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旅游景点照片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

导读:大通旅游景点照片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 1.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 2. 大通县旅游景点 3. 大通旅游景点介绍 4. 大通风景图片 5. 大通古镇风景区图片 6. 大通县全景图 7. 大通的景点 8. 大通风景区图片欣赏 9.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图片

1.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

青海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川壮丽。民风淳补,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一个独具特色、震撼人心的大美之地。这种大美,体现在青海高原自然景观的磅礴之美、雄浑之美、神奇之美、体现在历史久远的厚重之美、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种美,展现出的是一种色彩纯净之美,一种流动无声的宁静之美,一种能够洗涤、抚慰、开阔、放飞心灵的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崇高神圣。

2019年,奔赴青海,发现身边的美!

青海湖景区

青海湖位于湾海省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6公里,湖面海技3196米,水域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被为“中国最美的湖”和“国家旅游名片”。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她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被为“青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有着“高原蓝宝石、梦幻青海湖”的美誉。青海湖悠久的历史文化、绝美的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就像草原上的牧歌,打动每个人的心灵。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二郎剑景区是青海湖景区的文化验与运动困基地。也是青海湖的核心景区。距西市136公里。这里是我国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退役后造成为集光、休闲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极目远眺。海天一色的青海湖,令人心旷神怡,是观赏青海湖的最佳位置。旅游者还可以从大型民族歌舞、藏风情园、乘船游湖、圣湖祭祀等游项目和活动中领略青海高原独有的文化和民族风情。

地址: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有西宁出发,沿京藏高速经湟源、日月山、倒淌河镇,往西走109国道50公里即到。

门票: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100元/人

淡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50元/人

青海湖仙女湾景区

仙女湾景区位于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湿地,天鹅的家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每年秋冬季节成群的大天鹅在此栖息。炫丽的高原草甸湿地、多彩的藏民族文化风情,使其成为集高原湿地生态体验和祭海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地址:青海湖仙女湾景区。由西宁出发,沿京藏高速到湟源,走315国道,经西海镇,刚察县沙柳河镇正南16公里处。

门票: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60元人

淡季(10月16日ー次年4月14日)30元人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ト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营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历史您久,文物丰厚,是甘、青、川、藏地区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西南

咨询电话:0971-2232357

门票信息:80元

开放时间:旺手:8:00-17:00

淡季:8:30-17:00

互助土族故土园

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西宁市区31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越境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原始淳朴的自然环境、雄奇厚重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址、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成为故土园景区的主要特色,独特土族民族文化、保护完好的高原生态、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成为土 故土园景区的四大品牌。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和自然生态被称为“彩虹故乡”。

地址:互助县威远镇

开放时间:全年

门票信息:120元

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

北山国家林地质公国位于互助具东北部,距互助县城驻地威远镇78公里,距省会西宁市110公里。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林区山川秀丽、谷幽涧深、层峦叠嶂、林海涌涛。森林公园境内群峰巍峨,山清水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暑、疗养度假、休闲运动、科普考察的胜地。

浪士当景区:旺季83元(含电瓶车),淡季免费

扎龙沟景区:旺季60元,淡季免费

旺季:4月16日—11月14日

淡季:11月15日—次年4月15日

丹葛尔古城

丹噶尔是湟源县的旧称。丹噶尔得名于清顺治年间从西藏迁移到此地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色的海螺”。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占地25万平方米,主街长800余米,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设丹噶尔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名为湟源县。古城由拱海门、城隍庙、丹噶尔厅署、仁记商行、文庙、昌耀诗歌馆、曲苑、镇海协营、丹噶尔演艺厅、迎春门和火祖阁组成主要建筑群,共有大小景点16处。

地址:湟源县明清老街与北大街交叉口东北侧

门票信息:50元

开放时间:全年08:00—18:00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是一处集野生动物观赏、保护、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胜地。园区海拔2295米,占地面积5000余亩,主展区面积1500亩,园区内有动物散养区、动物圈养区、动物教护检疫区、科晋教育区、餐饮游乐综合服务区5个区24个景点,共展出动物180余种,3000余头(只)。既有青藏高原珍稀动物普氏原羚、雪豹、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荒漠猫、黑颈鹤等,还有异地来客长颈鹿、斑马、河马、阿拉伯狒狒、海豹、鳄鱼等,种类丰富,特色鲜明。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行知路9号

