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城的秘密|一个古怪地名,把这个县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埒(liè),

一个生僻字,

也是山西古县名称。

因传统文献记载很少,

故鲜为人知,

历代学者凭借文献中零星记载,

推断古“埒”置于神池应县等地,

而史学界多倾向于神池。

忻州两位学者,

五寨县县志办主任朱和森

五寨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郭效生

痴心当地文史研究。

他们认为没有详实可靠证据

轻易推断哪一地是埒地,

都是不准确和不科学的。

今天推出的,

便是二位根据各种考证得出的研究成果。

▲赵孟頫楷书中的“埒”字

▲忻州五寨县地貌

首先我们搜索关于埒县的记载: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埒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北。属雁门郡。东汉省”。《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西汉雁门郡,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县十四:善无、沃阳、繁畤、中陵、阴馆、楼烦、武州、鬓陶、剧阳、崞、平城、埒、马邑。《后汉书》中记载:东汉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领14县:阴馆、马邑、埒县、楼烦、广武、原平、卤城、汪陶、繁畤、剧阳、崞县、武州、平城、强阳。说明埒在西汉和东汉时就有建置,而其他关于埒的记载很少。

那么究竟古埒在什么地方建置?现在有两种说法。

一、神池说

神池县位于忻州市北

翻阅《神池县志》,有“西汉埒县属楼烦县”记载,又《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埒县标注于今神池县东北,因此有神池说。

杨年生先生在其《<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雁门郡所辖地望校勘兼战国部分地名校补》中,系统探究《水经注》卷十三㶟水(桑干河流域)及《水经注》卷三树颓水流域后,基本排除了雁门郡埒县地望位于㶟水(桑干河)流域与树颓水流域(苍头河)之可能性,而将目光锁定于雁门郡所辖中陵、马邑、楼烦西的大片空白区域,即今神池、偏关二县所辖范畴。北沙城汉遗城址位于神池县长畛乡北沙城村北约100米处,平面呈现方形,边长约2000米。城墙基宽约2-3米,残高约0.3米,墙体夯筑,采集有绳纹瓦残片,曾出土五铢钱、铁铃铛及泥质灰陶罐等。按《山西文物地图集》相关资料显示,神池县北沙城汉城址位于县川河上游两条季节性支流的夹角处,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边长竟然达2000米左右,按此面积约400万平米,比西汉雁门郡治善无城的规模都要大。这样的城址规模显然至少应是个较大的县级治所,而按《地图集》所示的西汉雁门郡所辖中陵、马邑、楼烦西的大片空白区域却未有一个县级城邑显然是令人生疑的。故此初步考量北沙城遗址即为西汉雁门郡埒县故城(杨年生先生就此与《山西历史地图集》主编谢鸿喜老师进行了商榷,谢老在参阅相关文普资料后亦认同北沙城汉城址为埒县故城)。

二、应县说

▲应县位于朔州市东部

《山西通志》载:“隋志:应州开阳宁武府也。”由此可见,埒,在宁武县北,应州西南,西汉时属雁门郡,归应州管理,隋时划归宁武,又清汪士铎《汉志释地略》雁门郡下有:“埒,应州西南。”所以出现两种记载,因此又有应县说。

今部分史志研究者认为埒在应县西南,而且在应县西南找到一古城遗址,“在平鲁区有一古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张马营战国、汉代古城遗址,王莽时期埒县被改为“填狄亭”,而从“亭”的称谓窥测“埒”应比其他县级城邑规模要小(古城遗址长600米左右、宽380米左右亦印证此点),王莽时期雁门郡曾被更名为“填狄郡”,据此“填狄亭”亦可能和“填狄郡”有一定关联。此外“埒”字的字面意思中有“山上的水流之意”。《列子·汤问》中有:“壶岭山顶有水涌出,一源分四埒,注于山下”而源子河的支流马关河即源于此古城附近之山岭,距古城不远沿马关河两侧还有北水、南水二村,村名及河流均与“埒”之意息息相关。当然关于埒县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这为我们的确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尚需进一步考证。而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末年汉县数目为1587,但近年来在汉简中发现不少不见于今存文献的汉县,可知实际汉县不止此数。所以张马城古城如非埒故城,则可能为另一未见于今存文献之城邑”。如此看来考证之人也不敢完全下结论肯定应县张马营战国、汉代古城遗址就是古埒县遗址。

