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喾陵景点 颛顼帝喾陵景区

1. 颛顼帝喾陵景区

安阳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23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4A级旅游景区6个,分别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和洹水湾温泉;3A级旅游景区7个,分别是颛顼帝喾陵、黄华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万泉湖、洪谷山扁鹊墓庙;2A级旅游景区8个,分别是袁林天宁寺、珍珠泉小南海、蜡梅园、都里漳河湾、林州龙洞和彰德府城隍庙。

2. 舜帝陵景区

运城目前没有5A级景区。

有4A级景区排名。

1、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东华山”之称,被誉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风景秀美宜人,山中有9泉、12洞、36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主峰玉柱峰海拔1809.3米,形同玉柱,直插云霄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流泉、飞瀑、日出、晚霞等奇观变幻莫测,风光旖旎非凡。

地址山西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

2、芮城县永乐宫旅游区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得名。永乐宫的中轴线上排列有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规模宏伟建筑,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 己特有的风格。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3、解州关帝庙旅游景区 4A景区

解州关帝庙创建公元589年,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现存规模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海内外游客、信众观光朝圣、寻根谒祖之胜地。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形成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三关文物旅游景区。解州关帝庙先后荣获“山西十大旅游品牌单位”、“ 山西省十佳优秀旅游景区”、“中华旅游文化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关

4、运城盐湖景区 4A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以南,中条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运城盐湖是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运城盐湖自古以产盐著名,所产之盐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5、永济普救寺旅游区 4A景区

普救寺旅游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景区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文明中外的游览胜地。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6、永济鹳雀楼景区 4A景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黄河文化的标志和象征。鹳雀楼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高73.9米,座南朝北,本依黄河水,南枕中条山,远可眺舜都遗址,近可瞰黄河之水天上而来。景区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

7、永济市神潭大峡谷景区 4A景区

神潭大峡谷景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永济电机厂南2公里处水峪口村,中条山北麓,距离市区仅2公里。景区范围包括整个水峪口村以及村后的深山、峡谷和森林,奇石、瀑布、特殊的地质地貌,溪水、森林、自然的民俗村落,构成了神潭大峡谷景区的独特吸引力,区内碧水蓝天、绿树红花、如诗如画,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冬冷夏凉,是夏季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水峪口村

8、万荣李家大院 4A景区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景区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区内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通风透光,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

9、舜帝陵庙 文物保护单位

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陵庙景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创意超前。景区总占地1778亩,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其中舜帝陵庙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庙又分神道、陵园、皇城三部分。神道上连理神柏,世间罕见;陵冢上五子古柏,苍劲肃穆;皇城城墙高大,庙内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皇城已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10、垣曲历山景区 4A景区

垣曲历山风景区,位于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文堂村,是中原与华北互通的重要门户。区内的历山原始森林是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有植物1400余种,动物300余种,享有“山西天然植物园”和“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景区主要有舜王坪皇姑幔、猕猴源、迎客松白云洞、东峡、西峡、山迪岩等旅游景点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文堂村

3. 帝喾的陵墓

2处。

颛顼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乡三阳庄村西北,面积5公倾。四周建围墙,称紫荆城。南北长66米,东西宽165米。墓前立一石碑,上书“颛顼帝陵”,陵墓以南200米为陵庙,前有山门,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后 大殿。附近立有石碑165座。條萊垍頭

颛顼陵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其西为帝喾陵,故又称颛顼帝喾陵。现仅存一个大沙岗和二通石碑。

4. 黄帝文化遗址或景区

一、盘古

河南省桐柏县盘古大殿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神,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完整、最古老的创世神话。

二、上古时期的“三皇”

1、燧人氏

商丘 燧皇陵-燧人氏(火祖)墓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人们奉他为“三皇之首”遂皇(火祖)。

2、伏羲

河南淮阳 太昊陵伏羲墓

伏羲氏传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人们奉他为“三皇”戏皇。

3、神农氏

宝鸡炎帝陵陵寝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据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人们奉他为“三皇”农皇。

三、上古时期的“五帝”

1、黄帝

延安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

2、颛顼

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颛顼帝喾陵(俗称二帝陵)。

3、帝喾

商丘市高辛集帝喾陵。

4、尧帝

临汾尧都区大阳镇尧帝墓。

5、舜帝

湖南永州宁远县 九嶷山舜帝陵

5. 颛顼帝喾陵在哪里

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6. 舜帝陵风景名胜区

1 坦田村

坦田村是隐藏在山林间的古村,从零陵到道州的州路,一路翻山越岭经过坦田后,翻越村南狮子岭的关口,就是一片坦途入道州了。

2 干岩头村

干岩头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以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且保留完整的周敦颐后裔居住的周家大院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 名村。