门票信息:30元

开放时间:【冬季】:周一至周五9:00-17:30;周六至周日9:00-18:00

【夏季】:周一至周五8:30-18:00;周六至周日8:30-18:30

大通老爷山风景区

老爷山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积为3.24平方公里,因山顶原有太元宫而得名,又称元朔山、北武当,山势呈西北向东南走向,老爷山山势雄伟,以奇峰险崖著称,风景优美如画,气势磅礪,奇峰突出,峭壁凌云,高差悬殊,主峰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486.5米,景区自古

以来以苍松蓊翳,石磴盘梯,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建国东路237号

门票信息:15元

开放时间:07:00-18:30

孟达天池

孟达自然保护区位于循化县孟达山区。该山地属当蕊山一五台山区,恰好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绿与陇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7290公顷,海拔1780米一3356米。保护区素有高原“西双版纳”的美誉。共有景点60多处。

门票信息:35元/人(团队价)、65元/人(散客价)

开放时间:5月-11月

金银滩(原子城)

金银滩(原子城)景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距省会西宁100公里,是环青海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 有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原“221”场爆轰试验场、二分厂、金银滩藏家风情苑等。

地址:青海省海晏县

门票:免费

门源县百里油菜花

百里油菜花海景区位于青海省门源县、祁连山与达坂山之间的盆地,宁张公路、217国道和民门公路通达,距西宁150公里。是自然风景旅游区。长约50公里,宽约12公里,面积53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北方小油菜基地。毎年7月,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节是观赏油菜花的最佳时机,七月的浩门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舞的海洋,一派别具特色的高原田园风光。百里油菜花海景区被评为西部开发创业奖,是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地地:海省门源县浩门镇

门票信息:通票100元

开放时间:6月底—8月底

岗什卡—花海鸳鸯

位于县城西部的尚什卡一花海鸯区是门源又独特的自然景观。所在草原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由草原、湿地、雪山共同构建的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白云蓝天、晶莹透的雪峰、美丽优雅的湿地湖泊、翠绿无际的草海、驰骋大地的浩门马、成结对的藏鸳鸯及随处可见的牛羊群让美丽凸显得淋尽致。代表点有冷龙夕照、花海鸳鸯、雄师镇关、永安古城、沙金城、景阳岭、七彩瀑布等。

门票信息:30元

开放时间:6月20日—9月30日

百里油菜花—芬芳浴

花海芳浴景点位于手门源具苏吉滩乡吉湾村花海与草海的交界处。距县城18公里。是置身花海感受油菜花海的博大壮美,聆听自然清净,透嗅花海芬芳的梦幻之地。是沐浴花海、芬芳净身的理想佳境。现建成休闲木屋、观光栈道、民俗表演广场等设施,是一处融入民俗文化表演、特色美食展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王牌旅游暴点。

门票信息:40元

开放时间:4月20日—8月30日

阿咪东索景区

阿味东索景区是祁连县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位于牛心山东侧,该景区也是牛心山的核心景点。区内自然垂直景观由高到低分布各异,原始自然风光独特,有茂盛的原始森林、鬼斧神工的石林、河流飞瀑,还有一山尽览四季美景、此色唯独天上有的牛心山等,堪称“人间仙境”。这里有令人神往的天然森林公园,集雪山、峡谷、丹霞地貌、奇峰、草地为一体,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自驾游爱好者的营地。

门票信息:旺季30元 淡季15元

开放时间:旺季5月-10月 淡季11月—次年4月

祁连鹿场

祁连鹿场位于油葫芦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距祁连县城西4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地势开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亚洲最大的野生鹿群馴养基地,1500余只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马鹿、白唇鹿、梅花鹿在分割圈栏内悠闲嬉戏,给广袤的大自然平添了一份独有的情趣。

门票信息:60元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祁连山草原风光景区

祁连山草原风光景区景色宜人,原始森林遍布全境,有6个子景区,分别是卓尔山景区、阿咪东索景区、祁连鹿场景区、祁连山草原景区和阿柔大寺、拉洞峡景区。

咨询电话:0970-8676879

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

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海省首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格尔木以“万山之祖”“亚洲脊梁”的昆仑山脉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昆仑山旅游区景点多达十几处,是集旅游观光、生物考察、登山探险、地质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长江源头漂流,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世界屋脊探险,戈壁沙漠穿越,胡杨林休闲度假,蒙藏人家寻访 特色旅游,对海内外游客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地址:青海省格尔木市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湖面海拔305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其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室息的天空景色,在摄影界和旅游界被誉为“中国天空之镜”。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仿佛翱翔梦中天堂,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ー”和“中国最美星空”,被青海摄影协会评为”摄影创作基地”,被携程网评为“大美青海目的地最佳人气点”。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

