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写长治的古诗?

关于描写长治的古诗文,网上有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以飨读者。

古诗文与写作群落

依据地理环境,人文资源,作者作品等因素,长治古诗文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小地域群落(或者叫写作圈)。

这些小地域群落,大致可以划为以下几个:潞州长治县群落、沁州武乡群落、壶关群落、黎城群落、长子群落、襄垣群落。

潞州长治县群落

  以古潞州、长治县的地域区划为范围,曾有王廷相、宋朴、程应登、栗应麟、栗应宏、程正德、程之王召 、程正已、李尚实、周培诜、赵良玉、张天宠、廉可旌、李遵勖、赵良琬、闫必卓、周再勳、李中白、牛兆麟、常煜、常联元、冯遵墀、冯遵塽、王天佑等一大批文人儒士以及在此任职和过往的官员,写下了为数甚丰的诗文之作。其中,以对于炎帝神农氏及其活动所及;李隆基及其与德风亭等有关建筑和活动;李惟馨及其回归山林和雄山施教等方面的诗文著述为热点。

  《记》曰:“有功于民则祀之。”

  炎帝神农氏于洪荒之世,蒸民未粒,肇耕稼之利,味黍稷之分,民天一开,厚生永赖。

  对于炎帝神农氏的仰戴和感恩,不仅是华夏氏族的一种文化精神,同样体现了长治古诗文的一种品格。

  在长治境内,仅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就有百谷山、羊头山、黎岭等区域和神农庙等历代祭祀建筑碑碣多处遗迹。

  李隆基,这位曾经创造“开元盛世”的大唐皇帝,不仅当年任潞州别驾时在潞州一呆就是二年多,登上皇位后也曾三上太行,三莅潞州。真是与长治结有不解之缘。“在郡有德政,善僚属,礼士大夫,爱百姓,年屡登,多瑞应”,志书对李隆基在潞任职作了如此评述。在身居皇位后的第二年正月,他带着一大帮侍驾王公大臣浩浩荡荡进入太行山,兴致勃勃地写下了《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还指命张嘉贞、张说、张九龄、苏廷页、苗晋卿等侍臣奉和应制,写下一批与太行山密切相关的诗作,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治古诗文史上围绕同一题材而展开的可谓级别最高、人数最多的“超级诗会”。尽管这些应制之作多有阿谀逢迎歌功颂德之词,但对于太行山来讲,却也不啻为一次“新闻发布会”,其效应是进一步使太行、上党、潞州深入人心。特别是他在潞州所建造的寓“君子之德风”之意的德风亭及东西轩、梳洗楼、看花楼,住过的府第“飞龙宫”,走过的“金桥”,以及德风亭旁的奇石“垂云石”等,也都受到推崇和称道。围绕着这些内容,长治古诗文曾经有过绵长而密集的著述活动。

  李惟馨退归山林,远离皇权,在长治县荫城雄山书院兴学施教,不仅与同乡户部尚书董诚、壶关四辅官杜 学攴等人闲云野鹤、应和酬唱,还建造“万松亭”、“知非斋”、“可己堂”以示志向,一时间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广为传颂的事情。元山东东平人牛谅的《万松亭赠李庭芳(即李惟馨)》、渭阳人张纳的《赠李庭芳还潞州》、明云间人钱恕的《可己堂为李庭芳赋》、无锡人张筹的《知非斋赋》等一大批诗赋以及元人陶凯《送李庭芳还山西序》等众多的文章,形成了长治地区古诗文的又一热点。

  潞州长治县群落多匡政治、厚人伦、感神明。封建政治和士大夫文人思想色彩较浓。

沁州武乡群落

  自古以来,沁州就是藏龙卧虎,人文荟萃。笔者曾作过这样一个统计:仅明清两朝期间,沁州(含所辖武乡、沁源)就选进士21人,举人96人,岁贡505人,例贡93人。

  看来,清人雷畅那句“沁虽瘠土,称冀南文薮 ,确为中恳恰切之言,即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晋东南地区也有“无沁不成教”之说,活跃在文化教育战线上的沁县人,比比皆是。

  在长治古诗文史上,沁州是一片热土。程启南、魏光绪、张四维、程梦桂、程康庄、赵天麟、段鹏程、赵昌业、史珥、李之任、魏驷、魏騵、陈日可、汪士鹏、张孝扌呈、魏守经、俞汝为、牛维恒、杨可大、赵三麒、程林宗、李芳莎、范士熊、王梦聘、赵伟品等,皆是沁州诗文著述的中坚人物。而文中子和铜革是山;吴王典 家族及其社会活动;王省山及其诗作;武乡文人及石勒、南神山等,则构成沁州武乡诗文群落的主要内涵。

  文中子,名王通(584—617年),隋铜川龙门人。19岁便立济苍生之志,两游长安,给皇帝上治国安邦的《太平十二策》,并作《东征之歌》。历经九年努力,著就《六经》。同时,在铜革是紫金山设帐授徒,学子多达千人。其中有成就者有贾琼、魏征、房玄龄、李靖、李勣、杜如晦、陈叙达、温大雅、薜收等人。这些人,日后大多成为唐朝名臣。唐皮日休的《文中子碑记》、明俞汝为的《重创先儒文中子庙碑》、汪灏的《题文中子祠》、吴王典 《题文中子读书处》以及赵三麒、赵简等大批作品都对文中子进行了颂扬。我们暂且不去考究文中子在沁州的史实究竟如何,但文中子已沉淀为沁州人心目中的一种文化精神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作用,其流风余韵,蔼然被予铜 革是 山水之间,这一点倒是确凿无疑的。

