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故事 | 梦回洪广营,淹没在岁月里的动人传说~

宁夏最美地名故事·优秀作品展播

优 秀 奖

梦回洪广营

刘占林

家乡历史文化古城——暖泉洪广营,被风沙、被身边的子民毁掉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沉思一个严肃而痛心的问题:我将用什么方法,算是对已经消逝的洪广营,最好的凭吊和救赎呢?

我的大半生,都是一手拿铣,一手拿笔,在不停地耕耘寻找一片精神净土。但是,在我完稿《永远的洪广营》一书之前,只要我一提到洪广营,就有无数的见证者、诠释者、“翻译者”、响应者、购书者,满腔热情,踊跃地为我提供着关于洪广营当年的人和事,辉煌的雄姿,各种图片,或笑或唱或骂。这样,我颇为欣慰和释然。我喟叹,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家乡人,热爱和留恋着洪广营,以及她当年的历史根脉和名人轶事?

我永远是洪广营的子孙,所以,我只有把洪广营的血脉和灵魂渗透在我的文学作品里——用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艺术手法,来表述我对已经消逝的洪广营的追忆和缅怀,也只有这唯一的选择,才是我对洪广营最好的馈赠和回敬。如果我能替代愚昧无知的罪民,对亵渎和毁掉洪广营的行为,进行问罪赊赎与申讨,那么,我的那本书,我就没有白写。

书中的插图,是我十年前见到洪广营时,拍下的几张夕阳西下洪广营的城墙,当时,写了一首词:

望古城,夕阳残照,恰似百草废墟笑,莫把军魂惊扰。梦中阑珊,谁在军营酒释怀,恰巧几只麻雀吵。

四百载,风雨雪飘,噬得城墙砖瓦恼。不敢信,古城已老,庙宇残垣,恰似魂在人间绕。

见此状,我喟叹不已:谁还能见证康熙皇帝当年夜闯洪广营的尴尬和宁夏城的威严?率军打仗的穆桂英,当年如何被困暖泉的焦虑与后来天赐泉水,转败为胜的惊喜?城隍庙里的各路神仙是否还在洪广营城墙仙游戈壁滩上,谁还能捡到锈迹斑斑的兵器认前朝?当你看到三清观亭台楼阁上插着猎猎作响的黄幡时,难道你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奢想梦回四百年前,洪广营的盛况与辉煌?在农典河畔,你可否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曲调?

又见此状,我再次喟叹不已: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历史古城洪广营吗?当你真正漫步走进洪广营这座历史城池时,内心却产生了强烈的历史反差,隐隐作痛,无法言表:四周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英姿与古拙苍敝的城墙擦肩而过,正悄然崛起的暖泉工业园区和商业贸易市场的勃勃活力,正以饱满强盛的发展态势,和苍凉陋敝的小村庄,遥遥相望,无法握手言和。那一刻,我不禁喟叹:设若人间尚有像张贤亮先生那样的智者和文人儒商,洪广营定是第二个古色古香的镇北堡。

我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刀光剑影的洪广营。所以,她给我的印象打了一个零分。

诚然,暖泉洪广营的变化今非昔比。

暖泉洪广营,坐落在宁夏银川贺兰县洪广镇,东靠滚滚的黄河,南靠美丽的凤城银川,西靠巍峨的贺兰山,北靠黄沙碧水的沙湖;毗邻与典农河和洪广营生态园,周边有暖泉工业园区。

洪广营,我的家乡我的摇篮,自小我就是嗅着沙枣花香长大的地方,家乡的田野里,哪儿有苦苦菜,哪儿有鸡腿蘑菇,哪儿有榆钱钱儿,哪儿有树蘑菇,哪儿有哥俩树,哪儿有三姐妹树,哪儿有驼背的老头树,哪儿有鱼有野鸭、野兔……都有我和小伙伴们的足迹和笑声!

我是带着家乡泥土的芬芳气息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完了小学上初中又上了高中,然后参加劳作的。然而,故乡的那条路总是伴我成长,见证着家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近几年来,党的惠农政策如春风一样,温暖着农村家家户户,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着从小玩大的“湖东”内心感慨万千,思潮澎湃!小时候这里是一片芦苇白碱滩,今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过去上学时的鸡窝式坑坑洼洼的马路,如今是平坦笔直的柏油路!马路两边是星罗棋布的鱼塘:这里水清鱼肥,景色怡人!路边一根根电杆挺立,一排排砖瓦房整齐气派,一棵棵树木葱茏茂盛,土地平旷,阡陌纵横,与田间绿树村庄相互掩映,生机勃勃,这一切无不见证着党的惠农政策的正确与英明!

