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拜生‖铁炉地名趣谈
铁炉地名趣谈
小时候自不觉得,年事渐长,生命中常常飘来童年的味道,柔如一杯香茗,直沁心脾。恍惚中,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好像都有了灵魂,连同心儿一起在历史的天空飘摇,那种无法言传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遥远。闭上眼睛,鸦儿沟、峰儿崖、黑鹰坡、云台山……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如一串串飞动的音符,在我脑际萦绕,让人心神激荡。很侥幸,这份感觉在我翻阅古籍时,不意间与故乡的前生今世邂逅相遇,让我枯萎的灵魂也得到了慰安,现将心中的那份喜悦和惊讶与乡亲们一起分享。
一、里是古代的一种建制单位
在家乡我们会听到一种怪异的称呼,常常称某个村子为什么什么里,如寨柯里、湾河里、上寨里、下寨里、放牛里、牟集里、夕阳里、红河里、士子里、大湾里、河滩里、四坪寨子、铁炉坡、朱曹沟、木集沟门、韩家沟、湫址沟河……原来那一串串土的掉渣的神秘符号,都是故乡一声声喘息。
查阅方志发现,流传于口头的“里”是其实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建制单位,与我们现在的乡、村一级的自然行政单位相当,不同朝代,里的概念有所不同。从战国时起,里的概念就已经产生,里仅是县以下基层单位。秦州境内就有邽戎邑(今城区)、邸、垣、离里、杨里、真里(天水乡境内)、九员(在在今齐寿乡)、南田、中田(在今杨家寺乡)等。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县以下基层单位正式确定为里、亭、乡,其中里就是村落,为百户左右,后经历代变化,隋以二十五家为里,百家为党。(见《秦州区志》、《甘肃省志》)唐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到了北宋时期,上邽县辖16乡,天水县辖3乡5镇(赤砂、染坊、夕阳、南治、铁务),其中铁务镇驻地在现今藉口镇铁炉村。到了明代以后初创里甲制度,清朝沿袭。以一百一十户为里,里上为乡,乡上为县,县上为州,秦州管辖五县、四乡、33里。《天水县志》 载:秦州直辖地分36里:铁炉坡属夕阳里,但铁炉坡名为“坡”,实质与里建制一样,从五代、宋代开始,铁炉坡只称“坡、“铺”,从未称过里,但管辖好多“里”属村庄,晚清时期,铁炉辖一镇十八庄,不仅管辖原铁炉乡属地,藉口乡船北里、林家湾、张家山、马家庄、秦家窑、董家崖、杨家湾、放牛峪(禾麦峪)等地也归铁炉坡管辖 ,现今芦子湾村旧称五台村,归杨家寺士子里管辖,今杨家寺镇北具湾归铁炉坡管辖。《重撰秦州直隶新志》记载,清朝末年,铁炉坡辖17堡,辖区延伸至现今藉口镇与太京镇接壤地带。
二、以窑命名的村名、地名。
窑,会意字,从穴,从缶(fǒu)。穴,土室;缶,瓦器。表示烧制瓦器的地方。本义:烧砖瓦陶瓷器的土灶。后引申为:在土山的山崖上挖的供人居住的简易的房子。
在铁炉一带,以“窑”为名的村庄、地名较多,大多因“窑洞”而得名。由于铁炉居于黄土高原山与陇南山地山土峁梁的交界处,土崖较多,乡亲常于向阳山地纵向深挖一座顶面呈弧形的土洞,经过简单加固,供人居住。稍有讲究的,洞口设置四栏门窗,里边盘有土炕,这是我记忆中的土窑,虽外观简陋,但冬暖夏凉,“铁炉坡”之所以称坡,就因为先辈居于南山坡地以及窑洞之中。在家乡因窑洞得名的村子有秦家窑、温家窑、史家窑(现在史家沟)、杨家窑、上窑、下窑、贾家窑、窑门下(ha)、窑上,可见,村子的得名间接折射出乡亲举步维艰的苦难历程。
也有用“窑”字本意“瓦窑”的:
如在龙头山脚下的何家沟也称瓦窑沟河,瓦窑遗址至今尚存。在铁炉大坝水流入口处,曾有两处瓦窑遗址,七八十年代,烧窑遗迹亦然尚存,随着大坝逐年淤积,高十米左右的窑址被埋坝底,名字也在人们口头消失,以前蒋家沟最低处的土地被称为瓦窑对面,现在被称为坝口口下(hai),至于瓦窑对面这样的古地名80后、90后可能闻所未闻。
