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赣州红色旅游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

导读:如何打造赣州红色旅游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 1.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 2. 如何发展红色旅游文化 3.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4. 怎样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5.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6. 红色文化带动旅游发展 7.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城市 8. 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 9. 如何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10. 红色文化怎么与旅游结合

1.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

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遵义红旅集团”或“红旅集团”),是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旅游企业。遵义红旅集团以红色文化元素为主题,整合遵义旅游资源,力争三年上市,着力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航母”。主要经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投资;旅游产品开发贸易及旅游会展;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旅游地产开发;旅游休闲娱乐投资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及经营;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及管理;旅游中高端产品开发及运作等项目。遵义红旅集团是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牵头打造的遵义老城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于2014年进入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名单。

集团下设遵义宾馆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旅游资源开发公司、大转折旅行社、劳务有限公司、酒业有限公司、福都运输公司、物管分公司、大转折接待中心等9个分(子)公司,以及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战略发展部、党务监察部、文化宣传部、投(融)资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生产部、红军街服务中心等10个部门,员工420余名。

2. 如何发展红色旅游文化

1.井冈山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是一座不同于其他任何山的大山,这是一座注定要影响中国命运的大山,这是一座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独特价值的大山

井冈山迄今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1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1处。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八角楼、黄洋界、朱毛红军会师纪念馆、红军营房、红军医院、三湾改编树坪、龙源口大捷遗址。

巍巍五百里井冈,已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井冈山先后被团中央列为“首批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十佳基地”、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井冈山有优美的自能景观。五指山,水口瀑布,黄洋界,大片的原始森林,

3.井冈山有丰富的气候资源,雾凇,等等

3.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艺创左权,打卡泽城。今年,左权县委、县政府创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化“山水”为产业,在麻田镇泽城村创建“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实现“山水—写生—消费—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让这个偏安太行一隅的小山村发生巨变,面貌焕然一新。

泽城,是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也是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1年5月,左权县与国际水彩画协会进行战略合作,确定在泽城村打造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让左权最优质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引爆,进一步推动左权文化创意发展,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永久产业。规划三年内完成9处写生村落改造,同时设立艺术家工作室、多功能会议室、咖啡图书馆、露天电影院等一系列艺术创作、学术研讨、日常休闲娱乐场所,吸引接纳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写生团队及艺术爱好者。

4. 怎样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当前,可以说全国景区,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给广大游客带来了身心愉快,留恋忘怀、乐在其中,亲近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但是,目前我们大多数的景区、 景点还比较单一,软件、硬件还不达标,与游客的要求,与管理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旅游部门,要与时俱进,根据各自的特色,制定出完善的规划,确保景区有亮点、有特色、有品位,只有我们不但提高景区的内涵,才能决胜千里,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里,我结合我们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何提高其内涵,写了几首七绝诗,分享给大家:

七绝•抒红色景点

作者/王建军

一,旅游规划抢机遇,科学谋求铸烁魂。

因地制宜红色引,品牌放应出专论。

二,做大做强人为本,统筹兼顾只能赢。

备受艰阻齐殚力,后发赶超榜有名。

三,持续创新来主导,市场拓展挖资源。

品牌效应求佳作,辐射带头多几翻。

四,把握特色重在建,氛围浓厚抓撬动。

红安景点写真谛,社会联姻共筑梦。

五,保持自然山水秀,休闲度假绿溪行。

做成产业农家宴,舞起龙头见命名。

六,历史辉煌增特色,朴城勇义促和谐。

筑牢基础强身骨,返璞归真不忘怀。

七,将军两百出红安,谋略引贤来布局。

人杰地灵添华章,继承传统缸荣辱。

八,景点生态要持续,改良不忘新观念。

载桐引得凤凰来,游客欢娱花草艳。

5.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红色旅游的目的是通过旅游的手段来学习中国革命史。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中华儿女重温历史,牢记历史。继承光荣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碑、革命精神为景区,组织接待游客参观,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体验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

6. 红色文化带动旅游发展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2、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7. 如何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城市

100年前,人们期待能迎来春满人间。100年后,我们即将庆祝百年奋斗梦想成真。迎接建党百年的准备,早就启动;期待2021年换新颜的愿景,人人都有——希冀呼吸新鲜空气、期盼恢复生活秩序、展望未来美好生活,源于百年红色奠基。

当下,有相当一批蕴历史于画面、汇风云于剧情、含期盼于笔触、盼祥和于镜头的文艺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波澜壮阔和细腻幽 ……在迎接建党百年的同时,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先行的进程,依然会稳步推进,这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创造性发展。41个城市合力的长三角城市群,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群,在文化方面将有哪些突破,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8. 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是指红色人文景观。“红色旅游”是指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红色旅游景区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目的地。全国4大红色旅游革命根据地分别是延安、大别山、井冈山和沂蒙山区。

9. 如何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1、供给优质产品

促进国内大循环

镜头:当跨越千年的黄鹤楼遇上现代科技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夜色中点亮的黄鹤楼脚下,大鼓、二胡、琵琶奏响勇士曲,5D技术呈现出的飞鸟、锦鲤、龙门一一精彩亮相,带来穿越时空的音画对话,为武汉传统文旅地标增添了新符号。几个月来,光影演出《夜上黄鹤楼》一跃成为武汉新的热门旅游打卡项目,为夜间旅游市场打开新窗口。

与此同时,武汉用文旅消费券提振消费信心,经济复苏成效显著。武汉也因此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之一,为全国的文化消费作示范。从“消费券”到“购物节”,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特色发展,探索“新招”,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

