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赣州景点 赣州市客家
导读:客家赣州景点 赣州市客家 1. 赣州市客家 2. 赣州市客家大道属于哪个区 3. 赣州市客家人比例 4. 赣州市客家大道属于哪个街道 5. 赣州市客家风情园 6. 赣州市客家文化 7. 赣州市客家文化城 8. 赣州市客家大道 9. 赣州市客家围屋 10. 赣州市客家大院订餐电话
1. 赣州市客家
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多为方形、半圆形以及圆形。
1.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从平面上还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赣南围屋都是两三层,为悬挑外廊结构。
2.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3.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圆形围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 饶平县、大埔县。 其中以永定区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永定客家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内。
2. 赣州市客家大道属于哪个区
江西理工大学共有4个校区,校本部 南昌校区 黄金校区 西校区
1.校本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86号,邮编:341000;
2.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开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邮编:330013;
3.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邮编:341000;
4.西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宋城路83号,邮编:341002。
3. 赣州市客家人比例
江西省境内客家人数仅次于广东省,但是赣州市客家人数达到800万,占赣州总人数的95%以上,位居全球地级市首位,且囊括江西省16个纯客家县(市)。
4. 赣州市客家大道属于哪个街道
赣州晨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赣州森科电子有限公司
赣州威乐电子有限公司
赣州科瑞电子有限公司
赣州立达电子有限公司
赣州威士达电子有限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联三工业区
赣州华泰电子仪器公司
赣州市客家大道赣州银盛电子有限公司
5. 赣州市客家风情园
1·在五龙客家风情园,火车站背后, 2.里面的动物很多,笼子里大多是人工养殖的,但是,动物园里的蚂蚁,毛毛虫等小动物大部分是野生的。
3.我说大你也可能觉得不大,得看跟什么比,相对于小型养鸡场它算是大的,还是自己去感觉下。
6. 赣州市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的形成,四个特征缺一不可,即:
1.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
2.有特定的地域条件;
3.有特殊的历史年代;
4.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是以中原南迁汉人为主体,与闽西(含今三明市属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等)赣南、粤东的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民系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成为客家民系。这个民系溶进了土著、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但汉族血统和文化是主流,不影响这个民系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这成了客家研究者大多数人的共识。
7. 赣州市客家文化城
通天岩 景点 景区石城县 风景秀丽 名胜众多赣州古城墙 遗迹 景点石城通天寨 丹霞地貌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上犹陡水湖风景区 4A级景区赣州宝葫芦农庄 农庄瑞金红井 革命遗址五龙客家风情园 景区赣州翠微峰 风景 名 胜沙洲坝 城镇黄金广场 休闲 娱乐 集会 观光三百山 森林公园杨梅渡公园 公园赣江源漂流 自然保护区八境台 风景 名胜信丰玉带桥 风景 名胜客家文化城 风景 名胜峰山 风景 名胜廉泉 古迹赣州公园 公园福寿沟 水利工程关西新围 景点于都屏山牧场 景点古浮桥 古浮桥赣州旭山公园 公园和谐钟塔 钟塔龙南客家围屋 遗迹赣州文庙 古代县立校址
8. 赣州市客家大道
赣州市南康区
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位于赣州新能源科技城内,因该校区位于南安江、上犹江、章江的交汇处,故命名为“三江校区”。该校区规划建设用地1606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可容纳22000名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
该校区开设了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等工科院系,与科技城产业相配套,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为科技城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助推科技城产学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新校区形成的高校经济圈也将进一步带动周边的人气,提升科技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9. 赣州市客家围屋
“客家”原是当地土著居民对客居的外来户的称呼。“客”与“主”的身份原本是相对的,外来的人住得久了,慢慢变成老客,最后终于反客为主。客家人在举家迁徙的过程中既保持了原籍优良的居住传统,又融合了当地新的生活气息,这使得他们有了由守反攻的资本。
围屋 客家人的堡垒
赣南是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个县市区,面积大约有3.9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790万。赣南客家民居年代久远,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的晚期。现存的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
围屋是赣南客家名居的一个典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有性,也最为集中,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在形式上,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关西围屋,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在0.8至1.5米间。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