城东北边,有几处湖泊,湖面碧波荡漾,芦苇翠碧欲滴。洪广营北面有46000多亩沙漠,如今变成了良田绿洲,雄伟壮丽、一望无际,大漠风沙豪情,生长有红柳、沙枣树、白杨树各种植物。这里有洪广营生态园——汇集古城、工业园区、沙丘、湖泊、庙宇厅殿、垂钓、船只、养殖牧场等连为一体。她,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典农河两岸亭台楼阁、炊烟袅袅、稻谷飘香、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绿树成荫、河水澄清、碧波荡漾、海鸥飞翔、鱼儿嬉戏!河两岸垂钓者络绎不绝,节假日,是你休闲、娱乐、踏青、旅游观光、沙漠探险的好去处——作为家乡的一名教师,我醍醐灌顶:为何不效仿古人“曲水流觞”,今人“击鼓传花”,让“魅力洪广营”“历史中的洪广营”走进我们的课堂?

红寺堡

马宗成

我国多有含“堡”字的地名,部分地名由来与古代战事中屯兵驻守的“堡垒”有关。古代驻军搭建军事防守用的建筑物废弃之后,边民为避战乱,最大限度地获得保护,大多数在堡垒附近置家,久之则形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集镇。随着战略地位的变更,大多军事要塞在撤离后,原址附近的集镇因人口集聚得以保留,并以军事堡垒之名为其名,部分地名中的“堡”字读音也从“保”音变为更具民居特色的“补”音。明朝时,整个宁夏地区战争非常频繁,明与蒙古势力的战争此起彼伏。水草肥美、草原广阔的“小河套”红寺堡,成为鞑靼沿清水河南下袭击固原的必经之地。边患的加剧,使红寺堡成为屯军防守之地,在古代宁夏南北通道上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任命杨一清总制陕西甘肃、宁夏三镇军务,称三边总制,也称三边总督。杨一清上任之时,三边“边患之惨烈,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他到任之后,提出花马池东路虽有千户所守御,可是兵力少而孤立,离兴武营地很远,有边患战事很难及时救援,便形成了将周边的鸣沙州堡、韦州堡、下马关等连成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来御敌侵略的构想,在奏明朝廷后修筑了红寺堡。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正德二年(1507年),杨一清上奏皇帝得到同意后,委派宁夏总兵郑廉筑成红寺堡城。这座旧红寺堡城的规模是“周回一里五分。置旗军四百一十七名。设操守官一员、管堡官一员。领烽堠一十五”,15个烽火台名称都为当地名,分别在“黑山墩、小蠡山墩……”第9个名称正是和红寺堡同名的红寺儿墩,可见早就有红寺之名,建故城名称自然这样定了,这样,一座古城堡呈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红寺堡之名,自明代开始,因筑城而有其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另据宁夏考古所研究人员从明代红寺堡古城遗址附近出土的西夏古钱币推断,重视州城堡寨建设的西夏,极有可能在重镇韦州与鸣沙之间的东南边缘红寺堡设置一座堡寨,才有西夏钱币出土,西夏修堡寨而有其名。明代只是在荒废和破烂的旧城基础上进行了重建。红寺堡之名,还有一种依据史料的联想,“红寺堡”之名始于唐朝,乃大唐灵州大都督浑瑊之浑氏后裔居所,后来“浑氏”逐渐演变为“红寺”,才有“红寺堡”之名。或者是得名于汉武帝时期,在安定属国三水县安置归降的匈浑邪王部及后裔,居住的三水县即今红城水,“浑城”逐步演变成“红城”,“浑氏”变为“红寺”,才有今“红城”和“红寺堡”之称。

目前,学术界关于红寺堡得名缘由的论述中,认可度较高的说法为红寺堡之名源于“红寺”。据《朔方道志·镇戎县》中“附旧志所载圮废公所:红寺、韦州等各有仓,今皆废”的记载,在明正德二年(1507年)第一座红寺堡古城创筑以前的弘治年间,已经有“红寺”记载,确证当地早就已经有古寺庙—— — 红寺。此外,有张嘉谟的《帅府题名碑》介绍,自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明代守卫宁夏镇的有44位主将,突出介绍了25位主将的丰功伟绩,其中有关于都督佥事、宁夏总兵李祥事迹的简略记载:“勇敢而成功红寺者,李公祥。”记载了红寺堡城建成前两年的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发生的战事,即宁夏总兵李祥委派指挥仇钺,在“红寺”附近成功地切断套部小王子掠固原的归路,击败小王子的战役证明,明弘治年间红寺堡没有创建之前,这里确实已经有“红寺”的存在。所以说,先有红寺,后有红寺儿墩和红寺堡。《明实录》也记述此次战事:“虏围灵州久不克,因解去,散入内地四掠,指挥仇钺设伏,要其路总兵官李祥复督诸军驰援,战走之,斩首三十二级,获战马六十四匹,追回被虏男女十一人、驼马驴骡牛羊三千六九十四匹。”正因为有上述关于李祥将军在红寺组织伏击套兵战事的记载,证明明代人确实知道这里有红寺。于是,明代守卫边塞的镇将,在建造这个边地要塞第一个古城的时候,就采用了当地军事上小有名气的“红寺”,起名为“红寺堡”。早在宋元时这里建有很多寺庙,寺庙方圆可达50多里,叫“红富寺”,后来被损毁,近年来重建,改名“弘佛寺”,从出土的两个泥塑佛头和彩绘可以证明其历史的存在。所以说,“红寺堡”之名,源于当地一座古寺庙——“红寺”。历史沧桑巨变,红寺堡诸多堡寨演绎了边陲草根旧镇的风雨变迁。它经历了建造、迁徙、重建、毁坏、废弃、荒漠覆盖等不同遭遇后,如今仅存不太清晰的残貌和为数不多的附属设施残址。它们与其他古遗址一道,见证了红寺堡甚至整个宁夏地区在古代的军事战略地位。

