持希腊对保作战。于是双方在萨洛尼卡形成对峙。成为萨洛尼卡战线。

但很明显的是保加利亚有点着急,相比较于意大利人的“沉着”,保加利亚人就显得操之过急了,站错了队就要接受严重的后果。

虽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了不错的防御,但到了1918年9月,好运到头了,英法联军从萨洛尼卡发动强大攻势,一个月的时间包围歼灭了南线主力德国十一集团军。同时重创保军,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好死不死又爆发弗拉达亚起义,内外交困之下,保加利亚退出战争。

除此之外,对于和“背信弃义的意大利人”一样的罗马尼亚人的战斗也是可圈可点。1916年联合德国人摧毁罗马尼亚图尔卡伊要塞,俘虏罗马尼亚两万五千人。之后横渡多瑙河,威胁其都城布加勒斯特。又粉碎对手反攻,最后同盟国占领罗马尼亚。

这就是一战保加利亚主要参加的战斗。至于战后的结果,对于战败国来说,比奥匈的结局好上很多。

3. 布列斯特要塞百度百科

估计是《布列斯特要塞》,又名《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4. 布列斯特要塞决战要塞

推荐两部电影:《小士兵》和《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小士兵》:俄罗斯十大战争片之一,2019年上映,由维多利亚·范纳西蒂娜执导兼编剧。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中,扮演谢尔盖的小演员非常出色,他的表演生动、自然、质朴,惹人怜爱。也许电影的情节和手法还略有不足之处,但谢尔盖一定是点睛之笔,他为影片提供了大量的看点。作为观众的我们,一边看着这个小男孩的成长,一边为战争的残酷隐隐发痛。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俄罗斯经典战争片,2010年首次上映,2012年在中国上映,讲述了1941年德国法西斯军队开始进攻苏联,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的故事。电影选取了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出现,视角和内容都相当丰富,不仅再现了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的全过程,还使得“战争与人性”的主题更加突出。全片将战争的真实、激烈、血腥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着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5. 布列斯特要塞坚守时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皇俄国军队在要塞主体围墙四公里~六公里处还构筑有两层堡垒带。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于一九一五年迂回要塞而过,要塞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俄军为了避免堡垒被德军包围则不战而弃,在撤退时俄军将一些重要的防御工事破坏。

一九三九年,苏军重回布列斯特,由于布格河成为界河,以前数公里外的防御工事不属于苏联领土,因此,苏军开始重新加固和修复要塞的主体部分,遗憾的是,修复要塞防御工事的任务被交给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而苏联内务部按照当时苏联一贯的政策——使用囚犯来进行工作,其效率可想而知。到苏德战 争爆发的时候,这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德国总参谋部在制订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时候,对布列斯特要塞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和侦察,根据希特勒的设想,德军入侵苏联的部队将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其中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越过布格河,占领明斯克,直指莫斯科。在考虑中央集团军的主攻方向上,德国总参谋部对布列斯特要塞不是没有顾虑。因为中央集团军群配备有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所以布列斯特北部茂密的森林显然不适合坦克的快速推进,而布列斯特南部一眼看不到边的普拉特沼泽地带就更不能考虑,只有布列斯特这个咽喉要地才是坦克纵队突破的有利位置。经过德国空军的详细侦察,德军发现苏军在要塞的工事修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且要塞没有能力阻止要塞外的交通要道,更不可能对要塞北部仅数公里的华沙-莫斯科铁路和布列斯特火车站构成威胁。因此德军制订了用配备重型火力的步兵部队围困和消灭要塞守卫苏军,而装甲部队从要塞北部迂回前进的战术。后来战斗开始的状态表明,德国总参谋部的预见是非常准确的。

德国总参谋部把攻克布列斯特要塞的任务交给了第四十五步兵师,该师的前身是奥地利军队中的第四师,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后被德军改为第四十五步兵师,一九三九年波兰战役中,第四十五步兵师配属德军伦斯特元帅指挥的南线集群,在炎热的天气里,十三天徒步行军四百公里,平均每天前进三十公里,而且整个战役中仅有一百五十八人阵亡,给德国总参谋部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九四○年法国战役中,第四十五师强渡法国恩河,第一个进入巴黎,立下赫赫战功。一九四一年夏天,这个部队被配属给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第十二军,在巴巴罗萨第一天里给予第四十五步兵师的任务就是迅速拿下布列斯特要塞。

为了让第四十五师顺利而且迅速占领要塞,德国总参谋部制订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计划,为第四十五步兵师配备了十二个炮兵分队,并从第四化学特种团派来九个六膛火箭炮分队,此外,德军还动用了数门巨大的550~600毫米的大炮,这些大炮能够发射重达数吨的炮弹,是专门为破坏坚固堡垒工事而设计制造的,德国空军也将为进攻堡垒的战斗提供必要的空中火力支援;第十二军属下的第三十四步兵师和第三十一步兵师将从要塞侧翼进行辅助攻击,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群奉令将为第四十五步兵师提供一切必要的战斗支援。

第一三五步兵团第一营将渡过布格河从北部科布林要塞的东围墙攻入堡垒,第三营直接进攻捷列斯波尔要塞,并夺取捷列斯波尔要塞和中心要塞的连接桥梁和中心堡垒的捷列斯波尔门;第一三零步兵团第一营则进攻沃伦要塞并夺取连接中心堡垒的桥梁和霍尔姆门,第三营则迂回到堡垒东部,封锁可能从东部来援的苏军。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布列斯特周围和国境线其他地方一样寂静,在要塞内的苏军部队是苏联西部特别军区〔战争爆发后改称为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第四集团军第二十八步兵军第四十二步兵师和第六奥尔洛夫红旗师的七个步兵营、一个侦察营和两个炮兵营,另外还有第十七红旗布列斯特国境守备总队,第三十三独立工程建筑团和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一三二营的一部,人数大约在七千~八千人,苏军第二十八步兵军及其下属的第四十二师和第六师指挥所均在东三公里的布列 特城内,六月二十二日是星期天,许多中高级指挥员象往常一样,纷纷乘火车到明斯克或者北方的维尔纽斯度周末去了。

凌晨二时,德军第四十五步兵师第一线突击部队在夜幕掩护下悄悄潜伏在布格河西岸的预定攻击位置,令许多德国士兵惊奇的是,他们清楚地看到一列火车隆隆驶过布格河铁路大桥进入布列斯特火车站,这是一列满载根据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的条约规定德国向苏联提供的物资的列车,也是德军为了迷惑苏联的措施之一。这列火车驶进布列斯特车站,开始更换适合苏联宽轨铁道的列车底盘。布格河岸边又恢复了平静,对岸熟睡的苏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小时后战争将会首先从他们这里爆发!

布列斯特市景点介绍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布列斯特

1.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布列斯特要塞位于白俄罗斯境内和波兰接壤的边境线附近。距离莫斯科1055公里左右。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是连接华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欧洲历史书籍中是在1017年,当时的名称是别列斯季耶。由于布列斯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兵家争夺的要地。11世纪,基辅罗斯占领了此地,1319年被立陶宛占领。

2. 布列斯特景点

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9日发表的统计材料显示,拉脱维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全国居民的54%,男女比例差别之大稳居世界第一。

? 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许多男人死亡及拉脱维亚男人寿命较低是造成这种人口状况的两个主要原因。

? 中央统计局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女性多于男性,但也有许多国家女性少于男性。世界上有62个国家和地区女性居民少于男性居民,在非洲、亚洲和大洋洲这一状况尤为突出。

? 女性居民比例最低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女性居民仅占该国居民总数的33.6%,欧洲国家中梵蒂冈女性比例最少,为38.4

男女比例失衡的十个国家

1、拉脱维亚

男女比例:0.85:1

在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一般只有男性找不到伴侣。不少男性朋友都想去一个国家——拉脱维亚。因为在这个国家,年轻女子最大的烦恼就是怎么找个男人嫁了!不是拉脱维亚的男人不够优秀,只是这个国家的男人太少了。拉脱维亚的女孩儿并不差,兼具俄罗斯女性的美貌和西欧女性的优雅,而且知识层次普遍较高。可就是因为男女比例不高,所以导致很多年轻女子愁嫁!

