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的银行大楼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的银行大楼

2015年9月23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宣布,包括黄浦区新康大楼在内的426处建筑被列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至此,加上此前已公布的四批名单,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总数已达1058处。漫步在上海的街头,这一幢幢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建筑与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彼此交相辉映,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这些形形色色、风格迥异的建筑中,不乏当年的银行大楼。自1842年开埠之后,凭借着背江靠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海迅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城成长为远东国际大都会,作为当时中国最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各种来自西洋的新鲜事物纷至沓来,中国第一盏电灯在外滩亮起,第一家煤气厂在苏州河畔落成,而现代金融业的中枢——银行也同样作为舶来品从上海登陆,并进入中国。1847年,近代中国第一家银行——英国人开办的丽如银行在这里诞生,此后的上海便逐渐发展为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上世纪20年代末,上海有中资银行93家,外资银行68家,包括大陆、金城中南在内的全国著名银行中有八成将总行设于或迁至上海,这些银行凭借自身雄厚的财力,纷纷在上海的黄金地段买地建楼作为办公和营业场所,而当时的银行大楼多数集中于今日上海的中心区——黄浦区,就让我们做一次虚拟的旅行,沿着上海的马路去探寻这每一幢银行建筑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而有趣的故事吧。

北京东路

北京东路位于黄浦区,是上海市区东部的一条主干道,它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683米,1849—1876年期间分段筑成。

北京东路130号为原中国实业银行大楼(中实大楼),建于1929年,为折衷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特色,六层的三段式立面具有明显的线脚划分,墙身设竖条窗,底层为厚重的石材,整体造型沉稳端庄,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在民国初年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北洋政府财政部于1915年筹建中国实业银行,发起人为熊希龄等人,1919年正式成立,上海分行则于次年开业,总行原在天津,1932年迁往上海。实业银行拥有发钞权,1922年首次发行了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的图案为男耕女织的钞票,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1924年又发行了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图案分别为河马负书和万里长城的钞票。30年代初期,全行存款超过4000万元,在当时的中资银行中位居第八位,后因发行过滥,准备金空虚,于1935年引发挤兑风潮,被国民政府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解放后,实业银行并入了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而中实大楼则一度由华东电力设计院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使用,现为洛克外滩源项目,由百仕达控股和洛克菲勒集团共同开发。

北京东路130号原中国实业银行大楼

中国实业银行发行的钞票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1907年,是著名的“南三行”之一(另两家为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由浙江铁路公司发起成立并为最大的股东,次年在上海、汉口等地设立分行,总行原在杭州,后于1915年进行了一次大改组,将全行的行政和业务中心移至上海,改上海分行为总行,现北京东路230号即为其总部所在地,大楼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36年建成,是一幢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形,立面简洁,具有现代派的建筑风格,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上世纪20年代是兴业银行的鼎盛时期,存款总额于1926年达到3312万元,在当时的民营银行中位居前列;在放款方面,兴业银行一直强调振兴实业,将一些著名企业,例如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列为重点放款对象;该行还非常关注国计民生事业,曾于1934年联合中国银行等共同为浙江钱塘江大桥项目提供银团贷款200万元。不过在经历了抗战和四十年代后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后,兴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遭受重创,一蹶不振,解放后参与了公私合营,而230号大楼曾经是上海市物资局所在地,现为一家经营潮州菜的宝龙大酒店。

北京东路232—240号为原四明银行大楼,汉协盛营造厂承建,1921年竣工,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而雄伟,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1906年宁波人虞洽卿率上海工商业代表团赴日本考察,期间他对日本金融与工商资本的深度合作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他经过两年努力,联合其他旅沪宁波籍人士共同集资白银75万两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四明银行,主要为在沪的宁波商帮提供金融服务,1913年之后该行各项业务逐渐发展壮大,1918年成为上海银行公会13家发起人之一,1933年还成立了四明储蓄会,存款额于同年达到4400万元,但在1935年因滥发银行券,引发挤兑,被官僚资本乘机加以控制,并引入大量“官股”。抗战时期总行一度迁往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四明银行被军管会接收,后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四明大楼于1952年被人民银行留用底楼作营业部使用,1958年之后曾长期为上海建筑材料公司办公地点,现为名人俱乐部。

四明银行发行的钞票

俞佐廷、童今吾于1926年创办了中国垦业银行,总行原设于天津,其主要业务之一便是以垦牧农林事业所用之土地房屋及籽种、原料及出产物品等抵押放款。该行开业最初几年因业绩平平,遂于1929年实行改组,由上海金融界人士接管,并将总行迁往上海,现北京东路239、255号中垦大楼即为其总部所在地,大楼位于北京东路江西中路的西南角,由赵新泰营造厂承建,1932年落成,是一幢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平面形势呈梯形,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1948年,垦业银行更名为中国垦业商业储蓄银行,解放后,该行于1951年参与公私合营,加入金融业第一联营总管理处。现中垦大楼为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上海市物流学会等数家单位使用。