3 塘碑村

一个有历史存在感的村庄——塘碑村,位于永州市道县乐福堂乡。数万年的建村史,令人心弛神往。

7. 颛顼帝喾陵图片

帝喾(kù):姬姓,名俊,华夏族。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 ,黄帝曾孙。

帝喾是帝喾部落的首领称号,帝喾部落是夷人的一个分支,与颛顼部落有近亲关系,帝喾后来继承颛顼为东夷部落集团的首领。

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前2270年)受封为辛侯,15岁(前2260年)辅佐叔父颛顼,前2245年(颛顼78年)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当年改元为帝喾元年,深受百姓爱戴。享寿100岁;死后葬于故地高辛,建有帝喾陵。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8. 颛顼帝喾二帝陵

殷墟、妇好墓(在殷墟里)、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峰塔、岳飞故里岳王庙汤阴)、颛顼、帝喾二帝陵(内黄)、曹操墓(不解释)……其他不太了解,去的次数少,静待补充

9. 轩辕黄帝陵景区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咸阳兴平市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城东 15 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茂陵不仅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 ( 公元前 139 年 ) 开始,到他死前后共建了 53 年。

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展藏之”。由于陪葬物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俑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 年在茂陵东侧出土 200 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

NO.9 昭陵

昭陵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 22.5 公里的九旧缴稀

从唐贞观十年 ( 636 年 ) 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 ( 743 年 ) ,昭陵建设持续了 107 年之久,周长 60 公里,占地面积 200 平方公里,共有 180 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 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 下名陵”。

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NO.8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 170 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 1381 年 ) ,至明永乐三年 ( 1405 年 ) 建成,先后调用军工 10 万,历时达 25 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 20 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NO.7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西,东距遵化市 26 公里,西至北京 125 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

清东陵于 1661 年 ( 顺治十八年 ) 开始修建,历时 247 年,陆续建成 217 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 15 座陵园。陵区南北长 125 公里、宽 20 公里,埋葬着 5 位皇帝、15 位皇后、136 位妃嫔、3 位阿哥、2 位公主共 161 人。

1961 年,清东陵被国 wy 列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 年 11 月,第 2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清东陵和清西陵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 31 处世界遗产之一。

NO.6 汉阳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塬上。

汉阳陵占地 20 平方公里,有 190 多个外藏坑,其中围绕帝陵的 81 个外藏坑地位和等级最高,出土了大量陶俑,包括武士、仕女、文官,还有陶塑家畜、木车马。

最近新建成开放的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文物保护和展示理念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被 2005 年召开的国际古迹保护理事会第十五届年会确定为全世界文物保护和展示的示范工程,是目前中国第一座紧贴帝陵、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不同小气候环境中、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并采用国际上先进配套设施的现代化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NO.5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 5.5 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 70 公里。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 1954 年才由湟中县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 185 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 1206 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 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还给后世留下无数谜团。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处,更是谜中之谜,几百年来人们四处打探一无所获。最近,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国内媒体出现:日本和蒙古联合考古队宣布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消息发表后,有关专家学者却对这个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怀疑。

NO.4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 ( 1409 年 ) 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 230 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 世系表 ) 。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位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1957 年,北京市 ZF 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 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国 wy 公布八达岭 - 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 44 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 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 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NO.3 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 6 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 年 ( 684 年 ) ,神龙二年 ( 706 年 ) 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唐初,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朝国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 4.9 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 1450 米,东墙长 1582 米,西墙长 1438 米,总面积约 230 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 60 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NO.2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 30 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 13 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 38 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 2000 万,而筑陵劳役达 72 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 2000 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 5~25 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 ( 前 247 年 ) 至秦二世二年 ( 前 208 年 ) ,历时 39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 51 米,底边周长 1700 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 400 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 2000 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NO.1 黄帝陵

黄帝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 118 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 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 4 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 3 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 4 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 4 米,周长约 50 米,陵前 40 米处有一约 20 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 “汉武仙台” 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了。

内黄颛顼帝喾陵景点门票 内黄颛顼帝喾陵介绍 帝喾

1. 内黄颛顼帝喾陵介绍

安阳县各村的庙会时间:

