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西安博物院(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西安博物院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全天闭馆,15:30停止入馆
成立时间:2007年5月18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
西安博物院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2007年对外开放。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院内风光
文物展馆
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该博物馆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有5000余平方米,其余为文物库区及公共活动区。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多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用于陈列的文物展品,是在这些藏品中挑选出的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文物。西安博物院文物展馆的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博物院使用了当代科技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展览运用了虚拟电子翻书、数字幻影演示、DMS数字虚拟演示、互动展示、文物导航等系列科技手段,虚实结合,丰富展览内容,形象展示文物,演绎古都历史。西安博物院落成,结束了古都西安没有大型市级博物馆的历史。
小雁塔
小雁塔
小雁塔文物保护区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在园内充实了长安古乐、拴马桩一些民俗类展览与文物。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与相融合。
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中宗景龙年间),位于唐朝长安城荐福寺,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的佛塔。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塔院并不在荐福寺内,唐朝末期的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后来荐福寺迁入塔院内。明、清两朝时期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
小雁塔塔身原为方形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在明代的几次地震中,塔顶部的十四、十五两级被毁,塔身经历了裂而后合奇迹,被称为“雁塔神合”。现存的小雁塔为十三层,保持了唐代初修时的风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每层皆有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飒爽秀丽的美感效果。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为青砖砌筑。塔平面为正方形。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高度递减,故塔的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塔身轮廓呈现锥形形状。小雁塔塔形玲珑秀丽,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小雁塔的塔身单壁塔内中空,塔壁不设柱额,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塔底层南北两面各开有一券门,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底层以上各层南北两面正中均开有半圆形拱券门洞。小雁塔内设有木梯,可登临塔顶。
塔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后期所增建。塔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南额刻有“万汇沾恩”,北额刻有“不二法门”。塔底层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朝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荐福寺古建筑
敕赐荐福寺
荐福寺最初建于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睿宗李旦为其父唐高宗死后献福而建佛教寺院,最初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院,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荐福寺吸引了唐代许多高僧,其中以义净法师最为著名。荐福寺毁于唐末战乱。后来,荐福寺搬到塔院即今小雁塔的所在地。
