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宫景点敬一亭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

导读:南京朝天宫景点敬一亭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 1.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 2. 南京夫子庙是谁写的 3. 南京老夫子庙 4. 南京夫子庙诗词 5.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简介 6. 南京夫子庙建于

1.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

夫子庙是敬孔子的地方,古代在夫子庙举办科考,没有烧香的寺庙。

2. 南京夫子庙是谁写的

江南贡院里致公堂内的御碑上还刻着康熙南巡时写下的《为考试敕》。

始建于公元1168年的江南贡院,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发展,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时期占地30多万平方米,号舍20644间。如今只遗存明远楼、贡院碑刻、飞虹桥等文物古迹。除了明远楼,从明清到民国时期的22通碑刻也保存完好,全被罩上了玻璃保护罩。致公堂内的御碑上还刻着康熙南巡时写下的《为考试敕》。

 8月11日(下周一),由原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式开放,包括原江南贡院、地下展厅一层和明远楼三部分,门票40元。

3. 南京老夫子庙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封号,“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孔子的后裔因此也被封为“褒成侯”。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褒成侯”。“褒成”是国名,“侯”是爵位。当时,“褒成侯”的“待遇”是赐食邑八百户。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师尼父”“宣尼”。这里的“宣”为谥号。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师”。“太师”为官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元):“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此“王”并非后世的王侯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至圣文宣师”。“至圣”古代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后专指孔子。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文宣帝”。据《宋史·夏国传》和《西夏书事》记载: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西夏王国给予孔子以皇帝的名分,与西夏皇帝相同规格的庙、殿、庭院。这一封号是孔子历朝封号中,级别最高的。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玄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至圣文宣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首先以“至圣”尊称孔子。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孟子·万章下》中载文:“玄圣”、“至圣”、“大成”均是对孔子的赞辞。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封号:“大成至圣先师”。

4. 南京夫子庙诗词

据不完全统计有64人 ,其中包含王羲之、王献之、谢眺、崔颢、礼拜、刘禹锡、杜牧、陆游、侯方域、秦大士、鲁迅等。名诗中以《桃叶歌》、《登金陵凤凰台》、《长干行》、《乌衣巷》等最为著名。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石头城公园还在如今的南京城西草场门附近,长干里也存于城南,2者之间坐游船可抵达,乌衣巷、桃叶渡均在夫子庙地区。约上三五好友,石城怀古,乘坐外秦淮河画舫,品一杯香茗,悠悠中来到长干里,访乌衣巷,何等惬意。

5. 南京夫子庙敬一亭简介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

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高10米,是中国照壁之最,有“天下第一壁”之称。与全国各地孔庙显著不同的,它以秦淮河自然河流为泮池,上有双龙戏珠图案。在风水上,照壁起着装饰和遮蔽的作用,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建制。

民国时期南京夫子庙大照壁,约1939年

在世界各地孔庙的规制中都有一座“泮池”。“泮池”的意思就是“泮宫之池”。周朝礼制中规定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以后相沿成习。明清两代,把考中秀才称为“入泮”,“泮池”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化龙池”,只有入泮,才能算是进入了圣贤的行列。南京最大的泮池在夫子庙前。是世界孔庙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活水为泮池的孔庙。"天下文枢坊"前的水池即为泮池,以秦淮河为天然池水,向内凹进构成泮池。泮池正对的红墙即为大照壁,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泮池北有多块青石琢成的石栏,它始建于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

"天下文枢坊"

“天下文枢”出自重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南京文庙(即南京夫子庙),清初坊额上方的字为著名书法家陈澍所写。今坊额上的“天下文枢”四个大字选自颜真卿的字帖,它是步入文庙的第一道大门。天下文枢,意思是天下文化人相聚的地方,人才荟萃之地。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

作为南京夫子庙仅存的三个老古董之一的泮池石栏,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是夫子庙数百年兴衰的见证。

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 /p>

聚星亭,二层六面,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数百年来几经兴毁,至清同治八年(1869),进行了最后一次整修,之后又端立了一百年,现在的亭子是1984年在原址复建的,作为夫子庙景区的向导服务亭。

“天下文枢”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的。何谓棂星门?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夫子庙的棂星门与曲阜孔庙的棂星门一样,是庙的第一道大门,它虽不如曲阜孔庙四柱三门的棂星门高大威严,但却多了两面明清式的传统砖壁,显得精致华丽,并使庙殿似有或藏或露之感。

入棂星门,进大成门,“大成”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意思是说孔子达到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就是说,孔子是最高的圣人。大成门两侧悬挂楹联“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为清朝雍正皇帝所作,楹联以极精准的语言道出了孔学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孔子的伟大功绩。

大成殿位于大成门的北面,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向下有木龛,龛内主要有“大成之圣文宣王之先师”牌位,两旁配有孟轲、曾参、颜回、孔伋四亚圣汉白玉石像。用于祭祀的古乐器置于孔子像前。殿中对联:“气备四时兴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 墙上的匾额,“万世师表”为康熙手书。“与天地参”为乾隆御笔。“斯文在兹” 为光绪帝所题。“圣协时中”是道光帝题匾。“圣神天纵”乃同治帝题匾。 “生民未有”是雍正墨宝,“圣集大成”乃嘉庆笔迹,“德齐幬载”为咸丰御笔。