石灰窑远景
也有因冶铁而得名的,如“石灰窑”,此处在铁炉村西南铁堂山南麓,因产灰色铁矿石,故冠以“石灰”,我个人认为“灰石”更能突出地貌特征,但读起来拗口,不及石灰顺当,先辈想法可能与我大同小异吧,而“窑”也点明了炼铁地点。“窑”前也有套用姓氏的,比如贾家窑、杨家窑、史家窑,间接说明先辈有以家族为单位,择群而居的习俗。“石灰窑”、“瓦窑”等字眼还告诉我们,祖先在从事农牧事业的同时,也从事手工生产。粗俗的地名实际上是一串串遗传密码,它承载着先辈的聪明才智和不屈的斗志。
三、以寨命名的地名
寨,本义指防卫所用的木栅,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做成,现多用铁蒺藜。引申义指旧时驻兵的营地。
按寨的本义、引申义 ,家乡一带含寨的村子,多与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营寨有关。在铁炉一带以寨命名的村庄主要有:上寨、下寨、寨柯、寨子沟门、四坪寨、火烧寨子、四门寨。
探查古籍,春秋末期,秦霸西戎后,于天水市、甘谷分别建立邽县、冀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郡县建制,《秦城区区志》记载,秦汉时期,秦州区西部耤河上游皆属冀县,由此可知,关子镇、铁炉坡一带同属冀县辖地,而峁水河流域杨家寺一带属于西县。《伏羌县志》记载,光武帝建武八年(32)隗嚣自称西伯,都于冀,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冀县属蜀,因街亭失守,冀县复属魏。铁炉正好处于冀县、上邽县、西县三县的交界点上,两山夹一沟,三县对立的格局注定了铁炉多舛的历史命运,自西汉以来,发生于西县与冀县之间的段颖平羌之乱、汉将周勃、樊哙北击西县县丞,冯异、岑彭水灌西城,诸葛亮“西城弄险”等诸多战役自然与铁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另外,东晋十六国时期,发生在铁炉坡铁堂峡的杨盛乞伏乾归竹岭之战、杨盛姚嵩竹岭之战、胡奴阜之战三大战役让铁炉坡在历史的征途中充满了血风腥雨。汉晋时期,隶属上邽县的铁炉坡实为南去西县,北达冀县的交通古道,是天水市的西大门。于是,在铁炉坡竹岭、关子岭一线建寨设防也自当必然。
据《甘肃省志》记载,陇右屯田始于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陇西彡(音衫shan)姐羌反汉,汉王朝派左将军冯奉世率军6万余人前来镇压。战后,汉军奉命在陇西“留屯田,备要害处。汉阳屯田 (汉阳即汉阳郡,郡制天水市甘谷县)始于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中平二年,中原地区爆发黄巾起义,河陇地区人民起而响应,烽火遍及三陇。次年,镇压黄巾“有功”的将领傅燮出任汉阳郡太守,他到任后,“广开屯田列置四十余营”。三国鼎立之后,今甘肃陇东、陇西及河西地区归曹魏所有,陇右渭水以南地区(秦州区、麦积区、礼县)为蜀汉占据,蜀汉占据约有18年之久,后归曹魏。曹操摄政期间,重视军队屯田,曾于建安初颁布《置屯田令》。他继承和发展了汉代以来的屯田戍守政策,在全国广泛屯田。“以济军粮”。曹魏时期的军队屯田,虽有多种形式,但以戍卒屯田、田兵屯田、军户屯田为主要形式,他们“且田且守”,“出战入耕”,对稳定天下,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祖辈传说,上寨、下寨正是三国时期姜维所设的上营寨、下营寨,而上寨 、下寨正好处于冀县、西县交叉点上,是冀县南去西县的唯一山间要塞,古代称为关子岭,为魏蜀交兵的前沿阵地,据屯田政策及“广开屯田列置四十余营”判断,属于汉阳郡冀县边界的上寨、下寨,也有可能建于汉代、三国时期,至今上寨还有刘家地沟、朱家地沟等地名(地沟,列营时所挖的沟堑),从地理实况判断,诸葛亮从西县出兵,没有必要穿越铁堂峡后再东行至耤口镇五十铺,然后经过关子川再到冀县,他们必然沿西县――铁堂峡――关子岭――冀县的路线行军,期间要少走三十多里路程,另外,铁炉寨、四坪寨、马鞍山寨,方圆不到五里连建三寨,扼守南去西县要塞的格局,也充分说明了铁堂峡古道、马鞍山支道在古代军事地位上的重要价值。
