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原型地成热门景点 半个月回本商户担心热度去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东 邱锦)最近几天,在西安打杂工的常亮专程回到泾阳老家卖甑糕,现在每天能卖出一锅,今年“十一”期间,尽管泾阳这条不足800米的街上还有其他三、四家同卖甑糕,常亮家的甑糕仍是两锅不够卖,回乡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火”。

《那年花开月正圆》8月30开播后,居中原型所在的陕西泾阳安吴堡“吴家大院”前的这条街上变了样,此前大院门口压根没有拦杆,也没有保安,秩序维护由纪念馆工作人员即可完成。

而如今,甑糕摊、葫芦鸡店、伏茶专柜,几天内开的门脸,像大风刮来的一样。人来人往中,生意人自然是欣喜若狂,但也有人担心起来“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常亮自己就说“没想过那么远”,这股热度过去之后,小生意是否能红火,“我咋能说得好?”。

电视剧带火当地小吃 周莹成了广告语

安吴镇,距离泾阳县城约20公里。现在的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下称青训班)便是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东院”原型所在。慕名而来的人自8月30号电视剧开播以来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的,“吴家大院”门前的这条街上也红火起来。

乘车能达之处距离大院仍有近800米的距离,沿着“安吴青训班”的标志引着游客走到通向纪念馆的10米宽街上。走过了一个大牌楼,售卖各种小吃的商家开始出现,安保人员引导车辆落客后进入停车场、告诉不断打探地址的游客“直走就能看到吴家东院”。

甑糕是剧主人公周莹最爱吃的一种小吃。“在之前我们谁也没想到,因为电视剧甑糕火了”。摊位在这条街中部的常亮说,基本每一个过往的游客都会来问一句“这就是电视剧中周莹爱吃的甑糕?”。

甑糕是关中地区传统风味小吃,多数当地人都会做。常亮的摊位很小,一个桌子,一个铁锅,再加上一个简易棚。自出摊以来,他每天能卖出一锅,“十一”期间,两锅不够卖。

其实,这条街上还有三、四家甑糕摊,口味基本一样,摊位没有太大差别,都是电视剧开播后开始出摊,“一份卖5元,一锅大概能卖500元”。在常亮眼里,这比在外打工挣得多。

几天后,常亮的嗓子都开始不舒服了,他用起了扩音器循环播着“甑糕、周莹最爱吃的甑糕”。

今年43岁的罗大哥正在吆喝自家的“老罗甑糕”。值得一提的是,热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少奶奶周莹最爱吃的甑糕便出自这家,而剧中老刘甑糕中的老刘扮演者便是罗大哥的父亲。从老爸开始算,老罗家已经在泾阳县城做了48年的甑糕生意,现在刘大哥的还在泾阳县城的店里坐镇。

当地村民家距离“吴家大院”较近的,都开了门店,卖伏茶、卖小吃,基本每个摊位前都摆着电视剧剧照做为宣传材料。每向游客介绍产品都会加上一句“电视剧里寡 妇周莹……”,村民们并不避讳,“这条街上的店面大多数都是电视剧开播后开起来的,电视剧带给我们的福利”。

临时抽掉60人帮助景区 讲解员仍然不够用

游客们的目标是“吴家东院”,大量游客的到来让青训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忙碌起来。

纪念馆“验票不收费”,游客需要持身份证领取门票。之前换票处两名工作人员便能完成工作,8月30日后,换票处外每天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换票处工作人员两班人轮班,换班下来的工作人员担任讲解工作,中午有时顾不上吃饭。

“十一”前,纪念馆增加了十个新人,分担不同工作。菁菁已在纪念馆工作多年,对纪念馆比较熟悉,每有要客都由她来讲解。电剧剧终那天,她接待了不下两家媒体的采访,“给记者们讲,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故事”。

“从没有这么忙过,中午馆长找我,我都没有空。”菁菁说,游客找讲解员的消息不时通过对讲机传给大家,哪位将有空哪位接待。

在讲解员们看来,看过电视剧后来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已查过这段历史故事、了解基本脉落,她们讲解起来也很轻松,“一说就知道,甚至有游客知道的比我们还多”,讲解起来跟游客有互动,讲解工作也让她们“更有感觉”。

游客增多后,馆长张浩则忙里忙外地协调各种工作事宜。张浩介绍,电视剧刚开播时,每天的游客量约2000人,“十一”期间,日均接待量超8万人次。泾阳县文物旅游局紧急抽调60余人帮助纪念馆各项工作。调派来的10讲解员也已到位,目前虽客流量较减,讲解员压力仍大。

小店开张半月回本 商家希望能保住热度

“目前的工作就是这样,忙,但有劲头”。讲解员小云说,对于“吴家东院”、青训班的相关情况介绍、历史故事她们都背诵过,但在一次一次的讲解中让自己看待历史的感觉更加深刻。工作找到了节奏,她没想过停下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条街上,多数村民家仍是外墙一致粉刷后的老宅院。有不少院子外墙被临时打破,开了间门店。房涛的小吃店就是这么一个一间屋子大小店面,他也是经过预算后才决定这么做的,“开墙、置办工具总投入不超过2万,小店在9月24日后正式开工,只在国庆假期过半时,已收回了成本”。

在“吴家东院”的侧对面,一户当地人将房屋修成了四层的仿古建筑,每层都分为“格子间”,看上去像是宾馆类雏形。这户人家认定了“电视剧效应”带来的商机,“肯定有得赚”。

一条街上至少有1000多家商户是在电视剧后开起来的,游客量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便利。“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商户中也有人担心“电剧效应”会持续多长时间,过去后,游客量会不会保持。

房涛分析,这里不雇伙计的店面情况基本跟他的店一个样,所以“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不存在亏本”。至 以后游客量可能会下降的问题,房涛说,景区、县里都已经开始在景区上下功夫,“人们看得见的就是外墙的粉饰,统一的”。他相信其他为保持客源的措施也会到位。

此前,常亮在外打工,现在甑糕卖得很好,“每天进帐比打工强得多”,“即便真有一天这部电视剧影响力下去了,游客量少了,我这段时间赚得也知足了”,他分析说,游客量能够保持对县里、对纪念馆、对当地村民都是好事,“县里应该会有相应对策”他说。

Hash:b1a7eb026f92dc1005f94aef41a7ffb67649a2df

声明:此文由 深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