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好玩的地方 宁波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导读:慈溪好玩的地方 宁波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宁波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慈溪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慈溪好玩的地方景点有:
1、杜湖
作为慈溪市的之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
2、白洋湖
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3、五磊山风景区
五磊山风景区环境清幽,风光宜人,古树名树众多,主峰海拔424米,并有内外五峰环聚,有小“庐山”之称。景区集山水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既有自然天成的山林野趣,又有古朴幽美的名胜古迹。
4、五磊寺
五磊寺是慈溪境内最为著名的寺庙,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之一古寺之称。
5、杜白二湖区
杜白二湖位于慈溪市,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慈溪
宁波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慈溪附近好玩的地方推荐:1
龙山时宇老房子群余故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
它是近代宁波帮代表人物虞洽卿在上海经商发财后回国兴建的中国优秀近代建筑
庭院分两部分,前窄后宽,形似“鲁”字
前后院由五栋建筑组成,前三栋为传统木结构建筑,后两栋为西式建筑
2
吴磊风景区吴磊是慈溪市的著名景点之一,非常受欢迎,风景优美
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是一个以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它由五雷寺、莲花苑、藏云溪等景点组成
古寺、碧湖、幽谷、清溪是其四大特色,素有“小桃源”之称
吴姜磊寺是浙东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相传,它是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的母亲吴国太所建,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3
上林湖上林湖坐落在群山的怀抱中,湖岸蜿蜒,碧波荡漾,山上林木葱茏
山上有大面积的杨梅林
夏至前后,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香气四溢,吸引当地居民前来采摘
上林湖之所以闻名于世,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观,而是因为上林湖是中国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烧制了一千多年
现在上林湖南岸,有一个月瑶遗址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
还有修复后的莲芯窑址,是一座低头高尾的龙窑,盛于唐代
4
山治公园和山治文化广场山治公园和山治文化广场隔着山治路相邻,这两个地方都是当地居民喜欢悠闲散步的地方
文化广场主要展示慈溪千年文化、休闲健身,“慈溪之光”金属雕塑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山治公园是慈溪市的一个老公园
它建于1985年,承载着许多慈溪人的乡思
因园内有两座山峰而得名,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以休闲为主,北面以儿童乐园为主
理子湖是山治山脚下最迷人的地方
群山茂密,水波粼粼,四季美景各不相同
山治公园更大的特点就是亭台楼阁很多,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有十几个,最著名的有极光、潇峰、高铭
旧社会,慈溪素有“三北之地”之称
三个亭子的牌匾影射了慈溪市的自然景观,象征着慈溪市的三个北部组成部分
它们被称为“山治三亭”
5
靠山考拉山, 个不常见的名字,没有证据证明它的起源
我在新华字典上查了一下,考拉这个词的意思是用柳条做成的容器,形状像水桶,俗称筐
从百度地图上看,景区的形状真的很像一个篮筐
莱山位于上林湖南侧,海拔424米,素有“仙山飞瀑,飞珠溅玉”之称
群山绿树成荫,分为东西两部分
两山之底,水流湍急,瀑布咆哮
这是一条蜿蜒的小溪
慈溪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杜白二湖区
如果说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慈溪人对杜白二湖情有独钟,称为三北大 地两颗熠熠闪辉的明珠。
杜湖与白洋湖,其实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如果沿着白洋湖往西而行,就会发现原来上林湖同杜白两湖相距也不过隔了几道山峦,真是湖光灵气,遥相呼应。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之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沿着湖堤西行,湖的南边是连绵的群山,北边是十里长堤,树木葱茏,山峰掩映,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阴霾密布的天气,则一扫平常的美丽景致,那阴阴的山风,滚滚浊浪,令人不寒而栗。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实在为杜湖添色不少。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于两汉期间的白洋湖,与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积才1700亩,但三面环山,狭长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闺秀,那么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农家姑娘,清秀而恬静,令人赏心悦目,不忍离去。