中国垦业银行发行的钞票

北京东路280号为原盐业银行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建于1931年,是一幢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为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简洁,结构严整,内部装饰考究而精美,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盐业银行于1915年由时任总统府顾问的袁世凯表弟张震芳等发起成立,开业之初由盐务署拨给官款,实行官商合办,经营全部盐税收入,系盐务专业银行,后张震芳因资助张勋复辟而被捕入狱,该行遂由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的银行家吴鼎昌掌舵,并改为商办,其总管理处原在北京,1934年迁至上海。盐业银行经营稳健,实力雄厚,在12年的时间内经过两次增资总资本达到750万元,与金城、大陆、中南银行合称为“北四行”,是民国时期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其金融辐射功能遍及长江以北地区。解放后,该行先于1951年参加“北五行”联营联管,后于次年参与公私合营而完成其历史使命,而盐业大楼曾长期是上海市第六十七中学的校舍,目前有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等单位入驻使用。

北京东路280号原盐业银行大楼

江西中路

江西中路位于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1285米,清咸丰五年(1855年)筑成。

江西中路200号为原金城银行大楼,建于1927年,整幢大楼高六层,外墙用苏州金山石垒成,采用英国新古典派道维克式立面,中间大门左右各有一根希腊多立克柱,外观敦实庄重,是当时上海中资银行建筑中最为讲究的一座,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总经理为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库藏司司长的周作民,总行原在天津,早期业务重心在华北地区,1927年之后逐渐南移,1936年总行迁沪,为“北四行”之一。金城银行善于揽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的部队驻扎北京南苑,金城为此专门开辟了军人储蓄,一元起存,共计吸收存款约50万元。为争取存款,金城还专门设计了名目繁多的存款产品,还有各种特种存款类型,创新迭出;对资金大户,由分支行经理直接接待,不必上柜台办理手续,从而吸收了大批军阀和官僚的存款。金城还极为重视对民族工商业的放款和投资,曾大力放款支持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化学公司和卢作孚创办的民生航运公司,据说当时范旭东每次找周作民借款,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据统计,截至1937年6月,金城投资的新式产业企业多达95家,总额达1000万元,这在当时投机盛行的银行圈内难能可贵。解放后,金城银行于1952年参与公私合营,金城大楼被改建为上海市青年宫,80年代又一度成为福州饭店,直到1987年,这座典型的银行建筑才恢复了它本来的金融功能,成为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所在地,现为交行上海分行营业部。

江西中路200号原金城银行大楼,现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

清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全省的官银号改组为浙江银行,次年开设上海分行,1915年二次改组后更名为浙江地方实业银行,由官商合办。1923年官商分家,各自营业,官股部分称浙江地方银行,总行在杭州;商股部分为浙江实业银行,总行设于上海,现江西中路222号即为其总部所在地,大楼由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为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立面采用现代主义风格,外墙大量使用褐色面砖,整体外观朴实简洁,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实业银行在由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毕业的董事长李铭的带领下,各项业务蒸蒸日上,成为著名的“南三行”之一,其业务对象主要针对外商,吸收了众多在沪外商的存汇款,并与外国工商企业交叉持股,互相派员担任董事,尤其在上海的德商中颇有影响力。同时为了打破外资银行的垄断,由实业银行牵头,沪上多家银行共同参与发起成立了上海银行公会,以此凝聚中资银行的力量,增强了各行对抗洋行的实力。实业银行于1948年更名为浙江第一商业银行,1949年之后参加了公私合营。李铭则于上海解放前夕离开大陆,后又于1950年在香港另立浙江第一银行。222号大楼底层在解放后曾为上海机电设备供应公司办公地,现为交通银行营业厅,其余楼层由华东建筑设计院使用。

汉口路

汉口路位于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93米,原名海关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更名为汉口路。

汉口路110号为原中南银行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1921年落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为经典的三段式划分,中部为塔司干巨柱式构图,底层入口处亦有塔司干式双柱门楣,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南银行由印尼华侨黄奕住于1921年发起成立,总行设于上海,为“北四行”之一,因为银行是中国工商、金融界人士与南洋华侨共同出资组建并合营,故取此名,这样的规模在当时的民营商业银行中是绝无仅有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除了传统的存放款业务之外,还涉足国际汇兑、保险、信托、贸易等领域,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禁止银行和企业交叉持股,为规避监管,中南与金城银行联合成立了诚孚信托公司,以此代管收购的企业,如上海溥益纱厂、天津北洋纱厂等,并为其输入资金、管理和技术,使得这些一度濒临倒闭的纱厂不仅起死回生,而且盈利颇丰。抗战时期中南的业务遭到重创,解放后,中南银行参与了公私合营,于1952年同其他数十家银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银行。中南大楼于1997年加盖三层,现为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租赁使用。

汉口路110号原中南银行大楼,现为天津银行上海分行

九江

九江路位于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黄河路,全长1553米,原名打绳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更名为九江路。

