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

  第一味闪亮登场的当然是名扬湖南,香飘万里的臭豆腐了

  臭豆腐,四四方方的小块,大多数为黑色,也有白色和黄色的

  软硬程度随个人喜好可以让老板炸焦或炸嫩

  我吃过最硬的是可以在碗边敲得有如石头般响的,不过还是很好吃的配上各式佐料,是来湖南一定不可错过的美食呢

  第二味闪亮登场的是糖油粑粑

  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小吃美食哦

  炸出来金灿灿的

  外酥内软,外面甜酥酥里面香软软,也是我的最爱

  喜欢吃甜食的朋友一定不能放过

  第三味闪亮登场的是唆螺

  主料是河螺,田螺

  湖南的河螺都长得细细小小的,个头绝对不大。个头大的全是田螺。

  店主会先用钳子把它的屁屁去掉

  然后带壳洗净,随着各店秘制的调料一起煮

  调料的味道会煮进壳里的肉中去

  吃的时候,对着田螺的开口处轻轻一唆

  就可以把美味的田螺肉和渗进壳中的调料汁一起吃下

  那个美味呀,一个字:赞

  由于湖南较能吃辣,味道浓厚,所以请不能吃辣的朋友,慎用,选微辣的口味较为不错

  第四味闪亮登场的是口味虾

  主料龙虾

  有干锅和水煮两种

  既然是口味虾,所以味道都重,

  很符合湖南人口味的夜宵首选

  我同学一次可以吃12斤

  很不错的推荐说

  第五味闪亮登场的是口味蟹

  和口味虾一样,夜宵首选

  也是很不错的推荐

  第六味闪亮登场的是掸韭菜

  韭菜过水一掸

  配上各式佐料

  据说能瘦身,呵呵吃完以上油重的食物后的不错选择

  湖南汉人婚俗,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将儿女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换庚”或“发红庚”,如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男方送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袜底、鞋垫各一双。择吉迎亲谓之“过门”,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在湘南嘉禾县,更发展成一整套“伴嫁歌舞”,有安席歌、哭嫁歌、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射歌(历歌)、耍歌、媒婆苦歌、童养媳歌等,采取坐唱、轮唱、合唱、长歌等形式,还有载歌载舞的《伴嫁舞》(包括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舞),舞时所遇之物皆可作舞具。

  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

  少数民族青年互相结识、物色对象常在喜庆节日或赶集赴会的途中。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的歌会活动,侗族的“玩山赶坳”,都是青年男女聚会交友的极好机会。湘西苗族还有跳月之风,童男处女于清风月夜,到林中山巅,对歌跳舞。情投意合者,虽不相识,亦可相约订婚。

  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定亲别有风味。隆回瑶族订婚的信物是一把油纸伞,女家有意则将用各色花布和丝线扎好的12个三角形的丝线布坨,缠吊在纸伞的撑骨上;怀化侗族则是刺鸡定情,在月色皎洁的夜晚,青年男女均由伙伴陪同相会,男方将带来的大公鸡鸡冠刺破,把鸡血滴入酒中,双方饮酒盟誓,永结同心。

  少数民族的婚礼各有一套礼仪,欢快热 ,极富情趣。湘西苗族婚礼中,要举行洗“和气脸”的仪式。新娘到达夫家时,男方的长辈端来一盆清水,清水中放一只银手镯,新娘和夫家人共用这盆清水洗脸。据说,洗了“和气脸”,全家可以清泰平安,和睦相处。

  土家族婚礼别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时要唱“哭嫁歌”,送亲时姑娘和母亲唱“发轿歌”,新婚夫妇进了洞房,歌手就唱“贺喜歌”和“拜客歌”。湘西南瑶族有“抢亲”风俗,新郎去迎亲时,新娘避之,新郎追赶,如此往复3次,才算成婚。据说这样结成的夫妻,能够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湘绣:一只老虎绣三年
  

  湖南皮影戏和木偶戏
  

  湖南花鼓戏
  

Hash:d81917c79c84a7347eaad70a22c8e3325c5966a6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