门票信息:70元

开放时问:08:00-19:00

贵德阿什贡七彩峰丛

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为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占地3000亩,由十三个土文化的主题广场和七条色彩不同、造型各异的丹霞峡谷组成,女娲峡、通天峡、问天峡、七色土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遗迹物。阿什贡丹霞地貌是我国北方丹霞地貌的特殊代表,由第三起红色、紫色、橙色、棕色、青灰白、白色、黄色等颜色的砂砾岩组成。这里不仅仅是一座精彩绝伦的地质公园,还是一个后土文化的发祥地——人类最高的精神乐园。

开放时间:4月—11月

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

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位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和李家峡水电站之间,是黄河上游批准的第一个湿地公园。湿地公园集中体现在千姿湖景区。千姿湖水域中,放养着中华大闸蟹、黄河绒蟹、小龙虾、赤麻鸭、野鸳鸯、白鹭、白天鹅、丹顶鹤、大雁嬉戏其间,水边生长着铁线莲、柽柳、针茅、香蒲等野生植物。

中华福运轮

世界上最大的转经轮一一“中华福运轮”耗3900多万元,坐落于贵德县黄河南岸。该转经轮主体高42米,其中经筒高26.285米,直径为10.22米,底座高15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经轮自上而下用紫铜以浮雕形式铸造,外镀金箱,浮雕锻铸有善萨像、经文等。

门票:60元

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

玉树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据说玛尼石已有30亿块,走一圈是3公里。雕刻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各种造像和塔;另一类为藏文或梵文六字真言。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数万块刻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的玛尼石精品。这里的玛尼石上刻的经文有近200亿字,称得上“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

地址:青海省结古镇

门票信息:景区目前对外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热贡”,语意为“梦想成直的金色谷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1994年同仁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色彩十分浓厚,是青海省藏族文化留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境内散布着新石器、青铜器等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70余处,有19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和安多地区的藏文化中心,藏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丰富。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绘画、雕塑、堆锈等艺术精妙绝伦,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国家文化部把热贡艺术、热贡藏乡六月会、热贡藏戏、热贡土族於菟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走进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为您呈现了名城、名寺、名景、名人为一体的同仁独有的旅游风景线。

地址:青海者同仁县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年都乎寺< /p>

位于同仁城西北1公里处,由丹智饮建于明末,建寺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第三世夏日仓根敦赤列(公元1740年-1794年)时期成为隆务寺属寺,除了独占鳌头的大型精美的壁画、堆绣外,还有不少宗教文物弥足珍贵。如寺内珍藏有一块大明石碑,碑名为“王延仪纪功”。碑文记载着在同仁县保安设寨筑堡过程中,王廷仪作为当时屯首作出的责献,经学者考证推断,该碑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八月初一立。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2. 大通县旅游景点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市政府乐都区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区相望,西靠西宁市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城东区、城北区相接。县境南北宽约64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县境内无湖泊,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长2895公里,大板山脉的青石岭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把全县自然地分为两大地形单元。

著名景点有南门峡、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

南门峡:青海东北部峡谷。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20千米处。长5500米,宽约100~150米。两侧岩体均为石灰岩构成。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怪石嶙峋,巉岩陡峭风景奇特。两侧山峰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相对高差700~800米,阴坡多生长松、桦树,阳坡多为灌丛。北端出口处建有南门峡水库。湟水支流沙塘川从北向南从峡谷中穿过。有“天石门”、“拴马石”、“支锅石”、“二郎盔甲”等景观,为西宁附近一处旅游风景点。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海拔2100—4308米,公园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辖两个藏族乡。公园交通便利,距兰州市220公里、西宁市110公里、县城78公里。境内群峰巍峨,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空气洁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署、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是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另外,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1年,互助土族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3. 大通旅游景点介绍

大通县十大旅游景点

1.老爷山

  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距西宁市30公里,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风景最优美的山峰。

2.察汗河景区

  察汗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距西宁市区50公里的大通县宝库乡。这里郁郁葱葱的森林遮掩着奇峰、小溪。每年六月间盛开的杜鹃花,更给其平添几分妩媚。冬季里的冰瀑与造型奇特的石林相互呼应,令人称奇叫绝。

