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上塘”:档案里涌起阵阵春潮
“春到上塘”:档案里涌起阵阵春潮
(速新闻记者 汪学飞 通 讯 员 曾祥海 洪健)上塘镇,位于距离泗洪县城约20公里的西南岗。
“春到上塘”纪念馆,坐落于上塘镇垫湖村,上下两层,总面积1300平方米。一个村庄为啥要建如此高规格的纪念馆?纪念馆到底纪念啥?
原来,垫湖村不是一般的村庄,40多年前,垫湖村在全省首开先河,第一个吃起了“分田单干”“大包干”的“螃蟹”。
7月10日,记者来到垫湖村采访。刚到村口,就看到一块石碑,“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9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农民的雕塑:扛着丈量土地的工具,正赤着脚急匆匆地赶路。雕塑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末,上塘人勇做改革先行者的勇气和担当。
纪念馆外观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展示着上塘镇农民在40多年前实行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包产到户”行动,在全省率先揭开农村“大包干”的序幕。
“本馆始建于2008年,今年2月,泗洪县委县政府对纪念馆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记者仔细参观了纪念馆的档案、图片和文字影像系统,直观了解了上塘率先改革的艰辛历程,以及“大包干”以来包括上塘在内的西南岗片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极度贫困,缺吃少穿去要饭
上塘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泗洪县西南岗,素有泗洪“青藏高原”之称,地势高亢、土地贫瘠、水源匮乏,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1978年以前的上塘公社是泗洪县最穷的公社,全公社处于人缺粮、牛缺草、地无种的严重困境,老百姓的生活只能“四靠”——吃粮靠救济供应,穿衣靠救济布棉、烧饭靠救济煤炭、用钱靠救济贷款。
“说上塘,道上塘,十家九户都缺粮;茅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男人瘦,女人黄,小孩饿得直喊娘……”当时的这首民谣唱出了上塘人的贫苦生活。根据垫湖村村民回忆:当时每个生产队约有40%的人出去要过饭,有的是白天在生产队集体劳作,晚上去相邻的安徽省要饭,有的是长期在外要饭。
从当时泗洪县下发给上塘公社的《关于分配冬令救济布、絮棉和寒衣救济款的通知》中看出,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全靠救济,可上塘农民依然摆脱不了贫穷。据时任上塘公社党委书记张世明回忆:1976年他调来上塘时,天寒地冻,50%的农民没有棉被,20%至30%的农民有棉衣而没有棉裤。老百姓经常“卖粮买粮”,卖出细粮,再买回粗粮,一斤麦子换三斤山芋干,这样就能多出几顿口粮,但即使这样,许多老百姓仍难以度日,靠外出讨饭为生。
纪念馆内有一幅上塘中学76届初中毕业生的合影,学生们的穿着代表了那个年代上塘老百姓的最高消费水平。照片中,前排8名女生中只有一人穿袜子,第二排最右边的男生还是赤着脚的。
1978年,上塘遭遇特大旱灾,响桥水库已经干涸见底,田间裂了寸把宽的口子,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穷则思变,“分田单干”效益高
1978年,穷得不能再穷的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干群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率先开启了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探索。
“大包干,那是逼出来的!当时分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活下去。”说起往事,已经80岁的苏道永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让人感受到当年他敢想敢干的勇气。
当时,苏道永任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在第五生产队蹲点。他一心想给大伙找活路,最终萌生了把土地包给社员的想法。1978年秋,他与生产队队长任孝干商量后,召开了队委会。
纪念馆中,一组名为“桥头夜谈”的雕像和一间“煤油灯下谋改革”的茅草屋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包产到户”与当时的政策并不相符,为了保密,苏道永、任孝干等村干部趁着夜色把社员约出来,在村口一个渠水早已干涸的小桥下商讨,决定实行“包产到户”。而后,他们又在一间茅草屋里的煤油灯下深入谋划,拿出“包产到户”具体实施方案。
正是因为苏道永、任孝干等一批改革先行者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推行“包产到户”,才开启了“春到上塘”的传奇,在当时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生产缺资金,社员们便筹款买回来种子、化肥;队里畜力弱,社员们就拿起铁锹深翻土地,甚至人拉犁耙。实行责任制后,一人顶三人干,一天干三天活。1979年,“包产到户”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7.7万公斤,人均纯收入52.6元,向国家出售余粮1.2万公斤,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5个30多岁的“光棍”也欢天喜地娶上了媳妇。
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推行“包产到户”后,群众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这一切都被时任上塘公社党委书记的张世明看在眼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下定决心在全公社推广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的好做法。
争论不休,困境中砥砺前行
由于“包产到户”与当时政策并不相符,上塘公社的做法当时产生巨大争议。有人将上塘公社搞“包产到户”定性为“资本主义复辟典型”,甚至还有人列出上塘“包产到户”的“六大罪状”。当时泗洪县委的领导责令张世明公开检讨。张世明则对上级的责难实行“软抵抗”:“我检讨归检讨,‘包产到户’还要继续搞!”