殿内基座上有孔子青铜像一尊,高4.18米,重2.5吨。

大成殿内四周墙壁镶嵌有《孔子圣迹图》壁画,采用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及黄金珠宝、罗钿等名品饰件以浮雕镶嵌造型,每幅画高2.5米,宽1.3米,计38幅,内有人物雕像408位,所雕人像及亭台楼阁、人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表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典范形象。

《孔子圣迹图》是由清代画家焦秉贞所著的一幅国画。该画为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35.7厘米,现流落于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最早一部连环画。

《孔子问礼图碑》、《集庆孔子庙碑》、《封至圣夫人碑》、《封四亚圣碑》。以《孔子问礼图碑》最为著名,它是南京夫子庙“镇庙之宝”之一。它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记载了春秋末年奴隶制衰亡之际,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抱着兴国安邦、济世访贤的愿望,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518年),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寻求巩固鲁国奴隶主政权办法的经历。

民国时期树立在国民政府考试院内的《孔子问礼图》碑及问礼亭

《孔子问礼图》碑,是少有的以图案为主的石碑,由乌石刻制,长68厘米,高43厘米。石雕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民国新成的《孔子问礼图》碑由碑头、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220厘米,全碑用苏州花岗岩制作,质硬面粗。碑身上部正中镶嵌《孔子问礼图》。此碑集南齐和民国碑刻之 成,在中华碑刻史占有重要地位,价值连城已成共识。

孔子问礼图碑,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南京夫子庙学宫也称为“东南第一学”,始建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至今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南京夫子庙学宫是古代学制系统最完整的官学。“东南第一学”五个金色大字,是由清代南京本土状元—秦大士所题写。

学宫布局为二进二院式。第一进以明德堂为主体建筑,与东西两厢组成四合院;第二进以尊经阁为主体建筑,与两厢组成四合院。

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也是夫子庙地区唯一未被破坏的古建筑。 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建,1986年修复。中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代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以明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门口悬挂的楹联,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题写“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意思是说:评论古今离不开才情和学识修养,博览万物能通晓自然与社会规律。

在学宫院内,有二块学宫碑,左边是“明代学宫碑”,系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教化天下,稳固政权,激励天下士子学人,遵循儒学,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命礼部撰文,规定全国学宫、府学、县学、书院学子们的学习内容及行为准则,史称“学宫条规”。右边是“清代学宫碑”,该碑文系清代顺治皇帝为规范全国学宫、府学、县学、书院学子们的学习,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命礼部立石于全国学宫。

院内东西两厢前分别立有朱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砖碑。

明德堂现辟为雅乐宫,演奏古代宫廷雅乐,再现中国古代令人惊叹的雅乐风情,舞台正上方“金声玉振”四字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颁赐的。语《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1986年明德堂维修时又修复了两旁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

尊经阁在明德堂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底层五间,二层、三层均为三间。气象非凡,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尊经阁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清嘉庆以后曾在此设尊经书院,楼上藏书,楼下讲学。今天的尊经阁是1987年修复。

尊经阁后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敬一亭前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 三段碑,又名《天发神谶碑》,东吴天玺元年刻,该碑在东晋时已折为三段,故称《三段碑》,明嘉靖中迁至尊经阁下,为中国十大古碑之一。 天下文庙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时,亭内立皇帝御题的“敬一箴”,作为生员士子的座右铭。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意。

魁光阁,是夫子庙古建筑组群中著名的古迹之一,又名文星阁。魁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很富时望。 魁光阁建于清乾隆年间,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南京时再次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复建。方圆数十里内外都可远望到这一秦淮名胜,成了夫子庙的标志。

“魁”字碑:一个魔鬼站在一只鳌身上,翘起一只脚,顶着一个斗字;一只手拿着一只笔。 奎星为28星宿之一,“奎主文章”,因此 星就是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所以在衡文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

江南贡院”位于学宫东侧,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当时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范围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乡试、会试于此,考生众多,不敷应用。明成祖永乐年间在此重新兴建,贡院始具规模。

明远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年间重建。平面正方形,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梁柱交织。登临四顾,整个贡院一目了然。 明远楼大门左右墙上书有“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

明远楼就是“江南贡院”考场的管理中心:白天舞旗帜、晚上亮号灯,如旗舰一般。明远楼楼上四面开窗,值勤的可以监视考场里面一举一动,如了望哨一样。老图片展现了它“巨无霸”考场规模。它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足足有3个北京故宫的大小!考生号舍20644间。这么大的考场,恐怕现在也找不到、造不起。

6. 南京夫子庙建于

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称文宣王庙。南宋建炎时为兵火所毁,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元朝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监,后为应天府学;清朝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华日军焚烧而严重损毁。

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如今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Hash:fef97284da1c93e77090669b62fc01231dfddad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