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火种点燃青春梦想
用改革火种点燃青春梦想
金秋的苏北乡村稻谷飘香,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1月10日,一群来自泗洪县淮北中学的同学在泗洪县关工委的组织下,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来到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上塘镇垫湖村寻访。40年前,这里吃不饱饭的30多户农民实行了分田到户。一年后,尝到了甜头的上塘人逐渐开始在全镇推广这种模式。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春到上塘》的长篇通讯,让上塘“大包干”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的第一声“春雷”。在当年“大包干”发起人之一苏道永爷爷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春到上塘”纪念馆,了解“大包干”出台的前前后后,追溯江苏改革开放的动力之源。随后他们又走进康居示范村、走访村办电商企业,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身为家乡人,同学们既感到无比自豪,也认识到,在新时代,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改革开放精神。
石破天惊率先大包干
上塘故事在泗洪县家喻户晓,但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对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印象还较为模糊。怀着期待的心情,同学们沿着新修的柏油马路,穿过广阔的田野、热闹的集市一路向西来到了“春到上塘”纪念馆。纪念馆如同一艘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旗舰,喻意这里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村改革。耄耋之年的苏道永老人早已等候在这里,同学们簇拥着苏爷爷走进纪念馆,边参观边听讲述,不时地向苏爷爷提问,和蔼可亲的苏爷爷也有问必答。
一张“大包干”情景的黑白照片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只见一群人围在桌前,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拿着一张纸商讨着。身为当事人的苏爷爷告诉大家:“那时候人们穷得吃不饱肚子,1978年又遭遇了罕见的旱灾,我们第五生产队的农户们就聚在一起合计了十几个晚上,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分田到户。”让同学们感到振奋的是,垫湖村的这一举动比小岗村还早了90天,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包干’为啥这么难?”初二(12)班谢杨洋不解地问。“那时候,左倾思想和政策长期捆住了人们的头脑和手脚,不能有‘资本主义尾巴’,土地是集体的,‘大包干’就是搞私有化,我们这么干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的。上级多次派来工作组,对我们提出批评,说我们胆子太大了。”对于苏爷爷口中的困难,如今的青少年很难想象,但苏爷爷这一代家乡人身上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改革魄力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翻天覆地过上好日子
“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勤地不懒,第二年生产队的粮食就获得大丰收。“保证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还剩下很多全归承包者自己。从此社员吃粮不愁了,人均分配翻了两番。”苏道永爷爷指着展厅里复建的低矮昏暗的土坯房说:“以前家家户户都住这样的茅草屋,冬冷夏热。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人家建起了砖瓦房。”听到这样的变化,同学们精神更加振奋了。
苏爷爷把同学们带到一幅展示《人民日报》版面的图片前,他告诉大家,垫湖五队的做法在当时是民心所向,很快便在全村、全公社推广开来。“街面上人潮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图片上《春到上塘》长篇通讯报道,描写的就是“大包干”后农民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展厅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情景再现的塑像群前,苏爷爷回忆起报社的两位记者来到村里采访的难忘时刻。“他们一早就来了,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们聊天,晚上五点多才走,中午还在我家里吃了大米饭。”看着当年的大记者塑像和40年后来这里寻访的小记者们,初二(12)班张惠芝深感光荣,也更加体会到自己肩上的使命:“苏爷爷说那篇报道当时引起了热烈反响,全省各地都来考察学习,从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包干’浪潮。今天,我们也要把改革开放的精神传下去。”
继往开来续写新华章
同学们来寻访的当天,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十分热闹,村民们正在观看文化演出。不远处的村办企业里,工人们正忙着组装玩具配件。小记者们上前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一位阿姨说:“多劳多得收入还不错,不用出去打工,能够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小记者们又来到村民集中居住区,走进一户家庭,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吃午饭。这家的老伯告诉同学们:“现在的农民过着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采访回去的路上,同学们难抑激动的心情,对于“大包干”发源地在自己家乡,大家有说不完的自豪感。初二(3)班宋予嘉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我们应该像苏爷爷他们一样敢为人先、勇于突破,身为学生,应该争取各方面全面发展,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初二(12)班陈雨婷国庆假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天岗湖调查队,她每天徒步30公里,花4天时间走访了天岗湖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做调查、搞外联、看民生、写日记……在这次走访活动中,陈雨婷感悟到,“如今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应该把握好新的历史机遇,在国家发展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这次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的寻访活动,同学们收获良多、感触很深。随着时间推移,“大包干”的画面逐渐远去,垫湖村改革不停步,又在全县率先推行土地集中流转等农村改革,先辈们实事求是的坚实足迹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他们心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原载《关心下一代周报》第42期A1版 记者 郭 瑞 通讯员 范立东 杨益海 马有志 吴 豹 赵同宇)
本期编辑:娄山关
Hash:45621be86b67bd2e5cc034eaf401b294a9f0ea3b
声明:此文由 关心下一代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