2、爱沙尼亚

男女比例:0.86:1

作为拉脱维亚的邻居爱沙尼亚,因为历史相同、地域相邻,所以其男女比例也几乎接近于拉脱维亚。

3、乌克兰

男女比例:0.86:1

乌克兰向来以;盛产”美女而闻名。最近不少媒体以;美女成灾”这样的话题来形容乌克兰美女。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身材窈窕、面容秀美、穿着精致、气质优雅的乌克兰美女随处可见,成为首都基辅街头一道亮丽风景。

黑海沿岸的希腊文化遗迹、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风味、东部的俄国特色、基辅和敖德萨的沙俄余风,还有西部的中欧加;纯”乌克兰风貌,都使这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色彩

4、白俄罗斯

男女比例:0.88:1

东欧小国白俄罗斯,是一个除了木材之外,其他战略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钢铁都要从国外进口的国家。然而,这个人口只有一千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却拥有着另一种羡煞旁人的资源———美女。因为美女流失过多,白俄罗斯总统亲自甚至下达了限制美女;出口”的命令。

白俄罗斯是东欧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自然环境和生态非常优美,境内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近万个,森林和覆盖率极高。在布列斯特州还有天然的原始森林,以及各种珍惜动物。

5、立陶宛

男女比例:0.88:1

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波罗的海三国的立陶宛的确有着骄傲的资本。此前火爆台北地铁的歪头美女就是来自立陶宛。

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曾与俄罗斯在北欧及东欧争雄,至今城市风貌还保留着多国特色;物价低廉,生活质量却相当,每天花费仅需200Litas左右;东欧城市的典型缩影:教堂之城维尔纽斯和博物馆之城考纳斯;放松身心的绝好去处:世外桃源特拉凯和库洛尼亚沙嘴。

6、俄罗斯

男女比例:0.88:1

俄 罗斯的美女也是广为人知的,其实不要去俄罗斯,你在满洲里就能感觉到俄罗斯美女的风情。苗条的身材,清秀的容颜,时尚的风姿……

俄罗斯,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以平原地形为主,属于温带亚寒带气候,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贝加尔湖、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红场、伏尔加河、西伯利亚地铁等等。

7、匈牙利

男女比例:0.91:1

匈牙利除了美女很多,寿命还很长。

多瑙河孕育的匈牙利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如果给您一次匈牙利旅游的机会,你会如何玩转匈牙利呢?是去找寻李斯特的足迹,还是去艾格城品尝;公牛血”的豪情呢?

8、摩纳哥

男女比例:0.91:1

一部姗姗来迟的《摩纳哥王妃》让人们又忆起了格蕾丝凯莉,这个曾经获得奥斯卡影后,和奥黛丽赫本齐名,后又放弃演艺之路嫁入皇室,和兰尼埃三世亲王共唱玫瑰人生和爱情故事的传奇女子。

摩纳哥公国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是欧洲两个公国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摩纳哥国民极其富裕,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经济相当发达。由于被时尚之都——法国围绕。因此,大量时尚以及奢侈品成为摩纳哥人民日常生活的紧密部分。

9、摩尔多瓦

男女比例:0.91:1

摩尔多瓦历史上各民族交融普遍,现在这里还居住着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等民族。美丽的姑娘往往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因此,摩尔多瓦的姑娘普遍端庄、美丽。有;美女之都”称誉。所以摩尔多瓦美女经常出现在各大选美冠军的舞台上!

位于东南欧北部的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它曾一度被评选为欧洲旅游人数最少的国家。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为大众旅游或旅游便捷而精心规划的。所以在这里,游客凭借以往的自身经验,可能会有很大帮助。

10、

男女比例:0.92:1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混居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是盛产美女的地方,更是不少网友向往的地方。

哈 萨克拥有世界上较为完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最富盛名的旅游景点是恰伦峡谷;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卡拉吉耶洼 地,该洼地是世界上第二低的地方;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巴尔喀什湖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哈萨克斯坦还有许多独特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100多个医学度 假胜地,还有9000多

3. 布里斯托 地理位置

塞文河(SevernRiver)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4. 布雷斯特地理位置

  地理与历史  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城市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  青岛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青岛荣获2005年“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 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历史沿革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青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经济与发展  青岛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进行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初步核算,2005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2695.5 亿元,增长 16.9 %,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 亿元,增长 0.4 %;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 亿元,增长20 %;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 亿元,增长16 %。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6.5:51.9:41.6 。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0 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34 亿元,增长 35.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03.06 亿元,增长23.4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消费品市场态势活跃。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 800 亿大关,达 865.91 亿元,增长15.8 %。2005年,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0.22 亿美元,增长22.4 %,其中,出口额 194.22 亿美元,增长 23.1 %,进口额136 亿美元,增长21.4 %。  2005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530 项,增长4.4 %,合同外资 95.45 亿美元,增长42.1 %。外商直接投资 36.56 亿美元,增长 13.1 %。  青岛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 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 142个项目。  青岛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林果、畜牧、水产品,平度大泽山葡萄饮誉海内外。青岛海区港湾众多,滩涂广阔,土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多种水生物栖 繁衍,如鲷鱼、黄鱼、鲈鱼、鲍鱼、牡蛎、寨鱼及对虾、干贝、海参、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315.02  其中:小麦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类 81.94  其中:猪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岛作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凭借其公平的市场秩序、良好的社会治安、舒适的生活条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等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荣获“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拥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钢铁控股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颐中烟草(集团)、双星集团、青岛广源发集团、利群集团、青岛港(集团)、青岛建设集团、山东绮丽集团等。青岛啤酒已经拥有百年的生产历史;海尔集团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企业,2005年实现全球营业额达1039亿元人民币;海信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均已成为中国的名牌企业。  青岛,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的称号,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另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种,中国驰名商标1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  青岛市拥有正在快速成长的金融保险业。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从业人员 3.5 万多人。全市共有银行类中资金融机构20 家,营业性机构及储蓄网点1180 个;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 9家,其中经营性机构 6 家,代表处3 家;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各1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49.24 亿元,比年初增加 428.15 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32.8 亿元,比年初增加319.06 亿元。全市共有法人证券公司1 家,证券营业部 39 家,证券服务部 3家;期货经纪公司 2家,期货经纪营业部 5 家。境内上市公司10 家(发行股票 11 只),境外上市公司 2 家; 12 家上市公司已累计融资 124 亿元,股票基金交易额 563.6 亿元;  全市共有内资保险分公司 18 家,保险支公司(营业部)64 家,营销服务部 82 家;保险经纪公司 21 家,保险代理公司 45 家,保险公估公司 12 家,外资保险分公司2家、代表处3 家。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 %。  青岛拥有25个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机构,全国重点综合性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就设在这里;拥有中国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东方海洋科学城。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资”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显得独具特色。近两年来,共实施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19项,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37人次,组织出国(境)培训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和青岛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被授予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我市还有省级引智示范基地3个,市级工业引智示范基地6个;共有5位外国专家获得国家“友谊奖”,6位专家获得山东省“齐鲁友谊奖”,90位专家获得青岛“琴岛奖”。连续举办了4届的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通过招才引智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构筑国际化人才创业“人才(融才)-项目(融智)-资金(融资)”高效融合的创业机制,累计达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签订合同116个,其中,招商项目14个、外方投资总额9085万美元。  国家级重点发展区域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黄海之滨 胶州湾西海岸,背依环渤海经济圈,是构建“大青岛”战略的核心区域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热土。  开发区建区以来,遵循国际惯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累计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位于区内的世界亿吨大港前湾新港,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深水码头,100多条远洋航线连通世界各地。  开发区着力营造适合现代人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共绿地32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2004年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关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累计总投资90多亿美元。有3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办了50多个项目。  围绕建设青岛新型工业化中心区,开发区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初步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机械制造、新材料、仓储物流、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商务部最新组织的对54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进入全国前4强,在分类指标中,其社会及环境状况指数列全国第1位,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数均列全国前3位。  青岛开发区作为青岛新兴的旅游胜地,气候宜人,自然风光旖旎。美丽无比的海滨景色和妩媚秀丽的山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和金沙滩、银沙滩、连三岛、竹岔岛等名胜景点,这里以影视文化传媒产业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开发已经正式启动。  青岛保税区  青岛保税区于1992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3月29日通过海关总署等部委验收正式运营,是沿黄流域唯一的保税区,具有“境内关外”特性,实行“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主要开发培育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国际商展、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等功能。  2000年以来,青岛保税区不断创新机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成“投资无费区”和“全程免费代理服务区”,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全国保税区的末位迈入先进行列,已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3400家企业入区经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4个。  2005年,青岛保税区以国务院批复青岛开展“区港联动”试点为契机,创建实施“区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以国际交易市场为主体的橡胶、矿权、矿产、棉花、纸浆、建材等综合市场产业体系,全面发挥经济辐射及对外开放示范带动作用;2005年11月11日,“区港联动”试点--青岛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营,青岛保税区迈出了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坚实一步。未来的青岛保税区将以区港联动为主体,以口岸国际物流为核心,以出口加工与国际商展及市场体系建设为推动力,发展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商展中心、国际市场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争取设立保税港,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迈进,建成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2000年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通过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 地的认定;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十五周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了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认定、软件园通过了“国家863软件孵化器”的认定,2004年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创业服务中心;2005年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落户该区。  青岛高新区遵循“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以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吸引聚集了海尔、朗讯、海克斯康、清华紫光、山东东软、爱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黄海制药、金谷镁业、帝科液晶、汉缆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新引进了朗讯全球技术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国研发中心、IBM软件测评中心、地恩地研发中试生产基地、高校软控研发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个大企业研发中心,加上入驻该区的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学院所,青岛高新区已成为青岛市科技资源较集中、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的区域。  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一方面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与法国布雷斯特高科技园、韩国京畿道科技园等国际高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建成了创业大厦、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生命科学院、软件园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孵化器8个,总孵化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  青岛出口加工区  青岛出口加工区地处青岛市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城阳区。城阳区是青岛市的航空和陆路交通枢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青岛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通过海关总署等8部委联合验收,核心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等“大、高、外”项目。该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采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货物通关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外向型加工企业来区内发展。  青岛加工区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已完成投资8亿元,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九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了美国泰科电子、德国斯蒂尔动力工具等一批大项目。2005年,青岛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规模达3亿美元,在全国13个同批次加工区中列第2位,在全国57个出口加工区中位居前列,开工投产企业10余家。  着眼于发挥青岛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青岛市“三点布局”城市框架中红岛组团的发展,城阳区依托出口加工区核心区规划设立了配套产业区、辐射带动区和生活服务区,实行四位一体、配套联动、重点突破、全面启动的开发模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出口加工区,逐步建设成为环胶州湾产业带、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域和承载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  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于1999年3月经国家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成立,是全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唯一设在县级的试验区。  试验区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试验区中心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加工区处于青岛市“1小 经济圈”以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3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70公里,距胶济铁路10公里,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达。  试验区坚持以出口食品加工为方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引进国内外粮油、果品、蔬菜、畜牧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重点,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聚集地和先进技术成果的吸纳、消化中心。区内规划设立了食品加工区、综合工业区两大分区。其中综合工业区设有电子工程、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项目区,适宜各类项目入驻。  设区以来,试验区已投入资金2.6亿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启动区的道路、给水、排污、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有22万伏变电站和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具备了承接各类项目的能力。目前,已有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客商,在区内投资项目60余个,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利用内资6.6亿元。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技术、机械电子、家具制造等产业初具特色。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市设立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6个开发区设施建设基本配套,优美的投资环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交通与通信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拥有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煤炭码头,有通往450多个港口的97条国际航线,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发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岛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亿吨大关,达到1.87亿吨,列中国第五位。其中,矿石吞吐量640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238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外贸吞吐量1.4亿吨,列中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到631万标准箱,列中国第三位,继续保持世界15强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国第一位。  青岛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万人次,增长15.43%;航空货邮吞吐量12.3万吨,增长18.1 %。已开通直航东京、大阪、福冈、汉城、釜山、大邱、巴黎(经上海)、欧洲7国(经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门等1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法兰克福航班即将开通。开通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50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610个航班。  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迄今为止,青岛市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西流、夏双、潍莱、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9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25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岛市高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滨海公路是青岛交通体系的主骨架之一,该工程北起青岛即墨市丰城栲栳大坝东端,经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黄岛区、胶南市,止于胶南市泊里镇柳树底村附近的204国道处。滨海公路总里程约169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7亿元,工期2年,计划2006年底建成通车。  青岛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02 亿元,增长 32.4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联网用户累计达84.3 万户,增长27.7 %,使用时长达到275.6亿分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20.16万门, 长6.28 %;市话用户达到 227.48 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 383.64 万户。  \  旅游与观光  青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国的主要口岸。  青岛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加上特殊的历史积淀,使青岛早在20世纪初期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景,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现代化的度假、会展条件,使青岛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拥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会展目的地。  历史文化与欧陆风情保护区  掩映于秀丽风光之中的众多文化遗产,承载着百年青岛的风雨沧桑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多元化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欧式别墅区,充满海情、海韵和浪漫色彩的多处海湾、沙滩、海水浴场,形成了独特的欧陆风情区。  青岛历史上遗留下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欧陆风韵的城市风貌。代表性的建筑有原德国总督官邸、提督楼、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关别墅区等。每一座建筑,都写着一段历史,演绎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春秋冬夏,成双成对身着婚纱礼服的新婚夫妇倘佯在八大关和海滨步行道,摄影留念,立下他们的“海誓山盟”,留下他们浪漫温馨的蜜月回味。  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  东部新城区是青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岛市市级机关大楼,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在这片区域。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的滨海步行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串起汇泉广场、中华文明雕塑一条街、五四广场、音乐广场、雕塑园等一系列景点,构筑成一幅美丽的海滨都市旅游景观。  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错落有致的度假别墅群,沙细坡缓的海滨浴场,海滨雕塑园、海豚表演馆、国际啤酒城、高尔夫球场、国际会展中心、文化博览中心、世纪广场、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文化体育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已经开工建设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游艇帆船俱乐部等项目,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集观光、度假、节会、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  崂山国家风景区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由9个风景游览区、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称,为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是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崂山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史悠久,古迹荟萃,曾是中国道教重要传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是“天然雕塑公园”;林木苍郁,生机盎然,不乏古树名花;物产资源丰富,矿泉水、海底玉等闻名海内外。  青岛近郊旅游资源  青岛市郊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丰富多彩。千古名胜琅琊台,古台观月、龙湾涌浪,始皇三次东临乐而忘返,越王勾践在此设台会盟诸侯、徐福东渡日本从此启航;田横岛,西汉五百义士壮怀激烈、可歌可泣;还有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石林和春秋战国的齐长城遗址等。  2005年,青岛 待海外旅游人数 68.44 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4.15 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 2449.03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222.6 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256.6 亿元。  生活与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青岛新区已经成为青岛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昔日的陋屋旧居已经被环境幽雅的居民小区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代替。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青岛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并相继获得联合国和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青岛已经成为最适宜人类创业、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乡居民收支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20 元,增长 16.5 %;人均消费性支出9883 元,增长 9.8 %,恩格尔系数 37.6 %。农民人均纯收入 5806 元,增长 14.3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737 元,增长 11.4 %。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5616 元,增长 16.1 %。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 22.96 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54 平方米。

