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

导读: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 1.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 2. 慈溪附近哪里有好玩的 3. 慈溪秋天哪里好看 4. 慈溪元旦哪里好玩 5. 慈溪周边有什么好玩的 6. 慈溪春游好去处 7.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一日游

1.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

我的家乡慈溪市,是一个盛产杨梅的地方。家乡的杨梅个儿大,品种好,营养丰富,闻名遐迩,素有“慈溪杨梅甲天下”之称。

上林湖畔,是杨梅树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群峰起伏,清泉纵横,山清水秀,特别适合杨梅树的生长。

一年四季,无论你走到上林湖山区的哪一个角落,都会看到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杨梅树。它们或傲立于荒坡崖畔,或挺立在村头院落,或聚结在田园坝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吮吸着土壤的养分,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把上林湖半点得似一幅浓墨重彩山水画。

春天的时候,是杨梅花开的季节,它无意争春,姗姗来迟。杨梅花很小,像芝麻一样,红色,五个瓣。它不像牡丹、玫瑰那样艳丽动人,也没有桃花、杏花那样妩媚娇艳,然而,它的香味非常诱人。每当这时,蜜蜂就会嗡嗡嘤嘤,来往穿梭,采花酿蜜。

初夏是杨梅丰收的季节,那一簇簇挂满枝头、掩映于绿叶之中的杨梅,如珍珠,似玛瑙,光彩夺目,样子十分喜人。这时,你只要来到上林湖畔,准会看到一群群提篮背筐的人们上山去采摘杨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一时间,杨梅树下,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路口更是繁忙,有摆摊卖的,有摩托车送的,还有大卡车运的……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聪明的家乡人把杨梅加工成各种杨梅食品,如杨梅酒,杨梅酱,糖水杨梅……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近几年,市政府规划修筑了杨梅大道,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让人们欣赏到杨梅成熟的过程。每当你走在杨梅大道上,那一串串杨梅在枝头迎风招展,不由得你不欣喜。现在每当杨梅丰收的时节,我们家乡就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到时,贵客盈门,歌舞升平。家乡人以杨梅为媒,广交四方朋友,欢迎中外宾客前来慈溪观光旅游或开发投资。

家乡的杨梅树,你不仅为家乡美化了环境,而且为家乡的建设立了大功。你是家乡的希望对,你是家乡的致富树。

我爱你,家乡的杨梅树。

2. 慈溪附近哪里有好玩的

1、上林坊步行街,有超市、商场、美食、小吃等满足你购物,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2、峙山公园,是宁波市范围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始建于1985年,由上海同济大学和杭州园林设计院规划、设计,经一年多时间紧张的施工营建,于1987年元旦对外开放。可以在公园散步,锻炼,爬山,也有很多孩子娱乐的游戏项目。

3、银泰城,业态涵盖时尚百货、生活超市、服装服饰、冰场、院线、量贩式KTV、电玩城、儿童主题乐园及国内外特色餐饮品牌等。

4、爱情海购物公园,是一个集文化、情感、生态、摩登的商业中心,它的建成对提升整个吴中路商圈的档次具有重要意义。

3. 慈溪秋天哪里好看

好玩的农家乐还真不少,本周,除了读者推荐外,还有十多位农家自我推荐,说他们那里好玩、好吃、好风景,最适合休闲度假。

雨轩庄园的最农庄在那里可体验当果农、当农夫,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最特别的是庄园还可认养葡萄,认养鸡鸭;还有用当地产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还可以垂钓、可以吃到原生态的菜和鸡鸭,顺便摘摘草莓,秋天还可以收获自己种的葡萄 像这样好玩的农家乐,我们陆续向您推荐。