九江路111号为原大陆银行大楼,基泰工程司设计,1933年落成,为十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强调竖向构图,底部由两层花岗岩砌筑,大楼中部和顶部略有后退,从而形成对称的层次感,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1918年,谈荔孙在天津创建大陆银行并自任董事长,后在上海等地陆续开设分行,银行在他的主持下屡创辉煌,至30年代达到鼎盛,经四次扩股,股本收益达1000万元,为著名的“北四行”之一,放款对象以工业企业居多,商业及外贸次之,其仓库业务在各家银行中独树一帜,当时英商洋行在天津的仓库业务有七成为大陆所夺取。除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大陆还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共五家银行共同出资500万元,联合创办了著名的太平保险公司,经营水、火、船壳和汽车的保险业务,从而打破了外商对中国保险业的垄断。抗战时期,大陆银行的业务遭到重创,后逐渐衰落,解放后,它与其他银行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现111号大楼由上海信托投资公司使用。

九江路111号原大陆银行大楼,现为上投大厦

四川中路

四川中路位于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1270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为现名。

1922年7月,大陆、中南、金城、盐业四家著名的银行组成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四行联营的创举成为旧中国唯一的有组织形式的联合经营体,形成了一个商业银行集团,开启了强强联合的经营方式,同年9月四行共同修订了《四行联合营业规约》,并在规约的基础之上先后成立了四行准备库、四行储蓄会、四行信托部等联营机构。其中储蓄会的成立使得“北四行”的储蓄业务蒸蒸日上,储蓄会吸收了各家银行的业务长处,抗风险能力更强,存款也更为安全,同时还设计了多样化的储蓄产品,储户能自动成为银行会员。至1927年,储蓄会存款增至1714万元,放款增至1362万元,成为民国时期成员最多,又最贴近广大群众的金融组织。四川中路261号即四行储蓄会上海分会大楼,1928年落成,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顶部和底部为汉白玉饰面,中间主体部分为深褐色面砖,顶部塔楼带有巴洛克装饰风格,设计者为当时享誉上海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是其早期作品之一(他在上海设计的建筑有124幢之多,代表作品有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四行储蓄大楼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解放后曾由上海化轻公司使用,现为上海银行黄浦支行营业厅。

四川中路261号原四行储蓄大楼,现为上海银行营业厅

宁波路

宁波路位于黄浦区北部,东起四川中路,西至六合路,全长1226米,1848—1865年分段筑成,俗称后马路,东段是老上海钱庄和小银行的主要集中地。

在这些小银行中,有一家后来成为“南三行”之一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它成立于1915年,创始人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陈光甫,草创之初,投资者寥寥无几,总共只有七名股东,额定资本只有区区十万元,行址最初在宁波路9号一幢毫不起眼的老式洋楼里,被时人称之为“小小银行”。但陈光甫有言:“人争近利,我瞩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冗。”对那些大银行看不上的小额储蓄存款和工商贷款也贴心服务,并最早提出了一元起存的概念,从而吸引了大批沪上普通市民前来储蓄,此举后来亦为其他银行所仿效。此外,当时的银行行规是只为银两付息,不为银元付息,陈光甫则最早提出为银元存款付息。开业之初,他以总经理的身份亲自上阵,既当柜员,又做客户经理,事必躬亲,储蓄银行在他的得力领导之下,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至1926年,资本总额增至250万元,鼎盛时期全国分支机构多达111家,存款达两亿元,居当时民营银行之首。随着实力的增长,储蓄银行于1929年入驻今宁波路50号的上海大楼,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外墙大量使用深红色耐火砖,顶部有一中国传统庙宇式样的建筑,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1949年之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并在宝岛营业至今,为“南三行”中之仅存的硕果,现上海大楼为浦发银行黄浦支行。

香港路

香港路位于黄浦区东北部,东起虎丘路,西至江西中路,全长仅310米,原名诺门路,清同治元年(1862年)更名为香港路。

上海银行公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间同业组织,1918年7月由中国、交通、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商业储蓄、盐业、中孚、四明、中华商业储蓄、广东、金城、新华、聚兴诚等13家银行共同发起成立,其后成员不断增加,至1946年共有会员130家,并改称为上海市银行业商业同业公会。现香港路59号即为银行公会大楼,1925年落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大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面为两层楼高的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显得高大雄伟,三层顶部正中有盾牌图案花饰,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解放后,银行、钱庄、信托三公会合并为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储备会,1952年金融业实行公私合营之后,公会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现公会大楼由上海工商经济发展公司、爱建纺织品公司等单位使用。

近代以来,上海的金融业在中国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在沪开设的各类中外资银行不胜枚举,此处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赘述。从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再到汉口路、宁波路、香港路,通过这次虚拟的旅行,我们领略了这十四幢银行大楼的风采,了解了它们的悠久历史,它们既是上海金融业辉煌过去的见证者,也将是美好未来的憧憬者。

Hash:85b92b0bf3c3d054274b5ce54954fb90a4f306de

声明:此文由 大千文史汇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