现存的荐福寺古建筑群为明清两代重修,寺内古建筑群大体延续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时的布局,寺内殿宇建筑集中在山门直对小雁塔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慈氏阁、大雄宝殿、藏经楼、小雁塔、白衣阁等。寺内还存放有石人、马柱等等民间文物以及各种民俗艺术展览。
清代康熙年间以来,因荐福寺内移来金代铸造的铁钟,寺僧晓扣之则清音远震,辅以雁塔秀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胜迹。金代铁钟作为文物仍陈列于荐福寺钟楼内。
荐福寺内的古树名木共计十棵,九棵为国槐,一棵楸树,距今约800年-1300年左右。其中五棵国槐分布于大雄宝殿前中轴线两侧,其余四棵分布于慈氏阁南面和钟鼓楼之间的院落。
馆藏陈列
基本陈列
古都西安
以“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展厅面积约2485㎡,陈列文物660余件组。
在“古都西安”的总标题下,又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
“千年古都”部分,以“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安”为章节,集中反映历代都城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在模型制作方面,特别突出了隋唐长安城,同时还制作了汉长安城、宋元城、明清西安城的模型等,突出了对城市发展史的展示。
“帝都万象”部分,以“周秦文明”、“汉唐风采”、“府城华章”分为三个章节,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的基本用途为组合,从不同的侧面再现出帝都生活的万千气象。
展览一区
陶楼阁
汉,陶,二级,1992年西安市雁塔区三爻村出土。通高136厘米,底座长40厘米,宽38厘米。釉陶望楼为三层楼阁式,底边为长方形。楼阁三层设有斗拱,顶为四角攒尖式,有脊,各层有窗有门,并设有回廊,上有各种形态的人物。望楼在回廊、窗门、斗拱、瓦件、屋角、正脊等方面均加以艺术处理,屋脊和屋角的起翘,强化了轮廓的优美曲线,斗拱在西汉时期为一斗三升,既起结构作用,又完善了建筑的装饰。我国流行的是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体系,高层楼阁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工艺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后世高层楼阁建筑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高大的釉陶望楼是戒备森严,倚窗瞭望,具有方位的私宅,是财富的象征,它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
鎏金铜铺首
唐,1972年西安市新城区唐大明宫遗址出土。两件。圆形片状。主纹为兽面纹,兽首睁目蹙眉,阔口大张,利齿毕现,舌卷铜环,面目凶恶狰狞。兽首的背后为分叉式铆钉,用于插入门壁,尾端横折固定铺首。铺首纹饰锤揲而成,表面鎏金,应为某座宫殿大门上的构件。
龙纹空心砖
汉。砖体长方形,中空。正面纹饰构图采用“喜相逢”格式,以璧为中心,双龙回首顾盼,前爪拱璧。璧的上方和龙的足下各有一对叶形云纹;璧的下方和龙背上方各有一灵芝草。整个画面,满而不乱,多而不散。流动的云纹,充满生机的灵芝草,祥瑞的玉璧和游龙,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二龙拱璧图”。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在战国以后的礼仪活动中,玉璧是用于祭天的礼器。两侧以爪托璧的双龙是通天神兽,其形态是典型的汉代走龙。
画面将璧与龙巧妙结合,寓意吉祥。推测这很有可能反映的是汉代天子祭天时的供玉情景,即以双龙做架,龙爪之间供玉璧。
陶水管道
战国、秦。2006年出土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约500米处的战国秦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中。目前所陈列的是从其中一组排水管道中采集的。当时发掘出两组排水管道,每一组皆由三条圆筒形陶水管套接而成,水管道横剖面呈“品”字形,即下层铺设两条,上层铺设一条。陶水管道单节长0.57—0.58米,一端粗、一端细,粗端直径0.32米、细端直径0.23米,壁厚0.08—0.1米,外表饰绳纹、内壁为麻点纹、泥条盘筑。
类似的陶质排水管道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周边的战国秦上林苑多处遗址中皆有出土,目前所见有单管、双管、三管等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阿房宫建于战国秦上林苑中,发现的排水管道遗址正是上林苑中皇家宫殿建筑的遗迹。多处排水管道的发现说明在战国秦汉时期,皇室宫殿、园林甚至城市的建设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地下排水设施。这些排水管道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宫殿建筑以及城市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三彩院落造型