4. 慈溪元旦哪里好玩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龙华镇,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其始建年代,说法不一。一是说创建于三国东 赤乌十年(247年),二是说创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三是据宋、大地方志记载,为五代吴越王钱摆所建。根据佛教界和有关学者分析、考证,认为龙华寺创始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唐垂拱年间正式建立殿堂,形成一定的寺院规模。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于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为孝敬其母而建造,并按佛经中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名。  几经修复,如今已恢复旧观。龙华塔位于龙华寺前,相传初建于赤乌十年(公元247)。  现在的龙华寺建于清光绪年间,但基本保持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原貌,是一组较完整的寺庙建筑群。  龙华寺内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  龙华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凝重。这里的佛像有两处与众不同。  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的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称“布袋和尚”。  二是大雄宝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两侧,或是宣传佛法的“十八罗汉”,或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而龙华寺大殿内,罗汉和诸天济济一堂。  现存龙华塔为楼阁式七层八面砖木宝塔,高40.4米,塔体橙黄,刹杆高耸,其砖身和基础部分,系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造时的原物。  宝塔各层均飞檐曲栏,姿态雄伟美观,为上海地区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龙华寺的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龙华晚钟”为明清时期“沪城八景”之一。  从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龙华寺举行的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一活动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龙华寺创始人  是康僧会。在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他从交趾(今越南北部)来到建业(今南京市)。康僧会向孙权宣扬佛法,并通过烧香祈祷,得到佛舍利十三颗,吴王大喜,下令营造十三座宝塔,龙华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在吴王孙权的支持下,康僧会在江南一带广传佛教,使吴地的佛教一度呈现出繁荣景象。唐垂拱三年  (687年),皇帝曾赐给龙华寺五千贯钱,四干纱锭,用于建筑圆通宝殿等殿堂,这是龙华寺有殿堂的开始。唐代诗人皮日休的《龙华夜泊》诗,描写了唐朝龙华寺的景色:“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宋元时期  龙华寺规模有所扩大,佛事繁荣。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宋朝皇帝将龙华寺改为“空相寺”。随后又赐给“空相寺”匾额,拨款重修大佛殿、宝塔,新建白莲禅院。可惜元末毁于兵燹,殿堂毁坏,僧众离散,唯龙华寺塔尚存。明代  龙华寺得到全面修复,成为上海第一名刹。永乐年间复称龙华寺。