1、安阳桥(袁林)庙会 农历正月十六;

2、东关玉皇庙会 农历腊月十五;

3、大生禅庙会(南漳涧村) 农历三月初三;

4、药神庙会(城内大院街) 农历三月十八;

5、天宁寺会(大寺街会) 农历五月初五;

6、龙王庙会(西关) 农历六月十二;

7、汤阴岳飞庙庙会 农历二月十五;

8、林州黄华庙会 农历三月初三、七月十八;

9、内黄颛顼帝喾陵庙会 农历三月初三、七月十八;

10、安阳县长春观古庙会 农历九月初三;

11、汤阴羑里文王庙庙会 农历九月十八。另外还有二月二柴库 ,二月初五段邵村,三月二十一刘家庄,四月初八置度。每逢十五东关有会,二月十八石家沟会。

2. 内黄县颛顼帝喾陵

颛顼陵在全国有1处

颛顼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乡三阳庄村西北,面积5公倾。四周建围墙,称紫荆城。南北长66米,东西宽165米。墓前立一石碑,上书“颛顼帝陵”,陵墓以南200米为陵庙,前有山门,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后为大殿。附近立有石碑165座。

颛顼陵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其西为帝喾陵,故又称颛顼帝喾陵。现仅存一个大沙岗和二通石碑

3. 颛顼帝喾二帝陵

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陵地占地面积350余亩,南北长2050米,东西宽1060米。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划归滑县,1940年划归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

史载二帝葬于“鲋山之阳”,即指此处。封土冢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4米,顶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残存有高1米左右的砖砌陵墙,南面陵墙上分别镶嵌有“颛顼陵”和“帝喾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记载,砖砌围墙系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所筑。在二帝陵庙之前的高台地上,还残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庙拜殿和左右配殿。近几年,在拜殿和配殿前后清理出历代碑碣165通。为元、明、清时期的遗物,内容多为历代王朝派遣特使来此祭奠的祭文、历代重修陵庙的庙记,以及文人墨客的拜谒赋诗。2000年晋升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4. 内黄颛顼帝喾建都

颛顼又名高阳。汉代有所谓高阳酒徒,高阳又是个地名。高阳,在今天的开封陈留一带。

(帝喾又名高辛,同样高辛也是地名,今商丘有高辛镇,四千年地名不变。)

颛顼高阳,生于高阳(今开封陈留),葬于帝丘(今濮阳内黄颛顼陵)。

而帝喾都亳,生于高辛(均今河南商丘)。

以上,史有记载。

5. 颛顼帝喾的陵墓在哪里

河南省有五大阳。它们分别是洛阳、信阳、濮阳、安阳、南阳。

洛阳: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著名的景点有:神州牡丹园、龙门石窟、白马寺、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在河南的五大阳中,知名度最高。

信阳: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同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鸡公山、五云、两潭、还有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等古迹以及大量的革命历史纪念地。茶叶珍品信阳毛尖尤为知名。

< p>濮阳: 素有“龙乡之称”的濮阳是座年轻的城市,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 景点有:中原绿色庄园、仓颉、仓颉陵、郑板桥纪念馆 、中华第一龙等

安阳: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诞生地、红旗渠精神发源地、岳飞故里、上古颛顼帝喾二帝陵墓所在地。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以玉雕业而闻名海内外,是我国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著名景点有:卧龙隐迹、医圣芳泽、灵石汉韵、衡星高冢、府衙古意、孤峰独秀 、育水平湖(含梅花寨和槐香湾)、府山晓月。

6. 颛顼陵在内黄还是商丘

内黄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内黄于汉高祖九年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内黄是最早的“四朝古都”,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

7. 内黄帝喾大道位置

T70耗时3.5小时,出安阳站,车站广场南侧乘坐3路公交,或广场东南角乘坐27路公交,到汽车东站下车(耗时约20分钟),然后乘坐安阳到濮阳的汽车到内黄,耗时约1.5小时,乘坐安阳到内黄的汽车稍慢一点。

3路或27路公交很多,不用等太久,安阳到内黄方向的汽车也很多,不用等太久就有车。

正常情况下应该不耽误你吃午饭,办完事抓紧时间回安阳,乘T151晚上22:39就可回到洛阳。

8. 黄帝 帝喾

帝喾(kù):姬姓,名俊,华夏族。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黄帝曾孙。帝喾是帝喾部落的首领称号,帝喾部落是夷人的一个分支,与颛顼部落有近亲关系,帝喾后来继承颛顼为东夷部落集团的首领。