唐。1994年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出土。为长方形两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门、四角亭、前堂、后寝和假山、水池,两侧是进深较浅的廊房。除假山、水池为浑然一体的三彩制品外,其余出土时只有三彩制作的顶盖,顶盖分别施蓝、褐色釉。三彩住宅模型由九座房屋模型组成,有院门、堂、后室,两侧东西厢房。院门的顶部为悬山式,两侧有山墙,中间有门,下有长方形底板;堂(后室)的顶部为悬山式,前面设四根明柱,中有一门,下有长方形底板;大厢房二座,顶部为悬山式,设有山墙与后墙,前有二根明柱,下有长方形底板;其余的为后室(堂)与厢房共五间,顶部均为悬山式,有山墙与后墙,下有长方形底板,房顶有简单的瓦与脊装饰。屋顶均施绿釉,其余部位施白色护胎釉。胎白色,质坚硬。院内有站立的侍从,还有鸡、鸭、狗、猪、骆驼等。侍从俑三件,头戴幞头帽,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恭手站立,两件施绿白相间釉,还有1件通体施淡黄釉。鸭子四件,造型相仿,动作各一,或站或卧,或前视或回首,施黄绿釉的各两件。狗三件,均为蹲卧状,侧首远视,分别施绿釉、黄釉、褐釉。鸡一件,伸颈站立,为打鸣状,通体施黄釉点彩。猪三件,施黄釉的一站一卧,施绿釉的呈卧状。骆驼一件,通体施黄釉,正在院内首吃草。
这种成套组的唐三彩院落模型出土量较少,唐长安及周边是出土集中地区。反映了盛唐时期经济繁荣,上层社会追求安逸舒适的庭院生活。这类庭院以围墙相连,是唐代贵族住宅的真实写照。
展览二区
环带纹方壶
(酒器)西汉早期金银勾连云纹铜钫
展览三区
粉彩淋浴童陶俑
彩绘女陶俑
彩绘铠甲武士陶俑
黄釉乐舞习女俑
长安佛教
造像艺术专题陈列展厅以“宝相庄严”为题,以佛教石刻造像为主、辅以金铜造像等佛教文物,介绍长安佛教的基本情况,突显长安佛教的重要历史地位,集中反映长安佛教的空前盛况。展厅面积640㎡,陈列文物120余件组。
董卿造像
白石立佛
佛教艺术
古代书画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展厅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在近万件收藏作品中,选择了100余件书画作品,作为专题陈列,展厅面积759㎡。
玉器专题
玉器陈列展厅以“天地之灵”为题,将各时代玉器按用途分类组合,展示古代玉器精品。展厅面积353㎡,展示文物约120余件组。
胡旋舞
玉器35-3
玉器35-2
玉器35-1
印章专题
印章陈列展厅以“颗粟大千”为题,展厅面积353㎡,展示文物200余件。所展示的印章,主要以官印为主,私印为辅,以汉、宋、辽、金、元、明、清等官印居多,并首次展示了西安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二十余枚。私印和佛道诸家吉语印也是展示的一个特色。
印章展览
印章展览1
印章展览2
其他典藏珍品
银背瑞兽镜
银背瑞兽镜,唐代,1979年西安市灞桥区出土。直径8.6厘米,重0.12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八出菱花形,圆钮。镜背贴一银壳,壳上锤鍱出四瑞兽花纹。内外区用一圈窄凸棱间隔。内区宽阔,近凸棱处一株忍冬花缠枝蔓延至整个内区作地纹,主纹为四瑞兽绕钮作推磨式排列。四瑞兽姿态各异地攀折花枝,其中一瑞兽肋生双翼。纹饰做工细致,瑞兽的羽翼都纤毫必现。外区在凸棱和八瓣镜缘形成的空间中饰一缠枝忍冬纹,但与通常八出菱花镜外区各作单独空间的做法不同,忍冬纹毫不间断地绵延于整个外区的八出花瓣中。
郑燮《墨竹图》
郑燮《墨竹图》,清代,纸本,纵100厘米,横58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世籍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遂为江苏兴化人。少孤贫,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应科举圣祖康熙秀才、世宗雍正举人、高宗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潍县令,因助农民胜诉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遭罢官。做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工书法,以篆、隶体参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称“六分半书”。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体貌。但康有为评其书:“乾坤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擅画兰竹,以草书中坚长撇法运笔,多不乱,少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自称“四十不谢之兰,百节常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借以寄托其坚韧倔强的品性。
宝相花镜
宝相花镜,唐代,1998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直径19.5厘米,重0.9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六出葵花形,圆钮,座上依次饰锯齿纹、联珠纹和弧形叶纹三层纹带。主题纹饰为六朵两种不同形态的花卉纹相间环绕。一种为六瓣莲花,圆圈中间一圆点外围六圆点表示花蕊,圆圈外饰锯齿纹带和联珠纹带,外围六个菱形花瓣。另一种以同样花蕊外环绕旋转式六叶片组成花瓣内心,其外为六朵折枝花,其间各有一片花叶,似一朵绽葩吐芬的大花。这种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变成一种装饰性的纹样被称为“宝相花”。
鎏金银带钩
鎏金银带钩,1996年8月西安市未央区尤家庄村出土。战国秦(前403——前221年),带钩长21厘米,宽1.3~3.8厘米,厚0.9~1.6厘米,重210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带钩银质。体呈曲棒型,表面鎏金镶玉。中空,钩面浮雕神兽、瑞禽及其它纹饰。钩首兽头形,阔口紧闭,宽鼻,小鼻孔,鼻梁上有两道横向凸棱,凸眉,圆眼,眼睛原来镶嵌有小玉珠,现在已经脱落。眉毛正中有上尖下圆节形独角,耳修长后伸,侧面呈凹面状。钩背中部有圆柱帽形钮,钮上有篆书“心”字。带钩通体浇铸而成,表面鎏金。