上述两种说法全部为推测,没有详实的史志记载和出土文字,拨“埒”之迷雾,寻其真迹,难如拔草寻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埒县,古县名,西汉置”。那么“埒县”是否是从西汉起置?笔者认为任何一地名都是有历史传承和原因的,不会孤立的出现,顺藤摸瓜查阅资料以求其迹。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有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郡的出现,同春秋时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春秋初期,诸侯国内普遍实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按田亩征收赋税,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时,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低。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由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若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郡县制虽形成于战国时代,但当时全国仍有封君的封邑与郡县并存。《汉书·地理志》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全国一律以郡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度始完全确立。《史记·始皇本纪》云: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并谓:“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匈奴列传》,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雁门郡从可查的资料显示从战国赵武灵王就建制了,秦灭六国后完成统一承接了战国雁门郡,确立了完整的郡县制度,西汉又承袭秦之郡县制度。既然雁门郡在战国时就有了,那么它下属的埒县,是否也早于西汉就有了?

从现有涉“寽阝”之铭文究“埒”

“寽阝”字是“寽”声、从耳,耳朵旁在古代是“邑”的简写,因此“寽阝”是地名专用字。“埒”从土,寽lǚ声。本义:矮墙。由于中国古代城郭地名的字多从邑。因此“埒”字用于地名可加邑,也就是说“寽阝”通“埒”。

1、从出土钱币究“埒”

《货系》中赵国尖足布币中有“西都、余(涂)水、郧邯、虑魇、繁寺、阳曲、埒阳”;今《华夏古泉》图录中有“埒”尖足布币两个样式,“埒阳”尖足布币有一个。姑且不论“埒阳”与“埒”之关系,说明“埒”地名战国时已有之,而且属战国赵国。

2、从出土古鉨印究“埒”

《玺汇》中据说有埒字古鉨,可惜没有手头资料。另明代《集古印谱》中有战国官鉨“寽阝司寇”。“寽阝(埒)司寇”战国三晋官鉨则反映出埒地建制齐全。

3、从出土兵器铭文究“埒”

2012年盛世收藏网高古兵器论坛中有《雁门遗珍》一文有战国赵国“元(九?)年寽阝命(令)弫柀、库工币(师)郭邢、冶夜”戈;又《集成》中有秦兵器地名戈“元年寽阝(埒)令戈”;2017年五寨县东秀庄乡后五王城五王城遗址古城内村民锄地时捡到弩机配件“望山”,一个小铜片上竟有十几个铭文,经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施谢捷老师辨认铭文为“廿五年[寽阝]命(令)富䡃丨叚[矤]〇庚冶人〇丨”。

这些铭文字意中完全可窥探出“寽阝”在秦统一六国前就有建置,而且是县置,一个“令”字足以说明埒是大县,也证明秦时“县分二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的说法。

4、从出土陶器铭文究“埒”

2013年,在五寨县东秀庄乡后五王城村五王城遗址古城内村民捡到一块陶片上有陶文。经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施谢捷老师和著名篆刻家、古鉨印收藏家吴砚君老师辨认为“寽阝(埒)市”,属战国鉨压铭文。印文“寽阝市”是指管理埒之市场之官(管理者),当属三晋战国官印无疑。