9. 帝喾颛顼简介

黄帝有一儿子叫昌意。昌意给老爷子生了个孙子,就是颛顼;  黄帝还有儿子叫玄嚣。玄嚣生了儿子叫蟜(音同角)极。这爷俩都没啥名气。不过蟜极有一儿子叫喾,所以帝喾是“黄帝之曾孙也”;  再来说尧,他要管帝喾叫一声“爸爸”。得,他与黄帝的关系就不言自明了;  然后是舜。舜他爸叫瞽叟,瞽叟他爸叫桥牛,桥牛他爸叫句望,句望他爸叫敬康,敬康他爸叫穷蝉,穷蝉他爸叫颛顼。得,说累了,也说明白了;  最后是禹。他爸是鲧,鲧他爸就是颛顼。所谓“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10. 黄帝 帝喾 颛顼

黄帝有一儿子叫昌意。

昌意给老爷子生了个孙子,就是颛顼;   黄帝还有儿子叫玄嚣。玄嚣生了儿子叫蟜(音同角)极。这爷俩都没啥名气。不过蟜极有一儿子叫喾,所以帝喾是“黄帝之曾孙也”;   再来说尧,他要管帝喾叫一声“爸爸”。得,他与黄帝的关系就不言自明了;   然后是舜。舜他爸叫瞽叟,瞽叟他爸叫桥牛,桥牛他爸叫句望,句望他爸叫敬康,敬康他爸叫穷蝉,穷蝉他爸叫颛顼。得,说累了,也说明白了;   最后是禹 他爸是鲧,鲧他爸就是颛顼。所谓“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帝喾,继颛顼都商丘的远古第二个帝王 帝喾

帝喾商丘

帝喾是远古五帝之一,是继颛顼都商丘的远古第二个帝王。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nì)。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基根,为华夏祖先。他从小投师于高人,学得了丰富的知识,德行高尚。《帝王世纪》记载,“帝喾高辛氏……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

帝喾所都之亳在哪里?《帝王世纪》载:“谷熟为南亳”。《括地志》载:“谷熟西南三十五里,有南亳故城。”《括地志》是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的特点,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既然那时还有南亳故城,就充分说明南亳在谷熟西南三十五里。《史记·正义》也引《括地志》说:“宋州(商丘)谷熟西南,南亳古城”。

在帝喾时期,天下所谓“亳”者只一,即后来所称的“南亳”。尧、舜时,帝喾的儿子契被封于此。刘向《列女传·契母简狄》记载,“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之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之于亳。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至殷汤兴为天子。”史书载,从契至汤,商先公们曾有八次迁都,但迁来迁去,最终又回到了亳。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读史札记》说:“然则亳果安在邪?予谓古本无今世所谓国名。古所谓国者,则诸侯所居都邑而已。然四境之内,既皆属一人所统,则人之称此国者,亦渐该四境之内言之。于建专指都邑之国,乃渐具今世国名之义焉。都邑可屡迁,而今世之所谓国名者,不容数以千计变。于是虽迁新邑,仍以旧都之名名之。如晋之新故绛是也。商代之亳,盖亦如是。”这就是说,商代每迁新的都城,仍以旧都之名“亳”为都城名,所以古书上可见有不少地方称“亳”。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睢水注》中云:“睢水,……又东迳亳城北,南亳也,即汤所都矣。”《嘉靖归德志》载:“州东南四十里(旧志),归德境,商之故都。自帝喾都亳后世皆居焉。此则三亳之一,见《尚书》,又见《史记》。三亳者,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汤始迁于京兆杜县亳亭,再迁于帝喾之故都,故曰徙先王居,且所谓伐夏归亳诸侯率职来朝正南亳也。”可见汤“徙先王居”徙的是帝喾所都之“南亳”。《嘉靖归德志》又载:“书(《尚书》)曰王归自兖,夏至于亳,诞告万方。亳,汤所都,即是(后来的)县也。晋隋唐宋金皆置县,元罢县置巡检司。国朝洪武初废巡检司为镇。旧县城:城东南四十五里,谷熟之南,即古亳故墟,建置不知其世,正德中基址犹存,今淤。”