都管七国人物银盒
都管七国人物银盒,1979年9月西安市碑林区西安交通大学出土。唐代,直径7.5厘米,高5厘米,重量189.2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这套银盒为三件套,外层是六瓣喇叭形银盒,中层为鹦鹉纹海棠形圈足银盒,内层为龟背纹银盒,内装水晶珠二颗褐色橄榄形玛瑙珠一颗。外层银盒为六瓣喇叭形,盖面高隆,子母口,底部平坦,有喇叭形高圈足。盒面中部錾六边形图案,主要纹饰是由27个姿态各不相同的人物组成富有情节的七组图案,每组图案都有各自地区的特征,每边围以卵形规范,中部的“昆仑王国”是一幅生活气息很浓的生活图,“王出则列象千图”,表现了东南亚一带国家王者出行的场面。有“都管七个国”题榜,下方有“将来”2字。纵览新旧唐书及其它相关史料,唐代在中央政府从未设置过“都管七个国”之类的官府机构或职官,而在这七个国中,昆仑国、婆罗门国、吐蕃国、白柘羯国与乌蛮人在唐末与当时的盘踞于现在的云南一带的南诏政权的关系则是十分密切,疏勒国、高丽国也与南诏政权时有往。
神人虎纹镜
神人虎纹镜,东汉,1966年西安市莲湖区八一铁厂201工地出土,直径18.4厘米,重0.7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联珠纹钮座,画纹带缘。座外一周立墙式凸棱。主区四柿蒂乳钉将纹饰间隔为四区。两区为神人,中间主神当为东王公和西王母,旁各有一侍者。东王公的形象为头戴传说中的三维冠,两肋生出两枚小羽翼。西王母戴平顶两面翘冠,身生双羽。另两区一为虎纹,另一为神树,神树两旁各一侍者。其外为一周铭文带,右旋而读为:“袁氏作竟世少有,东王公,西王母,辟去不羊,口孙子,白虎山人居在右,长保二亲,子孙力五。”铭文首尾用凹面乳钉纹作间隔。最外为一周栉齿纹。缘饰三角锯齿纹和云气纹各一周。
海棠形摩羯纹银长杯
海棠形摩羯纹银长杯,唐代,1968年1月1日西安市城建局送交。口径13.6厘米、底径7厘米、高3.2 厘米,重87.8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长杯为椭圆海棠形,口略呈菱形,圈足脱落,锤击成型,花纹平錾,杯身以杯最长径及最短径等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錾刻有写实的半片莲花叶子,叶缘伸向腹内,与底部伸展开的一片莲花叶子叶缘相接,叶脉细密流畅。杯内部中心有隆起的火焰宝珠,两只兽首鱼身的摩羯鱼环绕宝珠嬉游,通体錾金,杯造型新颖奇妙,纹饰生动精美。
八瓣形禽兽狩猎纹银镜壳
八瓣形禽兽狩猎纹银镜壳,1981年10月西安市灞桥区唐墓出土。唐代,直径20.7厘米,重109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这枚骑马狩猎纹银镜壳呈八出菱花形,背面中心处铸有一半球形镜钮,以备穿系丝带而悬挂。自镜钮至镜的边缘,浮雕三组花纹,主题花纹为骑马狩猎纹。只见四位猎手骑坐于奔驰的骏马之上,其中一位猎手手持长矛,正准备刺向一兽,另一位猎手左手执弓,右手高高举起,似在扬鞭策马,追逐一仓皇逃窜的野兔。另一位猎手也发现了它,回转身来,左手张弓,右手搭箭,这些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运动着的造型,将当年狩猎的场面表现得热闹非凡。在主题画面的内外,则辅以静态的花纹。内侧饰仙山四座,其间雕饰扶桑四株,造就出一个远离喧嚣的清净而空寂的境界。外侧雕饰一周鲜嫩的花蕾,那芬芳的气息引来了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又是一种自然恬淡的意境。全部花纹皆以浮雕技法制作,看上去丰润而饱满,图案繁密而又布局有序,体现出唐人的审美旨趣。
三段式神兽镜
三段式神兽镜,魏晋南北朝时期。1973年6月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直径16.6厘米,重0.8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圆钮座,窄缘。纹饰分内外区,两区间以一周栉齿纹相隔。内区两条夹钮的平行线条将镜面主题纹饰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中部一龟,龟背顶起一华盖,华盖下右侧一个身躯较大的神人正面端坐,左右侧各一侍者侧身面向,一坐龟背上,一跪立。左侧四侍,手均执物,亦面向主神。中段两神兽夹钮对置,二者背向而行,扭颈顾首。下段二神相对,端坐于缠绕的枝两侧。主题纹饰外一圈铭文带,以凸起的圆形方孔为起点,文为:“余造明镜,□□作容,翠羽秘盖,灵孺台□,仓颉作□,以教后生,遂人造火,五味”。外区饰一周五边形几何纹,其内外间饰卷云纹。该镜铸造精湛,人物、动物五官均清晰可见,纹饰细密繁复,在当时社会及不安定,战事频繁,对生产力影响极大的情况下铸造,实属不易。
八曲忍冬纹银碗
八曲忍冬纹银碗,唐代,1972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乡西曲江池村出土。口径11.58厘米,高3.79 厘米,重194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碗平面呈八曲葵瓣形,碗体较浅,腹壁微曲呈弧形,下部内收,底部为多棱喇叭形矮圈足。外腹八条分瓣内凹线较深,在碗内形成八条凸起的棱线,使碗体呈八曲瓣。碗内腹沿分瓣棱线布置八株花草,每株有对称花叶,花叶顶端为三瓣,一圆两尖,花草下部互相连接呈八角状。碗内底心有两重联珠纹,之间围绕八出忍冬花结。碗外壁纹饰相同,每瓣均錾刻完全对称的缠枝纹。圈足沿由联珠缀成,联珠颗粒较大。器物锤鍱成形,花纹錾刻,内外纹饰鎏金。这件银碗外形为粟特金银器制作工艺——捶揲而成,具有显著的突棱及曲线,圈足联珠纹是粟特银器中极为常见的纹饰。但碗腹的装饰纹样是唐代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本土纹样——忍冬纹。银碗的口沿和器身呈变化的曲线,宛如一朵开放的花朵。