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分别向上塘公社派出“调查组”“工作组”,地、县两级还多次派人到上塘搞所谓的“整改”“纠偏”。“包产到户”大有被扼杀的危险。
上塘农民知道硬顶不行,便巧妙地使用“游击战术”,上面来人检查,他们就集中起来干活,上面人一走,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的责任田里去干。纪念馆内,珍藏着一张当时的照片,生动记录了这段历史:面对一些责难自己的领导,已经尝到“包产到户”甜头的农民们,拿出丰收的成果来作答——“俺们坐在粮囤上,只求你们说句话啊!”
在当时,上塘“包产到户”遭受阻挠,不仅表现在“工作队”“纠偏队”接连出现,更表现在省、地两级对上塘改革的舆论封锁上。
时任《新华日报》驻淮阴地区记者刘铮曾多次到上塘采访,并将上塘做法及变化形成新闻稿进行报道。然而他向报社发送这些稿子时,统统被“枪毙”。公开发表不行,内部参考也不行,有一份专供领导人参阅的内参稿件,小样已经出来了,但就在即将正式印刷时,被责令撤下。
后来,刘铮只好采取“曲线报道”的策略,他报道上塘,只字不提“包产到户”的举措,只说“包产到户”的效果,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九个新郎话新春》《泗洪县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摇钱树”与“聚宝盆”》等报道,变相夸赞上塘的喜人收获。
峰回路转,“春到上塘”流暖意
在纪念馆里有一个群雕。据解说员介绍,群雕再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到垫湖村采访的场景,人物是两位记者与三位农民,其中一位记者拿着笔记本站着记录,另一位坐在长条板凳上与农民攀谈。记者了解到,塑像中的两位记者,坐着的是时任新华社江苏分社采编室主任、农村组组长周昭先,站立的是时任农村组副组长王孔诚。
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打破了多年来“包产到户”等于复辟资本主义的僵化观念。
文中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的重大转折和突破。尽管当时还存在“下面望,上面放,中间有个顶门杠”现象,但上塘人民看到了希望。
如此背景下,周昭先和王孔诚决定前往上塘公社逐队逐户调查研究,一“扎”到底。他们对上塘进行为期10天的秘密采访,写出7000字的《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把上塘推行“包产到户”的前因后果了解得明明白白,把老百姓对“包产到户”的态度掌握得清清楚楚,把上塘因推行“包产到户”而遭干扰、阻挠和压制、封锁的来龙去脉侦探得透透彻彻……不久,该文通过新华社内参,在全国县团级以上领导中秘密传阅,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
1981年3月4日,由周昭先和王孔诚联合采写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在《人民日报》发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迅速跟进,进行相关报道。从此上塘和垫湖因率先开展“大包干”而闻名于省内外。
报道中写道:“不久前,我们来到了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我们走村串户,只见地里场头,到处晒着山芋干、玉米、豆子。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之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有些社员家里,连堂屋、睡房的地上都堆满了粮食……”
在纪念馆里,两位新华社记者的合影、当时的采访笔记和刊登《春到上塘》报道的《人民日报》以及记者采访农民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历史。
传承精神,谱写上塘新传奇
《春到上塘》的公开发表,似春雷,在泗洪大地上空炸响;《春到上塘》似一股清泉,滋润和温暖着上塘农民的心田。
上塘公社的干部、群众更是欢欣鼓舞:“党中央支持我们,我们腰杆子硬了。”有的社员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还有的在门上贴出新对联:“包产到户好,粮食吃不了。”通讯发表几天后,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昔日“黑样板”一夜之间变成了“好典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形式转批《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这是中央第一次以文件形式给“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名,明确指出它们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明确肯定它们既姓“社”又姓“公”。
西南岗地区通过“大包干”改革,已彻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了让西南岗地区农民富起来、村居强起来、面貌好起来,199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创新组织实施了对西南岗地区多轮有计划、大规模地“挂钩帮扶”。2020年,西南岗地区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达14123.17元,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77.62万元,1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转化。
2019年,泗洪县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春到上塘”精神是宿迁改革创新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源泉。2020年12月22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全会上提出:宿迁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
目前,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泗洪正努力扛起谱写“春到上塘”新传奇的大旗,以改革开道,以创新架桥,勇做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表率,勇当江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
Hash:bf14c9a50cfeb15dd7531691b83f53d96b9487bd
声明:此文由 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