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达依省旅游景点 德林达依省面积

1. 德林达依省面积

  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东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北与印度、盂加拉国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为邻,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面积6 7 . 6 6 万平方千米,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围家,海岸线全长3 2 0 0 千米。

  缅甸于1 0 4 4 年形成统一的国家。1 8 2 4 年、1 8 5 2 年和1 8 8 5 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先后发动三次侵缅战争,以武力侵占了缅甸全部领土,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 9 3 7 年脱离英属印度,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1 9 4 2 年5 月日本占领缅甸。1 9 4 5 年日本投降后,仍为英国控制。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 9 4 8 年1 月4 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 9 7 4 年1 月改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 9 8 8 年9 月2 3 日改国名为缅甸联邦。1 9 5 0 年6 月8 日同我国建交。

  居民

  缅族占6 5 %,克伦族占8 %,掸族占7 %,其他有钦、支钦、克耶、盂、勃欧、若开等少数民族,此外还有少数印度侨民、中国血统缅甸籍人及华侨等。伊洛瓦底江和锡当河三角洲人口最稠密。全国8 0 %以上的居民信佛教。官方语言为缅甸语。

  自然环境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可以分三部分。一、西部山地:为南北走向而中部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脉,大部分海拔在1 8 0 0 米以上。二、掸邦高原:海拔1 0 0 0 —1 3 0 0 米。高原面上多深切谷地,起伏很大。有广泛的岩溶地形分布。三、伊洛瓦底江谷地,界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上游多山地、中游谷地平原上有突出的小山丘。下游谷地平原较狭窄,三角洲附近展宽。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以明显地分为三季:3 -5 月为暑季,6 —1 0 月为雨季,1 1 月—次年2 月为凉季。最凉月(1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0 -2 5 度,最热月(4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5 —3 0 度,年较差在摄氏1 0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3 0 0 0 —5 0 0 0 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5 0 0 —1 0 0 0 毫米,降水多为暴雨,即使在少雨的季节,也下倾盆大雨。7 月降水最多,1 2 —次年3 月为最干旱时期。

  自然资源

  缅甸有丰富的钨、锡、铅、银、镍、铁、铬、铜、石油等矿物。钨和锡分布在掸邦南部和德林达依省。掸邦北部的包德温矿区蕴藏丰富的铅、锌、铜、镍、银等矿。西部吉灵庙附近有丰富的镍矿。丹老地区有丰富的铁矿,东枝附近的邦佩铁矿含铁率很高。石油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以仁安吉至仁安羌一带的油田最重要。稍埠有丰富的天然气。此外还有宝石、玉石、琥珀 、建筑材料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 7 %左右,盛产贵重的柚木,柚木林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3 0 % 。

  经济概况

  缅甸是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 6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 0 % 左右。农作物以稻子为主,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和锡当河河谷一带,年产稻米1 5 0 0 万吨。此外还产甘蔗、花生、豆类、玉米、芝麻、棉花等。主要工业部门是碾米、木材加工和采矿业。采矿业以石油和有色金属较重要。主要外贸对象是中国、日本、印度,出口大米、矿产品、木材及其它农产品。进口各种机械、运输设备和工业品。缅甸原为世界主要稻米输出国,历史上最高出口量曾达3 3 0 万吨,1 9 6 7 年以来每年出口4 0 万吨左右,近年稍有回升。

  重要城市

  仰光:首都,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郊敏加拉洞机场是重要国际航空站之一。仰光港是全国最大商港,全国绝大部 进出口货物经过这里。市中心有昂山将军墓和著名的仰光大金塔。

曼德勒:是缅甸古都和民族文化中心。为内地水陆交通枢纽,有纺织、木材、食品加工工业。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1 月4 日。泼水节水月台票3 - 1 6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5 0 年6 月8 日。

  货币:缅元。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6 . 5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 . 5 小时。

  国花:东亚兰。

  国鸟:柚木。

  国名来源:源于梵文,意为“坚强、勇敢”。

  民俗: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需有入寺庙当沙弥、过静修生活的经历,否则不能结婚。勃东族妇女以颈长为美,她们脖子上戴的大铜环可高达厘米以上。

2. 德林达依省华人

不是的,敏昂莱不是华裔,他是缅甸人。

敏昂莱,1956年出生于缅甸联邦德林达依省土瓦市,缅族,大将军衔,现为缅甸国防军总司令 、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 、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 。

2021年8月1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在宣布紧急状态将延长至2023年8月结束以后,又发表通告称将成立看守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将担任看守政府总理。