“李勉奉进”双鱼纹蔓草花银盘
“李勉奉进”双鱼纹蔓草花银盘,唐代。1975年8月12日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出土。口径17厘米、高1.2厘米,重198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盘敞口,宽沿,浅腹微弧,平底。盘心以忍冬叶构成圆圈,正中双鱼遨游,周围饰折枝花叶,忍冬圈之外也饰折枝花叶,其间錾刻珍珠底。盘外底部刻有四行铭文53字,内容是:“朝议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守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江南西道观察处置都团练守捉及莫徭等使、赐紫金鱼袋、臣李勉奉进。”器物锤鍱而成,其纹样为先锤出轮廓,再錾刻细部,然后鎏金。银盘的图案纹饰及铭文从另一方面给我们揭示了有关唐代金银器的一些生产及制作状况、中唐初期的政治腐败状况、社会风俗与审美情趣的变迁等,因而具有重要意义。银盘上的铭文说这件银盘是李勉“奉进”给皇帝的,也就是说这件银盘是由李勉命令工匠在洪州制作的,从这一点就给我们揭示了中唐时期以金银器为首的唐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铭文说这件银盘是用于送给皇帝的礼品。
羽人神兽镜
羽人神兽镜,东汉,1979年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直径18.7厘米,重0.88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柿蒂形钮座。柿蒂叶间饰简化的飞鸟,其外有栉齿纹和宽弦纹各一周。主区内外廓饰栉齿纹,四圆座乳钉。主纹为四乳相间四组纹饰,分别为:青龙配羽人,羽人双手持灯前伸,双腿作跽坐状;朱雀配禽鸟,二者均作展翅奔走状;白虎配仙鹿,鹿角粗壮,身上以小乳钉表示梅花斑纹;玄武配瑞兽,兽首有角,身上有豹斑和狮毛。四神足下以∧形折线表示山峦,周围填以流云纹和小鸟。宽缘上饰一周几何形双线折曲纹。
骑驼小憩俑
骑驼小憩俑,唐代,1987年陕西省西安市韩森寨红旗电机厂出土,长60厘米,高73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骆驼曲颈昂首,张口嘶鸣,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驼上一女俑,身穿胡服,侧身盘腿横骑驼背,左手搭在左腿上,右手搭于驼峰,头枕右臂作小憩状。女俑头梳双垂髻,体型较小,应为随行少女,跟随丝路驼队从西域而来。这件作品把骑手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途中在驼背上小憩的情形,刻画得惟妙惟肖,也把丝绸之路上行人的艰辛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唐人的普遍观念中,胡人和骆驼关系密切。“诗圣”杜甫的《寓目》诗:“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胡人牵驼游走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承担起东西方贸易交换的重任,促成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内陆和沿海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三彩诞马
三彩诞马,唐代,2002年西安市雁塔区延兴门村唐康文通墓出土,通高59厘米,长62.4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马低首,张口,曲颈,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白胎,通体施白、黄色釉。这件三彩马的色彩及局部刻画(如鬃毛、马饰等)都非常简单,但其骠实的背部以及有力的腿部皆体现出了唐代马健壮的特征。
三彩莲瓣器座
三彩莲瓣器座,唐代,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28.4厘米,莲花口径24.8厘米,座底径24.8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器座由两部分组成,可以分开。上部为一弧腹浅盘,周围贴塑三层莲瓣。下部为喇叭形底座,承柱较高,下带折棱,接地部分外卷。除底座的接地部分外,通体施釉,釉色有黄、绿、白等色,上部的浅盘内釉色挥洒自如,底座采用点蜡法施釉工艺,彩色釉点如满天繁星,目不暇接。在唐三彩中,带莲瓣纹的底座常与塔式盖罐相配,具有明显的佛教含义。
父癸铜豆
父癸铜豆,商代晚期,西安市灞桥区老牛坡出土,高12.1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8.3厘米,重0.88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豆盘呈钵形,直口方唇,微折沿,浅腹微鼓,圜底中部接柄,柄较粗,柄腰下段收束,圈足侈大。腹壁饰八组涡纹,涡纹饰于圆形的曲面上,沿边饰有四条同向旋转的曲线,中心有一小圆圈。圈足饰四组倒三角纹,每个倒三角内饰一变形饕餮纹。盘内底铸铭文“父癸”3字。
蒜头壶
蒜头壶,西汉,通高41.24cm,口径3.7cm,腹径22.6cm,足径13.95cm,重2.38kg,现藏西安博物院。
龙钮应钟