修复后的龙华寺,寺院规模雄伟。“绀殿蕊宫,檐牙复道,近古土木所未有。前辟放生池,筑施食台。其他隐室窈窕,林木翳瑟,遂为五葺第一山。”   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世宗敕赐“万寿慈华禅寺”匾额,从此龙华寺又称“万寿华禅寺”。但不久倭寇进犯,龙华寺再度遭到破坏。   明万历年间,皇帝又敕赐“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匾额给龙华寺,从此龙华寺又得名“大兴国万寺慈华禅寺”。万历年间,寺内新建了阿陀佛殿、轮藏殿、大藏经阁等殿堂。皇室对龙华寺的赏赐是十分丰厚的,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皇太皇就敕赐大藏经718函,裹金绣袱718张,五彩织桌衣18件,范金千叶宝莲毗卢遮寻佛1尊,日月宝幡2对,缕金彩结幡10丈,大红锁金友幡2对,宫修五彩西方三圣法华28品,圣像18 ,五彩金供花4朵,五彩对立面龙花瓶2对,供佛古铜器5件,御书承恩堂匾额1座,金印1颗等。明朝皇帝敕赐给龙华寺的藏经、范金毗卢佛像和金印,被称为“龙华三宝”,至今珍藏寺内。清代  是龙华寺的全盛时期。清朝顺治年间,韬明禅师被推举为龙华寺住持。他破院风光,鼎新开辟,先后修建了韦驮殿、东西照楼、怀香楼、藏经阁等,被称为龙华寺中兴的开山之祖。韬明和尚圆寂后,置塔于龙华寺三圣殿亮度。弟子大壑禅师(又称沛堂和尚)继任住持。   据康熙十二年(1673年)张寰辑《龙华志》记载,当时龙华寺主要殿堂有:大雄宝殿、三大士殿、圆通宝殿、韦驮殿、天王殿、千手观音殿、大悲殿、真武殿、禅堂、祖师堂、法堂等,另外还有钟鼓楼、大藏经阁、文昌阁、方丈室、东西照楼、怀香楼、塔院、东轩、三元祠、张方伯祠、五通祠、僧房禅舍等建筑,整个寺院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使龙华寺达到鼎盛。   清代咸丰年间,观竺法师住持龙华寺。他是天台宗第四十祖,在龙华寺弘扬天台宗,并募集资金修整殿宇。清政府彰其功德,赐给龙华寺一部《清藏》,共730池,现仍珍藏在寺内。观竺法师传法与弟子所澄,所澄弟子有迹端、文果等,都是龙华寺的著名僧人,对维修寺院作出了贡献。近代  1911年,近代名僧谛闲法师主持龙华寺,他是天台宗第四十三世传人,历任慈溪狮子庵、永嘉头陀寺、绍兴戒珠寺、宁波观宗寺、天台山万年寺、上海龙华寺住持,还曾到哈尔滨市极乐寺传戒,他的著名弟子有倓虚、常惺、妙真等。在民国年间,在战争中,龙华寺走向衰微。1936年《上海研究资料》记载,龙华寺尚存有大雄宝殿、大悲阁、方丈室、金刚殿、三圣殿、弥勒殿、伽蓝殿、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罗汉堂、钟楼、鼓楼、客堂、斋房等建筑。可惜1937年大多毁于日本侵略军的战火之中。到上海解放时,已破坏不堪,有毁圮之势。民国期间,经华寺的住持仍次有元照、性空、圆明、了愿、永禅、心慈法师,其中性空法师曾举行过三次传戒法会,影响较大。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龙华寺进行了多次修复,如1954年,曾聘请了古建筑专家,按照宋代规格修建了龙华宝塔。龙华塔相传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孝敬父母亲而建,故又名报恩塔。现存塔身和塔基都是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重建,距今也有一千多年历史。经1954年整修后,恢复了宋代旧观,是一座砖身木檐的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共七层,总高40八米,内室为方形,底层高大,往上逐层收缩,形成密檐。飞檐高翘,檐角下悬铜铃,微风吹过,一片叮呼清脆的铃声。塔顶有铁制的覆钵、露盘和宝瓶,及号称镇塔之宝的“七相轮”。龙华塔耸立在黄浦江畔,造型优美,结构坚固,雄伟壮丽,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1957年和1979年,国家对龙华寺又进行了较全面的整修。移交僧人管理后,明旸法师荣任龙华寺方丈。此后,僧人将殿堂内佛像装修,面貌焕然一新。现在,龙华寺的建筑格局是中轴线排列有六进殿堂,即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中铀两侧有钟鼓楼、两厢和偏殿,所有建筑飞檐甍脊,庄严幽深。

