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哈密之古代烽燧

哈密市,不论从星星峡到伊州城区,还是从伊州区到巴里坤县、伊吾县,从巴里坤县到木垒县,或是地处边境地区的三塘湖盆地,一路走过,不时就有烽燧映入我们的眼帘。

西汉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西域的管理,沿着丝绸之路,设计和修建烽燧,巩固和开发疆土。烽燧星星点点,一脉相承,组成了一条条军事枢纽线,几乎遍布了整个西域,真实地记录着中央王朝如何统一西域的古老历史哈密现存63座烽燧,17座修建于唐代,46座修建于清代,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古老的烽燧座座相连,见证了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辖和管理,见证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

烽燧又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号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哈密是进入新疆的东大门,在古代,是镇守西域的军事要地,也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的咽喉。历代王朝历来就重视哈密这一要塞,这一座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的烽燧就是历史的讲述者。

在哈密现存的63座烽燧中,其中有36座分布在巴里坤境内。

古老的西域,地域辽阔,方圆几百里不见人烟。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管理,西域绿洲各地方政权的安全,往来于东西方的商队,都没有离开过它。如今,按国家文物局对长城资料调查的要求,这些烽燧已被列入长城资源中。

在巴里坤县境内的36座烽燧中,最早的建于唐代,而且都分布在三塘湖。

烽燧是汉王朝对西域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起到发送信息、守护交通、照料汉朝来往使者的作用。遇到战争,调动军力会聚于此,完成军事任务。到了唐代,中原王朝加大对西域的管理,派出军队在西域继续修筑工事,屯驻卫兵,烽燧的数量比过去增加,并规定:“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冈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相互望见为宜,不必局限此制”。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烽燧依然为巩固西域稳定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烽燧的构筑方式因地制宜,三塘湖由于风大,烽燧又都修筑在山包顶上,因此,采用的是底部石头垒筑,上部土坯砌筑的构筑方式。而在巴里坤草原一线的烽燧,基本上都是以黄土夯筑的,为了烽燧的坚固,当时修筑时还采取了内部拉筋的办法。

由于上百年的风吹雨淋日晒,有些烽燧的拉筋已裸露在外。

烽燧修建的选址,除了规划好总的线路和走向外,每座烽燧与相邻的烽燧以相互望见为宜,否则,烽火传递就会出现中断,延误军情。

每座烽燧的高度基本上都在10米左右,发现敌情后,士兵们如何攀上烽燧传递军情呢。

发现敌情后,负责传递军情的士兵又是用什么作为信号呢。

据唐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广动植》中云:“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故唐代的燧烟亦有燃烧狼粪者,比喻战争发生的“狼烟”一词大概即由此而来,也就有了狼烟四起的成语。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新疆境内的烽燧虽没有形成连绵不断的城墙体,但也延续了中原长城烽燧亭障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成为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烽燧,带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血脉,从远古的文明深处蜿蜒而来,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西域这块土地上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

供稿:巴里坤县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达吾提

Hash:62d5bf8012789db3197d8c9c933ee2e9757a7a5f

声明:此文由 巴里坤零距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