3. 缅甸德林达依省地图

缅甸矿产资源的蕴藏储量十分丰富,在缅甸,锡和钨时常混合在同一种矿苗里,所以产锡的地区一般也同时产钨。缅甸的锡钨矿主要蕴藏地是在德林达依行政区的碑县、德威县、介克米县和德通县以及克耶山区。在克耶山区以北的南掸邦和耶麦丁县也蕴藏着钨矿。

4. 德林达依省地图

缅甸有仰光,勃生,曼德勒,密支那等城市。

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

5. 德林达依省首府

截至2018年,缅甸一共有7个省和7个邦,分别为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马圭省,曼德勒省,实皆省,德林达依省,仰光省,钦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若开邦,掸邦。下面具体介绍其中5个省:

1、伊洛瓦底省,是缅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组成,西北包括若开山脉的余脉,西濒孟加拉湾,南和东南临安达曼海。

面积3.5万平方公里。

2、勃固省,缅甸的一个省。位于该国中南部平原。面积39,404平方公里。首府勃固。

3、马圭省位于缅甸中西部,与实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开邦和钦邦相连。面积44,819平方公里,马圭省共设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个县和25个镇区。

4、曼德勒省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国家的中央。与掸邦、克伦邦、勃谷省、马圭省和实阶省相接。位于北纬19度30分和23度45分及东径94度50分和96度50分之间,面积为14295平方英里。

5、实皆省是缅甸联邦西北的一个省,面积93,527平方公里,是棉花、芝麻、盐、小米的集散地。

德林达依省旅游景点 德林达依省地图 德林达依省

1. 德林达依省地图

图瓦市位置在德林达依地区,毗邻安达曼海和泰国湾。

它所处的战略位置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东南亚与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

图瓦经济特区在湄公河南部经济走廊(Mekong Southern Economic Corridor)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走廊旨在将越南、柬埔寨和泰国中部与缅甸东南部的图瓦经济特区连接起来。

2. 德林达依省首府

掸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缅甸联邦共和国境内的泰民族。

缅甸官方将分布在掸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为“掸(Shan)”,分布在掸邦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的泰民族命名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掸(Shan Gale)、大掸(Shan Gyi)、毛掸(Maw shan)、泰兰(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称。实际上,缅甸各地的泰民族并不承认缅甸官方的民族划分,对外均统一自称“泰(Tai)”,普通缅族人称其为“掸(Shan)”。

掸族(Shan)与泰国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老挝的佬族(Lao)、中国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萨姆族(Assam),属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叫法的同一个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掸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左右。缅甸境内的掸族主要分布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德林达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总人口约850万左右(实际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3. 缅甸德林达依省地图

十几万人,

土瓦是缅甸德林达依省的省会,位于缅甸东南与泰国和马来西亚交界的狭长国。

4. 达尔文市地图

达尔文的进化论,金庸群侠传,保卫雅典娜,幻想曹操传(选长得像利爪德鲁伊的那个或者那个弓箭手)

5. 锡林郭勒盟达达线景点

乌兰布统线更好玩,风景优美,很适合摄影。

“诗画草原,乌兰布统”,鸟兰布统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地处于乌兰布统苏木,以自然景观为主。因在开阔的地势中有一山峰凸起,山体呈红色,从南向北望去,山型如一个巨大的倒立的瓮,被称为“红坛子山”,蒙语为“鸟兰布统”。原生态草原风光,悠久的历史遗迹,淳朴的民族风情,保存完整的高山丘陵、草甸草原和乌兰布统古战场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这里是心灵的牧场,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

乌兰布统,蒙古高原伸展开臂膀,向辽河平原的舒展过渡。自然风光集草原、森林、湖泊、沙地、云杉、湿地于一体,以原生态草原为主,辅之以森林茂密的山峦、峰回路转的丘陵、疏林倒影的沙地、清澈见底的小河、碧波荡漾的湖泊,形成高原草甸独有的风光,景观丰富,四季景色各异,素有“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之称。2017年被微摄APP评为“中国十大典藏摄影旅游景区”和“中国十大摄影旅游胜地”。

缅甸德林达依省和古代泰国关系深厚吗? 德林达依省

德林达依省,是缅甸最南端的一个行政区,面积约43000平方公里,人口90多万。该省旧称“丹那沙林”,位于克拉地峡以南,地形狭长,这块地区历史上也曾经属于过暹罗(泰国)。

缅甸和泰国在历史上属于“骨灰级仇家”,两个国家曾经你来我往的打了近三百年,时间跨度远远长于“英法百年战争”,至今缅甸还津津乐道于他们祖先对泰国的辉煌胜利。

缅甸泰国战争史。

两国战争发生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中期。起点在1548年,看过大明1566的朋友们明白了,对应时间是明嘉靖年。东南亚盛产大象,两家都祭出了最强大招——象兵,战况十分激烈。