5. 布加勒斯特地理位置

罗马尼亚和以色列相隔1863公里。

罗马尼亚的历史悠久,祖先为达契亚人,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同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人。在拉丁语里,罗马尼亚是“罗马人的国家”的意思。14世纪先后建立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6. 布列斯特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从乌鲁木齐开出,由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拉脱维亚,再经拉脱维亚汶茨皮尔斯港海运至德国汉堡。

乌鲁木齐-德国汉堡:

从乌鲁木齐开出,由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拉脱维亚,再经拉脱维亚汶茨皮尔斯港海运至德国汉堡。

新欧亚大陆桥:

东起连云港,经过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再经过新疆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止荷兰鹿特丹港。

天津到荷兰鹿特丹:

可称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货运集装箱从天津新港上岸,经天津、北京、山西大同、内蒙古二连浩特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境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

大连到荷兰鹿特丹:

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内蒙古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华沙、柏林、到荷兰鹿特丹港。

呼和浩特到德国法兰克福集装箱专列: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发车,途经中国、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六个国家,终点站为德国的法兰克福。

7. 布列斯特要塞地理位置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役。在布列斯特要塞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8.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特点

展开全部

(1)首都巴黎:法国首都,有埃非尔铁塔的美景!

布洛涅(Boulogne)

  法国北部港口,位于英吉利海峡右侧,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以意大利的博诺尼亚城(Bononia)(今博洛尼亚)的名称命名。

德奥维尔(Deauville)

  法国北部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游览胜地,名称很可能由拉丁语的de(属于……)加上德语的auwa(潮湿的平原)以及拉丁语的villa(村庄)组合而成,意为“潮湿的平原上的村庄”。

  (23)迪埃普(Dieppe)

  法国北部临英吉利海峡的一个港口和游览胜地的名称,此名称与佛兰芒语的dieb(深的)一词有关,系指该城所处的阿尔克河河口。

  (24)迪纳尔(Dinard)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北部的游览胜地,临英吉利海峡,该名由凯尔特语的din(山)和大概是布列塔尼语的arzh(熊)组合而成,为“熊山”的意思。(25)第戎(Dijon)

  法国中东部一城市,该名来自古罗马名第维奥杜努姆(Diviodunum),意为“第维奥的山”,名称的第二个部分dunumwei为凯尔特语。

  (26)都兰(Touraine)

  法国中西部历史上的一个省份,因在该地居住的都罗尼人(Turoni)而得名,都罗尼人是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其名称很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tur(水),参看该省省会“图尔”条。

  (27)杜埃(Douai)

  法国东北部一城镇,位于里尔以南,名称的由来不甚明确,大概源于一高卢人名“杜斯”(Dous)。

  (28)敦刻尔克(Dunkirk)

  法国东北部海岸的港口,城名由佛兰芒语的duine(沙丘)和kerk(教堂)组成,意即“沙丘上的教堂”,该城是在公元7世纪时建于此地的圣埃卢瓦教堂周围发展起来的。

  (29)多尔多涅(Dordogne)

  法国中南部的一个省和一条河的名称,此名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dour,意为“河流”。

  (30)多芬(Dauphine)

  法国东南部历史上的一省,1349年,此地割让给了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其时这块领地成了王太子以及王位继承人,并拥有以“多芬”为其头衔的查理.瓦罗亚(即后来的国王查理五世)的法定财产(封地),故得此名,头衔名“多芬”源于瓦罗亚封地贵族的姓氏“多芬”(Dauphinus),意为“海豚”,这是由于该贵族家族成员的头盔上有海豚状的顶饰。(31)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法国北部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以巴黎为中心,该名称为法语,意为“法兰西的岛”,可能因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如马恩河、塞纳河以及瓦兹河等)流经此地,或是因为此地是古代法国国王统治全国的行政中心而得此名称。

  (32)凡尔登(Verdun)

  法国动部默兹河畔的一个城市,位于梅斯之西,其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dun(山或堡),但其前半部分含义不明,城名含义大概是“默兹河上的防护坝”或类似的意思。

  (33)凡尔赛(Versailles)