铁炉寨
铁炉寨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铁炉村青云山山麓。《甘肃省志》记载:“铁炉堡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南28公里之铁炉乡铁炉坡村,明代修筑,明代秦州共筑47堡,铁炉堡为其一。”《天水市志》记载:明代,围绕秦州的主要堡寨有43个,铁炉坡为其一。除省志、市志外,《巩昌府志》、《秦州直隶新志》、《天水县志》都对铁炉堡寨有详细记载。并且从记载可知,铁炉堡、铁炉寨都建于明朝,且早于明万历年间。而在秦州所有堡寨里边,只有皂郊和铁炉是唯独堡寨兼备的乡镇,从而说明,在古代,铁炉坡与皂郊在军事战略地位上同等重要。根据实地考察,铁炉寨位于青云山北麓土坪之上,现名火烧寨子。1980年前后寨子脚下铁炉中心学校曾出土秦代古币、编钟属青铜器。2018年进行校舍维修时,曾挖出一青砖造就的二人合葬墓。寨子周边不时出土大腹小口陶罐,诸多证据表明,火烧寨子应该是铁炉寨遗址,从出土文物推究,在春秋战国时期,铁炉寨已经形成,后经岁月的洗礼,历史的变迁,寨子可能毁于战火,或者火灾,然后乡亲从铁炉“坡”搬至南山脚下夕阳川。铁炉堡现名云台观,观内有明代万历年间残碑一座,1800年东汉古柏、古槐各一棵,1600年东晋古槐一棵,900年至300年槐树、柏树共计8棵。依据《甘肃通志》“甘肃广大农村修筑堡寨,始于汉代,最初称为军堡”判断,铁炉堡应为汉代军堡,铁炉坡已是三国、魏晋时期的军事要塞。
四坪寨子
四坪寨位于铁炉坡青云山之巅,距铁炉寨不到五里,与铁炉寨、马鞍山寨成掎角之势扼据南山要塞,是南去秦岭、牡丹、盐官、礼县、杨家寺的咽喉隘口。四坪寨得名于寨子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坪掌。
刘家坪
刘家坪位于四坪寨东北大坡上(山名)山脚,在河滩里庄顶头,占地面积二十多亩,有村间公路经河滩里村、刘家坪直达四坪寨,隔龙沟与云台观(铁炉堡)遥遥相望,经此坪能直达四坪寨,可绕过铁炉寨直通杨家寺、秦岭,刘家坪是四坪寨的东北门户。
石家坪
石家坪位于青云山西麓,隔铁堂峡与盘龙山相望,距四坪寨不到一里。从铁炉坡上街头出发,沿青云山西麓西南行,四里左右可达四坪寨,穿过石家坪可绕过铁堂峡塞口,然后经四坪寨、圆树梁、三湾村山间豁口直插红河里进入峁水河流域,也可东南行绕过马鞍山寨直达秦岭、牡丹。此处山道回曲,山势险要,如一巨舌延伸至铁堂峡东侧,恰似青云山伸出的金臂铁膊,楔入峡谷,实为铁堂峡东侧锁钥,现有村间硬化公路经石家坪、青云山直通四坪寨,是四坪寨西北之门户。
锁子坪
锁子坪在四坪寨东南角,也称钥匙坪,隔石家河河坝与秦岭乡唐家湾村相望,此坪有小径直通天牡公路,是联通马鞍山寨的山间捷径,也是铁炉寨、马鞍山寨的山间喉舌,无异于阴平小道,是四坪寨东北门户。
王家坪
王家坪位于四坪寨西南角,距石家河村不到一里,与唐家湾隔河相望,此坪由三条山间小溪冲积而成,占地面积200多亩,过此坪东南可达石家河、唐家湾、秦岭、牡丹,西南可绕过铁堂峡直抵芦子湾梁通杨家寺,此坪位居三角地带,是出奇制胜用兵之诡道也,实乃四坪寨西南之门户。
四坪寨风光
综合上述,四坪寨由东南西北四个小寨及村子正中总寨组成,四寨互为表里,拱卫总寨,雄居于青云山之巅,与铁炉寨、马鞍山寨成犄角之势,裨补呼应,掌控秦州西部南北交通,是秦州西部的天然屏障。天水师院苏海洋教授在《祁山古道北段研究》一文中曾论述过,“祁山古道不止一条,仅翻越秦岭就有三条:……其二,耤口镇(木门道)——秦岭乡——红河乡——盐官镇——祁山镇,这是祁山古道北支,也是最古老的一支”。参考苏教授论述可知,远至三国,此段即为魏蜀用兵的古战场,此地凭三寨连环的格局,扼守秦岭险塞,实为南通陇蜀的山间隘口,建寨时间也应不迟于汉代,可惜无据可查。
马鞍山寨