《尚书·立政》“三亳阪伊”《疏》云:“皇甫谧以三亳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

另外还有“耿亳”和陕西关中的“杜亳”、位于山西垣曲的“垣亳”、位于濮水流域的“濮亳”、 位于定陶之东、成武县北境的“济亳”,还有“郑亳”、郼薄(亳)、“景亳”等。景亳即景山那里的商的都城,郑亳即在郑那个地方的商的都城。其它依然。这些“亳”之所以冠以当地的原名,就是为了区别于最初的“亳”,即帝喾所都之亳,即“南亳”。《帝王世纪》载:“今梁(指商丘)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商丘县志》载:“书(《尚书》)所称三亳者,蒙县之亳曰北亳,汤所兴;谷熟之毫曰南亳,汤所都;偃师之毫曰西亳,汤所迁也。”“帝喾陵:在城南高辛里。帝喾都亳,故葬此”。

“谷熟西南三十五里,有南亳故城。”帝喾为之都。帝喾治理天下的方略是:“德莫高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于大仁。”为把天下治理好,他任用贤才,《左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喾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身,养成了大公无私的美德,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自身。身为天下之主,他却十分俭朴,穿戴服用和常人一样。他为天下百姓着想,对资财俭节使用,反对浪费。为了提高人民的素质,他抚爱地教化万民,让大家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守信。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凡是日月照耀、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都亳,还设五正之制,以勾芒氏(即重氏)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为火正,以蓐收氏为金正,以玄冥氏为水正,以后土氏为土正。勾芒氏专事天文历法,主祭东方和春季之神;祝融氏主事农业,主祭南方和夏季之神;蓐收氏为少昊氏古老的一支,主管刑罚,主祭西方和秋季之神;玄冥氏主事水利,主祭北方和冬季之神。

爱民更是帝喾的一大圣德。“博爱”道德在历史上的提出,一般以为始于韩愈的《原道》:“博爱之谓仁”。实际始于帝喾。帝喾“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大于博利人”的话便是证明。

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帝喾命人研制乐器、创作歌舞。《仲夏纪第五·古乐》和《吕氏春秋·古乐》都记载:“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箎(chí,横吹竹制吹管乐器)、鞀(鼗,táo,有柄的小鼓,拨浪鼓)、椎、钟。”据《山海经》记载,他命八子开始创作出歌曲和舞蹈,教人演唱和表演。历代都认为残疾人是社会的一大负担,而帝喾对残疾人不但不歧视,而且想法培养他们的技能,以发挥他们的才智,让残疾人在取得尊严的同时也为社会作贡献。他让乐师组建了一支盲人乐队。这是中国最早的盲人乐队。《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记载:“帝喾高辛氏代高阳氏王天下,使瞽人拊(fǔ,敲意)鞞鼓、击钟磬。凤皇(凰)鼓翼而舞。”“瞽人”即盲人。由此可见,帝喾对残疾人和常人一样抚爱。古本《竹书纪年》也有同样的记载:“(帝喾)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罄,凤凰鼓翼而舞。”说帝喾让这支盲人乐队打着大鼓和小鼓、敲击着钟和罄演奏,美妙的音乐响彻空中,引得凤凰从远处飞来,在空中和着音乐展翅而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宋书》也说:“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一种比较整齐的龅牙,古人认为是圣人之像),有圣德,代高阳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等等。

唐·袁郊《二仪实录》云:“帝喾始制帷帐。”帝喾时代不但发明了多种新的乐器和乐舞,还开始使用帷帐作专门的舞台布置。

帝喾所在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认为人间祸福都是天和鬼神决定的。为了不让天和鬼神向民众降灾,他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如此敬天和鬼神,现在看来是迷信,但在当时,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给天下祈福,从而也可见他爱民的高尚品德。因此,司马迁赞扬他道德高尚。他严格要求自己,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不能不让百姓亲近他。所以,司马迁说,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他,归服他。