据历史记载,红寺堡城“周回一里五分。置旗军四百一十七名。设操守官一员、管堡官一员。领烽堠一十五:黑山墩、小罗山墩、阎王扁墩、四十里坡墩、石板泉墩、水圈二墩、荒草岭墩、韩麻籽墩、红寺儿墩、两家泉墩、哄劝墩、砂从沟墩、库水沟墩、察加崖墩、白疙瘩墩”。其中至今保存较好的遗址有两个墩,一个是红寺儿墩,位于红寺堡古城遗址东侧,今红寺堡镇南约2000米处,筑钨城,呈方形,黄土夯筑,边长46米,基宽4.4米,残高2-3米,烽火墩修筑在钨城中部,基宽14米,残高14-20米。另一个是白疙瘩墩,位于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政府东300米,红寺堡古城遗址南约2000米处,筑于一低矮山坡上,呈方形,基座面积约50平方米,残高5米,夯层8-12厘米,因风蚀严重,背面垮塌成圆形。该烽火墩是今红寺堡境内现存烽火墩台中比较特别的一座,由于这一带的土质构成多以白浆土为主,与其他墩台相比,其颜色显得格外得白,因此此地取名为白墩,现为新庄集乡白墩村。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此城存在了30年之后废弃,迁于边内。此城今被称之为旧红寺堡城,位于徐斌水西北、新庄集南偏东50余公里之处的旧寺堡子村,为第一座红寺堡古城,已有507年的建城历史。曾经的烽火狼烟,今天早已消逝在移民的和谐生活中。

红寺堡古城修筑之后,对南北防御体系的加强虽然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堡势孤悬,不宜固守,总督陕西三边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天和奏请明廷:“……西路自徐斌水至黄河岸六百余里,地势辽远,终难保障。今红寺堡东南起徐斌水至鸣沙州河岸可百二十里,总兵任杰议于此地修筑新边一道,迁红寺堡城于边内,撤旧墩军士使守新边。舍六百里平漫之地,守百二十里易居之险,又占水泉数十处,断胡马饮牧之区,而召军佃种,可省馈饷,计无便于此矣。”“新边”的设计符合防御的实际需要,从徐斌水起,沿红柳沟西岸以沟为堑修筑,把沟沿的缓坡削为立崖,终点在鸣沙州。在红墩到大河子水的开阔处打了土墙,挖了沟壕。明嘉靖十六年,徐斌水新边筑成,全长62.5公里。新边筑成后,原红寺堡迁移到了新址,《皇明九边考》称之为新红寺堡。史载:“新红寺堡直北稍东,总制刘天和新筑横墙二道,以围梁家泉;直北稍西,旧有深险大沟一道,受迤东罗山之水, 流于黄河,长一百二十五里,总制刘天和堑崖筑堤一百八十里五分,筑墙堡一十六里八分。自大边至此,重险有四道矣。”新红寺堡位于此深险大沟西面,而旧堡坐落在深沟东侧。刘天和利用这条深沟部署防御线,在深沟东岸营造两道土墙,围护梁家泉等水头,防止牧骑占据。同时将深沟西崖坡大加铲削,使之壁立如城。新址周围“周环旷阻,有地数百亩,水泉数十处,草木繁茂”,虏入寇必休于此,呼为小河套,地理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更适宜于屯垦和生活。新红寺堡城的修建(又称徐斌水新边),对拱卫三边制府驻地的固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嘉靖十六年秋,三边总制刘天和筑红柳沟内边墙,位于今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兴旺村西北约3公里的红柳沟的沟边,边墙起自徐斌水西北,向西北经新红寺堡至鸣沙,全长一百二十五里,其中筑墙十六里八分,利用红柳沟深险铲削堑崖一百零八里五分。《皇明九边考·卷八·保障考》记载:“新红寺堡直北稍东,总制刘天和新筑横墙二道以围。梁家泉直北稍西,旧有深险大沟一道,受迤东螺山之水流于黄河,长一百二十五里。总制刘天和堑崖筑堤一百八里五分,筑墙堡一十六里八分。”红寺堡由旧城迁至新城后,又修建了红柳沟边墙,进一步加强了红寺堡的防务,也凸现出历史上红寺堡的战略地位。

- 版权声明 -

■内容来源:本文作者-刘占林、马宗成 ,最终解释权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有。 睛彩宁夏经授权发布。

Hash:293c2cf8e9989b33d5ee6d127387c4762c53ab27

声明:此文由 睛彩宁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