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都能成为新一线首位城市?

为什么一部份成都媒体和成都人一而再、再而三刻意炒作新一线呢?本文从新一线的源头分析,因为这个兵团式的炒作显然非游兵散勇,剖析有助于看出一城之品性。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即所谓“新一线,其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概念。众所周知,评价城市竞争力需很多维度,包括经济体量、人口、交通、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布局、创新、金融、商业等等体系化指标。中国关于城市竞争力有两个榜比较权威,一是香港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一是内地社科院。

【附一】香港GN版

【附二】内地社科版

关于概念差异这一点,第一财经也特别作了说明: 为商业魅力范畴。这个商业魅力概念不仅很狭窄,关键很虚,认知很模糊,并不能代表城市发展实力和水平。既非城市综合竞争力,也非商业竞争力。所以,新一线“并不受国家承认,连社会也大多当娱乐。当它有个好处,它作为一个散漫的坊间名号,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近似的称谓。

所以事实上,一些成都媒体和一些成都人并不这样“小看“这个界定很狭窄的名步,反而强化与一线的对标。成都式宣传刻意屏蔽“商业魅力这几个字,偷换概念将其作城市综合实力来大肆炒作、误导大众,甚至前赴后继。

另外,必须指出,一线城巿是地产概念,新一线“是商业魅力(与商业竞争力也有本质区别)概念,把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拼在一起,本身就是可笑的。然而成都媒体却迫不及待要将二者对标炒作,这种来自整个群体的不自信,来自地方媒体的虚假示范,急于找各种名号,不惜编造和偷换概念,把《第一财经》的新一线岐义式二次创造,有声有色推广,不细辨的省外媒体懵懵懂懂蹭热度的不少。

城市宣传固然重要,但凡事有道德边界。群体性媒体(官媒和自媒)的行为,其品性可见城市之品性! 鉴之!

Hash:6b4879a8ccf9497e5fc3692fef13c296ac055d56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