龙钮应钟,秦代,通高22.5厘米,铣径1 5厘米,重3.17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镂空双龙钮,龙头相对,张口,角向后弯曲与龙身相连,龙身弯曲,两龙前足拱起相接成方孔,后腿微曲而立,龙尾自然下垂,尾尖上卷。头部、四肢饰谷纹,龙背、龙尾饰鳞纹,龙身后段饰几何纹。钲、枚、篆用绳纹相框并间隔。一面刻“应钟”,一面刻“大和”,均为篆体。钲左右有篆两排将枚间隔成三排,每排有三个凸起的涡旋纹枚。舞、篆、鼓及绳纹框四周均为卷毛纹,钲及鼓下部为素面。
玉麒麟
玉麒麟,元代,1972年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徐家寨出土。高4.8厘米,长4厘米,最宽1.5厘米。现藏西安博物院。
麒麟呈匍形姿,挺胸昂首,口微张露出利齿,下颌垂须贴胸,突自大鼻,耳后抿,双角端部上卷,肩生双翼舒展,大尾下垂。麒麟形体壮硕稳健,神态威武凶悍,飘动的卷须和张开的双翼更显得气势不凡。这件玉麒麟在雕工上运用了透雕、凸雕、阴刻和偏斜刀等多种技法,其口以桯钻法镂空,眼、耳、角压地阴起,角、翼、四肢和尾凸雕而成,两翼中间一道凹槽将其一分为二,胸前的横向平行弧线、腮和翼端的卷云纹以偏斜刀法琢刻,胡须、两翅和腿、爪刻细阴线。雕工十分精细,碾磨技艺高超,晶莹润泽。这件麒麟上窄下宽,重心较底,且没有穿孔可供穿系佩带,属陈设摆件。
三彩武士俑
三彩武士俑,唐代,1985年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出土,通高约87厘米
,现藏西安博物院。
该俑左手插腰,右手握拳前举,似握一长兵器的守卫,身穿铠甲,足蹬长靴站立,足下踏一台式方形底座。肩有披膊,长圆形护胸,内套窄袖衫。外施绿、褐、白三色釉,色泽鲜亮,釉色对比强烈。头部皆为露胎粉彩,胎色白中泛红。武士俑头戴护耳战盔,凸目张口。
三彩兽面镇墓兽
三彩兽面镇墓兽,唐代,通高52.2厘米,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
镇墓兽为唐代明器中的重要类型,一般放置于墓中,是驱除邪魔、保护墓主魂魄的守护者。此件为兽身狮面,脑后毛发上冲,圆眼鼓起怒睁,口张露出獠牙。头有两角,双耳上竖,角间一圆球状饰物,肩部有鬃毛。前腿直立,身躯蹲踞于近椭圆形台座上,尾上卷。除头部不施釉外,全身施绿、蓝、黄、白色釉,以绿釉为主。
三彩叠置伎
三彩叠置伎,唐代,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40.8cm,现藏西安博物院。
大力士头上顶有两组童子,每组三人。上部一组童子中,一童子双腿直立于下面二童子肩上,身穿开裆裤,作撒尿状。童子均作各种不同的动作。童子下大力士双手展开,肌肉凸显,双拳紧握保持平衡,双腿分开站立于底板上。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所穿服饰施绿、黄、蓝等釉色。
三彩贴金人面镇墓兽
三彩贴金人面镇墓兽,唐代,2002年西安市雁塔区延兴门村唐康文通墓出土,通高100cm。
镇墓兽人面兽身,头顶螺旋状上升,双耳巨大向外伸张,怒目圆睁,嘴角露出两颗獠牙,颌下胡须浓密。溜肩,肩头有两翼,翼端生毛发,五颜六色,光彩夺目。马蹄形足,前腿直立,蹲坐于不规则台座之上。头部无釉,体施黄褐、绿、白色釉,釉上有彩绘描金。
三彩牵马胡俑
三彩牵马胡俑,唐代,1974年西安市霸桥区洪庆乡出土,通高56cm。
俑头戴幞头巾,大眼深限,高鼻络须,神态专注,为西域人形象。身穿翻领窄袖长袍,腰间系革带,带上系囊,右肩及右上臂穿着内衣,两侧皆露出小臂,显得干练有力。脚蹬长靴,双手控缰,双脚微分开,站立于方板上。俑的头、颈部以及裸露的小臂没有施釉,长袍为厚润晶莹的红褐色釉,翻领着深绿色釉,腿部施浅黄釉。胎色白而坚硬。
三彩凤首壶
三彩凤首壶,唐代,1964年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蔺家村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高30cm,口径3×4cm。壶的口沿塑造成高耸的凤冠,两眼圆睁,羽毛卷曲,凤嘴前伸内勾,嘴喙有力,口衔宝珠,珠上有孔为流。椭圆形的壶把呈如意形。壶腹由前后对称的两条凸棱分为左右两面,分别饰浮雕的忍冬花纹和海石榴。正中一面为浮雕的凤鸟展翅站立于草叶之上,鸟周围还以花卉图案作为衬托,另一面为骑马狩猎图像。壶面施赭、绿、蓝、白诸色釉。色泽鲜艳,纹饰生动,造型奇特,光泽晶莹,虽在地下埋藏千年之久,颜色依然如新。
黄釉拱手男立俑
黄釉拱手男立俑,隋代,1975年陕西省长安区(县)贾李村出土,通高29.5cm,现藏西安博物院。
俑头戴幞头巾,头部略向左侧,面部肌肉、五官刻画生动,嘴微张,略带微笑。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间系有革带,露出小腿和足部,足蹬长靴,拱手站立于方形底板上,显出毕恭毕敬的神态。通体施黄釉,积釉处泛绿,釉层较厚,底板和足部无釉。胎色泛红,胎质较为致密。
三彩载货卧驼
三彩载货卧驼,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29.1cm,长45cm,现藏西安博物院。驼首高高扬起,双目圆睁,作嘶鸣状。四肢曲跪卧地,尾巴卷曲上翘。背上垫一椭圆形毡,毡四周有打褶的花边,施草绿色和白色釉。骆驼双峰间搭有鞍鞯,上覆驮囊、象牙和丝绸,两侧带马蹬壶、花口盘、凤首壶等物。卧驼周身施淡黄、褐、绿釉。
三彩披鬃鞍马
三彩披鬃鞍马,唐代,1990年西安市霸桥区半坡村出土,通高56.5cm,长58cm,现藏西安博物院。
马首向左后方回望,两耳直竖,鬃毛左披,立于长方形踏板上。臀部发达,腿部强劲有力,特别是其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细,刀工娴熟,符合实体马的特点。马全身以白色为地釉,鬃毛为白、绿、褐三色相间;马鞍及垂于两侧腹下之毛织物为绿色釉;额前的当卢、耳鼻际的辔饰、胸前及尻上的革带及杏叶形垂饰均为黄、绿、褐三色釉;马尾为褐色。与一般唐三彩马相比,此马的釉色别具韵味,缺少大片鲜艳的红、黄、褐等色,而以素雅的白、绿色为主要色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造型骏捷、匀称,是唐三彩中罕见的精品。
