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不敢进,有事不想进,闵行这座神秘的红房子竟大有来头!
今天莘莘来和大家讲讲
阿拉闵行老底子额事体
在沪闵路不到元江路的边上
有一座神秘的红房子
熟悉他的人
都对他讳莫如深
只有在开玩笑的时候来一句
这人该不是从北桥红房子里出来的吧?
许多闵行人都知道那里,有的还经常路过。9幢西式风格的建筑伫立其中,清水红砖的外墙夹饰着水泥拉毛条块,墙垛之间是数面铁窗,还有一扇不到下午四点绝不会打开的黑色铁门。
这里就是传说中
“没事不敢进去,有事不想进去”的地方
一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
这片红房子究竟有多神秘?
沪闵路上的茂密的行道树把“普慈疗养院旧址”遮挡着,如果不是特意去访古探幽,即便经过这里也不会太留意有这么一幢民国老建筑,它就是闵行区颛桥镇沪闵路3210号的普慈疗养院旧址。
“上海普慈疗养院旧址”的大门是一座两层楼建筑,由于沪闵路的交通繁忙,马路对面看又被粗壮的行道树所遮挡,很难完整看到主立面。
原先的大门已经关闭,在它的南侧另开新门,大门所在的老楼房现在是精神卫生中心的综合办公楼,这是大门内侧。走近细看,这几幢房子的门牌上都有着大写英文单词,依稀可以看见当年教会医院的影子。
穿越回来的分割线
精致的围墙
老建筑的外立面
大楼门口和内部楼梯
相对较为醒目的是其中的一栋由教堂改成的康复楼,平面图上看外形就是一个“十”字,其外观和内部构造完全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教堂西侧立面
现在大门内南侧有一种花园,看其小巧的构思和园林的结构,应该也是与“上海普慈疗养院旧址”同期建成的。
花园中围绕莲花池有亭台廊榭曲桥、假山喷泉
南侧的假山石高处有可喷水的龙头,据介绍整个花园的四个方向中分别置有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雕塑。
花园的西侧一只黄石堆砌的老虎赫然在目
花园西南角有一座1940年的外籍传教士、上海普慈疗养院创始人白景明院长的墓葬,碑面刻中英文题记。
在大门楼与教堂之间还有一个面积较大的西式花园,中间有圆形喷水池,据介绍传说中的“玄武”就在这个水池下,想要看到必须要把水全部放掉才行,至于那“朱雀”不知下落,或许已经远走高飞了。
穿越回去分割线
1935年,“上海普慈疗养院旧址”由天主教公教进行会会长陆伯鸿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募建。旧址院大门面东,现存西式风格的二层旧建筑九栋和一栋原为教堂的建筑。
上海普慈疗养院
由于当时精神科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所以多数病人属收容性质,仅头等病房的病人能享受一些医疗措施,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病人则常被“关、押、捆、绑”。不过即使如此,也总比让这些病人在外流浪,饿死街头来得强。
普慈疗养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壮举广为人道。淞沪会战时期,普慈疗养院成为了抗日战士最后的栖息地,院内设伤兵医院与难民所。
普慈疗养院曾出过一位叫凌其瑞的女科长,本地人都叫她“凌先生”。凌其瑞看到附近战场上勇士们的壮烈惨状后,立即说动院长,紧急组织起战地后勤队。
淞沪会战后,她带领一支白衣人队伍,举着红十字的旗帜,穿过日军驻扎地,将英雄们的遗体搬到位于北桥的瓶山道院,进行义葬,一时传为美谈。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
周围一切都在変化
农田变成了高楼
土路成了轻轨高架
就连门口的沪闵路都翻修加高了好几次
甚至比医院的路面还要高出几十厘米
这座医院却依旧如故
隔着沪闵路向医院望去
依旧能深刻感受到
在经历岁月洗礼后的今天
这片民国风建筑彰显着自己的大气与端庄
编 辑丨李 歆
内容源于白相到闵行、新浪博客南汇乡土及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看你就点点我
Hash:453ea113f867309938d34ed9100fce5b8b75a822
声明:此文由 莘庄周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