3.东峡翠谷

  从西宁驱车沿宁张公路北行三十五公里,在巍峨的老爷山下,越过大通县城一号桥,顺着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向东北方向行走十五公里,眼 便闪现出一道云蒸霞蔚,隽秀婀娜,碧绿如翡翠的天然绿色屏障.那沁人心脾的翠色,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梦幻境界。

4.广惠寺

  广惠寺,原名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官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位于大通县东峡乡衙门庄村北侧,距县城桥头镇30余华里。据史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

5.黑泉水库

  黑泉水库位于宝库河上,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备防洪、发电、环保效益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量1.82亿立方米。“高峡出平湖”是黑泉水库的真实写照。

6.大通娘娘山景区

  青海省大通县娘娘山位于大通县桥头镇西侧,距县城5公里。起于黑林,止于景阳川,环绕县境西南部,首尾50余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老爷山对峙。

7.桥头公园

  桥头公园位于桥头镇北侧,始建于1984年,初建时占地面积150亩,现扩至180亩,园内可以同时供1.5万人游览。全园因庄重典雅、幽静自然、小巧玲珑而被赞誉为“西宁市新八景之一”。

8.元朔山

  旧时称北武当,又名元朔山,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市附近一座山势高峻雄伟,风景秀丽的山峰。

9.大通明长城遗址

  近日,大通明长城遗址列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国家文物局已下达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批复,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正在进行。据悉,东起大通与互助交界处,西至大通与湟中交界处的大通明长城遗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被专家誉为青海的“八达岭”。

10.八寺崖遗址

  八寺崖遗址 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沟乡八寺崖村。遗址面积约200×150米,文化堆积厚40-120厘米,遗址处在村庄东部,大部压在村庄之下。村庄院墙及地面夹杂有陶片、石器、杂骨等遗物。部分院落中尚留有原貌,其余大部已为建庄院时被清除。

4. 大通风景图片

西宁,古称青唐城、鄯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旅游,那么,西宁4a景区有哪些?

1、青海日月山旅游景区

日月山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景区自然风光壮美,周边群山环绕,山势舒缓逶迤,东、南部山峦叠嶂,极目处奇峰积雪,高耸峻峭;区内主要景观包括唐蕃古道、公主泉、回望石、文成公主雕像及青铜浮雕、双亭壁画、日亭和月亭、文成公主庙、中华地理界碑石、古道博物馆等。

2、新华联国际旅游城

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童梦乐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七彩颜色装饰的城堡和房子,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游乐设施,画着卡通造型的墙壁、井盖和垃圾桶,走在童梦乐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它在用心守护着每一位游客的童心。游乐园既有常规游乐园的娱乐设施,又有民俗风情、世界建筑、海洋动物,更有5D、7D影院,巡游演出等项目。

3、力盟步行街文化旅游区

力盟集团以“文化为灵魂、商业为框架、旅游为载体”为战略思想,依托民族文化和商业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推动“游、购、娱、吃、住、行”各业态的综合发展,相继完成了街区亮化、旅游导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务服务和惠民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这一全新文商旅构造的步行街,已荣获 “中国著名商业街”、“AAA旅游景区”、“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街”等殊荣。

4、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

卡阳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西南部,由于地处高山林区,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森林覆盖率高达81%,森林旅游资源丰富,该村现有农户267户,967口人,距离西宁市49公里,是西宁周边距离最近的原始林区。

5、西宁市青海藏文化馆

青海藏文化馆位于湟中县,是以展示藏族的历史、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展馆有大量图文、工艺品,还有纪录片、高科技电影等,详尽展示了藏族发源、文化艺术、藏传佛教等知识,前往塔尔寺游玩路过湟中县城时不妨一看。

6、西宁市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行知路,是一处集野生动物观赏、保护、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野生动物园。园内主要展区包括猛兽散养区、草食动物散养区、百鸟苑、灵长馆、小型猫科动物馆和小小动物园六大展区,还有水禽湖、大型珍稀动物馆、豹馆、鹦鹉馆、斑马馆和海洋馆等动物展出场馆,共展出动物180余种,3000余头(只)。

7、湟源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被誉为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自西汉以来,这里便逐渐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素有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古城内长不足千米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等建筑。

8、大通老爷山风景名胜区

老爷山风景名胜区,是西宁附近一座山势雄伟、风景优美的山峰,也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景区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高差悬殊,主峰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达486.5米。老爷山历经苍海桑田的巨变、风化和水蚀,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岩洞、峡谷地貌。