文化消费与普通商品消费最大的区别是直指精神和心灵,剧场演出、博物馆、视觉艺术、音乐、电影、节庆活动、体育休闲和旅游等,都直接反映居民幸福体验和生活质量。“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就是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在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主任邵明华看来,强调用市场去配置资源,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通过文化精品的消费,最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继承弘扬、创新文化的激情迸发。

2、上云用数赋智

顺应数字化大趋势

镜头:辞旧迎新,B站的2021跨年晚会成为一个“破圈”的文化现象,一年前首次直播的人气峰值就接近1亿,今年人气峰值高达2.5亿,“人气爆棚”。最让人惊艳的是,今年的舞台上,昆曲、秦腔、评剧、川剧、河北梆子、京剧等传统元素与当代舞美艺术融合,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展现“Z世代”数字文娱的创造力。

新生代在互联网大潮中乘风破浪,传统文化机构也随机应变,纷纷上云、用数、赋智,加大新媒体、年轻化传播。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演出成了传统演出行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从最初筛选“库存”影音资料播放到主动推出全新作品,线上演出逐步转型,成为艺术机构逆势而上的全新突 点。疫情期间,中山公园音乐堂首先在微信上推出了86期“线上音乐会”,还把延续多年的暑期艺术品牌“打开艺术之门”也搬至云端;国家大剧院的线上直播成为常态,“4K+5G”的技术提升,使古典音乐、原创舞剧都可在“空中剧场”欣赏,扩大了传播的广度,让艺术与观众隔空相伴。

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传统文化产业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云展览、云演出、云论坛层出不穷;出版社变身为数据库;读者画像更精准,数据营销锁定消费者。随着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大趋势,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支撑,科技进步也推动着文化形态和内容更新。为此,“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未来已来,内容海量、技术迭代、体验震撼,互联网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重构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认为,全球文化市场的“最大变数”是文化价值链深度重组,由单一的“管道模式”变为多样的“网络模式”,发展的压力变成转型的动力,求变求新的改革发展动能不断积聚;全新的数字生态中,是截然不同的算法、玩法和活法。适者生存,唯有开放思想,广泛合作,才能开创共赢之路,放大文化影响力。

3、文化同根同源

融入区域大发展

镜头:“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2020年岁末,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11个专栏36个项目,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明确了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优化旅游市场供给等几方面任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七大区域发展战略中,无形的“文化”举足轻重:文化同根同源,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文化培根铸魂,找到共同发展的向心力;文化赋能助推,放大区域协同的竞争力。

“长三角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文化市场要素健全、市场创新机制活跃为特点的长三角模式。”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分析,上海文化金融发达,文化商贸以及高科技赋能文化业突出;浙江民营文化企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小镇,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结合方面非常突出;江苏的旅游业发达,历史文化名城繁多;安徽乡村旅游特色鲜明。三省一市既有共性,又有每个地方的独到之处,互补性强,携手共同做大文化市场。

从文化产业内部来说,要“独善其身”,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从文化产业外部来说,要“兼济天下”,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长城内外、运河两岸、长征沿线,文化精髓彰显,2021年将稳步推进长城、运河和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域广泛、主题鲜明,国家文化公园不仅将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创造了实践基地。

4、文化点石成金

振兴乡村大产业

镜头: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培养了近1万多名绣娘,带动了28个乡镇的3800名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守着娃, 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由于带贫效果突出,石丽平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目前,在国家级贫困县已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这些工坊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也成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乡村旅游业日益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需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介绍,文旅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推出了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将培育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品牌,还推出了全国300条各具特色的能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带贫富民效应凸显。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专门提到“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2021年乡村旅游将继续发力,融合一二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也在持续升级:第一阶段是看田和吃饭的“农家乐”,第二阶段是游玩和放松的“乡村休闲”,第三阶段是民宿和体验的“乡村度假”,第四阶段是居住和生活的“乡村旅居”,吸引更多年轻人、艺术家走进乡村,让乡村更有活力。

文化点石成金,赋能乡村振兴。融入现代传播,直播带货、短视频记录让农村乡野生活跃然屏上,人们可以隔屏欣赏田园风光,可一键下单采购农副产品,城乡的距离如此接近。文化IP融入村味、村品、村艺、村趣,创意点燃乡村,游客既可以感受田园风光,又可以体味未曾远去的“乡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既成为城里人诗意的“栖息地”,又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5、讲好中国故事

服务文化强国大战略

镜头:千年瓷都景德镇依旧是全世界陶艺家的“圣地”,每年来到景德镇的外国艺术家超过5000人。这些“洋景漂”在疫情期间依然情牵景德镇,虽然不能来到中国,有的通过视频参与线上教学和设计;有的在云上下单,让国内人才帮助进行产品研发和销售;有的还入驻线上陶溪川·景德镇国际工作室,通过直播讲座和线上艺术品商城等,拓展展示交流创作的新空间。

“洋景漂”因为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而情牵景德镇,自发对中国文化产生向往;而景德镇的吸引力不仅在于陶瓷本身,更在于基于手工制瓷业衍生出的独特中式生活方式。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凝聚了全世界喜欢陶瓷的艺术家。

“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中国不缺好故事,但缺少会讲故事的人才和方法。特别要以外国人能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认为,这样的国际文化传播,不仅是向国际社会展示民族文化,而且是在国家形象、对外开放、贸易投资、经济效益、文化安全、寻求共识等方面寻求突破,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凸显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基因与价值理念,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已经开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放大产业新格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步向建设“文化强国”进发。

10. 红色文化怎么与旅游结合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并迅速升温,红色旅游除了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红色旅游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荣辱观、有助于加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育优良的民族精神。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可以 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处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国公民的道德教育更进一个水平。红色旅游对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断得到提高。

发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价值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远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Hash:45f73d8a43dfcff10f6956f49e47d9aeb2c3d45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