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这个村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多少?
原标题:镇巴赤南姚家坝轶事
在汉中镇巴的历史上,镇巴人爱把渔渡以南地域称南六地,也把南六地大姓常住民的家族势力编了一首歌谣。
平落坝钟儿敲不得
姚家坝窑儿烧不得
过街楼豁(郝)儿摸不得
渔渡坝马儿骑不得
盐源坝牛(刘)儿牵不得
这首歌谣镇巴人仍记得,赤南姚家坝姓姚占很大比份,至于窑儿烧不烧得此处不必评论解释,但不能不说此処一段历史。
很多人恐怕不知道姚家坝还曾设过衙门,这是真的。清嘉庆年姚家坝曾设过盐巡检司(分司衙门),本县县志记:"清嘉靖年间(1523一1565)设固县坝仓大使,嘉靖后裁,设盐埸司巡检,骓射弓台。清嘉庆八年(1803)移姚家坝,清嘉庆十年(1805)移渔渡坝"。謬谬数语,真实可靠,文字不多,时间不長,但确定该地是定远厅南六地分司衙门。
为什么清廷要在此设分司衙门,姚家坝地处南隅川陕边陲,按当时地域行政管辖也不便,对权力行使地域的双白河<松树白河>更不便,当时为什么却把这权力机构设这偏僻之地,是有理由的。
从唐朝开始,一条由当时京城的長安到四川涪陵的"荔枝古道"从長安经"子午道"到洋县,西乡,镇巴,万源,平昌到达县,涪陵,但"子午道到镇巴渔渡又分出"小巴间道",即从沅滩河翻龙坡到四川大竹河到开县,涪陵。"荔枝古道从渔渡到大河口,响硐到官渡,万源,竹峪到通江洪口,又转折万源鹰背进入平昌马鞍进达县,涪陵。当时朝庭二十里设一官驿,为贵妃能吃上新鲜荔枝,马不停蹄,二十里换人,六十里换马,日行五百里加急,四五天到長安,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來"。至今留有拦马墙,饮马槽,接官亭等遗址。后此路一直沿用並发展为川陕甘商业通道,有"黄的一条龙进陕,白的一条龙入川"顺口溜,黄龙指四川黄裱,白龙指陕西棉花,实际远不止这些商品,四川的盐,茶,烟叶,陕西桐油,生漆等这些大宗货物都靠人背马驮是山区主要运力,而川盐入陕量最大,清朝中叶,四川盐从長江船运巴县(重庆)又逆嘉陵江至南充到通江,通江洪口場一直是荔枝古道驿站,盐在洪口上岸发运入陕,有背伕在竹峪发现顺渔水而上可达大河口到渔渡坝,竟近了路程二百余里,于是一人仿,百人效,背盐的"背老二"从此改行直走,形成一条快道,当年清庭在盐埸设巡检司也是为征盐税,这运盐路一变自然失去财路,才又改移至姚家坝达两年之久,后发现渔渡坝是小巴间道,荔枝道总交口,管理范围适中,才将巡检司移到渔渡坝到清朝灭亡。巡检司衙门按现在就是一公安分局或大派出所,少不了冷兵器时代骓地武装,兵营,驻盐埸叫射弓台,渔渡坝叫营盘梁,姚家坝称"兵营",至今把姚家坝一地叫"营里头"就是这里曾是巡检司兵营才留有此名。
姚家坝,在赤南镇街下游,是赤南镇域内第二谷坝,在县域谷坝排名也有名,地势属川道,渔水河穿流坝中,是仅次于坪落的产粮区,海拔在全县也是最低之一,人口密集,梯田成片,山林茂密有镇巴少有的楠竹林,一带田园风貌,新修楼房比比皆是,其中有川陕民居石地坝四合院保存得很好,这个四合院叫蒲家坝,赤南鎮域内共有三处四合院,后河青树村两处,一处崔家巷巷,一処徐UU,崔家碥大院依山而建有小五套四合院上下左右中组合而成,並建有朝门,徐桔桔四合院是山包平顶俗称"一颗印"四合院,与姚家坝四合院基本一样,也有不之处之处,但多也因地势而建不一定之规。