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旅游景点 苏轼的旅游路线

导读:关于苏东坡旅游景点 苏轼的旅游路线 1. 苏轼的旅游路线 2. 苏轼的旅游景点 3. 苏轼的旅途 4. 苏轼旅行的十首诗 5. 苏轼的景点 6. 苏东坡游历的路线 7. 苏轼 旅游 8. 苏轼旅游的诗 9.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10. 苏轼旅游经历

1. 苏轼的旅游路线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2. 苏轼的旅游景点

1、游三苏故居,享诗意人生。

  2、孕奇蓄秀地,三苏古祠堂。

  3、拜谒三苏故居,对话千年东坡。

  4、三苏传神韵,一祠文化魂。

  5、古祠古风古文化,数一数二数三苏。

  6、拜三苏古祠,访东坡老家。

  7、天府文脉地,千古三苏祠。

  8、三苏名天下,一祠阅古今。

  9、品东坡文化赏西蜀园林——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10、千年英雄苏东坡,文脉圣地三苏祠。

  11、三苏文脉,一祠书香。

  12、登录三苏祠堂,下载锦绣文章。

  13、人文三苏祠,天地一眉山。

  14、访文圣故居,品三苏华章。

  15、东坡成才地,三苏古祠堂。

  16、一园秀天府,一祠仰三苏。

  17、三苏领宋韵,一祠秀古今。

  18、一门三苏,祠名天下。

  19、一祠品三苏,一馆阅千年。

  20、品东坡文化游三苏故居——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3. 苏轼的旅途

  苏轼(1037~1101)嘉佑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详细: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结果,被迫离京。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 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4. 苏轼旅行的十首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行旅诗,是诗人在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所著。三峡两岸,猿啼猴鸣,此落彼起,不绝于耳;江上轻舟,飞速行驶,重山叠岭,瞬息穿过。

早发白帝城》

《午憩僧房》

宋·严粲

黄尘吹不到禅房,窗纸风翻叶叶凉。

触热行来牵昼梦,孤蓬听雨下潇湘。

5. 苏轼的景点

惠州西湖并没有苏东坡的坟,苏东坡不是在惠州去世的,惠州西湖有苏东坡的小妾王朝云的墓,苏东坡的原配很早就离世,葬在了四川老家,苏东坡被朝廷流放只有他的小妾王朝云跟随着他,他们在惠州待了八个多月,期间王朝云不服南方的水土生病离世,苏东坡就把她葬在西湖边,人称朝云墓,如今已经是一个有名的景点。

6. 苏东坡游历的路线

黄州,湖北省东部,与鄂州市隔江相望,距武汉市仅1小时车程。

"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7. 苏轼 旅游

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记叙了两次游赤壁之事,其中都提到同游的“客”。

  在前赋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位“吹洞箫”的“客”,他究竟是谁?据考证:元丰五年夏,有一位名叫杨世昌的道士,从庐山到黄州东坡雪堂作客,居留数月之久。东坡曾为书一帖,称赞他:“善画山水,能鼓琴,晓星历,通知黄白药物,可谓艺事矣!”又东坡《次孔毅夫韵》诗亦云:“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相随只两膝……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因此,一般认为,《前赤壁赋》中的吹箫人即是杨世昌。

  后赋提到了“二客”。据《续诗人玉屑》 记载,“东坡有一帖云:‘十月十五日,夜,与杨道士泛舟赤壁。’”日期与后赋中的“十月之望”正好同时,可知,“二客”中,一客仍是杨世昌,至于另一客,则不可考。

8. 苏轼旅游的诗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原文:條萊垍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頭條萊垍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頭條萊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垍頭條萊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條萊垍頭

3、《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原文:條萊垍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條萊垍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頭條萊垍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頭條萊垍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頭條萊垍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條萊垍頭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垍頭條萊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垍頭條萊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6、《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頭條萊垍

原文:頭條萊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垍頭條萊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垍頭條萊

7、《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

原文:條萊垍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頭條萊垍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條萊垍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條萊垍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8、《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條萊垍頭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頭條萊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 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10、《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頭條萊垍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垍頭條萊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9.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的苏堤就是苏轼筑起来的,后来苏轼被贬到惠州,在惠州筑起一个惠州西湖。

10. 苏轼旅游经历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 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 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11、难兄难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12、心中的佛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佛。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 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 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 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11、难兄难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12、心中的佛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佛印回答说看到佛。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你输得好惨。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Hash:e8fb439062ec1a805b710a80200907ca021ae846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