  法国巴黎西南部的一个城镇,为著名的凡尔赛宫所在地,名称系由拉丁语的versus(斜坡)加后缀alia组合而成。

  (34)菲尼斯泰尔(Finistere)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部一省,该省名源于古法语,意为“大地的尽头”(拉丁语是finis terrae),即“海角”之意,它与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 terre)以及英国康沃尔半岛的地角(Land End)同义。

  (35)枫丹白露(Fontainbleau)

  法国中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南,其名原为Fons Bleaudi,第一个词是拉丁文“泉水”,第二个词源于印欧语的bla(喷出、喷水),因此整个名称就是“喷泉”的意思,该城 因998年法王路易在这里建起的宫殿而著名,现城就是以那些宫殿为中心发展起来的。(36)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e)

  法国历史上的一省,与瑞士接壤,为法语名,意为“自由之乡”,9世纪时的法王路易一世的儿子罗退尔皇帝曾授此地以特权。 

  (37)孚日(Vosges)

  法国东部一条山脉和一个省的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vos(山峰)。

  (38)格勒诺布尔(Grenoble)

  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原拉丁语名格拉先波利斯(Gratianpolis),意为“格勒先之城”(格拉先Gratian为古罗马皇帝,他在公元4世纪创建了此城),现名就是由原拉丁名来的。

  (39)圭延(Guyenne)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该名原为拉丁语阿圭坦尼亚(Aquitania)的讹误,法语名为Aquitaine,12世纪时,此省曾是包括阿圭塔尼亚和加斯科涅两地的公爵领地(该名也被拼为Guienne)。

  (40)纪龙德(吉伦特)(Gironde)

  法国西南部的一省,加龙河和多尔多涅河在此河口湾汇合,“纪龙德”(Gironde)为“加龙”(Garonne)的异体,并与之同源。

  (41)加来(Calais)

  法国东北部濒临多佛尔海峡的一个港口城市,以今比利时地区曾居住过的一个高卢人部落加利蒂(Caleti)命名,该部落名为“滨海居民”,系源自高卢语的一个意为“海峡”的词“cul”。(42)加龙河(River Garonne)

  位于法国西南部,该名可能由前印欧语的karr(岩石、石头)与高卢语的onne(河)两词组合而成,纪龙德省省名(Gironde)就是由加龙河河名(Garonne)来的。

  (43)加斯科涅(Gascony)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拉丁语名称为瓦斯科尼亚(Vasconia),它源于当地民族名Vascs(或Basques)(即巴斯克人),公元6世纪巴斯克人被西哥特人赶出南比利牛斯山。

  (44)戛纳(Cannes)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和游览胜地,该名很可能源自拉丁语的canna(芦苇)(Cannes为法语Canne的复数形式),也可能源自前印欧语的can(高地),因为戛纳老城座落在低矮的山丘脚下。

  (45)卡昂(Caen)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城市,城名由高卢语的catu(战斗)和magos(场地)两词组合而成,即“战场”的意思。

  (46)卡尔瓦多斯( Calvados)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北部一省,18世纪末,因此海岸附近的暗礁而的名,暗礁名则由拉丁语的calvus(光秃秃的)和dossum(背脊,法语为dos)两词组合而成,所指的是暗礁的形状。(47)坎佩尔(Quimper)

  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一个城市,位于布列斯特东南,城名源于布列塔尼语cenbera(汇合点),该城位于奥斯特河和斯泰尔河的汇合处。

  (48)科多尔(Cote d‘Or)

  法国中部勃艮地地区的高原,为法语名,意为“金色的斜坡”,因该地区盛产葡萄而得名。

  (49)科特达尔冈特(Cote d‘Argent)

  法国西南部的一段海岸,在比亚里茨和阿杜尔河河口之间,为法语名,意为“银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沙滩和海水闪闪发光而得名。

  (50)科特祖达尔(Cote d‘Azur)

  法国南部临地中海的一段海岸,由意大利边界往西至马赛,意为“蔚蓝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海洋、天空呈蔚蓝色而得名,又称(法国的)里维埃拉。

(51)科特代默罗德(Cote d‘Emeraude)

  法国布列塔尼北部的一段海岸,由迪纳尔至圣马洛,法语名意为“绿色的海岸”,由绿色的海水而得名。

  (52)科 特德尼茨(Cote de Nuits)

  法国科多尔省的北部地区,此地名由法语的cote(山、坡)和城名尼茨圣乔治(Nuits-St-George)两部分组成,城名的第一部分Nuits的来源不明,它不是来自法语的nuit(黑夜),有可能来自拉丁语的nauda(沼泽地)。(53)科特韦梅勒(Cote Vermeille)

  法国南部与西班牙为邻的一段海岸,其名 为法语,意为“朱红色的海岸”,因鲜艳的红色岩石和土壤而得名。

  (54)科西嘉(Corsica)

  地中海一岛屿,位于撒丁岛的北边,该名确切的起源尚未查明,可能源自腓尼基语的horsi一词,意为“树木繁茂的地方”,(腓尼基人曾用科西嘉岛上的松木造船),也有可能来自其古希腊名基尔诺斯(Kyrnos),而这个名字则源自腓尼基语的keren(角、岬、岩石),还有可能得名于曾在此定居的科西部落(Corsi)。

  (55)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

  法国中部一城市,在奥弗涅地区,古罗马时代称奥古斯塔纳默顿(Augustus Nemetun),由古罗马皇帝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us)和当地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名称组合而成,该部落名源自高卢语的nemeton(教堂),公元3-4世纪又依据高卢人的阿尔费尼部落(Arvergne)的名称改为阿尔费尼,并成为该地区的首府,最后到中世纪又改称克莱蒙(Clemont,法语为Clairmont,意即“明亮的山”),这是一个常见的法语地名,此名 又连结了费朗(Ferrand),它是附近一个城堡统治者的名字。

  (56)兰斯(Rheims)

  法国东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北,因高卢人中的兰米部落(Remi)而得名,恺撒在B.C51年曾经提及该部落,此城当初为其首府,该部落名称很可能是“统治者”的意思,B.C前1世纪,此地等有个罗马名称杜罗科托鲁姆(Durocortorum),它源于高卢语词durum(要塞)。(57)朗德(Landes)

  法国西南部一地区,与比斯开湾平行延伸,这是法语地名,意为“石楠丛生的荒地”、“荒芜的沙地”,它来自高卢语的landa一词,英语的land(土地)与之有关,该地区大部分为沼泽地和沙丘。

  (58)朗格多克(Languedoc)

  法国南部一地区和历史上一省份的名称,此名产生于13世纪末,其起源是法语的Langue d‘oc,意为“oc语” (奥克语),“oc”是法国南方法语用词,表示“是”,在北方是oil(后来则成为oui)。

  (59)勒阿弗尔(Le Havre)

  法国北部一港口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151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创建此城,当时取名为勒阿弗尔.德.格拉斯(Le Havre de Grace),其中“勒阿弗尔”是港口的意思,整个城市为“仁慈的港”,这是因为该城座落处的渔村建有供奉“仁慈”圣母玛利亚的一个小教堂。

  (60)勒芒(Le Mans)

  法国中部西北一城市,位于巴黎西南,公元前2世纪时的古罗马名是温迪农(Vindinon),它来自高卢语的vindo(白色的),公元4世纪又取名塞诺芒尼(Cenomanni),这本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大约是“乡下人”的意思,该地曾是这个部落的首府,后来,城名缩为Celmans,其中第一音节被误写为法语的定冠词“le”,从而形成现名(参看“缅因”条以及“克雷莫纳”条)。(61)里昂(Lyons)

  法国第三大城市,位于法国中部地区的东南,罗纳河河畔,其罗马名是Lugdunum,可能起源于高卢语的dun一词(堡垒),其前半部分源于高卢语的lugus(小的),或源于异教徒凯尔特人的神名Lug(卢格),此城名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lucodunos,意为“明亮的山”,此城建于公元前43年。

  (62)里尔(Lille)

  法国东北 城市,城名起源于古法语词I‘isle(岛),此城原是作为要塞建成的,周围尽是沼泽。

  (63)利摩日(Limoges)

  法国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克莱费朗以西,因高卢人的莱摩维斯部落(Lemovices)而得名,(地名Limousin利穆赞也派生于该部落名),该部落名称大概是“榆树林居民”之意,该城曾名奥古斯都里通(Augustoritum),这是由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与高卢语词rito(涉场)组合而来的。

  (64)利翁湾(Gulf of Lions)

  地中海一海湾,西起法国、西班牙边界,东至土伦,此名称与城名Lyons(里昂)无关,而与lions(狮子)有关,这是由于沿岸建有狮子雕像,更有可能的是由于凛冽的北风刮起时大海就象式狮子那样咆哮起来。

  (66)卢瓦尔河(River Loire)

  法国最长的河流,由法国中部流向西北,注入比斯开湾,其古罗马原名是Liger,系源于印欧语词lig(流动)。

  (67)鲁昂(Rouen)

  法国北部城市,位于巴黎西北,其古罗马名称是Rotomagus,很可能来自高卢一部落名或人名,也可能由高卢语的(城)和magos(田地)两词组合而成。

  (68)罗纳河(River Rhone)

