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景点 - 芙蓉楼在哪儿

导读:芙蓉楼景点 - 芙蓉楼在哪儿 1. 芙蓉楼在哪儿 2. 芙蓉楼位于哪里 3. 芙蓉楼现在在哪里 4. 芙蓉楼的位置 5. 芙蓉楼的地点 6. 芙蓉楼的地址在哪里

1. 芙蓉楼在哪儿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在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当时王昌龄任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丞,他的朋友辛渐打算到润州坐船,取道扬州,然后北上洛阳。

王昌龄从江宁一路送辛渐到润州,晚上在润州西北的芙蓉楼为辛渐践行,第二天早晨二人在长江边分手。

当时正是暮秋,空气中弥漫着萧瑟的秋意,诗人借描写苍茫的秋雨和孤立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凉孤寂之情。

2. 芙蓉楼位于哪里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楚山孤: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作品名称:芙蓉楼送辛渐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王昌龄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编辑本段   [题解]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日我国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   7.客:指辛渐.   8.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编辑本段   译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的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3. 芙蓉楼现在在哪里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4. 芙蓉楼的位置

怀化的东南有邵阳武岗或桂林

怀化旅游区以怀化市和芷江、沅陵为中心,拥有不少风光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万佛山的丹霞地貌、五强溪浩淼泽国、“第二兵马俑”美誉的秦代“黔中郡”古城和被赞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芙蓉楼,无不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忘返。此外,到怀化还能体会侗族赶歌节、芦笙舞、斗鸡和织锦、蜡染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

5. 芙蓉楼的 地点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6. 芙蓉楼的地址在哪里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诗、诗意]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Hash:0162d397cd1d46ea9d5f14ea8df2b00625a5e9b2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