姚家坝石地坝四合院也是依山势而建的群体四合院,全是木架牌犁结构,几院相通,几院相连,彩楼明柱,石条街沿阶梯,石地坝天井,石鼓柱脚,外彩楼柵栏,木板装隔,雕花揭窗,天地檐木门,金瓜吊檐,这种民居四合院是当时富人所建,石地坝四合院解放后几套院落住几十户人家,是一个生产队。可见院落之大。川陕民居多是長三间外带两头转或三间一头转,叫"钥匙头"民居很多,前有明楼后有担担外带猪牛圈一应俱全,单家或两三家的院落,一般中为堂屋,两侧为小二间,前有宽敞的阶檐,堂屋有前半边板楼,小二间都全板楼,楼门开在街檐下,称明楼,房屋后称拖檐又叫后八尺屋。两头转中竖大转柱,转柱上剪剪刀剪刀架硬木人字分水成左右流水,与正房前后流水成反比,大转房与正房连成整体,有人户将转房又隔成厨房,客厅一体的大房,又有人将转房隔成既有伙房又有住宿,后又有拖擔房的设计。如将转房对面修如此房形形成合院,如两角再往内转,封口即成四合院,俗称"一颗印",上为正房,侧为横房,上房下方宽敞通道叫朝门,院坝称天井,低阶石梯楼上屋叫虚脚楼,楼外装木栅栏走廊叫彩楼。整房最高不高于一丈七或二丈一,宽为开间,長为进深。单房开间丈一或丈三,房宽要单数,进深需双数,进深丈八或二丈四尺。堂屋为家神祭祖之地,红白事行礼之处,小二间为卧室,转房为伙房。转房一角挖四方坑石条围脚石栏,叫"火笼坑"中上置吊一可升降铁制吊钩叫"罐打钩",用于挂锅罐作饭菜,火笼坑围四条矮板凳烤火,一年四季在此会客,喝茶,抽烟,谈话。侧圈舍挖坑为厕(茅坑),粪粪粪水为浠粪,上铺木板围栏养猪,叫板圈。土墙或垒木栏喂牛羊,叫土圈,垫以枯草沤烂为干粪,农民以前种庄稼全用此肥。
四合院是中国民居的代表,分南方北方,北方四合院面积比较大,南方四合院要小些但玲珑别致,四面屋顶向中倾斜倾斜倾斜,阳光与雨水散入,其中周围铺以石条,留有阴沟与外排水沟相连,从室内能一片一片一片一片蓝天,南方四合院天井设计可使屋脊雨水不流向屋外,取名"四水到堂″以示财不外流。晴天,天井内露天部份阳光能直射厅堂,光亮充足,室内潮湿得以干燥延长延长延长延长延长木结构梁柱自然寿命。雨天,雨帘披挂,银珠纷洒,别有一番洞天。夏日乘凉一边观赏画梁雕柱,观看日月星空,这就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所描述的"侧向阴沟湧,观看天井悬"的意境。四合院刻花雕秀,龙凤呈祥,檐头金瓜垂吊,柱脚石鼓铺垫,还有石缸,石磨,锥窝,砻子,风车,犁耙,各式农具,古老用品,朴素朴素朴素朴素朴素朴素原始生态到处到处到处到处到处到处到处都是水泥楼房,瓷砖铁栏,寻不见这古老的四合院天井,后河崔家碥四合院也危危可及,地坝四合院你能坚守吗?希望手下留情,给后人和游客能留下最后一眼先人的民俗遗产,在此表示谢谢。
姚家坝有这么多历史故事和川陕民居,远方朋友,你來参观吗,绝对让你不失望。(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宁文海
来源:镇巴在线 l
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Hash:c9ff6c18149abd6c0ea5cef715c0a8e293ffcea3
声明:此文由 汉中在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