马鞍山寨位于金家河南岸马鞍山山麓,东据藉口镇十五里,西距铁炉村五里,隶属于秦岭乡,天牡公路、耤罗战备公路循山而上,直通秦岭、牡丹,东南行经王家堡、罗家堡与华歧、店镇、礼县贯通,西南行直达杨家寺,是天水市与西南诸乡镇交通的大动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995年,在扩修天牡公路时,在此段曾出土过古代青铜剑、铜马鞍等物,可惜文物不知去向,不能考证为何朝何代之物,青铜剑、铜马鞍等物的出土足可以证明此地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总观铁炉周边村寨分布,所有以寨命名的村子皆位居秦岭山脉险塞之处,其军事防卫作用不言而喻。其建寨时间从西汉始、至三国、北宋、南宋、明朝、清朝,迟早不一,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已无法考证,但寨作为地名在乡亲口头传说及历史演变中作为活化石被保留了下来。
四、以磨命名的村庄
磨,本义指用来加工粮食的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遗迹,经过多年的改进完善,磨子从小型的碴窝、碓(dui)窝发展到手推磨、水磨,最后被钢磨所代替。磨的演变史,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铁炉一带以磨命名的村名、地名都与水磨有关,主要有:上磨、下磨、阳洼磨、贾家磨、中磨滩子、雷家磨、赵家磨、陈家磨、崔家磨(藉口)。
暴涨的金家河
金家河古称竹岭溪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竹岭溪水发源于西竹岭,东流入藉。明清前期曾称金河为藉水,“陇南文宗”任其昌在《直隶州秦州志》中为藉河正名,称金家河竹岭溪水,改称流经甘谷、关子的关子水为藉水,直至民国时期的《天水县志》才初见金家河的称呼,而在我的记忆里,铁炉坡一带称金河为“上河”、“天河”、“天河坝”,以个人愚见,金家河以“金”命名是因为埂子村有几户金姓人家的缘故吧,毕竟铁炉坡曾是两次竹岭之战、胡奴阜之战的古战场,金家河似乎有损铁炉的文化底蕴,还不如竹岭溪水来的得劲。古代,金河水量充沛,水出马崖峡之后,一任东流,乡民在马崖底下就曾建有一堵磨,被称为上磨,稍东下磨村又建有水磨称为下磨,下磨对面称阳洼磨,妈妈讲述,民国时期,她在阳洼磨长大,阳洼磨曾是舅舅家的家业。现在三座水磨都已塌毁废弃,上磨、下磨地名也混淆颠倒,反而把下磨村称为上磨村。金河继续东流,在铁炉坡曾建有七堵水磨,柳树滩、上埝渠一带曾有三堵,可惜年代久远,不知何名。村北共有四堵水磨,分别被称为贾家磨、中磨、雷家磨、槐树场有赵家磨,中磨在全福家宅院东侧,据传是张家的产业,雷家磨是雷继明家先辈遗产,我清楚记得,七十年代后期,磨坊中还堆放杂物,八十年代初期,继明家拆屋填渠,建成了院落。中磨一带有水蜿蜒流过,周边绿草如茵,树木丛生,旧称中磨滩子,可惜它同柳树滩等地名一样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大多八零后、九零后虽为铁炉坡人,已不知这些地名的存在,更不要说中磨、雷家磨了。现在铁炉坡只有贾家磨尚存,但破败不堪,过不了多久,将名存实亡。从铁炉村一村七磨的规模来看,金河之水何其浩荡。在我的记忆里,南北二山无水村庄,都赶至下磨、铁炉坡等地磨面、碾米,秦岭任家大庄一同事曾说,他们的先辈是铁炉坡的常客,村民常常驮着粮食来铁炉坡磨面、赶集,在他们心目中铁炉坡可是名声在外,铁炉坡的往事常常是老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任家大庄离铁炉坡二十里之遥,何况石家河、蒿坪子、胡家山、朱家庙以及秦岭无水建磨的村庄更是离不开金家河水的滋养。铁炉坡的繁华也就不必细提了。铁炉坡以东刘家庄、缑家庄、楯子滩、吴家崖、陈家磨、崔家磨、杨家湾、郑集寨都有水磨,但以磨命名的只有陈家磨、崔家磨。