无独有偶,2015年乡下朋友又在同一遗址捡到一小块陶片上有陶文“寽阝市”,这个比上次那块陶片小的多但文字较完整,这个印文也是印压阴文,文字没有变化,只是不是一个印所压。2016年,有乡下老乡又有捡到带铭陶片,同样也是“埒市”。2018年又有老乡捡到带铭陶片,笔者听到后,下乡一看,同样“寽阝(埒)市”铭文,不过这次的陶铭字很完整,模压清晰,文字规整,尺寸较大,印面足有3公分。四块陶铭出于同一古城遗址,反映出:战国时埒地为便于牲畜交易就专门设立了互市,同文不同模官印铭文多,说明“寽阝市”市场很繁荣、很大,同时侧面反映出埒地为产戎马等牲畜之地,当时“雁门骏马”为天下名马。

也说明山西五寨县五王城遗址当属“寽阝”(埒)地。同时也说明:五王城最晚在赵武灵王时置县,是赵武灵王旧城。清代《五寨县志》中就称武王城,现代人省为五王城,与历史传承相符合。

从战国、秦时期雁门郡疆域上求“埒”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攻克楼烦国后置云中、雁门、代郡(《匈奴列传》)。查阅有关资料:雁门郡所属地在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等县以北到内蒙古部分地区。秦于公元前234年置雁门郡,所属地相承接于战国赵国雁门郡。汉代承秦之置,当然地域也是前朝之地。既然五王城古遗址当属战国、秦统一六国之雁门郡地内,那么五王城遗址必是雁门郡下内某一城池,杨年生先生将埒县锁定于雁门郡所辖中陵、马邑、楼烦西的大片空白区域,杨先生只考虑到了神池、偏关二县,而忘了五寨县也在其范围内,杨先生推测的区域是正确的,地点偏移了。

秦朝时的雁门郡

从“埒”之字义上解“埒”

《百度字典》中:埒liè(1)形声。从土,寽lǚ声。本义:矮墙。(2)同本义:特指马射场四周的土围墙。埒,卑垣也——《说文》;山上有水埒——《尔雅》。注:“有停泉。”(3)又如:埒垣(围墙)。(4)山上的水流。如: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列子·汤问》。(5)界限;边际。如:水潦所还埒邱——《尔雅·释丘》。注:“丘边有界,埒水绕环之。”,埒有人为之者,有地自然者,皆曰埒。

▲谷歌地图搜索图

笔者实地查勘五王城遗址地形,四面环山,城墙依山而建,地形四周均系丘陵,城址坐落于沟壑盆地之中,城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季节河流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如五王城是埒,那么“埒阳”极可能与埒同城,埒阳指河分开城南之地,从谷歌地图上看,五王城内有东西向流的一条大河(现在干涸为大沟),南北支流有四,沟中多停泉,符合“埒”之意,是天然埒地;

又五王城周边水源丰富、牧草发达,符合古人逐水而居。尤其是城池之南山——荷叶坪黄草梁、马伦草原等多处为万亩以上的天然草场,历来都是优质放牧之地,养的马儿骠肥体壮。无论“楼烦骏马甲天下”也罢,还是“雁门骏马誉天下”也罢,这里是古代养马之地,埒城当属马射场之地,完全符合“埒”之意。因此五王城遗址比神池北沙城遗址和应县张马营战汉古城遗址更符合“埒”意,况应县张马营战国、汉代古城遗址规模太小,不符合战国、秦时“令”制之县。

▲实地考察现场图

从五(武)王城城池遗址上看“埒”

根据山西省第四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五王城遗址,东周---汉,遗址位于忻州五寨县杏岭子乡前五王城和东秀庄乡后五王城村之间,距县城约二十公里处,遗址平面环山,城墙依山而建,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周长约8千米。城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季节河流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四周均系丘陵,城址坐落于沟壑盆地中。城墙残高0.5-7米,底宽约6.5-10米,顶宽1.5-4米不等,夯层8-10厘米,夯窝直径5-6厘米。沿城墙四周共建有六个瓮城,瓮城平面呈半圆形。城内的建筑集中于城南,发现有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等。