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它与闽粤围楼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屋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围屋四角所建的炮楼,其功用显然是为了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瓦面上的敌人。
围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防卫万无一失的特点,故一般在板门之后,还设有一道闸门,有的围屋则在闸门之后,还设有一道便 ,板门之前再设有一道“门插”(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水孔。围屋的外墙高大厚实,没有窗户,只有对外射击的枪眼。围屋四周有象碉堡一样的角楼。赣南的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这种构建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
逼出来的“燕侣比翼”
在众多的围屋中,龙南“燕翼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明末清初,粤赣边境的杨村时有战火。家道殷实的赖福之和弟弟上赠、上球,奉祖辈之嘱外出避难。他们的第一选择是位于黄塘高围的亲戚家,岂料对方无义,竟然杀害了前去探问的人。兄弟们只好改奔黄牛石避乱。待事息返乡,看到满目疮痍的家乡,遂萌生了建造高守围屋的构想。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这个浩大的工程正式开始,在之后的27年间,燕翼围不断壮大,最终修建完成。竣工后的围屋呈方形,四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建筑总面积1344平方米,共有136房间。围屋的功能区分配非常清晰,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室,四层则是用于战略防御的战楼,共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两口暗井(平时以土埋之),一为水井,另一为粮库井。因为高大易守,可闭关自守一年不出围,而有“高守围”之称。公元1849,当时的府台大人周玉衡应邀来围屋做客,看到围屋主人相敬如宾、便题字“燕翼围”取“举案齐眉,燕侣比翼”之意。围屋自此便有了今天的称呼。
比出来的关西围
关西围是赣南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它的开基祖是徐名均,俗称徐老四。因为姐姐嫁入燕翼围而有机会常常去那里做客。看到雄伟的燕翼围,争强好胜的他便暗暗决心有朝一日要盖一座超越它的围屋。
他天资聪慧,在姐夫的资助下,木材生意日渐兴隆。而后来偶然得到的一块免税牌使他如虎添翼。很多商人归附在他的“西昌”门下,他也因此财源滚滚,为西关围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座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九米,厚两米,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整体结构如同巨大的“回”字,共有主房124间。
照壁的后面是围主徐老四修的戏院。传说每次开戏,他的大夫人诰赠五品宜人的赖氏便沉醉其中,此时徐老四边从西门溜出,与他的另两位张氏夫人到小花洲喝酒赏月。
客家文化:“移民”的精英聚落
有资料显示,客家人构筑的围屋,源于东汉的坞堡。这种建筑形式在两晋南北朝时曾盛行中原。客家人聚族而居、耕战结合的习惯,就源于那个时代。围屋几乎就是客家的象征,客家人可以不住围屋,但住在围屋里的,一定是客家人。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唐末五代时,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住在围屋里的客家人,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这是一种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在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的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后代。当围屋容纳不下时,长子的一支就被留在老屋,其他儿子则分出去再盖新屋。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 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客家人由于是迁徙才寻觅到安家的处所,所以勤奋、勇敢、智慧、与环境做斗争,是他们的品质。经过无数岁月的积淀,他们终于开创出了大好的局面: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客家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他们在各自的阵营里发挥着惊人的创造力。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TIPS:
客家先民的6个“移民”时期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1.秦始皇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2.东晋时期 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
3.唐末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4.宋南渡时期 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5.明末清初时期 当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6.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10. 赣州市客家大院订餐电话
首推赣州中华汉字文化主题公园
它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境内,金岭大道以南、赣丰公路以北、清溪南路以东、工业路以西。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两亿元,于2017年10月动工建设。赣州经开区为加速产城融合,规划设计公园8个,全部建成后公园面积达7000余亩。整个汉字主题公园以“中国汉字文化”为主题建设 围绕汉字的起源、演变、进化、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雕塑景观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文化旅游环境
其次推荐客家大院,领略长征特色后再去介之哥吃个红色饭,作为客家人值得去品尝。
Hash:c062613de7cf239c73d087fb4c1b4260cfe46bbf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