史书记载,水磨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后经马钧、杜诗、祖冲之等改进完善,才出现了现代的水磨的。家乡的水磨不知建于何朝何代,但“磨”成了家乡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她吱扭扭的呻吟着,肩负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滋养着铁炉周边千千万万父老乡亲。现在金河水流逐年减少,还不时断流,深水泵从源头开始,像吸血鬼一样吮吸她的汁液,被输送到四面八方,总有一天,金河、耤河会被吸食枯竭后,只会留下“河”的躯壳。
五、以铺命名的地名
本义指把东西铺开,引申义指商店(如饭铺、铺子)以及旧时的驿站,在耤河流域,铺主要指旧时的驿站。
《秦城区区志》记载,自秦时起,全国修建了用来传递书信公文的驿站,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日趋完备,宋代改驿站称“急递铺”,每隔十里设一“急递铺"。今境内仍有东西十里、二十里、三十里……七十里铺村,就是当年建制的遗存。急递铺主要负责军事情报的传递,每遇紧急军情,铺铺换马,数铺换人,白天鸣铃,夜间举火,风雨无阻。清代称驿道为官路。在秦州设秦州所,属秦州直隶州管理,配备驿马20匹,驿夫150人。自秦州西行,依次有十里平闰铺(十里铺),又十里佛公铺(二十铺),又十里花洞铺(三十甸子),又十里夕阳铺(四十铺),又十里焦家滩铺(五十铺),又十里骆驼峰铺(六十铺),又十里青隐铺(七十铺),又十里关子岭铺(关子镇)。
从《秦城区区志》记载发现,铁炉坡虽称铁炉铺,但不属于古代驿站建制,铁炉铺当属“店铺”,这能从清末时期铁炉坡开设的“脚骡店”、“马车店”和“货栈”得到进一步证明,记得一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铁炉商店仍用马车进货、运货,崔家磨的崔栋老先生、庞家沟的任旭庚老人是商店雇佣的车夫,他俩御马有术,鞭功奇高,据说任老一鞭能打七十多斤,并且既准又狠,若他发雷霆之怒,一鞭会打掉马的耳朵。
六、以“屲”命名的村名、地名。
《康熙字典》曰:屲(wà),山坡、斜坡、山屲。古同“洼”,多用作地名。广义特指山沟里两面斜坡,秦州方言中仍保存这一义项,“你到野屲里做(zu)啥去来”“孩子到野屲里去了”,“屲”有田野的含义,但细查以“屲”命名的村名、地名,“屲”除了有山坡、斜坡之意外,主要指迎着太阳的向阳坡地,如双沟屲(村名)、阳屲磨(水磨名,后衍生为地名)、杨曹屲、李家屲、罗卜屲(铁炉村)、干柴屲(芦子湾)、大屲(山名加地名)、青冈屲、山沟屲(石家河)。
七、 以“嘴”字命名的地名。
《说文解字》曰: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实地考查发现,“嘴”指山峰最高处,或半山上突出的一个不规则平台,由于位置险峻,三面环沟,类似鹰嘴毛角,因形得意。如旋帽嘴(铁炉村),石眼大嘴(芦子湾)、庙嘴(庙坝)、炸山嘴(芦子湾)、祭山嘴(上寨)、梨树嘴(铁炉坡)、雷神嘴(半坡)。上寨祭山嘴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祭山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是古代羌文化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雷神嘴当与古代祭祀雷神有关,雷神信仰起源于古代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由于时空文化各方面的限制,古人对云气变幻,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便对之产生恐惧之感,进而顶礼膜拜,于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便归咎于对神的崇拜。对于雷神的记载出现于《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这种半人半兽的形象便是最早的雷神形象,由于有“飞龙在天”之说,人们将雷神与龙神二者结合,便有了后来尖嘴猴腮的雷公形象。梨树嘴在铁炉村村西那坡山阳坡,即现今枣树坡上方,从地名语义猜想,定因古时候此地遍布梨树因义得名,现今的梨树嘴,不但没有梨树,而且灌木也极少生长,地名的变化间接折射出家乡气候、生态的变化,梨树嘴得名起码在宋代以前,因为从方志记述来看,秦州大量伐木始于宋代,由于森林大量砍伐,环境迅速恶化,森林变为草场,最终成为现在的局面。