  西欧一河流,发源于瑞士,经日内瓦流入法国,而后南流,注入地中海,该河名的拉丁语形式是Rhodanus,可能源于印欧语词erer(流动),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词的rho(水流迅速),这是与其主要支流、水流缓慢的索恩河相对而言的,该河名也可能源于印欧语以前的一种语言。

  (71)马赛(Marseilles)

  法国第二大城市,南海岸的一个港口,已知的此城名的最早形式是Massalia(拉丁语为Massilia),此城也许是腓尼基人于B.C1000年左右创建并以一个名为马西利(Massili)的部落名称命名的,但该部落的名称来源不清楚,不排除此城是在公元前600年由希腊人创建的可能性。

  (72)缅因(曼恩)(Maine)

  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个省,在诺曼底以南,古名是塞诺曼尼亚(Cenomania),来自凯尔特语词cenn(山),部落名塞诺曼尼(Cenomanni)(山里人)是由它来的,而缅因这个名称则是由其后半部分演变而来的。

  (73)芒通(Menton)

  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和游览胜地,此名也许源于一古罗马人名芒托(Mento),或者更有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men(岩石),它与法语词的menton(即“下颚”)一词有关。

  (74)梅斯(Metz)

  法国东部洛林地区一城市,位于卢森堡以南,其高卢语名的罗马转写是Divodurum(迪沃杜伦),来自高卢语的diudur(两条河),后来的拉丁语名称是梅迪奥马特里库姆(Mediomatricum),意即“在马特里西(高卢部落名称)的中部”,其后又演变为Mettis,最终演变成现在的形式Metz。

  (75)蒙皮利埃(Montpellier)

  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的主要城市,在马赛的西北,公元975年,该城市的拉丁语名称是蒙斯皮斯特拉里(Mons Pestellarius),意为“大青山”,很可能因此地出产大青染料而得名,最后此名简化为蒙皮利埃(Montpellier)。

  (78)南特(Nantes)

  法国西部一城市,位于卢瓦尔河河畔,取名于高卢人的南内提部落,此城曾是该部落的首府。

  (79)尼姆(Nlmes)

  法国南部一城市,位于马赛西北,其古罗马名为“尼毛苏斯”(Nemausus),系由高卢语的nem(神殿)与拉丁语后缀-ausum组合而成。

  (80)尼斯(Nice)

  法国南部的海港与及游览胜地,濒临地中海,曾为古希腊殖民地,当时称Nikaea( 丁语拼写为Nicaea),公元前3世纪,来自马西利亚(马赛)的希腊殖民为了纪念他们征服利古里亚人的胜利,将此城奉献给古希腊胜利女神尼斯(Nice),故有此名。法国介绍:地理位置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海岸线长约 两千七百公里,是西欧最大的国家。法国西北隔海( 英吉利海峡) 与英国相望。

9. 布列斯特在哪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

10. 布列斯特地图位置

现在练小车的人少了,不会太好练,原因有几点。

1:现在玩小车的人少,M37经常被分到5~6级房有时更高,你进去谁也打不动。

2:小口径HE弹的伤害被降低了的现在,M37的炮基本对5级车就没伤害了,更不用说更高级的车。

3:美系的前景不好,越往上练也难受,美系普遍炮弹落点不稳定,就是精度不高。非要练最好到M40/M43就收手,T92圈太大虽然溅射范围还行,但是几乎都被圈大给抵消了,外加40秒的射速,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我是3系火炮都练到头了,T92出了完全体以后我基本都不动那车,连双倍我都懒得打。射速和准确度太低。 3系火炮里,每个国家的火炮线都有坑,苏系是坑的 4级的SU-5 这车伤害非常之低,6级的SU-14 这车是小炮角 并且机动性差是全系火炮不分等级之最,已经找不出比他还差得了。德系是坑的 4级的蟋蟀 这车炮角只有5度,火力不错但是装填时间同级别最慢,不适合小车房的快节奏,对机动性稍微好点的目标就没威胁,非常考验玩家的个人技术和对敌人前进方向的预判。7级的虎炮 这车是最考验玩家个人技术的,是职业火炮玩家的试金石,能玩好虎炮的人已经算是精英火炮了(300~500场战斗下来,单车场均击杀能到1.4以上的,并且单车累计伤害最少是单车战斗场次的2000倍以上的,就算是玩的不错的,这些数值越高越好)。 美系是坑的 8级T92 主要是装填速度和精度 这车已经不是考验玩家技术的层面了,应该说跟技术关系不大了,主要是考验玩家的忍耐力。脾气不好的人千万不要去尝试这车。其次美系个等级火炮都比较中庸,射角都不错,但也仅此而已。5级M41以前都是没溅射的炮弹,打中伤害也不算太废柴,只不过必须完全命中,因为没溅射伤害嘛。我当初练美系也只是没事做才练的,T92是我出的最后一个火炮。练完真的有点后悔。出T92就是浪费时间~射速太慢没有压制效果。你要真想玩火炮最好练苏系,不过要把SU-5和SU-14这两个坑绕过去,从坦克路线走,在5级的KV转练6级火炮S-51,然后接着往下走,后边的都算是平路了(当然你要是还嫌这条火炮线不好走,你大可以去玩玩我说的各系火炮的那些坑,尝试过那些坑以后你就会和我一个想法了)。这样走有个好处,联队赛能用得上,6级的S-51能打8级联队赛(8级联队赛要火炮基本就2种,S-51和自走豹),7级的212工程和8级261工程能打无限制级别的联队赛。我个人对M37还是很有感情的,因为我曾经用这车在锡墨尔斯多夫地图的山顶,近距离近身缠斗同时挑了1个IV号坦克和2个追猎者,他们3个同时冲上来都被我干了,并且当时没有任何友军掩护和火力支援,我对那场战斗还是很满意的。M37好在射速真的很快,炮角非常大,机动性也很好。我是北区玩家 游戏里叫:布列斯特 祝你游戏愉快

布加勒斯特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布列斯特

1. 布列斯特景点

展开全部

(1)首都巴黎:法国首都,有埃非尔铁塔的美景!

布洛涅(Boulogne)

  法国北部港口,位于英吉利海峡右侧,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以意大利的博诺尼亚城(Bononia)(今博洛尼亚)的名称命名。

德奥维尔(Deauville)

  法国北部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游览胜地,名称很可能由拉丁语的de(属于……)加上德语的auwa(潮湿的平原)以及拉丁语的villa(村庄)组合而成,意为“潮湿的平原上的村庄”。

  (23)迪埃普(Dieppe)

  法国北部临英吉利海峡的一个港口和游览胜地的名称,此名称与佛兰芒语的dieb(深的)一词有关,系指该城所处的阿尔克河河口。

  (24)迪纳尔(Dinard)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北部的游览胜地,临英吉利海峡,该名由凯尔特语的din(山)和大概是布列塔尼语的arzh(熊)组合而成,为“熊山”的意思。(25)第戎(Dijon)

  法国中东部一城市,该名来自古罗马名第维奥杜努姆(Diviodunum),意为“第维奥的山”,名称的第二个部分dunumwei为凯尔特语。

  (26)都兰(Touraine)

  法国中西部历史上的一个省份,因在该地居住的都罗尼人(Turoni)而得名,都罗尼人是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其名称很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tur(水),参看该省省会“图尔”条。

  (27)杜埃(Douai)

  法国东北部一城镇,位于里尔以南,名称的由来不甚明确,大概源于一高卢人名“杜斯”(Dous)。

  (28)敦刻尔克(Dunkirk)

  法国东北部海岸的港口,城名由佛兰芒语的duine(沙丘)和kerk(教堂)组成,意即“沙丘上的教堂”,该城是在公元7世纪时建于此地的圣埃卢瓦教堂周围发展起来的。

  (29)多尔多涅(Dordogne)

  法国中南部的一个省和一条河的名称,此名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dour,意为“河流”。

  (30)多芬(Dauphine)

  法国东南部历史上的一省,1349年,此地割让给了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其时这块领地成了王太子以及王位继承人,并拥有以“多芬”为其头衔的查理.瓦罗亚(即后来的国王查理五世)的法定财产(封地),故得此名,头衔名“多芬”源于瓦罗亚封地贵族的姓氏“多芬”(Dauphinus),意为“海豚”,这是由于该贵族家族成员的头盔上有海豚状的顶饰。(31)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法国北部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以巴黎为中心,该名称为法语,意为“法兰西的岛”,可能因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如马恩河、塞纳河以及瓦兹河等)流经此地,或是因为此地是古代法国国王统治全国的行政中心而得此名称。

  (32)凡尔登(Verdun)

  法国动部默兹河畔的一个城市,位于梅斯之西,其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dun(山或堡),但其前半部分含义不明,城名含义大概是“默兹河上的防护坝”或类似的意思。

  (33)凡尔赛(Versailles)

  法国巴黎西南部的一个城镇,为著名的凡尔赛宫所在地,名称系由拉丁语的versus(斜坡)加后缀alia组合而成。

  (34)菲尼斯泰尔(Finistere)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部一省,该省名源于古法语,意为“大地的尽头”(拉丁语是finis terrae),即“海角”之意,它与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 terre)以及英国康沃尔半岛的地角(Land End)同义。

  (35)枫丹白露(Fontainbleau)