5. 慈溪周边有什么好玩的

一看就知道内陆远道而来的遗憾的告诉你, 周巷没有像样的海滩 包括杭州湾跨海大桥那边也是 周边没什么好玩的 离周巷最近的海滩就是舟山的朱家尖海滨度假区 周巷每天还是有去沈家门的大巴{就是每天早上7点周巷汽车站发车} 然后去玩一下普陀山 吃吃海鲜 不过 边的海鲜很贵哦,说老实话周巷周边确实没好玩的 都比较山寨 你可以去离周巷一个小时车程的绍兴 汽车站就有车 去看鲁迅故居 鲁镇 还可以在汽车站乘车到嘉兴 欣赏西塘乌镇江南古镇 车程两个小时左右 还可以去象山石浦渔港加影视基地 去吃吃海鲜 有幸还可以去看看明星{注只有慈溪到石浦有大巴,你可以乘公交周巷到慈溪然后从慈溪长途客运中心坐车去石浦,具体时刻网上查},其次就是杭州 上海 宁波 购购物而已

6. 慈溪春游好去处

龙泉山,河姆渡遗址,阳明温泉山庄,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秀湖,童子拜观音,四明山庄,王阳明故居,浦东公园等等。

1、龙泉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已开放龙泉大峡谷、荒野山庄、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那奇松异石、深潭飞瀑、云顶佛光和上千米高的自然天成的龙泉大佛无不给人以震撼。2、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在余姚,甚至全国都有盛誉。因此,河姆渡遗址成为了当地小学春游(秋游)的首选景点。3、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4、天下玉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九龙山下,是一个以玉文化和佛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圣迹为一色,集游览、观光、度假、休闲及商务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5、月下老人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媒神(红喜神),月老阁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建造的。月老阁位于西隐禅寺的西南边,按照苏州园林建筑风格构建。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格调,左右厢房可供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化妆之用。正前方五间房屋是举行婚礼庆典仪式的地方。

7. 慈溪春天哪里有好玩的地方啊一日游

无论如何,曾国藩都是个汉人,所以满清对曾国藩,对湘军的态度表面上比较暧昧,但是明眼人都明白,清廷的态度内含多种因素,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湘军都属于被利用范畴,而且是不大放心的那种利用,所以猜忌贯穿始终,这种猜忌并不需要什么实锤,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就够了,这就是清廷当时的心态。

无论曾国藩的人品和忠诚度如何,也无论湘军在最终胜利后是否对清廷有所威胁,满清政府对其防范和戒备之心昭然若揭,这也同样贯穿始终,这在当时的时局下,不用看形势,满朝文武猜都能猜出来,曾国藩和其湘军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既然有猜忌,还有防范,那自然要有相应的手段来制约,而反过来说最初的目的,尤其是在湘军获得最终胜利后,肯定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所谓的“外部”矛盾,立刻转为 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曾国藩当然没有造反的意思,所以解散湘军则成了必然的唯一选项。

这心操的累不累?干嘛不自己招兵买马

问题是,满清的兵马少么,并不少,只是战斗力堪忧,不足以为国分忧,这一点其实脱离不开一个规律,绝大多数政权在统治晚期兵马都不堪重用,地方豪强则既能打,又抗揍。

不止满清,在各政权晚期,情况出奇的相似,比如报喜不报忧,比如欺上瞒下,比如克扣兵饷,比如偷吃空额,比如贪污兵备和武器维护费用,甚至士兵穿的象乞丐一样,兵器火枪不但陈旧还都烂了槽,实在太像太像太多太多,我也就不一一详述了,都是一个样,这种规律同样如同魔咒一般,牢牢套在同是封建政权的满清政府头上。

无需讳言,满清八旗尤其在入关前后的那个时候战力确实彪悍,这种战力的由来,与生存环境有关,与生存方式有关,与攸关性命的利益有关,比如不止明朝吃人肉,后金也吃,抢不回来战利品意味着什么,全部饿死。

小冰期属于全世界,又不是大明的“专利”,关内歉收,关外也是大批牛羊冻死,虽然抢了金银无数,但是在缺吃少喝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用,通膨之下,普通马匹的价格飙升到200两银子,而且能卖还就不错了,马肉能吃,银子能啃么,非常简单朴素的道理。生存压力都是这样,大明的士兵可以临阵脱逃保命,大清的士兵行么?如果抢不到东西就不需要活着回去了,他不能不拼命,他不能空着手回去,承受的压力不同。

但是没办法,满清出了个皇太极,而大明积弱不堪,就如同人一样,生老病死的最后环节,谁也避不开的,好似一切早就成为定局不可改变。这是顺带提一句满清战力的由来。

八旗军最初是满清的最核心最彪悍战力,入关后的清廷对八旗的待遇是很上心的,这是他们核心利益,虽然几个皇帝都提倡骑射,就像皇太极读到他偶像的遭遇后所担忧的一样,一是待遇太好战力和蜜汁一同融化,二是缺少了锻炼战士的环境,比如康熙帝他的骑射倒是没放下,可以左右开弓,可以随意演练围猎,增强了体质,锻炼了阵法和兵士,但是······他是皇帝,他和他身边的士兵可以这么锻炼,全国的八旗兵都能这么训练么,没有那个条件,什么部队都会养懒呆废。

