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院南楼的久远往事,你了解吗?

距离静安寺闹市不远的南京西路延安西路交叉口,有一座百年底蕴的老建筑,那便是由邬达克设计,建成于1926年的今华东医院南楼,原宏恩医院的所在地。一起来探寻一下这座百年医院的沧桑往事吧~

01

上海开埠后,侨沪西医日渐增多,同时出现国人西医师。1844年,传教士医师雒魏林,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创设中国医馆(The Chinese Hospital,1846年搬迁至山东路,仁济医院前身),是沪上首家西医综合医院。至1910年,上海先后开设有公济医院、同仁医院、宝隆医院、广仁医院、广慈医院等综合医院14所,共有病床2000余张,其中由国人主办有4所。

搬迁至山东中路的仁济医院

1912年至1936年,随着城市日渐繁荣,人口增长,开设更多综合医院,新增病床4000余张。其中国人办百张以上病床的有5所:惠旅医院、沪东医院、东南医院、上海市立医院和广东医院;外国人主办的有3所,包括宏恩医院、伯特利医院(shanghai Bethel hospital,现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前身)等。

1926年6月初竣工并正式启用的宏恩医院,是邬达克第一个完全由自己负责的工程。1927年4月,邬达克与医学专家合写的关于宏恩医院设计概况的报告,明确说明这座建筑是为何而建立的:“宏恩医院的建造是要建立起一个对社会各界开放的世界性医院,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无论贫穷和富裕,都可以来看病。”

02

作为早期的代表作,邬达克在宏恩医院的设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医院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9平方米,楼高5层,局部6层,钢筋混凝土与砖木混合结构。该医院虽然被归类为古典风格的建筑,但邬达克在设计时非常注重它的功能性。在题为《建设一个全球地标》的设计稿中,邬达克阐述道:“设计要适合当地条件和亚热带气候,不能照抄欧美医院。采购设备不限于一国,采用各国最好的设备。”

宏恩医院平面设计图

地基施工中的宏恩医院

施工现场局部

大厅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全景

以上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Victoria Libraries

宏恩医院平面呈“工”字形,分南楼、北楼、门诊楼三部分。南楼为病房楼,北楼为医务专用楼,门诊楼位于南楼、北楼之间并将南楼与北楼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典型而高效的现代医院平面格局。为了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宏恩医院在设备投入上可谓不惜代价。每间病房都配备了进口三件套的独立卫生间,多人间尽量多配卫生设备,以便在炎热的夏天,病人可以天天洗澡。

整座大楼配备了瑞士的冷气系统,这样的全空调医院在当时上海是首个,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而病房内X光、机械诊疗、水疗、理疗等医疗设施也都是全上海最大最好的,甚至洗衣房都采用了进口最新设备。邬达克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到,例如烹饪病号饭的厨房和餐具室与护士站相对,当中用玻璃门隔开,以便护士监督,这样的格局至今仍不过时。

落成后的宏恩医院南立面

1926年6月9日,介绍宏恩医院的报刊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Victoria Libraries

20世纪30年代航拍的宏恩医院全景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Bristol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1947年《老上海百业地图》中标注的宏恩医院及周边地区。

图片来源:《老上海百业指南》 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重印

由于设施精良,医术精湛,宏恩医院一直深受青睐。1945年,日寇投降后,宏恩医院于1946年3月7日恢复营业,并继续在沪上医疗界扮演重要角色。

03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翌年8月,在宏恩医院原址(现今门牌延安西路221号)创办华东医院。

1958年,华东医院编著的《简易针灸学》

1982年,华东医院编纂出版的《常见老年病的诊断和防治》

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医院南楼大厅内景

图为20世纪90年代华东医院的CT室

20世纪90年代,华东医院全景

现今的华东医院南楼(原宏恩医院)北立面及主入口

图片摄影:邱力立

宏恩医院旧址也就是目前华东医院的南楼(1号楼)在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上海

编辑:周宝平

Hash:b755e9c250f652dab1e8b6dd60e70c8fc8289e73

声明:此文由 发现大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