  法国中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南,其名原为Fons Bleaudi,第一个词是拉丁文“泉水”,第二个词源于印欧语的bla(喷 出、喷水),因此整个名称就是“喷泉”的意思,该城因998年法王路易在这里建起的宫殿而著名,现城就是以那些宫殿为中心发展起来的。(36)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e)

  法国历史上的一省,与瑞士接壤,为法语名,意为“自由之乡”,9世纪时的法王路易一世的儿子罗退尔皇帝曾授此地以特权。 

  (37)孚日(Vosges)

  法国东部一条山脉和一个省的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vos(山峰)。

  (38)格勒诺布尔(Grenoble)

  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原拉丁语名格拉先波利斯(Gratianpolis),意为“格勒先之城”(格拉先Gratian为古罗马皇帝,他在公元4世纪创建了此城),现名就是由原拉丁名来的。

  (39)圭延(Guyenne)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该名原为拉丁语阿圭坦尼亚(Aquitania)的讹误,法语名为Aquitaine,12世纪时,此省曾是包括阿圭塔尼亚和加斯科涅两地的公爵领地(该名也被拼为Guienne)。

  (40)纪龙德(吉伦特)(Gironde)

  法国西南部的一省,加龙河和多尔多涅河在此河口湾汇合,“纪龙德”(Gironde)为“加龙”(Garonne)的异体,并与之同源。

  (41)加来(Calais)

  法国东北部濒临多佛尔海峡的一个港口城市,以今比利时地区曾居住过的一个高卢人部落加利蒂(Caleti)命名,该部落名为“滨海居民”,系源自高卢语的一个意为“海峡”的词“cul”。(42)加龙河(River Garonne)

  位于法国西南部,该名可能由前印欧语的karr(岩石、石头)与高卢语的onne(河)两词组合而成,纪龙德省省名(Gironde)就是由加龙河河名(Garonne)来的。

  (43)加斯科涅(Gascony)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拉丁语名称为瓦斯科尼亚(Vasconia),它源于当地民族名Vascs(或Basques)(即巴斯克人),公元6世纪巴斯克人被西哥特人赶出南比利牛斯山。

  (44)戛纳(Cannes)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和游览胜地,该名很可能源自拉丁语的canna(芦苇)(Cannes为法语Canne的复数形式),也可能源自前印欧语的can(高地),因为戛纳老城座落在低矮的山丘脚下。

  (45)卡昂(Caen)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城市,城名由高卢语的catu(战斗)和magos(场地)两词组合而成,即“战场”的意思。

  (46)卡尔瓦多斯( Calvados)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北部一省,18世纪末,因此海岸附近的暗礁而的名,暗礁名则由拉丁语的calvus(光秃秃的)和dossum(背脊,法语为dos)两词组合而成,所指的是暗礁的形状。(47)坎佩尔(Quimper)

  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一个城市,位于布列斯特东南,城名源于布列塔尼语cenbera(汇合点),该城位于奥斯特河和斯泰尔河的汇合处。

  (48)科多尔(Cote d‘Or)

  法国中部勃艮地地区的高原,为法语名,意为“金色的斜坡”,因该地区盛产葡萄而得名。

  (49)科特达尔冈特(Cote d‘Argent)

  法国西南部的一段海岸,在比亚里茨和阿杜尔河河口之间,为法语名,意为“银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沙滩和海水闪闪发光而得名。

  (50)科特祖达尔(Cote d‘Azur)

  法国南部临地中海的一段海岸,由意大利边界往西至马赛,意为“蔚蓝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海洋、天空呈蔚蓝色而得名,又称(法国的)里维埃拉。

(51)科特代默罗德(Cote d‘Emeraude)

  法国布列塔尼北部的一段海岸,由迪纳尔至圣马洛,法语名意为“绿 色的海岸”,由绿色的海水而得名。

  (52)科特德尼茨(Cote de Nuits)

  法国科多尔省的北部地区,此地名由法语的cote(山、坡)和城名尼茨圣乔治(Nuits-St-George)两部分组成,城名的第一部分Nuits的来源不明,它不是来自法语的nuit(黑夜),有可能来自拉丁语的nauda(沼泽地)。(53)科特韦梅勒(Cote Vermeille)

  法国南部与西班牙为邻的一段海岸,其名 为法语,意为“朱红色的海岸”,因鲜艳的红色岩石和土壤而得名。

  (54)科西嘉(Corsica)

  地中海一岛屿,位于撒丁岛的北边,该名确切的起源尚未查明,可能源自腓尼基语的horsi一词,意为“树木繁茂的地方”,(腓尼基人曾用科西嘉岛上的松木造船),也有可能来自其古希腊名基尔诺斯(Kyrnos),而这个名字则源自腓尼基语的keren(角、岬、岩石),还有可能得名于曾在此定居的科西部落(Corsi)。

  (55)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

  法国中部一城市,在奥弗涅地区,古罗马时代称奥古斯塔纳默顿(Augustus Nemetun),由古罗马皇帝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us)和当地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名称组合而成,该部落名源自高卢语的nemeton(教堂),公元3-4世纪又依据高卢人的阿尔费尼部落(Arvergne)的名称改为阿尔费尼,并成为该地区的首府,最后到中世纪又改称克莱蒙(Clemont,法语为Clairmont,意即“明亮的山”),这是一个常见的法语地名,此名 又连结了费朗(Ferrand),它是附近一个城堡统治者的名字。

  (56)兰斯(Rheims)

  法国东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北,因高卢人中的兰米部落(Remi)而得名,恺撒在B.C51年曾经提及该部落,此城当初为其首府,该部落名称很可能是“统治者”的意思,B.C前1世纪,此地等有个罗马名称杜罗科托鲁姆(Durocortorum),它源于高卢语词durum(要塞)。(57)朗德(Landes)

  法国西南部一地区,与比斯开湾平行延伸,这是法语地名,意为“石楠丛生的荒地”、“荒芜的沙地”,它来自高卢语的landa一词,英语的land(土地)与之有关,该地区大部分为沼泽地和沙丘。

  (58)朗格多克(Languedoc)

  法国南部一地区和历史上一省份的名称,此名产生于13世纪末,其起源是法语的Langue d‘oc,意为“oc语” (奥克语),“oc”是法国南方法语用词,表示“是”,在北方是oil(后来则成为oui)。

  (59)勒阿弗尔(Le Havre)

  法国北部一港口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151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创建此城,当时取名为勒阿弗尔.德.格拉斯(Le Havre de Grace),其中“勒阿弗尔”是港口的意思,整个城市为“仁慈的港”,这是因为该城座落处的渔村建有供奉“仁慈”圣母玛利亚的一个小教堂。

  (60)勒芒(Le Mans)

  法国中部西北一城市,位于巴黎西南,公元前2世纪时的古罗马名是温迪农(Vindinon),它来自高卢语的vindo(白色的),公元4世纪又取名塞诺芒尼(Cenomanni),这本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大约是“乡下人”的意思,该地曾是这个部落的首府,后来,城名缩为Celmans,其中第一音节被误写为法语的定冠词“le”,从而形成现名(参看“缅因”条以及“克雷莫纳”条)。(61)里昂(Lyons)

  法国第三大城市,位于法国中部地区的东南,罗纳河河畔,其罗马名是Lugdunum,可能起源于高卢语的dun一词(堡垒),其前半部分源于高卢语的lugus(小的),或源于异教徒凯尔特人的神名Lug(卢格),此城名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lucodunos,意为“明亮的山”,此城建于公元前 43年。

  (62)里尔(Lille)

  法国东北部城市,城名起源于古法语词I‘isle(岛),此城原是作为要塞建成的,周围尽是沼泽。

  (63)利摩日(Limoges)

  法国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克莱费朗以西,因高卢人的莱摩维斯部落(Lemovices)而得名,(地名Limousin利穆赞也派生于该部落名),该部落名称大概是“榆树林居民”之意,该城曾名奥古斯都里通(Augustoritum),这是由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与高卢语词rito(涉场)组合而来的。

  (64)利翁湾(Gulf of Lions)

  地中海一海湾,西起法国、西班牙边界,东至土伦,此名称与城名Lyons(里昂)无关,而与lions(狮子)有关,这是由于沿岸建有狮子雕像,更有可能的是由于凛冽的北风刮起时大海就象式狮子那样咆哮起来。

  (66)卢瓦尔河(River Loire)

  法国最长的河流,由法国中部流向西北,注入比斯开湾,其古罗马原名是Liger,系源于印欧语词lig(流动)。

  (67)鲁昂(Rouen)

  法国北部城市,位于巴黎西北,其古罗马名称是Rotomagus,很可能来自高卢一部落名或人名,也可能由高卢语的(城)和magos(田地)两词组合而成。

  (68)罗纳河(River Rhone)

  西欧一河流,发源于瑞士,经日内瓦流入法国,而后南流,注入地中海,该河名的拉丁语形式是Rhodanus,可能源于印欧语词erer(流动),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词的rho(水流迅速),这是与其主要支流、水流缓慢的索恩河相对而言的,该河名也可能源于印欧语以前的一种语言。

  (71)马赛(Marseilles)

