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这条水渠是现代最伟大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人工天河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历史研究所。

如果评选我国的伟大水利工程,你认为有哪些可以入选?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这三个都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还有后来的京杭大运河,虽然不是纯水利工程,也是和水有关的人类奇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进入现代,长江三峡排第一,南水北调工程同样堪称奇迹,在此之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大规模兴修水利,建造了很多水库、引水渠,老一辈人年轻的时候都曾参与过。红旗渠,是其中的代表,以工程艰巨而闻名,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修建,可以说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林州市境内,修建在太行山腰,是将浊漳河的河水引到林州,为林州提供水源以及农业灌溉。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工程全部完工,历时近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仅看这些数字,再想象一下那个年代的条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其实就算有也用不上,红旗渠绝对是人类奇迹。

红旗渠是一套大型水利体系,有干渠和数条分渠组成,渠首总干渠长70.6公里,分布在各个乡镇的分渠、农渠、斗渠等总长达2488公里,以浊漳河为水源。工程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成为一套拥有“引、蓄、提、灌、排、电、景”多功能的大型体系。

其实,林州市从古代起就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干旱地区,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五百多个春秋,林县(1994年撤县设市)发生自然灾害一百多次,大旱绝收三十多次。经常连年大旱,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元代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修建了谢公渠,这些古代水利工程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英雄渠、淇河渠和南古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还是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最后人们把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水源丰富的浊漳河。就这样,历时十年的愚公移山开始了。在红旗渠修建过程当中,先后有八十多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只有17岁。

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向英雄们致敬

现在的红旗渠还在发挥着灌溉作用,不过,更重要的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著名旅游景区,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青年洞是红旗渠最著名的一个标志工程,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牛岭山村,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23米,高5米,宽6.2米。当年的工人用铁锤打在坚硬的石英岩上,一锤下去只能看到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经过一年零五个月凿通隧洞。为了表彰青年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功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曙光渡槽,是三干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筑物,群众自己设计,自己施工,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底宽5.4米,顶宽3.5米,共20孔,中3孔,跨径10米,其余孔跨为8.5米,石拱结构。桃园渡桥位于红旗渠第一干渠桃园村,横跨桃园河,故称桃园渡桥。长100米,宽6米,最高处24米,共7孔,每孔跨8米。整个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的大青石砌筑而成,坚固壮观,都是一宏伟的建筑艺术品。

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上的红旗渠还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工程,身临其境能让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它们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

Hash:41abc9cba01eb000b6a92f80e0007ccd8d5f4b1e

声明:此文由 行者老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