蓝釉驮骡
蓝彩驮骡,唐代,l966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出土,通高26.5cm,长33cm,现藏西安博物院。骡短耳直竖,作低头负重前行,踩踏于长方形踏板上。背上有鞍鞯,鞍上驮一沉重行囊,捆绑有绳结。骡体施蓝釉,间有褐色斑纹;行囊施黄、白、蓝三色釉。富有马的神态,肌肉健壮的腿部雕刻得细致传神。
彩绘袒腹胡人立陶俑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41厘米
来源:西安市东郊豁口唐墓出土
胡人头顶发落,周围还有一周卷曲长发,高眉骨,眼眶深陷,颧骨突起,高鼻,络腮胡须。头微俯,腰略曲,双手握拳半举,为牵驼拉缰绳形象。身着皮长袍,在颈与袖口露出衣内长毛,腰系带,脚穿长靴,站立于梯形板上。体格剽悍,身体健壮,裸露前胸与腹,显然是因牵驼行走劳苦与炎热,把皮袍解开的样子。当时唐代与东南亚、西亚、东非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丝绸之路”是连接各国的友谊之路,在“丝绸之略”上商队往来不绝,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各种技术等运往各国。上述的胡人俑就是“丝绸之路”上的运输者,贸易往来友好“使者”,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彩绘骑马狩猎陶俑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长34厘米通高33厘米~37厘米
来源:西安市东郊豁口唐墓出土
彩绘骑马驮猎狗猎俑:头梳中分双髻发型,面庞圆润,眉目清秀,为一少年。骑马持缰,侧身向左看,表现出雄姿英俊的神态。马背上,设有鞯、障泥与马鞍,后有椭圆形垫,其上卧一猎狗。猎狗双耳直竖,眼目向前,监视周围的动向。坐骑为高头枣红大马,身有花斑,双耳前竖,张口前视,四腿直立於长方形板上,神情机警,与背上猎狗—样,替主人寻觅猎物,虽是静立姿势,但却表现出神采飞扬,蓄势欲动的特点。
彩绘举鹰骑马狩猎俑:头梳中分双髻发型,深目高鼻,高颧骨,双目前视,西域胡人形象。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高靴,右手半举猎鹰,双脚紧踩马蹬,骑在马上,如同雄姿武士,马四腿直立长方形板上,双耳直竖,两眼前视,口张嘶鸣,红鬃色,上有一花斑。背上鞍鞯俱备,胸肌宽阔,筋肉坚实,四肢矫健,鬃毛直立,神情机警,神完气足,表现出马将要疾驰逐猎的精彩场景。
彩绘驮豹骑马狩猎俑:头戴幞头帽,深目高鼻,颧骨突隆,长满络腮胡须,为西域胡人形象。头向左后扭转,右手拉缰绳,注意猎物的“动向”。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脚穿长靴,踩蹬骑在马上。马背有鞯与马鞍,鞍后设有圆形毡垫,上有猎豹,发现下面有猎物,准备扑猎,马为白色,四腿立於长方形板上,胸肌突出,雄姿矫健,为奔跑暂停的静立状。人与猎豹神情紧张,特别是猎豹,用力欲跃冲向前去的一瞬间动态形象。
彩绘托鹰骑马狩猎俑:头戴幞头帽,头右转上仰,右手高举猎鹰。其深目高鼻,颧骨凸隆,为胡人形象。右手拉缰绳,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高靴,跨骑马上,马背设有鞯与马鞍,马白色高大,立於长方形板上。原施彩绘,虽经过千年,但是部分彩仍很清楚。猎人、马与鹰的塑造,不仅形象准确,而且十分生动,猎人微前俯伏,高举过头的鹰,双目凝神注视,带着紧张的神态,似乎在骑行中猎人遇到凶猛的猎物的刹那情景,表现出惊奇,准备搏斗,策鹰前扑,将此景刻划的维妙维肖。
彩绘骑马狩猎俑:头戴幞头帽,睁目咧嘴,高鼻,颧骨高隆,脸上长满络腮胡须,略左侧首,身着窄袖长袍,袒左肩,腰系带,脚穿高靴踩蹬,为西域胡人。跨骑马上,在腹前马背上带一猎物,左手拉缰绳,坐骑为红鬃烈马,身上还有花斑。四腿直立於长方形板上。原施彩绘,由于天长日久,部分彩脱落。胎为泥质灰陶,坚硬。
砂石佛塔龛造像
时代: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尺寸:残高71厘米
来源:西安市北郊出土
父辛卣
时代: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尺寸:高34厘米最大腹径28.5厘米
来源:1976年西安市长安区沣西出土
扁圆体,外罩式子母扣盖,盖顶隆起,花苞形握手,腹扁圆体,上有提梁,下为高圈足。腹两侧均饰饕餮纹,腹上部饰夔龙四只围绕一周,足以扉棱分为四部分,其间饰夔龙纹,提梁上饰四只夔龙纹,两端为兽面,内底有铭文“父辛”二字。
说唱铜镇4件
时代: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尺寸:(1)高9厘米底最大处7.4厘米
(2)高9厘米底最大处7.4厘米
(3)高8.5厘米底最大处6.5厘米
(4)高8.9厘米底最大处7.2厘米
来源:西安市北郊第二砖瓦厂出土
四件均为合范铸成,形体较小,姿态不一,表情各异,造型生动,戏剧性的说唱表演场面是汉代铸造雕塑作品中难得的珍品。说唱俑又称百戏俑,古代把说唱表演与乐舞、杂耍称之为“百戏”,在汉代非常繁荣,并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说书的最早记载见于《墨子•耕柱篇》:“能辩者谈辩,能说者说书”。说书与小说的兴起相关,中国的小说是从古代神话发展而来,历史甚早。汉代的《东方朔外传》、《吴越春秋》等可以说是短篇小说集,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可见说书表演在当时也很盛行。
玉雕双猪
时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长13.5厘米高5厘米
来源:西安市南郊山门口村汉墓出土