  法国第二大城市,南海岸的一个港口,已知的此城名的最早形式是Massalia(拉丁语为Massilia),此城也许是腓尼基人于B.C1000年左右创建并以一个名为马西利(Massili)的部落名称命名的,但该部落的名称来源不清楚,不排除此城是在公元前600年由希腊人创建的可能性。

  (72)缅因(曼恩)(Maine)

  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个省,在诺曼底以南,古名是塞诺曼尼亚(Cenomania),来自凯尔特语词cenn(山),部落名塞诺曼尼(Cenomanni)(山里人)是由它来的,而缅因这个名称则是由其后半部分演变而来的。

  (73)芒通(Menton)

  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和游览胜地,此名也许源于一古罗马人名芒托(Mento),或者更有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men(岩石),它与法语词的menton(即“下颚”)一词有关。

  (74)梅斯(Metz)

  法国东部洛林地区一城市,位于卢森堡以南,其高卢语名的罗马转写是Divodurum(迪沃杜伦),来自高卢语的diudur(两条河),后来的拉丁语名称是梅迪奥马特里库姆(Mediomatricum),意即“在马特里西(高卢部落名称)的中部”,其后又演变为Mettis,最终演变成现在的形式Metz。

  (75)蒙皮利埃(Montpellier)

  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的主要城市,在马赛的西北,公元975年,该城市的拉丁语名称是蒙斯皮斯特拉里(Mons Pestellarius),意为“大青山”,很可能因此地出产大青染料而得名,最后此名简化为蒙皮利埃(Montpellier)。

  (78)南特(Nantes)

  法国西部一城市,位于卢瓦尔河河畔,取名于高卢人的南内提部落,此城曾是该部落的首府。

  (79)尼姆(Nlmes)

  法国南部一城市,位于马赛西北,其古罗马名为“尼毛苏斯”(Nemausus),系由高卢语的nem(神殿)与拉丁语后缀-ausum组合而成。

  (80)尼斯(Nice)

  法国南部的海港与及游览 地,濒临地中海,曾为古希腊殖民地,当时称Nikaea(拉丁语拼写为Nicaea),公元前3世纪,来自马西利亚(马赛)的希腊殖民为了纪念他们征服利古里亚人的胜利,将此城奉献给古希腊胜利女神尼斯(Nice),故有此名。法国介绍:地理位置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海岸线长约 两千七百公里,是西欧最大的国家。法国西北隔海( 英吉利海峡) 与英国相望。

2.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

乌克兰利沃夫州、沃伦州、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原来属于波兰。

1939年10月6日,苏军和德军在波兰中部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会师,正式瓜分波兰,波兰第六次被瓜分。苏、德两国以皮萨河—那累夫河—维瓦斯河—桑河一线为界,即寇松线为界。

1945年,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公告的决定,确定了波兰东西部边界,东部以寇松线为波苏边界,西部波德边界则向西推进至奥德—尼斯河,西移200多公里,面积比战前缩小了约7.6万平方公里。

原属于波兰的地区则由苏联划归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所以现在乌克兰的利沃夫州、沃伦州、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原来属于波兰。

3.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

布列斯特要塞陷落后大约有400名幸存者。

4.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

1284年,贝尔格莱德第一次成为塞尔维亚斯雷姆王国的首都。1867年成为塞尔维亚首都,1921年成为南斯拉夫首都,2003年成为塞尔维亚首都。这座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尔干半岛的第四大城市。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第一个城堡和小镇。4世纪,匈奴人入侵时摧毁。8世纪,南斯拉夫人开始重建,原名“欣吉杜奴姆”。878年,匈奴将小镇命名为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的城”。

1389年,奥斯曼帝国开始 征服巴尔干半岛, 到15世纪末全面吞并塞尔维亚,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与奴役。

1521年2月,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征服贝尔格莱德,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在其后的150年,处于和平状态,吸引了包括突厥人、希腊人等在内的众多商人和移民,贝市逐渐成为一座东方城市,拥有众多的奥斯曼建筑和清真寺。

在此期间,贝尔格莱德曾三次被奥地利人占领(1688-1690年、1717-1739年和1789-1791年),但每次都被奥斯曼帝国迅速夺回。每一次的争夺战,贝市都被夷为平地。

贝市的古老景点不多,因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多灾多难之城,曾40次被不同的军队占领,38次易手,38次在废墟中重生。

因位于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战略位置重要,中世纪建成了高大的卡莱梅格丹古城堡(也叫贝尔格莱德城堡),作为重要的军事堡垒,奥斯曼帝国统治时进行了扩建,并起名“卡莱梅格丹”,“卡莱”是土耳其语“堡垒”之意,“梅格丹”则是“战场”。这座重要的军事堡垒,由巨大的石块组成,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见证过117次战争,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目前的遗存部分主要是土耳其人统治时修建。

5.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布列斯特(Brest),也译为布雷斯茨,白俄罗斯的州,占地面积32,300为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38.8万(2020年)。1919年起属波兰,1939年并入苏联,设州,以布列斯特市为首府,1994年2月26日,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与中国湖北孝感市缔结友好关系。除北部有白俄罗斯岭外,其余地区皆平坦,多沼泽,有大面积芦苇及草丛、泥炭沼泽和死水,较高和较干旱地区大部为森林覆盖。种植亚麻、大麻、马铃薯和甜菜。1996年3月20日白俄罗斯总统令成立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如今布列斯特是白俄 斯的工业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15-16世纪布列斯特成为立陶宛大公国政治和经济重镇之一,19世纪起,成为俄国格罗德诺省的县城。该市与波兰接界,扼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通往中东欧和西欧铁路、公路交通要冲,是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由于该市 拥有衔接东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因而,前苏联政府就曾考虑在此开辟经济特区。1996年,白在此开辟了国内第一个自由经济特区。该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该市的西北部和东部,面积共70平方公里。

6.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

1、列日要塞(比利时)

列日要塞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群周长50余公里,炮台间隔3~6公里,部署有各种火炮400门,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烈日要塞是一战时期非常出名的大型要塞,但却由于时代原因,不久就被德奥的重炮打成了碎片。

2、萨姆特要塞(美国)

萨姆特要塞是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一处石制要塞防御工事,始建于1827年,以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托马斯·萨姆特将军的姓来命名。南北战争的第一炮打响的地点就在此处要塞。萨姆特要塞是美国联邦政府在南方联邦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堡垒,南军对此要塞势在必得。南方军队在对萨姆特要塞围攻两天后,联邦守军宣布了投降。

3、兴登堡防线(德国)

"兴登堡防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西线指挥官兴登堡为防御协约国军队而构建的防御工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特点是防御性的武器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

“兴登堡防线”更直、更短、筑有更多的防御工事,当英法联军跃出壕沟发动攻击时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只有二十五万人。

4、布列斯特要塞(沙皇、苏联)

布列斯特要塞是沙皇俄国和苏联的重要军事要塞。1833年开始从布列斯特城区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部建成。苏德战争期间,苏德军队在该要塞进行过多次激战。1965年,布列斯特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在要塞内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机”。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国法西斯军队开始进攻苏联,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月余,在伟大卫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5、马其诺防线(法国)

马奇诺防线,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敦克尔克。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二战结束后,法国先后几次重整过马奇诺防线以应不时之需。20世纪70年代以后,马奇诺防线的军事意义已丧失殆尽。法国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将马奇诺防线还之于民。一些工事成了旅游的景点 另一些变成了蘑菇养殖的农场,而其中的大多数则静静地埋伏在法德边境,目睹着历史的变迁。

6、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苏联)

克里米亚半岛是从苏联南方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度假地。但这个度假村却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同时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7、斯大林防线(苏联)

“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1928-1939年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全长1200公里。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 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

是二战时期苏联为抵御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建造的。它贯穿了整个白俄罗斯西部。它全长1200公里。

但是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德国法西斯进攻时间估计严重错误,到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最终只有部分地段起到了较好作用,其余失守,并被德军穿插包围直抵莫斯科城下。

8、曼纳海姆防线(芬兰)

芬兰于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构筑的筑垒配系。以当时芬兰军队总司令C.G.E.曼纳海姆的姓命名。旧译曼纳林防线。整个防线预先构筑的坚固射击工事有2000多个。苏芬战争开始之前,芬军还大量设置了地雷场,破坏了可能被苏军利用的铁路和桥梁等。

由于苏军对芬军依托曼纳海姆防线进行防御的能力估计不足,进攻准备不充分,1939 年 11月30日苏芬战争一开始,苏军就遭到较大伤亡,经过15天的艰苦战斗,才通过保障地带,被迫放弃了从行进间突破防线的企图。以后又经过近两个月的周密准备,于 1940年2月11日重新发起进攻,才突破该防线。

9、巴列夫防线(以色列)

巴列夫防线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而修筑的防线。这条防线构筑在苏伊士运河东岸,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以沙堤为基础,加高至20多米。沿线构筑了20多个据点,每个据点由3-4座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群,周围设有铁丝网,并埋有地雷,还配备机枪、火炮、坦克,结筑成一个强大的火力网。

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最令以军骄傲的是在运河边上构筑起的一条沙堤阵地。这条号称“沙阵”的防御阵地是以色列人的一大发明。它与陡峭的运河连成一体,平均高度约25米,重点防御地段高60多米。防线建成后,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在参谋长巴列夫陪同下亲自前来视察。巴列夫大肆吹嘘这条防线的神奇功效,鼓吹它没有半点纰漏,可谓固若金汤。达扬听后十分高兴,特别是对神奇的“沙阵”,更是赞不绝口。为表彰巴列夫的功绩,达扬当场就把这条防线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10、长城(中国)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7.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