白洋湖: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 *** 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距吴锦堂墓的不远处,便是修复一新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中国瓷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国名的英文缩写China一词的原意就是瓷器,可见中国瓷文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大约在东周时期,我 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至东汉时期完成了向青瓷的过渡,开创了人类生产瓷器的历史。而这个举世瞩目的演进,就是在上林湖窑区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窑青瓷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我国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且历经唐、五代、北宋六百余年,长盛不衰。
陈列室中精美绝伦的青瓷器,无论从造型、纹饰、釉色、胎质、品种、数量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各大窑系。历 文人常常将上林湖越窑莹碧润泽的色彩、如冰似玉的晶莹胎质、千姿百态的器皿造型、极富想象力的纹饰,作为入诗上画的题材争相吟咏。
展室墙上的地图告诉我们,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器,当时不仅上贡皇室,内销各地,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 *** 、朝鲜、印度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上林湖越窑青瓷器。它们被收藏在各国博物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五磊寺
慈溪境内有不少灵山古刹,其中当推五磊寺最为著名,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之一古寺之称。
五磊寺名胜古迹较多,寺门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从东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后又经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
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为五磊寺的香木,为后世传人所栽。离寺不远的山坡上,有参天古树数株,有些树龄难以估计,需几人才能合抱。寺内以樟树居多,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与五磊寺的金黄建筑交相辉映。各种经幢阁楼美不胜收,殿堂亭榭尽浮佳气。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五磊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丽章佳句,五磊寺在杜湖边的石湫头设有下院,专供上下山者小憩。到20世纪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在此驻足,创设“南山律学院”,后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还是因此成了宁波一带天台宗的发源地,可见影响之深远。
>>铐栳山
又名仙居山,它以漫山翠盖,奇石瀑布而箸称。铐栳山上的植被,以松、竹、桐为主,在炎热的夏季步入这幽幽林道,只觉丝丝清凉。到了山顶,茶树万丛,清香阵阵袭来。
拷栳山有东西两逢,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拷栳溪水随岭迂回流泻,两股源流在上方瀑布岭汇合,冲出涯口奔腾而下,一路上跳跃着银白色水花,遇峭壁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瀑布。西湾米筛潭瀑布最富有特色,在汛期,瀑布如烟如雾,瀑声如雷似鼓。
沿着陡坡上去,迎面凌空跨溪的石桥叫汀步桥,溪上溜滑的那个石梁叫泥鳅。站在这石桥上极目四周,都是佳景,南面为念步石阶,西面是岩山,北望西湾,一片葱笼。
站在这岗顶上,我们再看,东峰上有仙居寺遗址,西峰上有清波院遗迹。
它们都是魏晋遗迹。这里还有莫子纯读书处和宋代摩涯石刻等。
>>虞氏旧宅
慈溪虞氏旧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氏旧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系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私宅,通面阔59米,通进深94米,共由五进房屋组成。