9、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于1954年7月,陵园由烈士群雕塑像、纪念碑、烈士墓、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组成。陵园门前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群雕塑像,基座上刻着李先念同志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园内最高处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墓西宁市人民政府早在1954年就挖掘收集了死难烈士的遗骨,安葬于陵园正中,并隆重集会进行公祭。

10、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4A景区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整体结构共分三层;一、二层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等六大展厅;负一层建有班智达藏艺展销精品城。各大展厅根据不同的展示内容,通过环境再现、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拟等方式和手法,突出特点,各具风格,展示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5. 大通古镇风景区图片

大通古镇,位于铜陵市中部

6. 大通县全景图

一、历史背景对于风俗画这一概念,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做出科学的定义和系统的论述,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风俗”一词用于绘画,在我国始见于魏晋时期,那时已经出现了以“风俗”为题材和命名的绘画作品,有文字记载的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晋明帝司马绍有‘人物风土图传于代.”

顾宝光的《越中风土图》就是直接以风俗画命名的作品,这是目前画史文献资料上最早明确的关于风俗画这一绘画门类的作品.

风俗 是反映城市、乡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早在远古时期的岩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描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画面。

如将军崖的岩画、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舞蹈纹盆》等。虽然这些描绘事物的线条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笨拙,但是在文字尚未产生的年代,这些线条却令现代人为之折服、赞叹.

早期风俗画存在于汉代的辽阳、望都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及帛画等类中,内容有舞蹈射猎、车马出行、百戏、农耕、宅院、历史故事等,它们可以说是风俗画的早期雏形,为风俗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宽松的政治氛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了中国。宋朝改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因而使许多出身贫寒的饱学之士能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同时,对那些上层贵族有所抑制,下层人民只要有才华,都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

有一例便能说明,有一次,宋太祖到西京视察,张其贤献十策,他回来后就对宋太宗说“:我至西京,惟得一张其贤,汝异时可用自辅。”后来宋太宗继位后,张其贤来考进士,宋太宗将一百多名士子不用,“盖为张其贤”,曾传为佳话。科举是当时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带来了更生活化更世俗化的艺术审美标准.

宋代帝王对书画艺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爱,同时也更重视画院、画学的建设。宋朝建国不久,宋太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今名画。

开国之初,宋太宗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宋代是宫廷画院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画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书画具精,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后世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

于宋朝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宫廷绘画教育机构——画学。画学初建于国子监,后于大观四年改隶于翰林院图画院。宋徽宗任命米芾为书画学博士,整顿和健全画院组织。这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有着完整健全的学制。它的招生、考试以及课程安排系统而周到。

画院画家的职位,分学正、艺学、柢侯、待诏等级。画学所招收的学生,无论士流、杂流,凡是经过太学合法的考试,合格者都可入学。俞成《萤雪丛说》(卷上)载:“徽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抡选几许人也。”

如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据说自第二名以下,都画空舟系于岸边,唯独第一名不同,他画一人卧于舟尾,横一孤舟,表现诗意并非无人无舟,仅无人渡水而已,人舟皆闲也。

又如,“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标准是“意高韵古”,不推崇模仿古人,而以能否体察诗意,是否具有创造力为上,这对提高画院画家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宋代画院、画学的设立,也推动了风俗画在当时的繁荣.

还有一部分画家,由于其高超的技艺,早已在社会上有很高知名度,也被从社会各个阶层发掘进画院。如画家高益,本是于都市做小买卖的,被太宗近戚荐入画院,随后,高益又推荐“架舟来京”的市井画家燕文贵进入画院。宋代画院的不拘一格,便使得其画家组成结构多元化,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三、繁荣的经济宋初,统治阶级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宋代的农业特别发达,尤其在江南地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称颂这最富庶的“鱼米之乡”。

在工商业上,宋代的都城改变了唐代的坊(居民所居之处 )与市(商品交易之处)区分制度,任何街道都可以开店营业,也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规定,晚间夜市开放。北宋都城东京,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由封闭式的坊市分离向开放式的坊市合一转化的典型。

东京街道拓宽后,临街的坊墙被拆除,住户被允许临街修盖凉棚、楼阁、门市,这种制度实质上也是允许人们沿街贸易,面街而居。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于柳陌花街,按管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揍,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当时北宋鼎盛时期,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就有四五十个,东京的总人口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当时的东京,是国际上最大最繁华的大型商业都会之一.

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里,聚集了无数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从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市民阶层,也追求高雅的诗歌绘画欣赏活动.

