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喜峰口的名字来历 源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父子情深的传说

喜峰口位于唐山市北迁西县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在此便有关口。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

相传古时有儿戍边多年、不见归还,其父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于是步行千里、一路询问,历经苦难后父子终于相逢于喜峰口山下,父子相拥大笑,不料乐极生悲、老父亲喜极而去,葬于此处,所以此地有了喜逢口的叫法。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潘家口段长城位于燕山山脉,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嘉靖、隆庆、万历、崇祯重修增筑。潘家口城堡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东侧喜峰口关城与潘家口关城遥相呼应,两者仅相距12里,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1975年,为解决天津市的生活用水,在这里修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部分关口的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500年沧桑的长城便隐于水下。

这个地方我先后来过三次,而且走过三条路线,如今看来这次的路更适合自驾,大车很难走进来。如果不是导航的话,仅凭自己恐怕是很难。路窄弯多,穿村过寨,在一个回头弯上我们的车差点走错掉队。等上了潘家口水库大坝上路才好走起来。

在我看来所谓的水下长城不过是个噱头,如果不是修建潘家口水库也就不存在水下长城;如果潘家口水库早与长城这里肯定是个更加好看的水关。如今,水库淹掉了长城,喜峰口长城的壮美容颜不复于世;山上的长城饱经风霜、城垣残破,裸露着岁月的沧桑,现在已经支上管架准备维修了,谁知能否保留得住旧日的风采?

过去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丘陵地带,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1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之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我上次来时还在山上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海洋贝壳,可见这里曾经的沧海桑田、天地巨变。

喜峰口关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可至北京

民国二十年编修的《迁安县志?轶闻篇》载:明天顺年间,顺天巡抚邓汉,遍察蓟镇诸关之后,向英宗皇帝奏言:“蓟镇十二路各关虽无处不险,而平原大川,可容数十万大举入犯,又当贡使出入之路,则喜峰、潘家口为最。”这就说明了喜峰口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也就是说它最适合大兵团运动和作战。

而侵华日寇也看到了喜峰口的战略意义,把它作为了侵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口。1933年3月10凌晨,赵登禹率队在喜峰口附近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们手提大刀,杀声震天,几处高地失而复得。据《中国共产党迁西历史》记载,从1933年3月9日至1933年3月13日的喜峰口血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29军大刀队的神勇使得全国振奋,也震惊了日本侵略者。著名音乐家麦新受喜峰口血战鼓舞,创作了振奋人心、闻名于世的《大刀进行曲》。

如今的潘家口水库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游艇划过好似拉开又闭合了水下世界的帷幕。此时此刻,可有谁能听到旧日的战马嘶吼和枪炮轰鸣?

小提示:1 个人感觉如果不做调研,这里的观赏性不强。2 如果要来,建议多做功课。3 山上的野长城估计不让爬了,注意安全。

作者简介:

王喜庆 微博:庄上九爷。军人出身却喜欢听着音乐、开着车、浪迹于山水之间。多平台原创专栏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欢文学的他居然写了百万文字于网上,而且图片比文字更专业;不足之处是尚有两个省份没有走到。

如若喜欢,敬请关注。

Hash:4bd9a770b7ded79a74f44c6eb06a0172cf283009

声明:此文由 王喜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