八、以岘 (xiàn)命名的山梁。
《说文解字》曰:岘,小而高的山岭。
“岘(xiàn)”主要存在于口语及地名中,如梁豁岘、要岘下(上寨)、漆家垭岘(石家河)。岘也频繁出现在口语里,乡民常常将山梁凹陷处称为粱壑岘。
九、以坪命名的村名、地名。
“坪”本义指平坦之地,引申义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另外也指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黄土阶地或台地。
在我们铁炉,带“坪”的地名特多,皆沿袭本义,指山区和丘陵局部的平地,西北黄土地区的黄土阶地或台地。带坪的地名主要有王家坪、石家坪、刘家坪、钥匙坪、崖坪(楯子滩)、北斗坪(吴家崖)、杂草坪(村名)。类似叫坪的还有,草坪、地坪子、坪子地。
其中四坪寨子就因为位居王家坪(四坪寨)、石家坪(铁炉村)、刘家坪(河滩里)、钥匙坪(四坪寨)中央而得名。
十、以湾字命名的村名、地名
湾,本义指河水弯曲处,但在铁炉一带,湾不一定都与水有关,凡是处于山势回环,山环水聚之处都可以称湾,大多指山梁环聚、藏风聚气的山湾,如祁家湾、杨家湾、湾河、芦子湾、北具湾等村都因为位居山湾而得名,与水无关,并且湾前常加姓氏,充分说明古人有以家族为单位群聚而生的生活习俗。
十一、以坡命名的地名、村名
坡,形声字,从土,从皮。“土”指土地。“皮”本指“动物皮张”,转义为“弹性起伏”。“土”与“皮”联合起来表示“土地像动物皮张那样有弹性地起伏”。基本字义指倾斜的地方。
从坡的本意探索,坡一般指弹性起伏的土地,所以与坡有关的村庄多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因地势较为平坦,宜耕宜居,这些村庄应产生于农耕发展时期,如半坡、崔家坡、铁炉坡。当然,坡也含有斜坡的意思,这多体现在地名上,如大坡上、那坡山、斜土坡、枣树坡,这些地方多为草坡,较为陡峭,但也有例外,如大坡上却地势平坦,草场宽阔,宜于放牧,所以这些缓坡成为家乡的牧场,直至现在,铁炉王家河以西埂子、寨柯一带乡亲仍以畜牧为主,他们各家各户养牛四五头到十几头不等,每到春暖花开,他们常将牛马赶到周边草地、林带及景墩梁(朱圉山)缓坡地带进行放牧,牲畜自春天出坡直至冬天上槽只回家一次,牲畜呆在野外的时间长达七八个月,期间,乡亲只隔三差五的去山间巡视一回,有时牛儿蹿至吊草坝、马莲滩子、甘谷李家庄一带是常有的事,在这里,乡亲不分县界、村界,都能和平相处,从未出现过私藏、偷盗牲畜的不良现象,所以,寨柯、南沟一带长大的孩子都对景墩梁、固城、甘谷李家庄一带都特别熟悉,闲适自在的放牧生活常常是他们夸耀的资本,听着听着,我们好像也进入了世外桃源。
金河边吃草的牛儿
十二、以姓氏命名的村名、地名
在铁炉坡周边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多达几十个,姓氏的变化史其实是铁炉的发展变革史。