从上可看出该城是周边地区鲜有的城池遗址,规模特大:375万平方米,有六个瓮城,比西汉雁门郡治善无城都大,符合战国置大县和县比郡大的说法。从“埒令戈”中得知埒县是大县,因此,五王城完全符合埒县建制。

从遗址出土文物析“埒”

山西省第四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在遗址断面上有约2米的文化层,发现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可辨器形有豆、鬲、罐、壶、瓶、钵、石镰、石锛、石斧、石球、骨针、骨铲等。在城西北发现有大片墓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从地表看发现有口大底小的方坑墓,深度可达7米以上。出土有铜戈、铜剑、铜镜、陶器及秦半两、汉五铢、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大泉五千、开元通宝等钱币。从发现的遗物分析,此城址延续了很长时间。据乾隆十六年《五寨县志》记载,西汉大将韩王信住守。

事实上,该遗址历来出土钱币颇丰,经了解村民在过去平田整地、修渠修坝时多次出土战国布币。历年下大雨冲刷,每次都有村民捡到者,从春秋时针首刀、尖首刀;到战国离石、蔺环钱、大小尖足、方足布币、三孔布、战国半两;到秦半两;到汉五铢;到新莽六泉十布均有出土,其中出土较多的当属战国时布币和西汉五铢,王莽布币出土数量很小,到三国时大泉五百、大泉五千偶有出土,数量极少,唐之后的钱币出土就基本没有了。可见此城建城较早,最繁华阶段当属战国时期—西汉,王莽之后渐渐衰落,到三国时五王城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水毁实地图

《汉书·地理志》中王莽时期埒曾被更名为“填狄亭”。从五王城城池规模上很大,似乎与“亭”之制不相符,虽说王莽改制比较混乱,但亭确实有点小,而这点恰恰说明埒之兴衰!由一个大县变成一个小亭。五王城遗址的出土钱币也反映出此点。《晋书·地理志》:“雁门郡秦制。统县八,户一万二千七百,广武、崞、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马邑”。从上可知埒在东汉后三国时就没有了。王莽更“埒”名为“填狄亭”,影射出“埒”在西汉末年似乎经历过几乎毁灭性的灾难,或战争、或自然灾害,造成人口下降。经实地勘察发现,城内断层面2米以下见一层灰膏泥中古人尸骨很多,杂乱无章,一定是经历了大的灾难!民间至今有水毁韩王信五王城的传说。可见五王城历史兴衰,符合古“埒”之兴衰!

从五寨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埒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埒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北。属雁门郡。东汉省”。五寨县东至古今坪10公里接神池县界。南至仟树坡22公里接宁武县界,北至塔子会60公里接偏关县界,东北至崔官庄35公里接神池县界,东南至塔儿沟15公里接宁武县界,西南至黄土坡15公里接岢岚县界,西北至铧嘴60公里接河曲县界。从《宁武县志》上看五寨位于宁武县西北与宁武接壤,那是指宁武治所位置来说的。事实上五寨县南境与宁武接壤,说宁武北完全没错。我觉得《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没错!

综上所述,无论是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埒”之意,还有遗址规模、文化遗存、历史兴衰等均符合埒县之建制和历史。埒因地而名,县因马而设,因此,五寨县五王城遗址当是历史上消失的“埒县”遗址。既然埒是五王城遗址,那么忻州地区五寨建县的历史,必将提前2000多年。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土信息的增多,古“埒”必将大白于天下!

▲忻州市地图

▲忻州市五寨县地貌

文|郭效生 朱和森

原题|古“埒”置县新考及“五王城”建城考略

图|郭效生 朱和森 五寨县政府网

图文版权归原机构或作者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南丽江 实习生 李倩楠

审核|方天戟

End

点击往期原创

Hash:0738ec7fb49ee6e7d455c55034fd8d520bc239d8

声明:此文由 文博山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