为了农耕的发展,帝喾对天文历法的探索孜孜不倦。在他之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业生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国语·鲁语上》说:“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帝喾能按照日、月和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季节的顺序,教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韦昭注曰:“三辰,日、月、星。以治历明时,教民稼穑以安也。”《大戴礼·五帝德》又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他科学地探索天象和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他对天文学的探索成果,使华夏农业出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教子传德也是其圣明的一大表现。《艺文类聚》说:“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酆氏庆都,生子放勋;次妃女陬訾氏女生帝挚。”帝喾作为圣德之君,还和四妃一同把德传给儿子,使四个儿子都成了对中华民族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帝喾元妃姜嫄是一位极其娴淑有德的伟大女性,《诗经·鲁颂·闷宫》曰:“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名声赫赫圣母姜嫄,她的德性端正专一。上帝给她特别福泽,痛苦灾害没有经历)《史记·周本纪》载,其子“弃(后稷)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弃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伟人的高远志向)。帝喾和姜嫄教育他好好学本领,以后多为百姓做好事。后稷“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弃的后代逐渐兴旺,后来至周武王时建立了周朝,周族人尊弃为始祖。帝喾次妃简狄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女子。刘向《列女传·契母简狄》说,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之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之于亳(今商丘)。”因此有了远古的商国。

《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娶陈锋(又作陈酆)氏女,生放勋(即后来的尧帝)”。《金楼子》曰:“次陈酆氏女曰庆都,生尧。”周长富《尧母庆都考》说:“唐尧之所以能迈三皇越前帝,与其母庆都的教育辅佐有直接关系。庆都出生在炎帝神农氏这样一个领袖群伦的氏族中,又与黄帝轩辕氏世代通婚,炎黄人文始祖的熏陶和丰富的阅历,使她具有非凡的政治经验和智慧。她敏锐地洞察到颛顼帝的宗教革命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教育唐尧创新思维,继往开来,作出了踵武前贤的辉煌业绩,被儒家讴歌成为思想大同社会的圣王。”“唐尧‘其仁如天’,这应该说是庆都相夫教子的结果。”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娶娵訾(jūzī)氏女,生挚。”《金楼子》说:“次陬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常仪性情温和,知大义,晓天文,是帝喾的占天官员(见《山海经》),曾帮助帝喾制定时历。帝喾和常仪教育挚治理天下的知识,后来挚继承帝喾为部落大联盟酋长,开了子继父位的先例,也为夏禹建立家天下的奴隶制王朝创下了理论依据。

帝喾的四个儿子都为中华民族文明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三国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喾都商丘,而且死后葬于商丘,说明他一生虽然到过许多地方,但在商丘的时间是很长的。他的高尚品德奠定了商丘德文化的坚实根基,也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来源:商丘日报

文/刘秀森

编辑:小 图

13598381996

帝喾自由行旅游攻略

  • 帝喾陵景点 颛顼帝喾陵景区

    帝喾陵景点 颛顼帝喾陵景区 1. 颛顼帝喾陵景区2. 舜帝陵景区3. 帝喾的陵墓4. 黄帝文化遗址或景区5. 颛顼帝喾陵在哪里6. 舜帝陵风景名胜区7. 颛顼帝喾陵图片8. 颛顼帝喾二帝陵9. 轩辕黄帝陵景区


    2023-03-08
    1882 9
  • 内黄颛顼帝喾陵景点门票 内黄颛顼帝喾陵介绍

    内黄颛顼帝喾陵景点门票 内黄颛顼帝喾陵介绍 1. 内黄颛顼帝喾陵介绍2. 内黄县颛顼帝喾陵3. 颛顼帝喾二帝陵4. 内黄颛顼帝喾建都5. 颛顼帝喾的陵墓在哪里6. 颛顼陵在内黄还是商丘7. 内黄帝喾大道位置8. 黄帝 帝喾9. 帝喾颛顼简介10. 黄帝 帝喾 颛顼


    2024-06-09
    234 93
  • 帝喾,继颛顼都商丘的远古第二个帝王

    帝喾都商丘帝喾是远古五帝之一,是继颛顼都商丘的远古第二个帝王。《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nì)。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

    2022-01-23
    1124 68
  • 帝喾陵景点 轩辕庙黄帝陵旅游攻略

    帝喾陵景点 轩辕庙黄帝陵旅游攻略 1. 轩辕庙黄帝陵旅游攻略2. 轩辕黄帝陵在哪3. 黄帝陵轩辕庙在哪里4. 黄帝陵轩辕庙景区5. 黄帝陵攻略自助游攻略6. 轩辕黄帝陵到底在哪里


    2024-06-03
    1206 71
  • 颛顼帝喾陵文物景区 舜帝陵考古遗址

    颛顼帝喾陵文物景区 舜帝陵考古遗址 1. 舜帝陵考古遗址2. 舜帝墓考古3. 舜帝陵历史4. 舜帝陵考古遗址简介5. 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6. 舜帝陵博物馆简介7. 舜帝庙遗址8. 舜帝庙遗址博物馆9. 舜帝陵考古遗址介绍


