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香古色的苗寨, 趁着还没商业化赶紧去溜达溜达
在重庆酉阳县内阿蓬江的中游地段,坐落着一古苗寨,据当地的老人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全村108户500多寨民,全是石姓。
古苗寨坐落于一个颇似撮箕状的大山沟当中,三面环山,另一面则比较空旷,呈坡度倾斜,一直延伸至阿蓬江边。村子有小溪流淌,竹林环绕,古树参天,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石泉古寨,小地名“火烧溪”,迄今为止是为数不多的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座苗家寨子。
据说“火烧溪”的由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石泉古苗寨原始丛林密布,异禽猛兽往来于林间。一天下午,石泉老祖干完活回家来,见家里的火塘内一条巨蟒盘绕其间,周围小蛇蠕动,把老祖吓坏了,没敢进屋就径直退回到阿蓬江边,便放了一把火,把“一溪两盖”烧了个干净,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由此,异禽猛兽被赶走,石泉古苗寨便兴旺发达起来。虽是传说,更增添了几分古苗寨神秘的色彩。
据当地《石氏族谱》记载:石氏祖先1510年明武宗年间从从江西迁移过来,原本只是一户人家,经过15代人的发展,便发展成了今天这么大的规模。
后来随着汉文化的渗透,逐渐重视文化和教育。在明清时期,石氏家族先后出了两位武秀才。
因为世代重视教育,建国以来寨子里出了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明清举人石昌熙的后人现大多在酉阳、黔江、涪陵、万州等地工作,有的已留学定居美国。这些从寨子里走出去的人,带着苗寨的朴实,为古苗寨增添了不少光彩。
也许因为石姓祖先素来尚武,故人多高大,性格粗犷豪爽。
数百年来,由于道路交通的制约,致使古寨保存完好。古寨民居全为木质的四合院和吊脚楼,房屋除了正房、堂屋、转角、厢房、朝门,还有奇特的“官房”。最为神奇的是,修建这些房屋时,穿枋斗榫没用一铁一钉。村民家中的日常用具,几乎都是明清时期的祖宗们遗留下来的。被誉为“最原生态的古苗寨,独特苗家古民居活化石”。
据说这水缸是清末年间留下来的。
青瓦灰墙的老房子,屋子的窗户皆雕刻着精美的窗花。图案主要为花、鸟、兽。
窗花雕刻里的花,主要是梅花、桃花等;鸟一般是喜鹊、凤凰等,兽类主要是梅花鹿、山羊等动物。这些窗花,虽然因年代久远,失却了最初的色泽,但雕工精美。
而且村子里每个年代的文化都没有断代,从清朝、民国,到解放后,都能看到其痕迹,比如这些六七十年化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辩,没有人刻意的去改变什么,或许几十年后还是这样。
还有随处可见的牌匾、精美的门环、据说还有曾近的以为石姓武官操练的一对石蹬。
古村里没有餐厅、没有纪念品商店,没有酒店(有个别人家可以提供住宿服务),没有导游,没有游客中心,可以说是真正原生态的古苗寨。
如果你想要在这里借住一晚,建议到热情好客的苗民家里尝尝他们自制的腊肉。
这个腊肉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在村子里都买不到的,村民都是自给自足。
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杀一头大肥猪过年,除了用来招待客人以外,其余的肉都切成大块挂在梁上熏着,想吃了就切一块下来。很多人家一挂就是一年,基本可以维持到第二年春节前杀年猪的时候。
炕上的火炉也是这古老村子的一大特色。
老人说他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天冷了,一家人就坐在炕上围着火炉烤火、聊天,烧水,而且还可以熏房梁上的腊肉。
再踱步到房子外面,看到的都是吊脚楼,基本没有现代化的砖混建筑。
要说外来现代文化对这个村子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电力的运用了,因为很多的电线在这里,非常打眼。
在村子里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自然天籁,有虫鸣,有鸟叫,有鸡唱,有犬吠……还有风吹竹木的声音,以及远处阿篷江的隐隐涛声... ...到处都是你观赏的对象。
这里没有污染,满眼翠绿,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在到处弥漫着古香古色的村寨里随意地逛着,的确很容易让人忘却外面世界的喧哗与吵闹。
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到这里游玩,请你也保持着这样一颗心——享受着而舍不得干扰它得宁静和美好。
Hash:d5adcee7e2a2ed22d408832c8120dd6c64a68b36
声明:此文由 寻找古村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