前部分三进,建成于1919年,由照壁、台门、厅堂、第三进及厢房组成。正厅中原挂有“天叙堂”匾,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后成为虞氏旧宅的代称。后部分由主楼、后楼两进西式建筑组成,建成于1929年,是整个建筑的主体和精华所在。
虞氏旧宅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不同风格的建筑都呈左右对称结构,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主体突出,过渡自然,具有很强的整体感。主楼融中国传统建筑和多种外来建筑风格于一体,于高墙深院内营造了一个相当精致和谐的环境,同时在外观上以灰墙青瓦,尽量与周围民居相协调,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虞氏旧宅的建筑施工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虞氏旧宅建筑无论石作、砖雕、木雕、梁架还是混凝土,都用料讲究,精工细作 特别是主楼的混凝土结构和装饰,70多年过去了,至今很少见到开裂、酥化、脱落现象,马赛克地面和墙面瓷砖至今完好如初,色彩鲜艳。混凝土檐口线条棱角分明,廊柱柱身、围墙上部等处的混凝土塑成的毛莨叶、卷草纹、垂幔等装饰工整饱满,其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虞氏旧宅的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虞氏旧宅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装饰,梁、枋、雀替、门楣、连楹、柱子、围墙、楼梯、墙头、地面上,触目皆是,或富丽堂皇,或精致秀丽,均具有相当的艺术特色。
虞氏旧宅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达蓬山
“巍巍达蓬,跨海之东,古留佛迹,今逢慧公。自来十载,若志潜踪。达摩面壁,仿佛宇风。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挥花落,入定云封 佛迹维异,师行维崇,余聆其铎,语语透宗。虎溪相过,敢附陶翁。”这摩崖石刻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回肠荡胸。
达蓬山位于慈溪市田央乡境内,海拔422公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第五次出巡。也许是前四次出巡没有到达蓬莱仙境的缘故,这第五次他便不再从沿海进发,而是“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最后来到达蓬山。相传在秦始皇没有到来之前, 达蓬山的原名叫香山,因山上多香草而得名。达蓬山的北面,亦即329国道线以北大片土地,当时还是潮汐涨落的海涂。秦始皇到了以后,就命方士徐福在山头巨石上设坛祈祷,这便是有名的“千人坛”。祭祀之后,秦始皇便命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 渡海东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以,在延?《四明志》中记载道:“大蓬山又名达蓬山,上有岩高五六丈,左右两崖对峙如斗鸡石。秦始皇东游,欲自此入蓬莱仙界,故名。”《剡源集》亦载:“汶溪北引达蓬,士人相传秦始皇登此山,谓可以达蓬莱而东眺沧海,方士徐福之徒所谓跨溟蒙,泛烟涛,求仙药而不返者也。”后人在群峰中建秦渡庵,遗迹至今犹存,浓荫复盖,绿山围绕,殿、廓、池、碑,牵人情思。
秦渡庵北面不远,在逶迤山体前有一巨石屹立,石下有岩洞,洞口窄小,仅容一人扶岩下洞,洞内宽阔,四周峭壁削立,头顶一方青天,壁上藤蔓、树枝遮掩,阴凉爽身。石崖下部有一只硕大的天然脚印,据说是观音大士留下的,与普陀山的“观音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谓佛迹洞。离洞不远处,还有一处摩崖石刻。除灵台和神龛造型外,两边分别刻有波涛汹涌的大海、船、人、马等。从图象上看,可能是以徐福出海为题材的。石刻前面的十几公尺处,有一袅袅冒气的小洞,这就是县志所载的“小休洞”。因洞中常年有白气逸出,故当地人俗称“冒气洞”。
关于达蓬山的一系列传说和记载,曾使不少学者慕名而来。特别是几位 *** 朋友,怀着对徐福的崇拜之情,来达蓬山寻览旧迹。据有关人士分析,真正造成历史误会的责任者应该是南宋的孝宗皇帝赵慎。这位赵匡胤的七世孙于1162年即位后,对靖康之耻耿耿于怀。他不满足于偏安一方的现状,决心恢复大宋江山,一上任就派张浚率几十万大军挥师北伐。然而,赵慎的勃勃雄心因用人的失误而付诸东流。1163年,张浚兵败符离,赵慎又被迫在和约上签字。这既耻又辱的结局几乎使他万念俱灰,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郁郁不得志者一样,赵慎寻求解脱的办法当然也是去寺庙烧 香,在缕缕青烟中求得短暂的满足。于是,他派人四出寻访佛迹。隆兴二年,钱竿和陈邦彦就来过达蓬山,并在山上勒石刻字,发思古之幽情。从此以后,隐没了多年的佛迹洞便广为流传开来,而昔日秦始皇遣人出海这段历史却被渐渐湮没,只能在古文献中找到蛛丝马迹了。 [编辑本段]九·历史名人东汉隐士严子陵
严子陵是慈溪现境最早载入史册的人物。他原姓庄,后人因避明帝讳改姓严。名遵,字子陵。今横河镇陈山(原属余姚)人。年轻时就很有名望,后来游学长安时,结识了刘秀和侯霸等人。
公元8年,王莽称帝,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腐败,民怨沸腾。王莽为笼络人心,曾广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机出来做官颖了,刘秀却参加了绿林起义军,决心 *** 王莽政权。严子陵当时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为所动,最后索性隐名换姓,避居僻乡,彻底摆脱了王莽的羁绊。