后期慢慢的绿营兵也被顶上了一线,这是出于三点,一是康熙帝觉得国家出那么多钱养兵,但是打仗你们很少上前,这可不行。二是珍惜自己的部族兵力,死道友不死贫道。三是八旗战力已经不能和入关前相比,需要必要的辅助。

日久年深,绿营兵也不堪重用了,怎么办呢,那就“勇”和“丁”呗,按现在的说法差不多就是雇佣兵吧,“勇”没有正式军籍,一般由地方政府招募,而“丁”更低一级,都是乡绅富户豢养,国家也都不承认,只给点钱而已,八旗、绿营还在嗷嗷待哺,养他们就够费劲了,转化为正式军籍对满清来说负担太重。

提起负担,满清的年财政收入太少,这点不容易解决,要多了造反,要少了缺钱,没有全合适的,大明辞退了个公务员叫李闯,闯了大祸,而满清裁员把“勇”裁成了土匪,他们的一技之长就是敢打敢拼,当兵习惯了,再让他们回去种地,他们心有不甘,所以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政府“勇”打起了复员“勇”,您瞅,这钱左右是省不下来。

对抽再热闹也是属于小打小闹,到了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起义之初就有一万人,仅仅两年打下了金陵南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太平军和八旗对练,八旗不敌,和绿营也练过了,绿营惜败 反倒是“勇”和“丁”好歹都能保住家乡,没办法,还是利益问题,大明关宁军的心情,你懂的,辽人守辽土,退后一步是家乡,向前一步是封地,怎么选都得玩命。

湘军成立的契机和过程

看着世道不大太平,咸丰帝也坐不住了,家养的士兵能不能用他当然知道,为今之计看来只能改用野生的了,他向丁忧的曾国藩发出了指令,协办团练,初期只是针对土匪,曾国藩觉得就现在这个烂摊子就是孙武再世也是没戏,积弊太多无法有效整改,而且阻力巨大,要想3S首先面对的就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官员,也都是人老成精的东西,真下手,谁整谁还真不好说,事实证明,被整的是曾国藩^_^。

曾国藩想起了三级跳,团练中选“丁”,跳级为“勇”,进而取代兵,理想很美妙,朝廷也急着用人,你想咋办就咋办吧,但钱我可是没有,既财迷转向,还要忠心耿耿,这是不可能达成的,别管如何募集兵饷,士兵拿老曾的钱当然和钱主比较亲,清廷又担心汉人不可靠,还不给钱让本地将领本地兵,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为了筹饷,曾国藩也是脑洞大开无所不用其极,积极接受捐款,你不捐?不捐打到这儿我跑了,你跑了,你家产也能长腿跑了?明目张胆的卖学历,卖委任状,也就是卖官鬻爵,摊派富户而且读书人还不能算抢,内贸加税,外贸截流,10多年的筹款额总在3000万两左右,甚至更多。湘军的正式成员,工资是绿营的两倍,而且是工资最高的马军的两倍,这也没能难住曾国藩,至少初期,钱的问题勉强顶过去了。总之,湘军是渐渐地组建起来了,而且人才辈出。

人才辈出是辈出,但相当一部分都是熟人,比如老乡、亲戚、学生,反正有些关系又有些本事的全在受邀之列。3年时间,湘军已经有了接近两万人的规模,还有几百门洋炮,可以说这是一支上下同心的纪律部队,当然,纪律是相对的。从武昌打到南京,原有创收方式,再加上一些不上缴的灰色收入,又经过10年,部队规模扩大到12万人,讨贼主力,舍我其谁。

咱们可没那么大篇幅讲透湘军,再交代一下后续的资金问题,相对战争,最令曾国藩发愁的还是兵饷钱粮的来源问题,怎么办呢?效仿古人,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奉朝廷之名,你要留下买路钱,不得不说这在当时民怨极大,问题是,老曾有的选么?兵变的后果更为恐怖。

