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和“传统文化”这里两个里面的“文

导读:“没文化”和“传统文化”这里两个里面的“文 如何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一、“没文化,这个文化指生活中应该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的,起码(或普通)的知识、常识、素养等。比如“我没文化,不懂得这些。“,这个“文化即指普通的知识或常识。再比如“他没文化,跟他说不通。“,这里的“文化”,不仅指素养、素质,还指普通的文化知识或常识。二、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则主要指传统技艺、传统的习俗、传统文学艺术等。如某一名酒的酿造技艺,某一类古桥的营造技艺,如结婚时哭嫁习俗,如七仙女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再如民歌中的信天游、民间舞蹈中的狮舞、民间美术中的剪纸等。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

很高兴与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两个“文化”的概念是不同的。

“没文化”一般泛指个人,是针对个人的知识水平而言,它既包括识字水平也含概个人道德意识修养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对有人说错话或做错了事,人们会常说,“这人没“文化”,不能怪他。”这里的文化就是个人意识修养与知识欠缺的意思。

“传统文化”中“文化”的含义是广泛包罗万象的。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与发展的各种先进思想与观念,是从不断进步的意识形态中积累提炼的结晶。它有着本民族,本地区的鲜明特征。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在意识形态上更是百家争鸣。如儒家,法家,道家,佛家,更有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大思想家,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古代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文学家。

“传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是对一个民族的肯定与评价。“没文化”可能大有人在,“没文化”的民族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传统文化”,与“没文化”中的文化的根本区别。

如何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中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积垒出来的一种文化,是经过人们一代代的传承而发展的。现如今虽说社会在发展进步,科技的发展在加快,但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中是根深谛固的,在一年一度的节日和祭祀中它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那么就有人会问,在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和国粹差不在哪里了,我们能不能够从中区分出好的文化传承,去除旧的封建色彩和迷信观念呢,这是完全可以的。

传统文化带有积极性的正能量的,我们就要吸取。比如我们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八月中秋是欢聚团圆的,过年的是为了辞旧迎新,新年伊始红红火火有个好的开始。

而带有封建迷信的节日如:清明.七月半.冬至这些节目是带有糟粕的。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就要区别对待,首先烧纸磕头就是迷信活动,我们为什么不把烧纸改为献花呢,一样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这三个节曰民间叫鬼节,它是真正的封建糟粕。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想去除迷信是很难的,鞠躬磕头是中国的古礼,无论是老人去世还是家庭祭祀都必须要行此大礼。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这当中也牵涉到孝道和德行,这也是后代人对先人的一种敬意。如果没有这种传承对下一代的感染,很可能会出现孝义和道德的沦陷。

所谓的糟粕只要我们思想意识中有个认识就行了,不谈我们平头百姓,就说高级的干部将军他们还归乡祭祀悼念先人呢,我们知道这是迷信就行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国粹,是一种精神上的慰问与自我慰问,这是千百年來的规律。并不是说不能够破坏不能够铲除的,我们在文革中不是铲除过吗,可是如今春风吹又生,人 更加的信奉了。

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就有了对先人的思念,用这种所谓的糟粕抚慰那沉甸甸的心灵,这就是现代人为什么舍不去迷信的原因,我看这种方式还是让它传承下去吧。

以客观为标准、以能否对当今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准绳来区分;其次以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

Hash:e67cb6af6e8aeb559fe57a79bc7b5fcb89a3092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