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景点介绍英文介绍 敦煌旅游介绍词

导读:敦煌景点介绍英文介绍 敦煌旅游介绍词 1. 敦煌旅游介绍词 2. 敦煌旅游介绍词语 3. 敦煌莫高窟旅游介绍词 4. 敦煌壁画介绍词 5. 敦煌简介导游词 6. 敦煌旅游介绍词怎么写 7. 大漠敦煌介绍词 8. 敦煌旅游宣传词 9. 敦煌的介绍词

1. 敦煌旅游介绍词

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 ,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 。敦煌 ,无疑是此行的重头戏。而正因为有了莫高窟,敦煌才成其为敦煌 。无边大漠,苍凉遗址,那一刻的万般感触,确实是语言无法表述。对于很多人来讲,它是一个传奇、一种梦想、是时空轮回流转中的一道千年佛光。它是鲜活的,是艺术殿堂永远不灭的神话。

据莫高窟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忽然间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一心修行的乐尊自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便是佛祖的圣地,于是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至14世纪的一千多年中,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1900年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震惊天下,同时也开始了外国强盗抢偷洞窟文物的丑恶历史。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一位外国学者看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的正中央就是闻名中外的九层楼,也叫“北大像”。洞窟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一尊,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我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

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 ,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洞窟的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

参观莫高窟,必须由导游带领进入,大约十几人编为一组。据导游介绍,一般淡季可以看12个洞窟,旺季8个。为了保护洞窟里的绘画和塑像,所有洞窟都没有装灯,每个洞窟里都装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受到保护。而且,每个洞窟都是加锁的,导游手里拿着一大把钥匙,打开洞窟,带着游人进去,出来后立即锁上。

2. 敦煌旅游介绍词语

为敦煌作宣传的地奌在上海春秋旅游旗舰店。

为进一步推广敦煌文化旅游,加强敦煌与上海的文化旅游交流,敦煌文旅集团与上海春秋集团携手,于10月16日下午在春秋旅游西藏中路旗舰店举行“敦煌文化旅游(上海)推广中心落成仪式”。

这是华东区域首家敦煌文化旅游推广中心,旨在通过敦煌旅游资源、敦煌文创产品、敦煌服饰、敦煌土特产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展示,让上海市民近距离、生动地感受敦煌的独特魅力。

3. 敦煌莫高窟旅游介绍词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 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把莫高窟保护好,让它的保护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道道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

  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大漠“第二宝藏”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4. 敦煌壁画介绍词

以飞天为主,即画在壁画上的飞神。因为敦煌处于印度佛教文化、中原道教文化、西域文化重叠交互影响的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产生了敦煌壁画和飞天。

5. 敦煌简介导游词

河西走廊(HexiCorridor),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雍凉。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公元前1年已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洛阳;佛教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中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居延汉简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从河西走廊出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凉州白塔寺在这里屹立;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1600余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在这里留存;华夏族的农耕文明在河西走廊保留下来。

6. 敦煌旅游介绍词怎么写

敦煌,地处甘肃、新疆和青海三省交界的地方,其东面是三危山,南侧鸣沙山,西面沙漠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连,北面是戈壁,和天山余脉连接,目前由酒泉市代管,和酒泉这个“钢铁”城市不同,它独特的气质,注定非比寻常。

古书中记载,敦煌一词最早出现于张骞递送回朝的书信,信中记载月氏(yuèzhī;旧读rùzhī或ròuzhī) 居住在敦煌,祁连间。古人对很多地点的命名其实非常直接,敦为大,煌为盛,两个字就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繁茂和重要。

7. 大漠敦煌介绍词

大漠敦煌音乐表达的是对坚守大漠敦煌之人的赞美之情,他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祖国的百姓都会永远的记住的。

8. 敦煌旅游宣传词

【第1句】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她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她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她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第2句】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河畔,始建于366年,经历了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莫高窟不仅记录了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代教信仰,保存了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示了中古时期广阔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一千多年间的艺术流传及演变。敦煌石窟艺术内涵十分丰富,牵涉到宗教历史,艺术等多方面学科知识。

【第3句】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见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莫高窟是绝美的,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因为肤浅的艺术品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着文化,意味着美。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第4句】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第5句】每个时代,每个洞窟又有这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要理解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融会贯通以后在通过,自己的讲解艺术传达给观众,并不是一件易事。敦煌研究院每年对讲解员做专业的培训,从敦煌艺术研究院到当今文化等各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知识。莫高窟,是个神圣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心无杂念进每一个窟不要心地不善良。

9. 敦煌的介绍词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飞天、飞仙不分。后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 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Hash:fbeee915b4d479306b529025d535d6d2902bc4e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