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园》:银元山庄-山西的小布达拉宫
编者按:天枢(山西)庄园网是山西唯一专业为庄园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OTA平台,是山西1200多个生态庄园和1800个特色乡村共有的家园。天枢庄园网(山西)是绿色电商平台、智慧管理平台和统一营销平台,是联系庄园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构筑庄园经济共同体,以规模效应引导旅游消费新模式,让游客在饮食上回归安全、在生活上回归庄园、在精神上回归自然,把3000个旅游点打造成中国的文旅休闲度假基地,是天枢(山西)庄园网的发展使命。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更好了解山西庄园特色,天枢山西庄园网特推出《每日一园》专栏,今天为大家介绍阳泉的银圆山庄。
出阳泉市区两公里,过北大街收费站,路右不远处竖立着一块蓝底白字的大标语:“山西布达拉宫——银圆山庄”。一幢层层叠叠的建筑突兀在眼前,房屋整齐,随形生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壮观、气派!别说,这种层层叠叠的建筑式样,加上这座城堡模样的建筑群身上散发出来的别样气质,远远望去确实有西藏布达拉宫的风韵。
银圆山庄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的平坦镇官沟村,是由当地张姓家族几代人营建而成的北方民居建筑群,所以银圆山庄又被当地人称为“张家大院”。被外界人誉为山西的"小布达拉宫"。
银元山庄的由来
“银圆山庄”这一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张家大院兴盛的时候。民国九年华北大旱,平定县责成官沟张家筹办西乡赈灾事宜(当时阳泉西乡隶属平定县)。当时,官沟张姓主持家政的是张家的第八世张士林。张士林为了让赈济的几千块银圆真正分到受灾人的手里,就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决定出资整修入庄的南北坡。因为这是一次赈灾的举动,身体强壮的工钱自然不低,老幼体弱的工钱也不能少,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救灾款就真正发到了群众的手里。事后结算,南北坡上的整修石料平均每一块折合大洋一块。度过饥荒的人们感念张家的恩德,就把这道坡叫成了“银圆坡”,“银圆山庄”也因此得名。
负责这次赈灾的张士林,其远祖是明末清初由当时属于平定州的阳泉赛鱼迁居官沟的张文秀。张家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到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进入鼎盛时期。最繁荣的时期,张家资本达到30万两白银,大小商铺遍布全国。可以说张家是由商而富、农商结合的豪富人家。后来由于疏于管理,用人不当,导致了张家商业的衰退。到张士林时期,官沟张姓得到最后一次振兴,期间办私塾、兴学校、赈灾民、争矿权。张士林之后,张家再也没有一个象样的管理人才,张家一步步走向衰弱。张家宅院的修建始于清代中期,大约定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来由于战乱频仍和文革浩劫,张家宅院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步入新世纪以来,当地利用这座气势恢弘的宅院搞起了旅游业,随着影响不断扩大,宅院的维修和保护也提上日程。银圆山庄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建筑由高到低逐层兴建,完全不同于晋中大院的建筑形式。其实,在我看来,这个建筑群与其称其为“大院”倒不如称为“城堡”来得形象和贴切。深宅老院的神奇银圆山庄建在几十米的山崖上,随形生变,依势而曲,而且因地形所限,层层建构,一共十层。当年,一位摄影家突然发现这一层峦叠嶂感觉的建筑时,发现它于西藏的布达拉宫有着相似的感觉,就在他的作品中给张家宅院贯以了“山西布达拉宫”的称谓。后来这一称谓就沿用了下来,成了银圆山庄对外宣传的招牌用语。
张梅林抗战时藏身的暗道
张家宅院的建筑奇特,讲究“辈辈向上”。张家的祖坟建在宅院的最上头,所以有人背鬼之说。这种格局甚是少见,不知有什么讲究。张家宅院最最奇特、也是三晋其它大院所没有的特色是修建在建筑之中的神奇暗道。在张家这十层建筑的上院下房、明窑暗洞里,不仅有明道相通,还均有暗到相连。暗道由青砖砌成,窄得只能通过一人,我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沿着台阶摸索上行,来到一个隐秘的小门,上面用顶板盖着,主人叫了几声,上面便有人揭开盖子,我们从暗道出来,发现正站在另一家人的厨房里。当地人说,在张家宅院里的人可以不出大门就可以上下走动,宅院里的暗道纵横交错,表面上是一座座普通宅院,关上院门就成了一处严实的城堡。
具当地的人介绍,张家的张梅林烈士在抗战时期正是藏身于这座暗道交错的一个暗窑里才躲过了日军的搜捕。等待游人揭开面纱穿过一条条暗到,看过一个个小巧而又精美的宅院,徜徉在山庄崎岖的街道,偌大的山庄显得有些寂寞。听不见商贩的叫卖,看不到熙攘的游客,或许是旅游淡季的缘故。静穆的宅院矗立在山崖下,配合上寂寞的氛围,银圆山庄显得是那样的详和幽深。
张家宅院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这座曾经在当地人心目中神奇的古堡,也向五湖四海的游客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Hash:e72821de15dd336951c3ec909ba24cf32b869aec
声明:此文由 汾河文旅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