为什么解散湘军

其实在文初我就说过,解散湘军是必然的,否则不造反的话,必遭忌惮性命不保,而且曾国藩确实也是个忠君爱国的主儿,所以也就不领这埋汰从善如流了。

湘军从诞生就有取代八旗绿营的实力,但也只是实力而已,它并不具备长期存在的条件,事实上,从有了编制起就遭到清廷的猜忌和地方官吏的防范,当然也有眼热的成分在里面,最初曾国藩的决定是明智的,长沙插手绿营就遭到了官僚们的全力“反击”、排挤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凶手呢,被巡抚亲手放了,这就老尴尬了,明明就是下马威,嗔怪曾国藩手伸的过长,这是地方政府和绿营势力的状态。

亲自下令协办团练的咸丰帝对曾国藩的态度如何呢?“兼统水陆军,心忧之······特招布克慎、台涌会其师”,瞅这名字,大概知道皇帝啥态度了吧。

在事件处理上,皇帝是拖鞋、胡萝卜一起扔,其实一边喊加油就可以了,起什么劲呢,一会儿要治以重罪,一会儿要即行革职,一会儿要戴罪自效,一会儿就勤勉可嘉,这种跳跃型抽搐性思维让老曾傻傻的跟不上节奏。

湘军地位尴尬,那曾国藩本人呢,不过算是个不官不 的团练大臣,关于这点曾国藩没少向朝廷抱怨,但是朝廷选择性失明,根本不理。

就不官不绅的问题,朝廷是怎么解决的呢,拿下武昌,赏!湖北巡抚,然而七天后原物归还,因为皇帝后悔了,当时内廷同样有势力角逐,对曾国藩的赏赐某些人是看不过眼的,皇帝也不能全都由着自己性子来,所以后悔未必出于他自己的本意,当时的朝堂,明里暗里把曾国藩照死捅的人,大有人在。

人性中的自私和嫉妒造成曾国藩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如果曾国藩不解散湘军肯定要面对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四面八方的压力。

军事上的要挟,就在曾国藩拿下南京以后,仅仅因为一千人规模的太平军逃遁突围,朝廷问责曾国荃,慈禧眼也蓝了,母龙一般的习性彰显无余,财宝呢,钱呢?这时候大局已定,顾忌的自然也少了,慈禧当然也能看清,曾国藩不可能造反,所以才追问太平军的财物去向。

与慈禧态度相呼应的,官文自长江上游守武昌,富明阿和冯子材守扬州、镇江,而长江下游就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您说曾国藩怎么办呢,别说没心造反,即便有心,面对这合围之势,面对上下同心的排挤和嫉妒,也是力所不逮吧。

用曾国藩干掉太平军,而淮军适时崛起,然后淮军也可以对付湘军,虽然稍显无耻,但以权谋论,以效果论,还是极具效果的。虽然湘军还保持着形式上的部分存在,但毫无疑问,它已经由军事集团转化为政治角逐的工具,凡是和曾国藩有嫌隙的,都是清廷大力提拔赏赐的对象,凡是忠于曾国藩的,或者说和曾国藩关系不错的,那倒霉就是必须的,曾国荃就更别提了。

湘军为清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稳定江山的同时还为满清趟出一条可行之路,稳定了朝廷,稳定了局势,稳定了地方,让大清有了几年奋发的动力,但发条就那几圈,转过以后还是会失去动力,而所谓的同治中兴,虽属粉饰,但也不算全无政绩。

曾国藩最后想到的首先是遣散费,虽然士兵们在南京也抢了不少,但是对这些穷怕了的士兵,曾国藩还是觉得有些愧疚的,将士用命,遣散的时候不能亏了袍泽。

既没兵,还要遣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清廷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基础是不允许曾国藩的“私军”存在的,而这些私军回到家乡后,相当一部分都投靠了举国闻名的哥老会,一个传奇性社会组织。这就为满清最终灭亡深深的埋下一支暗钉,哥老会在川军和湘军中影响巨大,对清朝末年的革命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辛亥革命的爆发。

.

Hash:c39c11d58dfb68afef8ae0b15bb540473bf52b9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