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景点有别有洞天 洞天是哪里的景点

导读:哪里景点有别有洞天 洞天是哪里的景点 1. 洞天是哪里的景点 2. 洞天景点在哪里 3. 天洞景区介绍 4. 小有洞天是哪个景区 5. 洞天仙境附近还有什么景点 6. 大小洞天在哪个景区 7. 洞天在什么地方 8. 天洞有别是哪里的风景 9. 别有洞天在哪里景点 10. 别有洞天是哪里的景区

1. 洞天是哪里的景点

大家都知道,三亚的“大小洞天”,又称“海山奇观”。小洞天是宋朝吉阳军知军周康发现的,后来明朝崖州太守毛奎所建成。那里有很多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当年毛奎所刻的“海山奇观”四个大字,在这块石壁下还刻有《大小洞天记》。   当人们站在那块石头上,顿觉“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这种感觉,大家现在站在这里分更加浓烈。现在人们都可以找到“小洞天”,但“大洞天”不知所踪。据说,大洞天“景犹奇绝而深秘”。前几年,海山奇观景区还悬赏50万在其景区中寻找“大洞天”,大家可想而知结果如何,自然是没有人能找到了,因为“大洞天”根本就不在那里。“大洞天”就在分界洲岛上。   当时,这里也属于吉阳军管辖,曾经知军周康乘船路过此地,看到了这里自然景观奇特异常。于是,他命船家将船靠岸,登上了这座岛上,在这里他所看到了阳光照耀的大海,潋滟波涛,清妍山色。   他从洞口进入,看到这里是别有一番洞天。这里千年古榕盘根错节,草绿花红,果香扑鼻;石头相垒成屋,缝隙透光,天如一线,这样的景色与他的老家相差甚远,后来,他到了小洞天,见其景色与大洞天相当,有鬼斧神工之妙,于是写下了《大小洞天记》。后人不知,其实大洞天、小洞天为两个不同的地点,而认为大小洞天是在一起的,因而苦苦寻求,总不得所踪。   其实,大洞天在分界洲岛上,人们在小洞天景区里寻找自然是无法找到了。原先大家也不知道,只是后来要开发这座岛时,才在岛上发现了,从洞口进入后,这里是别有洞天。大家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的情景,古榕树盘根错节,古藤缠绕,石屋石凳天然而成。据在周围打渔的一些老渔民说,这里很早以前就成为他们的避风港,以前天气预报不准确,有时候来不及避风就把船靠岸,他们就会在这个石洞来避风雨。听他们的祖辈们说这里一直就称“大洞天”。

2. 洞天景点在哪里

大小洞天风景区毗邻大海,原名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景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风景区内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山、海、林泉是构成一个旅游名胜必不可少的条件。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

2020年2月14日,三亚旅文集团大小旅游洞天旅游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和警察实行免费开放。

3. 天洞景区介绍

山西临汾云岳山景区旺季时门票80元每人,淡季时40元每人。云岳山景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形成了奇峰异景,人文景观30余处,自然景观50余处。如神塔叠翠,玄门结胞、张公背婆、老君葫芦、双虎守院、栓马石桩、金鸡报晓和仰天巨神等。

特别是蜡台夜光、石穴藏冰、鬼石自拍、桑揪换样、青鸟定风、礼泉揖让、地牛吼雨、毛头踏雪、阎王勾魂等自然奇观更是神秘莫测,让人称奇。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又给云丘山增添了精灵,从隋唐起就有佛徒在此凿窟造像,所遗玉天洞隋唐佛教文化之精品;多宅灵岩寺佛塔为晋西南仅见之明代浮图;玉莲洞为宋元道徒修行之圣地;唐代(佛)经刻、摩崖造像,宋代龙公龙母石刻,明 浮图,元代道宫,明清古建,无不引人入胜。八宝宫、五龙宫,一、二、三天门,祖师顶,玉皇顶点缀山巅,绘制了一幅"天人合一"之立体画卷,流芳溢彩,引人入胜.云丘与武当山齐名,历史上誉有"藐姑射山最秀之峰巅"之称和"汾河一代第一名胜地"之誉。云丘,山奇险、水清秀,春花、夏冰、秋红、冬云、地灵、人杰,是寻觅传统文化遗踪,领略天然奇景神韵。

4. 小有洞天是哪个景区

麦积山在甘肃省,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据《梁高僧传》载,南宋永初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300余人。西魏时,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这里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曾请庚信为他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隋文帝仁寿四年,秦州使在麦积山顶修建高9.4米的七级宝塔一座,相传为阿育王84000宝塔之一。至今宝塔仍巍然屹立在山顶,不过只存五级,并系近年重修。

当人们进入麦积山风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行至山前,抬头仰望,只见龛窟密如峰房,依窟建檐,层层相叠。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其建筑高超雄伟,工程奇险浩大,令人赞绝。历代游客诗人,虽惊慕不已,敢于攀至顶端者却少如凤毛麟角。唯心史观有五代诗人王仁裕斗胆攀登,才写下了:“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题。”的切身感观。不过,现在的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

