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景点宝顶山景区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

导读:大足景点宝顶山景区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 1.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 2.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价格 3.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图片 4. 大足石刻宝顶山游览图 5.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有哪些 6. 大足宝顶山石刻门票优惠政策 7.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攻略 8.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哪个入门更方便 9. 大足石刻宝顶山门票多少 10.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游览时间

1.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

重庆宝顶石刻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来目的地旅游的人大多会选择的景点。景点信息如下

景点地址:重庆市大足县宝顶镇大足石刻风景名胜区

营业时间:08:30~18:00

门票价格:宝顶山石刻(含圣寿寺):135.00元


2.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价格

宝顶山在重庆大足县,是大足石刻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彩的精华所在。从重庆陈家坪长途汽车站坐大巴到大足,然后到县城坐中巴就可以到。宝顶山3月1号到11月30号是旺季,门票135,其余时间属淡季门票90。可以坐观光电瓶车,票价3块,注意这是来回程的票,千万别下车就把票扔了

宝顶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土地岭的背后。宝顶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南麓中段,位于富顺、永和、沟口三乡境内,长约30公里,总面积195.60平方公里,保护区人口12961人。

保护区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及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相连,具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征,气候垂直分布呈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区域内降水丰富,气温日差小,风速风量小,沟内溪流众多,但流量少、落差大、流量急,河床沉积,为石底河床。

保护区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势陡、切割深、地形复杂,在特殊的气候分布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的实验区和外围区,可开展生态游和科考旅游,其景观有:森林景观、红叶景观、杜鹃花景、云雾厅观、高山草甸景观,观赏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


3.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图片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4. 大足石刻宝顶山游览图

在宝顶山石刻景区里面,去宝顶山石刻参观时,会先经过博物馆,一座古代宫殿式建筑气势磅礴,无需门票,扫身份证入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足石刻博物馆。

进门就是整个大足石刻在大足县分布的石头沙盘区。前厅放眼望去,展厅高挑阔大,柱子高大厚重,藏品在灯光下美轮美奂,似乎古老的时光在此驻足,显出沧桑和静美。二楼图片区展示的是世界石刻发展历史,分布概况,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呈现出的艺术特点。

在大足石刻博物馆,近500件珍贵石质文物全景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大足石刻博物馆以大足石刻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利用为主体,以收藏国内和国外的石窟文物为辅,采用数字化、虚拟成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更充分地展示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博物馆内,还建有环幕电影厅、4D电影院,身在其间,你能身临其境地接触到逼真的模拟石窟。从内容上看,既有佛教的佛菩萨像,也有道教的法师天尊像,还有反映民族民俗的石刻观戏图等。从地域上看,既有南方砂岩造像,也有北方花岗岩雕刻,风格各异,反映出我国南北文化的不同风貌。

现场,不仅能欣赏大足石刻实物文物、系列图片,还能体验大足石刻3D打印造像,近距离感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魅力。


5. 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有哪些

宝顶山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长500米,造像近万尊,是佛 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6. 大足宝顶山石刻门票优惠政策

本地人和外地人一样,没有优惠价。

大足石刻门票价格详细情况:

(一)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28/29日)

宝顶山石刻门票:人民币90元

圣寿寺门票:人民币20元

宝顶山石刻、圣寿寺联票:人民币100元

宝顶山、北山石刻联票:人民币120元

宝顶山、北山石刻、圣寿寺联票:人民币130元

北山石刻门票:人民币70元

免票参观的游客,每人分别缴纳制票成本费:人民币2元。

除北山和宝顶山石刻联票两日内分别一次性有效外,其余门票均当日一次性有效。

(二)旺季(3月1日--11月30日)

宝顶山石刻门票:人民币120元

圣寿寺门票:人民币20元

宝顶山石刻、圣寿寺(广大寺)联票:人民币130元

宝顶山、北山石刻联票:人民币170元

宝顶山、北山石刻、圣寿寺(广大寺)联票:人民币180元

北山石刻门票:人民币90元

免票参观的游客,每人分别缴纳制票成本费:人民币2元。

除北山和宝顶山石刻联票两日内分别一次性有效外,其余门票均当日一次性有效。

门票减、免对象

1。 身高1。20米(含1。20米)以下的儿童免票参观。

2。学校组织未成年人集体参观,提前征得我馆同意后免票参观。

3。国内六十周岁至六十九周岁的老年人(含港、澳、台)持本人有效证件半票优惠参观。

4。国内全日制学生(含港、澳、台)持本人有效《学生证》1月1日、5月1日、5月4日、10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免票参观,其余时间半票优惠参观。

5。现役军人、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地方离休干部、国内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含港、澳、台)持本人有效证件免票参观。