  吴王典,不仅是清朝名臣,更是沁州乡党心目中的骄傲。康熙曾这样评价吴王典 :“为人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文武军民受其实惠者,至今颂之,朝中之事,面折廷争,必得其正,朕甚重之。”吴王典家族中,吴琪、吴时谦、吴时谏、吴正等,也皆善诗文,对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围绕着吴氏家族,许多文人写下了一批作品,并在这些作品中寄寓了以“耕读传家”为核心内容的儒家理想和追求。

  在沁州诗人中,王省山堪称是最为厚道平实的平民化诗人。《菜根轩诗抄》十五卷中收集的作品,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这种平民精神。而王嵩所作的《菜根轩诗集跋》,更是为人们讲述了一个让人感伤,悲戚而又为之充满内心尊敬的故事。

  王省山服官数十年,五为县令,簿书之暇,不废吟咏,“原本忠孝,陶冶性情,凡身世可悲可愕之事,以及山川之雄奇,民间之疾苦,无不于五七言发之”,得诗一千三百多首。虽梦想雕印成书,却囊中羞涩而不成。直到老病向晚,才录副本托友收藏。然天有不测,自己所持的手稿却遭贼匪劫掠,佚失无踪。

  值此情势,下决心据副本开雕于吴门。

  不幸再降,刻事及半,王省山即与世长辞。幸赖其侄子王嵩,刻事再继,成书之日,已是3个月以后,王嵩抚其灵柩,捧其雕板,千里迢迢,由江宁归葬故土,置雕板于家祠。《菜根轩诗抄》得以留存。

  佛图澄(232———348),中国佛教名僧。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01年)由西域东来洛阳,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对佛图澄十分信任,尊为“大和上”。此后,佛教大为盛行,建寺达893所。大江南北,以至天竺、康居等地僧侣多来受学。其影响之大、之深,可想而知,因此,关于石勒,佛图澄,南神山的诗作,数量之多,作者之众,成为沁州武乡群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沁州武乡群落较为关注社会现实,贴近民间生活,平易自然,朴素刚健。

壶关群落

 在漫长的历史中,壶关虽山险水恶,但诗文著述却十分活跃。不仅产生了令狐茂、苗晋卿、杜学支这样的既书写别人,又被别人书写并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的人物,还有个性特色鲜明的张铎、申甫、郭羽中、申瑶、王萃、冯文止、刘錂、王奇士、牛俊等为数众多的诗人、著述家。而杜学攴和他的“拙庵”,张铎及其“西林草堂”,还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生活精神的体现。

黎城群落、长子群落、襄垣群落

  在描述黎城、长子古诗文活动之前,让我们先讲一个与黎城、长子两个群落有关的故事:

  三百七十多年前长安古城的一个夜晚,客舍孤灯,风雨无边。灯下,两位赶考的青年正作彻夜长谈,“至漏殚而不去”。

  这是两个对诗情有独钟的年轻人。每每谈至为敲寻“黄金白发之句”而苦心孤诣,备受熬煎,便涕泪相交,欷歔感叹。

  于是,两人发誓“辍苦吟事”,再不写诗了,不如“一意制举业,为卷土重来之计”。

  然而,谬斯不肯离去,痴心永驻其间。在返乡途中,其中一个已开始作诗。回到故乡,中秋佳节二人再会于上党时,另一个已写成一部诗集,并请那位路上作诗者写序。

  回忆长安之夜的信誓旦旦,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黎城李甲黄,一个是长子王之相(字鹿谷)。

  这部书,就是王之相的《梨花坞诗集》。

  从诗经中的《式微》、《旌丘》到西汉刘歆的《黎庄夫人赞》,都把人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黎子国。在之后漫长的时光里,以冯衍、靳荣藩、李甲黄、李占黄、李瑛黄、高垣雯、高步蟾、李世芳、李御、李吉、王之庄、高献、李濂、申如岳、王端、高日直、杨汝舟、王发越、王元晋、王锡晋、张遵约等为写作主体,以冯奉世家族、羊舌大夫等为主要题材的黎城古诗文群落,散发着独特的光彩。

  “鹿谷之于诗,通不加显,穷不加晦,殆饥渴之于饮食,所谓精神聚之,生命以之矣”。其实,在长子县古诗文群落之中,并不仅仅王之相如此,在以发鸠山、精卫鸟、慈林山、羊头山、漳水源头以及鲍宣、鲍照家族等题村为主,以宋道、冯士翘、赵及、陈聂恒、刘樾、王纯、宋元吉、何出光、王士纲、贾 升、宋子贞等为骨干的长子诗文著述队伍中,大多数人都具有如此的品格。

  襄垣群落中,诗文作者主要有刘龙、李浚、李廷芳、崔钟塘、刘洁、李濬、赵铨等。

  作为上党地区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治古诗文不仅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地方特色鲜明,浓郁。尽管长治古诗文所显示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农业文化的经济特征,道德文化的信念特征,等级文化的人格特征,人治文化的法律特征,亲缘文化的组织特征,但作为维系几千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其优秀之作仍然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流光溢采,耐人品味。由于太行山山地地理环境和封建农耕文化的氛围,以至于这种特色历经两千多年,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虽然时光的流水已经湮灭佚散了无计其数的作品,我们至今已经很难看到它的明晰面貌,但通过留存下来的作品,仍然得以窥见其一斑。

Hash:c8c12a261ee9752f9f86db345e2b061da921050e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