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运河古迹寻踪(一)

去了一趟因大运河而繁华了的扬州,顿时对中国版图上唯一南北走向的大运河肃然起敬,更对我古代水利专家和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五体投地的膜拜。随心而起,趁兴拉着老妈开始在京都寻找大运河曾经留下的痕迹。

张家湾:消失的漕运古镇

通州城南,有一个提起就能被忘掉的地名叫张家湾,民间流传着一句话:没有张家湾就没有北京城,张家湾曾号称是“大运河第一码头”。

当年朱棣本着天子守国门的宗旨,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营建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那上好的木材、上好的石料,还有诸多粮食物资,都是从南方通过大运河漂过来的,因为元朝修的能直达京城的通惠河长年没打理,只能选择在张家湾卸船,再由陆路转运至京城,所以说张家湾镇是当年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

听说张家湾还存有一座古桥,高德地图上竟还真标有这座通运桥,遂开车前往,但是高德可能还没适应通州过快的变化,成功的把我指引到一家院子,再问当地人,竟然都是一脸茫然表情。

周边转悠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通运桥,紧挨张家湾古城墙边,桥下的河叫萧太后河

萧太后,大辽国的芈月,在位期间把大宋朝的杨家将虐到要靠女将出马。此河便是当年她率军征战北宋时,主持开挖的运粮河,也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它比元朝的通惠河早了300多年。

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经历了近400年的刀光剑影,喧嚣繁华,荒芜沉寂。

桥面上深深的车辙沟,可以想见当年车水马龙的盛况。

看到这个桥栏杆,立刻脑补出一个卖肉师傅磨刀霍霍的画面。

张家湾城是大运河边上唯一的一座城池,因为在明朝初期,敌对势力多次袭扰,不得不建个城池以保护这个大粮,但当时明朝国库空虚,此城是皇帝带着大臣们捐款,用营建北京城时所剩城砖七拼八凑得来的。

抗战时小鬼子拆毁城墙修建炮楼,古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上世纪90年代张家湾古城被全部拆除,千年古镇张家湾也随着古运河的衰落,消失的干干净净,只能在皇木厂、中仓、后南仓、砖厂村这些地名中嗅到一点漕运古镇的气息。

上城楼,正看见远处我军直升机群飞过,有种莫名的兴奋。

城内侧估计是拆迁过,要开发公园的感觉。

张家湾还是回民的聚居地之一,通州清真寺来头可不小,建于元代,是北京四大清真寺之一,仅次牛街

大运河森林公园

公园沿河而建,很长。

进入公园入口很多,在宋梁路正门口和漕运码头门口有正规停车场,要收停车费。其它入口车只能停在路边,有被贴条的危险。

森林公园里面太长,会走断腿,共享单车骑行溜园子是不错的选择。

通州运河昔日迁帆汇聚,如今两岸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座座跨河大桥,游船点缀其中,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已被打扮的流光溢彩。

一枝塔影认通州

京杭大运河沿岸有四大名塔:杭州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临清的舍利塔,通州的燃灯佛塔

燃灯塔通州古城的象征,曾经运送粮食的船队,看到了燃灯塔,如同看到了希望,一路的疲惫马上就要结束了。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就是山寨了通州燃灯塔的造型。

很遗憾到达三教庙时正在整修,整座塔被裹的严严实实。

盗图一张吧。儒教的文庙、佛教的佑胜教寺、道教的紫清宫三座独立的庙宇,在大运河旁近距离呈“品”字形布,合称三教庙。佑胜教寺的西侧,便是燃灯塔。

文庙遗存

当年疏浚通惠河的时候打捞上来的“皇木”,就是用来修紫禁城的木头。

说是乾隆爷想起南巡江苏时也有一个城镇叫通州。便出了个上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机智的各位看官自己对下联吧。

Hash:b670175df2914f2e9a08566b619fd08878c966fd

声明:此文由 行笔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