公元25年,刘秀终于击败王莽,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几年后,得知严子陵披着羊皮隐居在齐国某个地方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云:“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终于来到了洛阳。
这时,侯霸已经当上了刘秀的丞相。原来他在王莽失势时,便及时转舵,向起义军靠拢,以后凭着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来。他深知刘秀十分器重严子陵,所以一听到严子陵来了,不敢怠慢,马上派人携书问候。严子陵却对侯霸那种追名逐利、一味投机的行为十分鄙视,看了侯霸的信后,也不愿回信,只让来人带了两句话去,说是“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侯霸认为这是挖他的疮疤,心中十分不满,从此便想方设法要把严子陵撵出洛阳去。严子陵则因为看到侯霸这样的人居然当了丞相,也就不愿再在洛阳呆下去,每天只在宾馆里睡大觉,等待回家。甚至当光武帝刘秀亲自来看望他,他也闭着眼睛,不理不睬。刘秀知道这位老友性情高洁、孤介,便抚着他说:“子陵呀子陵,你到底为啥不肯出来辅助我治理国家呢?”严子陵突然睁开眼来,盯着刘秀说:“唐、尧得天下,是因为德行远闻,才使隐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刘秀见一时说服不了他,只得叹息着登车回宫去了。
过几天,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与他谈论旧事,谈得十分投机。晚上,还与严子陵同榻而卧。严子陵在睡梦中把脚搁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说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对严子陵的猜忌。刘秀听了却哈哈大笑,说:“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没事!”然而严子陵却料定其中必有缘故,他从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倾轧,官场的险恶,便执意不肯再在洛阳留下去了。当刘秀还想要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行,悄然离去,隐居于富春山下。那里有个“严陵濑”,据说就是他当年垂钓之处。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刘秀曾再一次征召严子陵,严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绝了,并索性回到故里陈山隐居起来,没过几年,便老死在这里,享年80。
严子陵的人品确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在严陵濑旁建了钓台和子陵祠,并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 ,赞扬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子陵才以“高风亮节”闻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间,陈山严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风阁,后来还办了个高节书院,今均早已湮没,只剩下一块墓碑,还保存在峙山公园里。
初唐书家虞世南
鸣鹤虞氏世家,自三国至唐代,贵盛500余年。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虞世南生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虞世南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少时曾受学于吴郡文学家顾野王,在长达10余年的寒窗苦读中,精思不倦,废寝忘食。陈文帝知其博学多才,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兄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隋大业中,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但炀帝嫌其刚直,10年不予徙升。而虞世基因善于媚言取宠,被炀帝视为心腹,结果与炀帝同被宇文化及杀死。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任命虞世南为秦府参军,后迁太子中舍人。李世民即位后,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继转秘书监。
虞世南年轻时曾向绍兴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藏有王羲之传世真迹,虞世南因此尽得王书真髓,成为一代大家。他晚年自撰自书的《孔子庙堂碑》被称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以致黄庭坚有“千两黄金哪购得”之叹。据传,唐太宗向虞世南学习书法时,感到“戈”法最难摆布,有一次写到“戬”字,便将右边空着,请虞世南补上,然后叫魏征品评。魏征说:“皇上所写的字,惟有‘戈’旁与世南最为逼似!”太宗听后,叹服不已。
虞世南虽然外形文弱,但志性刚烈。他议论持正,敢于进谏,曾借陇右山崩等自然灾害,劝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又借星象变异,劝告太宗戒骄戒躁,慎终如故;太宗准备厚葬高祖时,他援引前代典法,主张薄葬;太宗晚年喜好田猎,他又劝谏“时息猎车”,以免扰民。唐太宗为此赞叹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李世民初即位时,虞已年近七十。当时他就请求告老,未获允准。直到贞观十二年(638)才同意他退下来,当年五月他就病死了,终年81岁。太宗为他的死“哭之甚恸”,让他陪葬昭陵,赠他礼部尚书,赐他谥号文懿,还把他的像画在凌烟阁上,虞世南真可说是“备受哀荣”的了。
