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个民族博物馆不要错过,可了解当地文化艺术

大家好,这里是“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爱旅游,爱生活的分享,这次的主题是“夏季到内蒙古大草原避暑是很多游客的首选,尤其是呼伦贝尔大草原,饱受大兴安岭水塔和众多河流的滋养,草原生态保持完好,它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如今在遍布疏林的草甸草原上还可以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况,这一景观也曾迷倒无数游客,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草原五畜在这里共处,牧民用独特的智慧在控制着这里的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草原生态观一直备受关注,我们都知道它不是一次旅行就能了解全面的,如果你对此有兴趣,千万不要错过这里的达斡尔民俗陈列馆和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也许只需要半天时间,你却能对草原文明和狩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倾听草原发出的声音”。

呼伦贝尔大草原优美风景 01、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了解达斡尔族的过去和现在

草原的生产方式一直是游客好奇的地方,过去他们没有工业,农业,是真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狩猎生活,再后来通过游牧在草原上生存,他们是如何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按照现在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看,他们有何先进之处?这一切都可以在达斡尔族民族博物馆中找到答案。

达斡尔族民族博物馆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坐落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的尼尔基镇,于1998年8月8日在多方领导的关注下建成,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分为“民俗厅”和“成就厅”。

其中“民俗厅”展示达斡尔族的民俗风情,形象地展示达斡尔族的历史演变和沿革,主要是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在这里得以体现,一切取之与自然界,又回归滋养自然界,确保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民俗厅

“成就厅”展示新中国成立以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面貌的改变,传统文化是如何获得保护和传承和发展的,讴歌国家政策的影响力。

除了民俗博物馆,还有一个地方也不要错过,更加能展示达斡尔族人是如何利用自然和尊重自然的。

成就厅 02、 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陈列馆

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陈列馆,是由一位达斡尔族老人历时十二年,收集了200多件本民族生活用具老物件,用以展示达斡尔族人过去生活状态,通过这些能看出他们是如何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然后又如何确保生态不被破坏。

纯手工猎刀

这些用具大多纯手工工艺,从做饭的炊具,到放牧、打猎时使用的刀具、弓箭以及牲畜所使用的的马鞍、皮鞭等日常服饰,覆盖了过去达斡尔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让游客津津乐道的当属“桦皮篓”、“狍角帽”、“手摇纺绳器”、“马鞍”等每一个老物件都有一段达斡尔族人的历史故事。

陈列馆是一个木制的小屋,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腾克村,被称为当地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如果不是门口高大的牌楼,单从被鲜花包围的院落和房屋,只是一个达斡尔族传统房舍而已,外观根本看不出来,不过一进入馆内则完全不一。

达斡尔族传统房舍 03、 学会倾听草原的声音,做文明游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草原旅游被包装成了喝酒、吃肉、撕心裂肺地干吼,四处烧烤 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行为,把草原当成了一个可以肆意撒野的地方,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客人的身份,如果有幸参观一下这些民俗展馆,了解一下草原牧民是如何同草原和谐相处的,并倾听当地人发出的草原声音,学会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自然之美

我们在欣赏草原之美的同时,最好也能读懂草原牧民的心灵之美,向他们学习一些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知识,莫要等追逐了一圈后才绕回来,也许这里早已经有了答案,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草原上的曲棍器

如果有兴趣仔细观察草原牧民,尤其是达斡尔族人,他们从不主动破坏自然环境,而且每个人都会主动保护环境,每年他们都会从草原上捡走无数游客丢掉的垃圾,确保草原的美,而且从来不会像某些游客去践踏草原上的花草,在他们的心中,那些花草种子是留给野生动物的口粮,还有草原上的野果蘑菇同样如此。

自然之美

“平衡点”一直以为,想要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看、多听、多思考是个不错的方法,相信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游牧民族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保护,他们的生态观值得我们游客去学习。

育儿

这两个小众景区虽然都不是很大,却都非常值得去打卡,看过他们纯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具,才会发现有时候工业带来的副作用,远比正面还要大,才会感叹他们的智慧。那么,你们去过草原吗?对草原生态观了解吗?会去这两个民俗馆打卡吗?欢迎留言,谢谢阅读!

Hash:0659c85bd4dc202ba8c732c1c2bb80e6db7ab2c5

声明:此文由 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