铁炉村以姓氏命名的地名主要有:何家沟、朱曹沟、石家坪、蒋家沟、李家屲、杨曹屲、杨家坟、杨家庄河、何家湾、袁家湾河、邓家石沟、罗卜屲、周家地等等,这一现象说明铁炉坡在很早以前曾有以上诸姓生存,其中何、杨、曹、邓、罗等姓氏虽在铁炉坡还有十来家,但他们都是清末从邻村、邻乡搬迁而来,考查姓氏渊源也不过四五代人,并非铁炉坡土著,原先何、杨、曹、邓、罗等姓人家和蒋家、卜家、朱家、石家、李家、袁家不知何年何月,因何原因搬离本村,现已成为历史之谜。芦子湾有韩家沟、朱曹沟、包家沟、马家沟。石家河有吴家湾河、漆家垭岘、席家坡、席家高咀、杨家湾、武家湾、路家水潭、王家坪,但以上姓氏两村也无一家。金家河上游有边家沟、殷家沟、左家沟、郑家沟、裴家山、赵家山、金家埂子、冷家沟门、王家河,以上述姓氏命名的村庄部分尚存,但边、殷等姓已无一家,冷、金两姓在埂子村不到十家。上寨村有安家场、杨家湾、李家场、祁家坡地、郭家地背后、朱家地沟、刘家地沟、刘家庄河、赵家湾河、蒋家坟地、王家场,但现今上寨村主要有尹、王、严、赵四大姓,而上述姓氏已无一家,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尹、王、严、赵四个姓氏来上寨之前就有赵姓、杨姓、朱姓、刘姓、李姓、祁姓、郭姓定居。半坡、下寨有朱家地、穆家地、马家湾,但两村也无朱、穆、马姓人家。祁家湾村虽以祁姓命名,村中多为王家,却无一户祁姓人家。众多迹象表明,古时候,铁炉一带人多姓杂,并且迁徙频繁,结合铁炉坡独特的地理位置,以上姓氏应该是驻守铁炉周边堡寨的军户,由于朝代的更替变迁,他们可能移防别处。这一现象在《重撰秦州直隶新志》食货志中仍有迹可寻。志书记载,清末,税银、粮饷的征收分为民户、屯户两大类型,屯户属地方军部直辖,秦州既有原住军户,也有异地移防军户,所有军户主要有孙百户、刘百户、李百户、王百户、乔百户、武百户、潘百户、朱百户、范百户、蒋百户、张百户、管百户、管千户、樊百户等等,方志曰:“由巩昌卫分属秦州者有田百户、大有百户,各领旗十,由洮州卫移驻秦州者曰洮百户,领旗二:曰郭安任、王严尹。”郭安任、王严尹即现在下寨村、上寨村,王严尹、郭安任分别是两村姓氏的主流。据本村严长海老人讲述,他家至今还收藏有清末郭安任旗交粮票据,以上资料说明,清代xx旗相当于现在村落,是历代“且田且守”,“出战入耕”的屯田军户的延续,他们驻防本地,虽为农户,但归军部管辖,不过从历史遗物,人文掌故查证,郭安任、王严尹从明代就已经驻防上寨,所以在铁炉一带诸多姓氏的泯灭应该是移防的结果,铁炉堡寨林立的历史事实也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例证。另外,铁炉村有蒋、朱、刘、李、杨,上寨也有相同姓氏,这说明两地在古代某一时期曾为同一防卫体系,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姓氏繁杂多样也说明先辈有逐草而居的风俗,迁徙、换防是造成诸多姓氏的消亡是的直接原因。
十三、以地块形状、出土文物、方位、种植物种等命名的。
如以形状命名的,方地、圆地、吊地、注斗地、马鞍子地、粪斗地、三角(guo)子地、台子地等。以方位命名的地名,庙背后、爷庙梁、山神庙顶、秦王庙台子、庙坝、朱家庙、上河坝、下河坝、上八垧地、下八垧地、水渠地、上碾渠、下碾渠等。碓(dui)窝地就因为此地曾出土碓窝而得名,在铁炉村何家湾,文物的发现,说明古代何家湾曾有先民居住。以植物命名的有大柳滩、小柳滩、柳树滩、芦子湾、橡树沟、竹林沟、麻地湾、核桃树湾湾、梨树嘴、杏树坡、楸树坟院、酸刺坟院、松树屲、青冈屲、枣树坡、楯子滩。以山命名的村名、地名,杜家山、赵家山、裴家山等等。
考查铁炉地名可谓妙趣横生,它如一粒粒活生生的文化细胞,在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诸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研究地方文化、历史沿革、气候变化、物种演变、社会发展的活标本,也是家乡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它虽离我们远去,但它仍以另外一种文化形式,唤起我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END
作者简介
韩拜生,秦州铁炉人,文学爱好者。
唯原创 唯精品
Hash:37271b0d421ebee05f084a14532165b93eed61f5
声明:此文由 秦州微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