1、悉尼

作为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悉尼市的最重要的特征可能就是悉尼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港之一了。

2、巴西里约热内卢。素有“上帝之城”美誉的巴西第二大城市,是南美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里约位于大西洋的西海岸,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自然环境绝好,神奇的山海风光与城市和谐相融,身临其境,蔚为壮观。

3、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阿尔卑斯山脉作为“欧洲屋脊”,覆盖的区域也包括奥地利。这里的古城因斯布鲁克坐落在山谷深处,皑皑雪山、苍翠山峦,是城市恒久不变、高大宽厚的背景,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也因此变得尤为迷人。

因斯布鲁克的老城区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中世纪时期的容貌,清澈蔚蓝的因河穿城而过,两岸哥特式的楼房和巴洛克式的教堂相映成趣,唯美静好的山居岁月、悠闲舒适的生活节奏,让人艳羡不已。

4、中国桂林市

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就山水来说,全世界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天下奇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蓝湾、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榕湖、杉湖、木龙湖等,自然桂林山水也最受外国人的欣赏。

5中国昆明市

这是外国游客眼中山水最好的第二座省会,昆明有中国春城的美誉,昆明拥有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是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

6、中国黄山市

黄山市同样因黄山而得名,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因此黄山之雄奇险峻也天下闻名,然而黄山市除了黄山之外,还有宏村、黟县屏山、齐云山、太平湖等著名的山水景观,在外国人的眼中名气还要略胜张家界。

7、中国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就是因景区而得名,可见张家界的山水是多么的有名气,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风光十分旖旎,同时也备受外国人的青睐。

8、中国杭州市

作为省会,杭州是一座高度繁华的城市,但同时杭州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西湖只是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8. 布列斯特旅游

1、列日要塞(比利时)

列日要塞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群周长50余公里,炮台间隔3~6公里,部署有各种火炮400门,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烈日要塞是一战时期非常出名的大型要塞,但却由于时代原因,不久就被德奥的重炮打成了碎片。

2、萨姆特要塞(美国)

萨姆特要塞是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一处石制要塞防御工事,始建于1827年,以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托马斯·萨姆特将军的姓来命名。南北战争的第一炮打响的地点就在此处要塞。萨姆特要塞是美国联邦政府在南方联邦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堡垒,南军对此要塞势在必得。南方军队在对萨姆特要塞围攻两天后,联邦守军宣布了投降。

3、兴登堡防线(德国)

"兴登堡防线"是第一次 界大战期间,德国西线指挥官兴登堡为防御协约国军队而构建的防御工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特点是防御性的武器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

“兴登堡防线”更直、更短、筑有更多的防御工事,当英法联军跃出壕沟发动攻击时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只有二十五万人。

4、布列斯特要塞(沙皇、苏联)

布列斯特要塞是沙皇俄国和苏联的重要军事要塞。1833年开始从布列斯特城区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部建成。苏德战争期间,苏德军队在该要塞进行过多次激战。1965年,布列斯特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在要塞内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机”。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国法西斯军队开始进攻苏联,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月余,在伟大卫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5、马其诺防线(法国)

马奇诺防线,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敦克尔克。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二战结束后,法国先后几次重整过马奇诺防线以应不时之需。20世纪70年代以后,马奇诺防线的军事意义已丧失殆尽。法国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将马奇诺防线还之于民。一些工事成了旅游的景点,另一些变成了蘑菇养殖的农场,而其中的大多数则静静地埋伏在法德边境,目睹着历史的变迁。

6、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苏联)

克里米亚半岛是从苏联南方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度假地。但这个度假村却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同时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7、斯大林防线(苏联)

“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1928-1939年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全长1200公里。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 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

是二战时期苏联为抵御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建造的。它贯穿了整个白俄罗斯西部。它全长1200公里。

但是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德国法西斯进攻时间估计严重错误,到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最终只有部分地段起到了较好作用,其余失守,并 德军穿插包围直抵莫斯科城下。

8、曼纳海姆防线(芬兰)

芬兰于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构筑的筑垒配系。以当时芬兰军队总司令C.G.E.曼纳海姆的姓命名。旧译曼纳林防线。整个防线预先构筑的坚固射击工事有2000多个。苏芬战争开始之前,芬军还大量设置了地雷场,破坏了可能被苏军利用的铁路和桥梁等。

由于苏军对芬军依托曼纳海姆防线进行防御的能力估计不足,进攻准备不充分,1939 年 11月30日苏芬战争一开始,苏军就遭到较大伤亡,经过15天的艰苦战斗,才通过保障地带,被迫放弃了从行进间突破防线的企图。以后又经过近两个月的周密准备,于 1940年2月11日重新发起进攻,才突破该防线。

9、巴列夫防线(以色列)

巴列夫防线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而修筑的防线。这条防线构筑在苏伊士运河东岸,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以沙堤为基础,加高至20多米。沿线构筑了20多个据点,每个据点由3-4座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群,周围设有铁丝网,并埋有地雷,还配备机枪、火炮、坦克,结筑成一个强大的火力网。

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最令以军骄傲的是在运河边上构筑起的一条沙堤阵地。这条号称“沙阵”的防御阵地是以色列人的一大发明。它与陡峭的运河连成一体,平均高度约25米,重点防御地段高60多米。防线建成后,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在参谋长巴列夫陪同下亲自前来视察。巴列夫大肆吹嘘这条防线的神奇功效,鼓吹它没有半点纰漏,可谓固若金汤。达扬听后十分高兴,特别是对神奇的“沙阵”,更是赞不绝口。为表彰巴列夫的功绩,达扬当场就把这条防线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10、长城(中国)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布列斯特自由行旅游攻略

  • 布列斯特景点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

    布列斯特景点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 1.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2. 布加勒斯特要塞3. 布列斯特要塞百度百科4. 布列斯特要塞决战要塞5. 布列斯特要塞坚守时间


    2023-08-01
    951 26
  • 布列斯特市景点介绍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布列斯特市景点介绍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1.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2. 布列斯特景点3. 布里斯托 地理位置4. 布雷斯特地理位置5. 布加勒斯特地理位置6. 布列斯特是哪个国家的城市7. 布列斯特要塞地理位置8.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特点9. 布列斯特在哪10. 布列斯特地图位置


    2023-08-26
    524 18
  • 布加勒斯特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布加勒斯特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3.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4.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5.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6.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7.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8. 布列斯特旅游


    2024-06-19
    1871 88
  • 布加勒斯特建筑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布加勒斯特建筑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因斯布鲁克景点3. 布雷斯特景点4.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5.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图库6.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


    2024-01-09
    149 22
  • 发红布雷斯特旅游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发红布雷斯特旅游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3.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4.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5.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6.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7. 布加勒斯特景点8.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


    2024-06-29
    1658 8
  • 布列斯特市景点介绍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

    布列斯特市景点介绍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 1.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2.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地貌3.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4. 下列著名景点或城市中,位于美国的有5.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地区


    2024-02-20
    44 97
  • 布加勒斯特的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布加勒斯特的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3.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4.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5. 布加勒斯特景点6.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


    2023-12-27
    692 37
  • 发红布雷斯特旅游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发红布雷斯特旅游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图库3.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4. 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5.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6.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7.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


    2023-08-03
    294 73
  • 卡斯特景点图片 布列斯特景点

    卡斯特景点图片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3.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4. 因斯布鲁克景点5. 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6.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7.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


    2023-07-15
    1729 29
  • 那布勒斯著名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那布勒斯著名景点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3.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4. 布雷斯特景点5.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6. 因斯布鲁克景点7.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8. 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9.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2023-07-26
    1263 54
  •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 -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列斯特旅游3. 布雷斯特景点4. 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5. 布加勒斯特景点6.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7.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8.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9.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10. 因斯布鲁克景点11.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


    2022-12-30
    968 12
  • 斯普利特旅游景点推荐 - 布列斯特景点

    斯普利特旅游景点推荐 - 布列斯特景点 1. 布列斯特景点2. 布列斯特旅游3. 布列斯特景点图片4. 布雷斯特景点5. 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6. 布列斯特要塞旅游7. 因斯布鲁克著名景点图库8.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布列斯特9. 布加勒斯特著名景点10. 布列斯特地理位置


    2024-03-20
    1318 56
  • 布加勒斯特的景点 - 布加勒斯特旅游景点

    布加勒斯特的景点 - 布加勒斯特旅游景点 1. 布加勒斯特旅游景点2. 加勒比景点3. 布加勒斯特酒店4. 哥斯达黎加旅游景点5. 加勒比地区旅游景点


    2023-08-27
    1314 36
  • 布加勒斯特的旅游景点「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

    布加勒斯特的旅游景点「布加勒斯特景点排行榜」 欧洲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请问欧洲西部的旅游景点和各个国家的首都欧洲西部有哪些旅游景点欧洲著名旅游景点谁知道欧洲有关国家的首都以及著名的旅游景点欧洲西部有什么旅游景点?


    2023-01-11
    1497 4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