7.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攻略

  北山石刻位于县城边上的北山上,离城区仅2公里,步行即可到达。宝顶山石刻位于县城东北方向宝顶镇的宝顶山山,距离大足约15公里左右,也比较近,驱车10多分钟即可抵达,当然也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景区。


8.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门票哪个入门更方便

大足石刻包含了很多景点,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五处:

1、宝顶山门票(含圣寿寺) 135元(3月1日-11月30日)、11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2、北山门票 90元(3月1日-11月30日)、7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需要同时去宝顶和北山的,购买联票更优惠 〔宝顶山和北山联票 170元(3月1日-11月30日)、12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3、南山石刻 5元 4、石篆山石刻,我去的时候不收门票 5、石门山石刻,我去的时候不收门票


9. 大足石刻宝顶山门票多少

大足石刻门票价格 1.宝顶山石刻(大佛湾、小佛湾)门票每张人民币80元。

2.北山石刻门票每张人民币60元。

3.北山、宝顶山(大佛湾、小佛湾)联票每张人民币120元。


10.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游览时间

大足古号“海棠香国”,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闻名世界的石刻之乡。大足石刻是对其境内摩崖石刻群的统称,共计石刻造像70余处,总计10万尊,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保存最为完好。

大足石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存,美轮美奂,璀璨夺目,真正体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儒教、道教文化的历史性融合,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至今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 、石篆山石刻5处摩崖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特色

大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近万尊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且以“神的人化,人的神化”创新形式和精湛技艺,将佛教典故民族化、生活化、世俗化,为各类文化层次旅游者所能欣赏和感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

位置 

宝顶山位于大足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

造像

宝顶山石刻由“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于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公元1174-1252年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刻势磅礴,雄伟壮观,生活气息浓郁,近万尊造像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长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刻无一雷同,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其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更是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北山石刻是大足佛教石窟艺术鉴赏旅游圣地,人物造像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华丽,璎珞蔽体,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普贤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文殊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美男子”、数珠手观音像被昵称为“媚态观音”,故北山石刻有“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之美誉,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位置

大足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龙岗镇以北1.5公里,海拔545.5米。

造像

北山石刻位于佛湾,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公元892-1162年)。造像崖长约300米,高为7-10米,造像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造像近万尊,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其次有三阶教、净士宗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136号转轮经藏窟是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堪称北山石刻“镇山之宝”。窟正众观音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整体布局和谐、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 石门山石刻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人物故事,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题材诸窟造像最具艺术特色。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位置

石门山石窟地处重庆大足城东石马镇新胜村石门山山巅,因其山有两巨石夹峙如门故名。

造像

石门山石窟开凿于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094 - 1151年), 沿岩崖造像,崖面全长71.8米,崖高3.4 - 5米,造像12龛窟。所造石像或仙或释、或诸鬼神、居于一区,皆玲珑万状,鬼斧神工,精妙绝伦。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以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的镌名。

石篆山石刻是中国最早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区,特别是6号龛儒家石窟造像“孔子十哲龛”世界少有。石篆山计有造像九组,约四五千躯,其中地藏像、老君窟、三世佛窟、文宣王窟、文殊窟、鲁板窟等保存完好,其余均已模糊难辨。

位置

石篆山位于距重庆大足区约20公里的三驱镇佛会村,海拔444.6米,因山势回环形如“篆”字得名。

造像

石篆山石刻,开凿于公元1082-1090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其中“诃利帝母像”是最具有史学研究价值的石刻群,龛正壁主像诃利帝母,凤冠霞帔,冠带垂肩,面目秀丽,颈戴项链,身著广袖长服,飘带贴肩压臂垂身两侧,善跏跌坐宝宣台上,左手于身前抱一小孩坐左膝上,右手于胸前 一吉祥果,双脚着靴踏双孔方几。主像左右各立一侍女,头盘双髻斜垂于两耳,著对襟长裙服腰间系带束衣。右侍女之右壁,刻一乳母和两小孩,乳母头绾两髻,两耳垂珰,身着开领广袖长服,袒胸露乳,双手正抱一小孩怀中喂奶,小孩儿天真活泼,煞是可爱,或酣睡,或游戏玩耍。

大足南山石刻以三清古洞为代表,共刻像421尊,在洞窟形制上体现出道教仪式中旋绕一法的运用。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为精美,有着极高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

位置

南山古名广华山,地处大足龙岗镇南2公里,海拔514米,素有“南山翠屏”之誉,自古为大足十景之一。

造像

大足南山石窟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崖面长86米,高3.5至10.2米,摩崖造像一共有15龛,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神仙体系最多、最集中、最完备的纯道教造像,也是大足石刻中书卷气最浓的一处石窟。生动反映了公元1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


Hash:9298d80054368cad19f80c9c53f6b668a9b4fd65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