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和妻子相守一生,为啥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生骨肉

题:周总理和妻子相爱一生,为啥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生骨肉?

文/姜子说书

那年弱冠并及笄,海棠初开女儿期。人面红花交相映,美人戎装总相宜。献身革命新天地,两朝抱恨伤身体。踏雪归来花依旧,晨妆何处唤归魂?

这首词,写的是伟大的周总理和妻子邓颖超的革命爱情故事。那年他21岁,她15岁,他最爱西花厅的海棠花,她是一朵初开的白海棠。他似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她是五四台上最飒爽的英姿。她感慨,世间竟有男子能生得如此漂亮;他惊叹,人间竟有女儿如此英勇无畏。

他27岁那年,娶了21岁的她,从此两人成了坚定的革命伴侣,一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奔走呼告数十年,做好了随时为革命上断头台双双就义的准备。庆幸的是,革命最终胜利了,他们都活了下来,却因此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

我们两个已经足够幸福

众所周知,早在五四运动初期,周恩来和邓颖超就早早投身于革命事业,两人于1919年相遇,于1925年缔结姻缘,纵观他们的一生,时刻都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先,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周总理和妻子邓颖超相守半个世纪,一直相亲相爱,为什么没有留下自己的孩子呢?说来真是遗憾!

邓颖超曾经怀过两胎,她和周恩来却没有孩子,革命没有让他们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却让他们错失了子嗣。

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之后,夫妻俩都一心扑在事业上,几乎没有留给自己的时间,他们每天都忙于革命事业,不但长期都处于四处奔忙的状况,还要经常分居两地。

有一次,邓颖超发现到了月事周期,却不见动静,一查自己竟然怀孕了,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然而,一想到自己怀孕生孩子就会影响革命工作,邓颖超义无反顾地买来中药,自己偷偷把孩子打掉了。

邓颖超独自躺在床上,等着药效发挥作用,结果自然是痛得她直打滚,身体的疼痛,加上内心的悲伤,使得她的身体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周恩来知道邓颖超怀了孩子并私自打掉之后,向来温文尔雅的他,第一次对着邓颖超发了火。他气的是妻子不跟他商量,就轻率地打掉了他们的孩子,更气邓颖超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周恩来叮嘱邓颖超,以后再不许她做这种傻事,革命工作自然是重要的,她的身体也是革命的本钱,一样非常重要。

不久之后,邓颖超又一次怀孕了,这一回,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决定生下他们的孩子。然而,天不遂人愿,胎儿过大,个子偏矮的邓颖超在分娩的时候遇到了难处,经历了三天三夜的阵痛,也没能自然生下孩子。

眼看顺产无望,大人和小孩都面临生命风险,医生只好动用了产钳。但是,那时候的医疗设备很差,医疗技术也不发达,产钳不小心伤到了婴儿的头颅,加上其他的原因,孩子刚刚出生就夭折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邓颖超经历了身心剧痛,却不得不被迫转移,因为当时的共产党员,正面临着国民党的搜捕。

虽然邓颖超在母亲陪着她去了广州,但是,难产之后的舟车劳顿,一路上的奔波劳累,营养又跟不上,加之两次怀孕没能留下孩子的不幸遭遇,使得邓颖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损伤,再也没能怀上孩子。

后来,他们收养了其他革命烈士的孩子,也有过许多带着侄儿女游园合影的瞬间,对于没能为周恩来生儿育女这件事,邓颖超的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遗憾的,周恩来却看得很淡,他劝慰妻子道:“我们两个已经足够幸福。”

踏雪归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

1949年,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周恩来和邓颖超搬进了西花厅,一个开满海棠花的温馨又浪漫的安稳的家。

真正的爱情,不但经久不衰,而且就像多年的陈酿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芳香四溢。因为是一起革命的灵魂伴侣,所以,彼此都是对方生命中不可代替的一部分。

他始终记得,她最爱踏雪,记得曾经年少时,她在雪地里的欢声笑语,以及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国忧不可忘,卿卿亦不可负。有一次,周总理通宵工作,熬到了天明,好不容易忙完了,该抓紧时间休息去了,却在回去睡觉的路上,一眼瞥见地上的积雪,想起那个爱踏雪的她,连忙打电话喊来妻子,请她踏雪。

踏雪事虽小,卿悦非寻常。两个相爱的人,牵手走在雪白的清晨,耳边是积雪融化的声音,还有彼此的心跳声。

回忆里,是1925年8月8日他们在广州喜结连理的坚定,是1926年8月8日结婚周年纪念他们在汕头合影的浪漫,是1939年5月他们在重庆红岩劫后余生的留影。

1940年,为了纪念结婚15周年“水晶婚”,他们在重庆合影;1950年,结婚二十五周年,他们依然不忘留下爱情的纪念照。

1950年2月3日,在家养病的邓颖超,依然不忘叮嘱丈夫少喝酒、多睡觉,常洗澡,还顽皮地补上一句:“回来要检查哩!”

1960年8月30日,外国友人埃德加•斯诺再次来华,面对负责接待他们的周恩来和邓颖超,不失幽默地打量着他们发问道:“让我看看,你们还像在延安时那样相亲相爱吗?”见两人依旧情投意合,埃德加•斯诺不禁显目地竖起了大拇指。

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坚持最可贵,世间又有几人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做到始终如一呢?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一首《追欢偶作》,写不尽白居易年少的遗憾,一生的放浪形骸。那个写下《长恨歌》的男人,他亲过樊素的樱桃口,搂过小蛮的杨柳腰,却始终没能娶到那个15岁的初恋小女孩。

同样是爱上15岁的少女,多少人的爱情,如一代诗人白居易一般,止于18岁的皮囊?又有多少人的爱情,能够等同于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周恩来一般,任由青丝变白发,初心不改,还要再奉了一句誓言——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情长纸短,望你珍摄,爱你一生,吻你万千!她唤他恩来,他喊她小超,他们是赤绳系定的结发夫妻,他们终究完成了白头永偕的约定。

1978年1月8日,北京的清晨格外的寒冷,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男人病逝了,十里长街尽是无限的哀伤,她抚摸他面颊的双手有些哆嗦,她轻吻她额头的双唇有些干涩,她终于颤抖地哭出声来:“恩来,你走了……”

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力排众议,按照总理唯物主义的遗愿,火化遗体,并亲手捧着爱人的骨灰盒,让飞行员将丈夫的骨灰撒向蓝天大海

此后,邓颖超的余生,守着周总理的空骨灰盒,守着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始终未曾离开。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有他最爱的海棠花。

冬去春来,西花厅满院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面对着这个他们相守了无数年的家,泪流满面,记忆里的他,在海棠花的映照之下,长得真漂亮,如今的海棠花依旧红艳,只是记忆里那个看花的主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与世长辞,留下遗言,把骨灰撒向爱人曾经撒过的蓝天大海。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依然期待来生与他再次重逢。所谓爱情,不就是最初我们红了脸,最后我们红了眼眶,但是,爱你这件事,任由沧海桑田,今生来世,也绝不动摇。

Hash:b94a5e43dafe0535b8046d98f79b858117a54fd9

声明:此文由 姜子说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