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传统文化会慢慢消失吗?

会慢慢消失的。

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变化甚至逐渐消失。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不会逃脱这个规律。

原来我们老家谁家里生了孩子,担心孩子不好养活,就要在孩子刚出生或者刚满月的时候,出门去“拜干亲”,不管碰到的第一个人是什么人,这个人就是孩子的“干爹(娘)”,这就是“拜干亲”的习俗,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已经不存在了。

类似“拜干亲”这样的风俗,还有用鸡蛋换韭菜,换大米等“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农村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家家户户给孩子戴“长命锁”,过年贴窗花,大人和孩子冬天玩陀螺,还有兄妹“换亲风俗”等等风俗习惯。都已经很难见到了。

这些传统文化几乎已经慢慢消失掉了,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也在跟随社会发展逐步发生变化。

比如,土布纺织文化,土法印染技艺,纺车,手工织布机,染布用的大铁锅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源于生活,有的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和技艺。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实际作用已经消失了。目前我们见到的,仍然保留下来的绝大部份都是表演和展示用途了。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与时俱进,出现了新的变化。

比如网络,手机,微信,无现金支付等。这些新概念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倒逼一些传统文化失去存在意义。“捎口信”“捎话”这种习俗,早已被手机,微信,短信取代。

不过,农村老百姓不在互相捎话了,“捎话”这种习惯在外交场合还是经常用到。

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文化传统属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属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会随之而变。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该消失的就会消失,该到来的就会到来。这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和好恶而转移的。

顺便说一句,农村传统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大力保护这些宝贵财富。每年都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保护和支持,这样,许多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记得上高小时,每逢夏锄和秋收农村农活忙碌季节,学校组织我们支农,然后到了冬季,生产队也会给学校送来冬季取暖的烧柴。通过这样的互补,双方都能解决一些临时困难的应急办法。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中午在生产队吃饭,只见几位农民伯伯在一大房间内架上头号大铁锅,锅里煮着羊肉汤,锅台上支上三角架,三角架上安装好河拉床子。然后将和好的硬荞麦团放入床子里,用扛杆的力量通过床子下面的篾眼,将荞面条直接压进锅里,一团接一团压,随压随捞。这样,香气可口、味道鲜美的荞麦面河拉便吃到了同学们的嘴里,真是好吃极了。这就是当时农村一遇大型活动集体用餐时最典型的传统饮食文化啦。唉!现在看不到了,失传了。真可惜呀,再也享受不到那样的美味了。

Hash:8561fd8a42b6d6ba1b5f654279dd5086f4649d5e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