现在鸣鹤镇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相传早先本是虞世南的故居,那里东临里杜湖,西北两面紧靠着青龙、白虎两山,翠竹清泉,景物幽深,是个令人流连的地方。有人建议在此设立一个慈溪市书法艺术中心,既以纪念虞世南,亦以繁荣当代书法艺术,这不失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南宋名儒黄东发
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学者黄震。黄震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是我们慈溪人,现在的掌起镇黄家村有座古卧床桥,相传就是黄震幼年读书之处。
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直至43岁才进士及第。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虽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例如咸淳三年(1267),他因在担任地方官时很有政声,被擢升史馆检阅,参与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的修纂,翌年七月轮对时,就因为直言不讳指出当时大弊为民穷、兵弱、财匮及士大夫 *** ,还不顾宫中正在建内道场,建议停卖僧人及道士度牒,以致触怒了度宗皇帝,被贬官三级,并下放到广德军做了一个通判。
他到广德军后,办事仍旧十分认真。那里有座祠山庙,每 有数十万人来此祷神,滥杀耕牛作为祭品,并时常发生争斗,影响农业生产与村族之间的团结。在祭祀活动中,还有自戴桎梏,自行拷掠以求神灵保佑的陋俗。黄震见此情景,责令其中一个坦白自己的罪状。那人说:“我没犯罪。”黄震厉声斥道:“你肯定有许多罪孽,因为不敢对别人说,想以此来求得神灵的宽恕!”即下令当众罚打,直到对方大喊“饶命”方才罢休。自此一来,淫祀恶俗顿时消除。不久,黄震因指责郡守贾蕃世的不法行为,被贾告到他的叔叔、当时权相贾似道那里,结果得了个“挠政”的罪名而被免了职。
咸淳七年(1271),黄震任抚州知州。当时抚州正值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一片凄凉。米商富家却乘机囤积粮食,抬高粮价,大发其财。黄震单车疾驰,先不入州署,就在驿舍里处理起公务来,四处张贴“闭粜者籍,强籴者斩”的告示,当即把米价压了下来。接着,又亲自煮粥赈济灾民,并奖励有功于赈济的人员,很快稳定了局面。在抚州,黄震还办了二件大事:一是有一批因结关拒捕而入狱已28年的囚犯,活着的已仅半数,因此事关系到尚书省,一直无人敢作主结案。黄震经过调查,指出结关并非作乱,况且已经过多次大赦,就果敢地将他们全部释放了。二是抚州原设有“慈幼局”,当初是为收养弃婴而设的,久而久之,名存实亡。黄震提出与其弃后收养,不如保于末弃。于是改进旧法,凡将分娩而实在贫穷的家庭,可以申请官养;被遗弃的婴儿,允许他人收养, *** 给予补助。这样一来,救活了许多婴儿。
德?元年(1275)三月,黄震从江西提点刑狱,调任浙东提举。当时,鸣鹤、石堰一带盐民因不堪官吏盘剥而举行大规模暴动,遭到镇压后大批逃亡。黄震受命处置,他深入盐场,反复调查,知道完全是 *** 。便一方面如实向朝廷反映情况,一方面着手多方招集逃难的盐民,并如数发还官府历年所欠的晒盐本钱61.3万余贯,由此而把一场“千里震惊”的风波平息了下来。
《宋史.黄震传》称其“决滞狱,清民讼,赫然如神明”;“居官恒未明视事,事至立决。自奉俭薄,人有急难,则周之不少吝。”应该说这些记述和评论都是十分确凿、十分公允的。
南宋王朝覆灭后,黄震隐居于泽山,在今田央乡,榜其门曰:“泽山行馆”、其室为“归来之庐”,专心整理自己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虽以朱熹为宗,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自有创见,并有系统论述,形成“东发学派”。他主张理是“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准则”;释“道”为日用之常行之理,斥道家高谈“人心”、“道心”之玄虚。其子黄梦干、黄儒雅(一作叔雅)、黄儒英(一作叔英)及学侣陈著,均重经史考辨,将东发学派思想传播至闽浙一带。黄震的《东发日钞》(一作《黄氏日钞》)是一部满含睿语哲理的读书笔记,对古书辨伪致力至深,为东发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古今纪要》、《古今纪要逸编》、《戊辰修史传》、《读书一得》、《礼记集解》、《春秋集解》等多种。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69岁的黄震在故里去世(《宋元学案》称饿死在鄞县宝幢山),门人私谥文洁先生,并建湖山书院来纪念他。
卧床桥原为泥桥,后人已将它改为石桥,横跨在快船江上。东西桥栏分别有“古卧床桥”、“护龙桥”的题额。东西桥门分别镌有:“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青流”、“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的对联,成为三山古迹之一。田央乡湖山村也还有湖山书院的遗址。特别是1975年在今鸣鹤镇西埠 头村出土了黄震的墓志,那上面详细记述了黄震的生平事迹,可补充正史记载之不足,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现由市文管会收藏着。
Hash:fc8b3efa90ef72941248a81f0372fe611afb2b4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