第一阶段(1548~1592)缅甸进攻,泰国防守。在1486年,缅甸兴起东吁王朝,没错,就是这个东吁王朝,后来策反了不少大明在西南地区的宣慰司,还是有些实力的。对应泰国的是大城王朝,缅甸于1565和1569年,两次攻占大城王朝都城阿瑜陀耶城。并且在之后十几年中,把泰国变成自己的附属国。之后,泰国于1584年独立,并在1592年两军决战中大胜缅军,并杀死缅甸太子。

第二阶段(1593~1664)这个时期跨越了明清两朝,从明万历一直打到了康熙朝,此阶段是泰国大反攻。1593年,泰军攻占缅甸南方土瓦、丹那沙林,此时期丹那沙林属于泰国控制。1595年起,泰王那黎宣大帝两次入侵缅甸,一度围困缅甸都城。到了1613年,缅军反攻,夺回除丹那沙林外的南方大部领土。随后进入相持。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664年~1665年,缅甸和清朝干起来了,其王室也发生内讧,泰军趁机再次入侵,在蒲甘和缅军决战,泰国战败,被赶出缅甸。

第三阶段(1665~1759)双方处于停战阶段,两边都打不动了,此时已经是清乾隆年间。

第四阶段(1759~1810)1752年时,缅甸又有一个新的王朝兴起,叫做雍籍牙王朝,开始大肆扩张,背面的清朝不敢惹了,兵锋直指泰国。到了1767年,又将泰国王城阿瑜陀耶攻破,抢走大批财物人口,然后放了一把火。随后两国多次交战,缅甸夺回土瓦和丹那沙林,而泰国则收复清迈一带。

1785年,两国主力决战,缅军大败,自此战争规模缩小,仅限于边境摩擦。

直到1824年,英缅战争后,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综上德林达依省(丹那沙林)在1593年到大约1767年这段时间,一百六七十年里,是属于泰国控制的,关系不可谓不深。

秦一统中国之后,周天子的后人去哪了?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灭韩,拉开统一六国的战幕。在统一六国前,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被秦国灭亡。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因西周国背叛,派大军进攻西周,西周公被迫献出所有城邑和周都洛阳给秦国。

西周公被秦国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随后被秦王废为庶人,送回洛阳。同年,周赧王抑郁而终,已经没有人再拥立新的周天子了,周朝灭亡。

公元前249年,东周公与诸侯谋划伐秦,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率军进攻东周国,全歼东周国的军队,灭亡东周国。

东周王朝分裂为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周王室的后裔名义上有三支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去世,留下四个儿子,长子姬去疾继承王位。三个月后,不久被二弟姬叔杀死,姬叔继位为王。

五个月后,老三姬嵬又杀死老二姬叔,篡夺周王之位,是为周考王。周考王担心老四效仿自己和老二,就把周王畿的土地,分割一部分给老四姬揭,建立了西周公国。

西周公国建都于洛阳西边的王城,因为王城本身就是洛阳的一部分,而且周王室的土地本就不多,所以西周公实 上掌握了周王室的实权。

西周公国传了两代,到西周惠公姬朝继位的时候,他的兄弟公子根发动叛乱。趁此机会,赵成侯和韩共侯发兵进入周王畿,将周王室的土地一分为二。

公子根建立东周,建都在巩,周王畿的洛阳归东周管辖。公子根即为东周惠公,因周王的成周属于东周国,自此东周公执政周王室,为周王卿士。

因此,周王室的后裔其实是有三支,一支是周赧王的周王嫡系,一支的西周公国的姬姓公族,最后一支是与西周国互为兄弟的东周公族。

东周灭亡后,周王室的后人去了哪里呢?周王朝最后一位周天子是周赧王,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但对他来说也是憋屈的六十年,一生被列国诸侯欺负。

早在他爷爷周显王的时候,周王室的土地就已经被一分为二,西周、东周各一半,周王都寄居在东周,周天子已经成为了象征了。

公元前307年,秦军拿下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率军逼近周王畿的洛阳。秦王派丞相樗里疾告诉周赧王,自己想试着举一下九鼎,被周赧王拒绝了。

樗里疾一怒之下,就把周赧王赶出了周王宫,撵到西周的王城去了,从此周王就一直寄居在西周。

公元前256年,秦国已经占领楚国、韩国、魏国、赵国的大片领土,周王室成了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整天在瑟瑟发抖中度过。