但他们的审美需求又带有一定自己阶层的特点,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或市民生活的诗歌、小说、戏剧以及绘画艺术等专门的市民文化。

多彩的市井生活,成为画家笔下绘画的新题材,这种以社会的中下层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群众欢迎。

正因为如此,宋代的职业画工才能够突破汉唐以来描绘宗教和贵族生活的限制,把绘画作品描绘的主题扩展到城乡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街市、货郎、村医、婴戏和乡居等,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幅幅反映不同阶层审美需求的风俗画卷。如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王居正的《纺车图》等千古流传的风俗画杰作。

王居正的《纺车图》(北京故宫藏),画面上有一个坐着的织妇,她一边给婴儿喂奶,一边摇动纺车,纺车前还站着一个老农妇,正在倒线,一副疲惫的神情。

她们身上穿着打有补丁的破烂衣裳,真是“蚕妇寸丝不著体,豪家墙壁被纨绮”的贫富不均的生活的见证。画家从贫民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下层人民的朴实和清贫,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艺术基础宋朝因为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与唐朝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内敛。唐代沉雄博大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唐人以丰腴为美的时代特征。

宋代崇文抑武,大兴科举,取士的规模远过于唐朝。众多的孤寒之士登第踏入仕途,在此影响下,宋代的文学艺术倾向就体现为平和与理智,审美角度趋于内敛.

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是宋在文化上的基本国策。在儒、道、释三教融会贯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种新儒学——程朱理学(又称宋学)。理学思想迅速在士大夫文人中蔓延,绘画也渐渐被渗透,一改“皇家富贵”程式,多画败荷雪雁,枯槎寒禽,远离世俗.

整个宋代绘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具体体现在设色方面,表现为由重色而转为喜用水墨。这一画风的转变,恰使其更适合于表现民间人物风俗的幽情逸趣。宋代的“文人画”与“宫廷画”都很繁荣,它们对风俗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艺术氛围宽松,“雅俗并举”。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政治倾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氛围以及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宋文化艺术走向全面繁荣。这既有文人士大夫之气的雅文化,也有市井特 色的俗文化,雅俗并举把宋文化推向极致。宋代的“雅文化”中也渗透了许多“俗文化”的成分。

宋代的代表性文学—词,它的产生与市井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初写男女之情,后来才为文人士大夫抒情而用。北宋中后期,由于北宋朝廷长期实行“右文”政策,宋代的皇帝均重视文化,“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个是宋代的,宋代的绘画也是如此,宋代具有突出影响的画院绘画,多数画家来自民间.

因丹青一技而被招入画院,他们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其作品也多倾向“雅文化”,但其“俗”的成分还是有明显的痕迹。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藏),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全画结构共分三段:首段写汴梁城郊风景;中段描写汴河,特别是拱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货船穿梭,上下呼应,非常热闹;后段描写市区街景。

画家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城郊、汴河、城内居民在清明节时的动人景象,深刻揭示了12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状,也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民风民俗、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等,《清明上河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等的重要依据,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宋代风俗画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7. 大通的景点

【黑泉水库】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治县。黑泉水库是西宁人城市用水的水源地。水库周边景色宜人,有神秘的落日神光和天然水蚀弥勒佛像,是青海旅游北线的景点之一。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经二路附近。博物馆共三层,现有物华天宝厅、大地宝藏、盐湖奇葩、蔚蓝之海、高原隆起、冰雪地带等24个展厅,既有高原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等大型景观,也有本地特有的标本。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行知路9号。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是一处风光优美的城市动物园。

8. 大通风景区图片欣赏

大通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各地区气候有明显差异,东部湟水谷地,年平均气温在2~9℃,无霜期为100至200天,年降雨量为250~550毫米,主要集中于7~9月,热量水分条件皆能满足一熟作物的要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温度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照长达3000小时以上。

东北部高山区和青南高原温度低,除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江河源头以西的山地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500毫米。

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可达690.8~753.6千焦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位居中国第二。气象灾害较多,主要为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

9. 大通旅游景点照片高清图片

九龙岗镇附近有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党建文化广场, 大通基督教堂, 金丰易居广场, 国力鸵鸟生态园, 党建文化广场, 湿地公园, 国际城二期公园, 大通湿地生态区, 金地国际城运动主题公园, 金地·国际城主题公园, 小时代儿童乐园, 永旺棋牌, 上郑广场, 金贝贝儿童乐园, 禾田农庄, 刘塘, 安塘, 田家庵基督教会, 基督教会前锋聚会点 等旅游景点

Hash:b717ad66f47aff3fbb4cd632b91c7bb34970299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