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在西崖的石窟中,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四壁及藻井壁画大部皆存,笔致纵放,为后魏作风。中绘佛说法图,千乘万骑来听。西画舍身饲虎图,虎有12,形态各异,堪称精品。尤其正壁龛中一石雕佛,最为妙绝,石佛背光中,上部伎乐天人12,各奏乐器。下部有飞天8个。左右各一侍者,虽小而各具神态。卷涡莲花中,亦有莲花生小佛头。中间坐佛,举掌端坐,显出说法时的慈祥和悦。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中,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 ,都是稀有的珍品。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1982年,麦积山以甘肃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石窟文化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

一、 宗教

以佛教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净土等内容,从壁画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传故事是佛教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涅盘等。通过对佛、菩萨、飞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精神启迪。

二、 艺术

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麦积山艺术以泥塑见长。艺术家们扬弃了以往那种斤斤计较的细部讲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统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从麦积山各时代造像可窥见当时艺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素材,加以艺术的夸张、想象、概括、提炼而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窃窃私语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现的

虔诚,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的童稚般的真诚和愉悦。所以,麦积山塑像受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了当地的人与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使人感觉佛国世界的可亲可爱,从而虔诚信奉。

麦积山石窟也曾是“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但由于多雨潮湿,壁画大多剥落,但仍保留北朝时期的西方净土变、涅磐变、地狱变及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等本生故事、壁画中描绘的城池、殿宇、车骑和衣冠服饰多具有汉文化特色,反映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飞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绘画以及薄肉塑四种形式的飞天。虽然飞天的故乡在印度,但麦积山的飞天却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艺术结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国文化的飞天。她没有翅膀,没有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美丽少女,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时,在壁画、雕塑中也同样反映舞蹈、乐器、为研究国古代音乐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建筑艺术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 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因而,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洞天仙境附近还有什么景点

峰林小镇 就是现在的【九龙小镇国际生态农业度假区(原荣强小桂林)】 里面游玩景点有如下: 山海经探险乐园、山海经探险乐园、水幕电影灯光秀、沙漠玫瑰园、华南最大夜明珠、龙宫—主题溶洞实景演出、红色影视体验基地、农耕文化园、七彩花田、峰林莲湖、峰林倒影、农耕文化园、千军峰林、峰林茶坊、峰林第一舟、飞龙桥、峰林荷香农庄、乡村美食。

洞天仙景生态旅游区 里面的游玩景点: 华南第一天坑、亚洲首创溶洞悬空玻璃栈道、寿龟映贵、观音赐福、莲花宝座、万绿福岛、溶洞水影天幕、翠竹林养生休闲区、青云桥、溶洞灯光夜游。

6. 大小洞天在哪个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原名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景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风景区内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山、海、林泉是构成一个旅游名胜必不可少的条件。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

7. 洞天在什么地方

洞天胜境即是人的身内造化,而外部山水则是人体之外延。由此,“洞天福地”也反映出了东亚地区独特的身体观与宇宙观。

8. 天洞有别是哪里的风景

天师洞是在青城山前山。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青城山还有四宫殿,分别是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上清宫。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上有两条裂隙,故名。

9. 别有洞天在哪里景点

1、在中堂景点:

乔致庸一生都在以“中庸之道”规范自己,规范事业,规范家族。他把“中”看作是人生最高境界,无论是做人还是经商,他都遵循“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理念。

2、德兴堂景点:德兴堂是乔全德的儿子乔致祥的宅院,位于在中堂的西侧,,取“长发其祥,唯有德者居之”之意,院落群布置有致、层次分明,总体布局为隶书“寿”字。

拓展资料:

一、乔家大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晋商大院建筑群,更有令人神往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又名在中堂,屋主曾是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乔致庸。全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 呈双“喜”字造型,共有6座大院、313间房屋。

乔家大院外景照片

二、乔家大院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 p>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等;从窗子的格式看,有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等,游人目光所及之处,都别有洞天,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乔家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乔家大院属于遗产型旅游资源,保留了完整的建筑群体,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称,因此誉满海内外。

10. 别有洞天是哪里的景区

是正规。大光洞景区位于浏阳市沿溪镇大光洞村,背靠连云山脉,景区的背面就是平江福寿山朱家冲。

大光洞景区的深处还有一处幽静的世外桃源:大光洞书院,进入书院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的感觉。这里水质一流,空气甜美。空气负离子含量极为丰富。白日蝶舞竹林,鹅行堤岸;夜间看点点萤火虫翩翩,听声声蛙鸣一片。真可谓“不问清泉问影竹,喧嚣无影对如酥。莫道天下无美景,只问客君到此无!

Hash:639db647315355a9627f4a2a21341f005e948dee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