玉猪一对,呈奔跑状,长嘴,竖双耳,双目大睁,肥体短尾,两猪形象相似,雕刻手法一致,动态不一,在艺术技艺上达到很高水平,表现了猪的平常奔跑动态,一头猪前双蹄向前齐跃,后双蹄用力蹬地,另一头前双蹄奔腾,后双腿回收,准备再跃出有力双腿,用力后蹬,向前飞出大步。为了加强飞奔有力姿态与狂奔猛跑的形象,头向前伸,小耳双竖后抿,尾巴短小贴在臀部,透过肥胖的皮肉,可以“透视”看到四肢骨架的动作,四腿短小,体态肥胖,表现猪狂奔向前的动作真实生动。
白玉错金牌饰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宽3.8厘米高4.2厘米
来源:西安市北郊张家湾大明宫遗址出土
牌饰呈三角形,尖顶底边平,两腰边为三连弧形,顶角处有一孔,可以悬挂佩带,面上错金丝勾连云纹,纹饰纤细规整,玉质纯白,细腻,温润晶莹,衬托流云金饰,显得富丽堂皇。从制作工艺上看,当为宫廷皇族用品,出土地为唐大明宫遗址,也为例证。玉错金银制品始于春秋时代,战国秦汉流行,至唐代更为发展,该件玉饰虽小,反映唐代错金银的工艺水平。该玉牌饰造型带有浓厚的西域风格,错金及流云纹饰是传统工艺与纹样,它是融合传统及各民族间文化艺术,并吸收外来文化,经过发展,完全摆脱汉代遗留艺术风格,形成更成熟的新的艺术风格,具有豪迈开朗,饱满瑰丽,意气奋发的时代精神,与当时的雕刻绘画艺术一样,达到登峰造极。
金虎符
时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尺寸:长4.8厘米高2.3厘米
来源:1979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金质,作卧虎状。巨目大耳,龇牙,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体纹饰为凸雕合阴刻,器背面有扣槽,体形小,但制作精美,雕刻生动,造型雄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似为仿虎符之作。虎符,也称兵符,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迄秦汉继续使用,到隋及以后还有使用,唐用鱼符,宋有虎豹符,明为金牌。虎符是我国古代封建皇帝授予臣属们兵权后,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多以青铜或金铸造,也有用玉、竹、木制造。符中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一般右半部由中央保存,左半部发给统领军队的将军,使用时两半互相符合,验证后表示命令真实可信。在文献上曾有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一段历史说明兵符的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虎符有:1975年陕西西安郊区山门口出土的秦国杜虎符,铜质,符内有错金篆书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兴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翳。”从而可知虎符的性质、作用和各种符的职权范围,另外还发现秦新虎符,秦阳陵虎符,均有铭文。从铭文中可知上述三件铜铸虎符的时间及国属。金虎上没有铭文,其出土地点是凤翔县虢镇,原是先秦所辖区域,另外从造型特征看,属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推断此符为早期形状。
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4.5厘米口径9厘米
来源:1980年西安市火车站东出土
口为八连瓣,腹壁也呈八瓣形,单柄,圈足,足已脱落。外壁通体鎏金刻花,八瓣上部各为一组狩猎纹与仕女图相间围绕一周,下壁为八莲花瓣托扶。单柄分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近似三角花叶形,上刻鹿纹,下部圆环与上部连接组成。
白釉双龙柄壶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31.5厘米口径5厘米
最大腹径14厘米
足径8厘米
来源:西安市东郊纺织城地区枣园刘村出土
盘口,细长颈,鼓腹下收,底平。由肩部至壶口,置两条龙为对应柄,龙口含壶口,瓶主体拉坯成型,双龙柄雕塑贴接,做工精细,艺术高超。
白瓷马蹬壶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20.5厘米腹长径15厘米腹短径14.2厘米
来源: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唐墓出土
壶体呈扁圆形,上有半圆形提梁,提梁的一端有小圆口,假圈足,平底。上若马鞍形,刻凸起菱花形纹,边饰连珠纹,中间布满方格,外绕椭圆形凸棱,仿针线缝纫状,两侧各施仿绒线四瓣花饰,施白釉,微闪黄,胎白质细。马蹬壶是骑马或驼在长途跋涉的路途上载水饮用的器具。唐代的陶骆驼或三彩马上的行李中就有马蹬壶,它是长途往来不可缺少的饮具。特别是当时有名的“丝绸之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往来频繁,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与马,人们的饮水就是用马蹬壶。从考古发掘资料证实,此壶为唐邢窑器物,从唐邢窑遗址中发现很多残破的瓷器,马蹬壶残器就是其中的一类,可见该窑产马蹬壶,长安城内发现的马蹬壶就是由这里烧造。
经过“小雁塔”站的公交线路:18、203、204、218、21、224、29、29、32、407、40、410、46、508、521、700 707、713、720、游7、游8。
Hash:55c7c86288ba0150602e6a3ab4985c69512df4e7
声明:此文由 中国古美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