    2023-03-28
    527 88
  • 炎帝陵风景区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炎帝陵在哪里株洲炎帝陵旅游攻略

    炎帝陵风景区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炎帝陵在哪里株洲炎帝陵旅游攻略 2021株洲炎帝陵旅游攻略及游玩注意事项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炎帝陵在哪里株洲炎帝陵旅游攻略炎帝陵景区在哪里炎帝陵在哪里炎帝陵风景名胜区表演时间炎帝陵景区免费对医护人员开放炎帝陵在什么地方?怎样介绍炎帝陵范文


    2023-12-13
    484 81
  • 东帝汶帝力机场-东帝汶飞机

    东帝汶帝力机场-东帝汶飞机 新加坡飞东帝汶几个小时到达从厦门机场到东帝汶帝力机场多长时间?西安到东帝汶如何乘机中国人在越南可以直接出境去东帝汶吗?请问一下东帝汶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如何办理落地签


    2023-08-22
    41 62
  • 白帝城有什么景点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白帝城有什么景点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1.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2. 白帝城的具体位置3. 白帝城图片 风景区百科4. 白帝城旅游攻略白帝城好玩吗5. 白帝城风景旅游区6. 白帝城景区在哪里7. 白帝城主要景点8. 白帝城旅游9. 白帝城景区简介


    2023-10-08
    124 60
  • 白帝城的景点有哪些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白帝城的景点有哪些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1.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2. 白帝城主要景点3. 白帝城图片 风景区百科4. 白帝城景区简介5. 白帝城风景旅游区6. 白帝城景区在哪里7. 白帝城旅游攻略白帝城好玩吗8. 白帝城景点9. 白帝城什么地方10. 白帝城景区旅游攻略


    2024-02-07
    1161 72
  • 二帝陵景区的位置 二帝陵是哪二帝

    二帝陵景区的位置 二帝陵是哪二帝 1. 二帝陵是哪二帝2. 二帝宫二帝是谁3. 二帝陵景区4. 二帝陵在什么地方5. 二帝陵的由来6. 二帝陵是哪二帝怎么读7. 介绍二帝陵8. 二帝陵的历史


    2023-10-02
    1170 47
  • 白帝城风景区照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白帝城风景区照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 1. 白帝城景区的白帝城介绍2. 白帝城什么地方3. 白帝城的具体位置4. 白帝城景区简介5. 白帝城景区旅游攻略6. 白帝城景区在哪里7. 白帝城旅游8. 白帝城主要景点9. 白帝城风景旅游区


    2023-11-05
    969 41
  • 扬州隋炀帝陵,一座寒酸的帝王陵墓,一代帝王竟是如此下场

    扬州隋炀帝陵,一座寒酸的帝王陵墓,一代帝王竟是如此下场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禁卫军将领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隋炀帝,一代帝王就此陨落。隋炀帝死后,埋在哪里呢?中国好几个地方都传说有隋炀帝墓,扬州有,河南也存在,远到陕西武功县也有一座隋炀帝墓,是真是假众说纷纭,直到2013年,发现了真正的隋炀帝墓,这些争议才盖棺论定。2013年,一个房地产公司在扬州西湖镇

    2022-01-16
    1910 37
  • 黄帝陵风景区 黄帝陵介绍黄帝陵游玩攻略

    黄帝陵风景区 黄帝陵介绍黄帝陵游玩攻略 黄帝陵景点介绍黄帝陵介绍黄帝陵游玩攻略黄帝陵景点介绍延安黄帝陵有什么好玩的门票多少钱延安黄帝陵是哪个皇帝黄帝陵旅游攻略黄帝陵地址在哪里黄陵县旅游景点


    2024-05-02
    986 91
  • 周口关帝庙景点 全国关帝庙排行周口关帝庙

    周口关帝庙景点 全国关帝庙排行周口关帝庙 1. 全国关帝庙排行周口关帝庙2. 周口关帝庙文化旅游区3. 周口关帝庙景区门票4. 关帝庙开放时间周口5. 全国关帝庙排行周口关帝庙第几6. 周口关帝庙供奉哪些7. 周口关帝庙的来历8. 周口关帝庙好玩吗9. 周口关帝庙是哪位大神10. 周口关帝庙是关公庙吗11. 河南周口关帝庙简介


    2024-02-26
    894 93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