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国眼看着秦国就要向自己举起屠刀了。这时楚国来给周赧王打气了,请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讨伐秦国。

周赧王欣然同意,但此时的周王室已经穷得叮当响了,周赧王和西周公好不容易凑齐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但是实在拿不出军队所需的武器和粮饷。

于是向周王畿内的富户借钱筹措,希望以击败秦军后的战利品来归还债务。结果西周公率领周军出伊阙塞后,仅有楚军和燕军会合,联军仅有几万人。

西周公等了三个月也没有等到其他诸侯的军队,几万人的联军,怎么是秦军的对手。对西周的背叛,秦昭襄王十分生气,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於周。”

同年,周赧王姬延在抑郁中死去,此时周王朝已经失地失民,周赧王死后,没有人拥立新的周天子。次年西周文公姬咎逝世,东周王朝灭亡。

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西周灭亡后,周王室的臣民纷纷向东逃亡,逃到哪里了呢,毫无疑问,是还没有灭亡的东周国。

公元前249年,东周公联合诸侯,企图趁秦国联续两位秦王去世,国内局势不稳的机会,讨伐秦国。为自己制造生存的空间,西周已灭,唯有弱秦,自己才能生存。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吕不韦灭亡东周的时候,东周惠文君被秦军诛杀。但是秦国并没有为难周王室的后人,将他们迁到阳人地,延续周氏的祭祀。

秦末诸侯的复国行动,周王室既无宗族又无贵族,无人为其复国秦朝末年,各国的复国,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王族后裔,比如齐国的田氏兄弟。

另一种是贵族复兴母国或当地的战国诸侯,比如魏国贵族张耳、陈余在赵地复兴赵国,楚国贵族项氏复兴楚国。

周王朝还没有灭亡时,都无法凑齐五千的军队,可见其贵族实力是多么地弱小。周氏王族,被秦国豢养在阳人地,自保尚且惶恐,哪里有复国的胆量和气魄。

另外,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在天下寻找周氏后裔,只找到了 卫国公室的后裔姬嘉,并没有找到周王室的后裔。

刘邦建立汉朝后,继承了对历代先王祭祀的传统,因而没有对周氏后裔赶尽杀绝的必要,这也不符合刘邦的执政措施。

可以推断,从东周灭亡,周君被迁到阳人地,最后到秦末乱世,周王室的后代,要么是人丁单薄,最终绝嗣,要么是被秦国赶尽杀绝了,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性更大。

秦末起义时,河南洛阳一带,并无起义军响应,直到巨鹿之战后,张耳的部下申阳,率军渡过黄河,最先攻入洛阳,拿下河南地区,最终申阳被封为河南王。

可能河南地区作为天下的要害地区,秦国对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控制力比较强。或者是荥阳的地理位置更重要,因为周王室的存在感不强,洛阳的存在感也不强。

韩国的荥阳、成皋、南阳明显比洛阳更加重要了!天下义军都没有把洛阳放在眼中,自然就没有人想着利用这块周氏旧地做点文章了。

周族在商朝末年是尊商为宗主的诸侯国,并且是商朝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周文王姬昌被商王封为西伯侯,意思就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虽然曾经被商纣王关押,但是周族大臣通过受贿商纣王,就把姬昌放了出来,同时商纣王赏赐给姬昌弓矢和斧钺,并且姬昌拥有征伐的权力。

在商纣王时期,姬昌就自立为周文王,实际上周朝在姬昌时期已经建立了,只不过由周武王姬发来消灭商纣王而已,所以周文王姬昌是第一代周天子,周武王姬发是第二代周天子,周赧王姬延是周朝的末代天子,如果从姬昌称王开始算起,到周赧王去世的公元前256年为止,周朝存在了近八百年左右。

周武王

如果把周朝分西周和东周的话,那么西周有12代共13位周王,从周文王姬昌开始,到周幽王姬宫湦于公元前771年被杀为止,而东周从周平王姬宜臼开始,到周赧王姬延为止,一共经历了27位周王,西周和东周加起来,一共有40位周王,这些全部是周王及其后代都是周天子的后人。

前后八百年的时间,周天子产生了无数的后人,光是周文王姬昌就有18个儿子,这18个儿子也是周天子的后人,周武王有5个儿子,这样一直传了800年,可以说周天子的后人已经数不清了,为了方便说明,可以从周武王分封诸侯国开始说起。

周武王姬发灭亡商纣王之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53个是姬姓诸侯国,这些姬姓诸侯国,基本上是与周武王姬发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举几个例子:

西周分封

比如鲁国,始封君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姬旦,但是周公没有到封国,而是在辅佐周成王,鲁国由周公的长子伯禽就封,鲁国是在公元前1046年受封的,直到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率军灭亡,末代鲁国国君鲁顷公姬仇被楚国迁到下邑,不久后去世,鲁国一共存在790年。

而鲁顷公的后人及鲁国的姬姓贵族也被迫迁到下邑,下邑就是今天安徽省砀山县,鲁顷公的后人及鲁国的姬姓贵族后以国为姓,全部改姓鲁,后来齐国又吞并了下邑,于是这些人又归属了齐国,于是这些人就在山东大地不断繁衍,并且向临近的安徽、河南、江苏等地迁移扩散,成为鲁姓的一支,一直流行下去。

再说燕国,始封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姬奭,燕国是在公元前1044年受封,直到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派出大将王翦攻打燕国,王翦攻破了燕国都城,燕王喜逃到了辽东,4年后,秦将王贲攻打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存在了822年。

周天子

燕太子丹在荆轲刺秦失败后,被燕王喜所杀,首级献给秦国求和,但仍然求和不成,燕王喜最终被秦国俘虏,燕王喜的结局史书没有交代 ,按照秦国处理亡国之君方式,要不然是软禁,要不然就是杀了,燕太子丹也被杀,而燕太子丹有后人活了下去,仍然姓姬,到王莽时期,燕太子丹有一个叫姬嘉的玄孙还被王莽赐姓为王,王莽覆灭后,姬嘉的后人舍弃王姓,一部分人改回原来的姬姓,另一部分以姬嘉的名字“嘉”为姓,一直流传下去。

再说卫国,始封君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封,卫国是周朝立国以来存在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一共存在907年,卫国倒数第二位君主卫元君是魏国所立,后来秦国废除了卫元君,改立卫君角为卫国国君,并把卫君角迁到秦国控制的地区,这个时候卫国已经名存实亡了,秦国灭亡六国后,卫国国君一直还活着,名义上也还存在,卫国末代国君卫君角一直到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胡亥废为庶人,卫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

春秋时期诸侯国地图

卫国灭亡后,其王室姬姓族人以国为姓,在当地生存下去,逐渐向周边扩散不断繁衍下去,后世主要生活在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四省,在秦国变法的商鞅也是卫国王室成员,商鞅也叫卫鞅,但是商鞅这一支在秦惠文王时期已经被灭族了。

再说一下晋国,晋国的始封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最初叫唐国,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改国名为晋,晋国是被韩、赵、魏三家大夫三家分晋灭亡的,晋国的最后一任国君是晋静公姬俱酒,公元前349年被赵国所废,晋国总共存在657年。

晋静公是被迁到韩国的屯留,这里是今天山西省屯留县,晋静公的后人全部被贬为庶人,之后同样以国为姓,改姬姓为晋姓,就在山西省屯留县生存下去,一直流传下去。

姬姓诸侯国

再来看看正宗周王室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结局,周赧王时期,周王室的全部势力就是一座王宫了,还不如其他诸侯国随便一个贵族强大,但是秦国并没有直接灭亡周赧王,周赧王是自己病死的,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当时和周赧王关系密切的东周王室分支西周公国也是同一年被秦国灭亡的,秦国打败了西周公国,西周君被迫到秦国请罪,并且献上了三十六座城邑和三万人口,然后西周君还被秦国人游街示众,最后贬为庶人,西周公国也灭亡了。

此外,与周赧王关系密切的东周公国则在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亡,东周公国与西周公国与周赧王同为东周王室,只不过周赧王代表周王室,而东周公国与西周公国则是姬姓诸侯国,这些全部灭亡在秦国手中。

周郝王及东、西周公国被灭亡后,他们的后人都成为庶人,都把姬姓改为周姓,随后在当时生活,他们当时生活的主要地方是在河南省洛阳一带,而一批周天子后人数量是最多的,所以周姓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全国第九大姓。

姬姓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周天子的后人主要是改姓,然后在当地生存了下来,并且不断发展繁衍,一直流传下去,当然也有一部分姬姓王族没有改姓,直接生存下去,但不管如何,即使周朝被秦国灭亡,但秦国并没有对周朝遗民以及姬姓王族进行迫害,大多是贬为庶人。

至于去了哪里?这个问题就比较广泛了,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周天子的后人,因为周朝分封53个姬姓诸侯国,已经把周天子的后人带到了合国各地,周朝被灭亡后,这些人当然也会扩散到全国各地,姬姓一共繁衍出411个姓,这些姓在全国各地都有,所以周天子的后人去了全国各地,在任何地方都有。

德林达依省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