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日 | 上海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十所小学

上海地方志等史料中关于学校的记载最早见于宋朝。宋元祐年间,华亭县首建县学。淳祐四年(1244年),崇明建立今有记载的上海地区最早书院天赐书堂。元至元九年(1272年),上海地区最早的义塾璜溪义塾设立,为贫寒子弟授学。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社学多滥为由整饬,社学衰败,广设义学,以便贫寒子弟就读。至光绪年间,先后设义学125所。清代,上海地区约建书院46所。道光后,众多书院开设算术、常识等新式课程。其中大部分义学(义塾)和书院都沿革为以后的中学,其中也有一些成为现今小学的前身。

红旗小学 1536年

根据各类志书以及《红旗小学校史》的记载,学校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嘉定知事李资坤,注重人材。为筹办学经费,设置学田。先后在嘉定罗阳等地办学16所。嘉靖十五年在江湾镇保宁寺创办曲江书院(义塾)。

关于“曲江”名称的由来可谓历史悠久,《宋史》曾有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年)《宝山县志》说,“其水自吴淞江屈曲而入虬江,故名”。所以有“虬江十八湾,湾湾到江湾”的说法。曾称商量湾,也称曲江。

志书中有关于曲江义塾的记载“校舍12楹,学生一二十人,年龄不一。”这也是江湾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启蒙识字的义塾。嘉靖二十三年倭寇入侵,焚烧江湾镇,校舍被毁。清乾隆年间重建。清雍正三年(1725年)宝山县从嘉定分出,学校交由宝山县学署接管。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保宁寺后侧重建校舍,改名为虬江两等小学堂,首任校长严沐灃。此后改名虬江小学。1921年改名宝山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1926年又改为上海市虬江小学校。民国25年(1936年)学校迁入现文治路101号地址,民国34年(194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十二区中心国民学校。

1953年7月拍摄的私立虬江小学合影。地方志书及史料中并无其沿革的资料,其与虬江小学的关联不得而知,有待考证

解放后学校先后更名江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北郊区第一中心小学、江湾镇中心小学,1966年增设中学部并改名红旗五七学校,1977年中学部撤销,1978年学校定名为红旗小学至今。学校沿革历经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距今已有482年历史。

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江湾镇中心小学招牌

现今文治路101号的红旗小学正门

注:有些地方志书和史料中,学校的历史仅上溯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且关于严沐灃的记述也有出入。此处存疑,待考。

董家渡路第二小学 1851年

这是一所历史上与董家渡天主堂关系密切的学校。建校时间可追溯至1851年,当时董家渡是早于徐家汇的上海天主教活动中心,除教堂外,还有主教署、修道院、气象观测点以及教会学校。学校初名启蒙学堂,后更名仿德第一小学。 历任校长都是法国神甫。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董家渡天主堂、正修中学、正修小学和仿德女子中学的位置。当时的仿德女子中学校园就是天生港西街26号,也就是后来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校园位置

2009年拍摄董家渡天主堂及其南面的建筑。当时已经开始大规模拆迁,其中就包括原正修小学和董家渡路二小的校舍(席闻雷摄)

上海解放后,由蓬莱区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并与私立正修第三小学(原名东学堂,建于1861年)合并,转为公立,称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986年创办董家渡路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 1989年撤销幼儿园。1993年6月起,教育布局调整,薛家浜路小学、东江阴街小学、尚文小学部并入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小学校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办学传统。学校原址为董家渡路天生港西街26号,2010年9月,学校搬迁到现址西姚家弄48号,同时聚奎街小学合并入校。

四川南路小学 1865年

这也是一所历史上与教会关系密切的学校。洋泾浜天主堂,因位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南岸而得洋泾浜圣若瑟教堂(St. Joseph Cathedral),现通称四川南路天主堂,位于今四川南路36号。所以四川南路也曾旧称天主堂街。教堂地基是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 天主教获得的产业。教堂是由葡萄牙神父罗礼思(Louis Helot)设计。1860年(咸丰十年)4月15日破土动工,次年6月29日竣工。教堂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开设经言班、私塾。教授文化课程基本相当于旧学制的小学课程,主要由外籍修士掌管学校,原名类思学校(有资料称,“类思”源自为纪念罗礼思,而用其名“Louis”;也有资料称“类思”是天主教教堂附属学堂常用的名字,意为圣徒 St.Luis 也就是圣路易斯)。

1915年拍摄的洋泾浜圣若瑟堂。图右的建筑就是后来的类思小学校舍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圣若瑟天主堂和类思小学位置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四川南路第一小学校舍

现今的四川南路36号,小学正门

1935年正式备案后,由中国神父徐允希任首任校长。上海解放后,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并用现名至今。圣若瑟教堂在“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停止,被改为仓库。1986年修缮后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与四川南路小学同处一院。

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 1870年

学校最早可追溯至“尤来旬学校”(Eurasia School,意为欧亚学校), 于1870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邦妮夫人(Catherine Bonney)创办,校址在虹口美租界的密勒路(Miller Road,今峨眉路),主要招收在沪的欧亚混血侨童。借由英籍商人汉璧礼爵士(Sir Thomas Hanbury 1832-1907)所捐赠的大笔款项,尤来旬学校得以扩大和改善,并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

校名先后沿革为“汉璧礼蒙养学堂(Thomas Hanbury School and Children’s Home)” “汉璧礼男童/女童公学(Thomas Hanbary School for Boys/Girls)” “公立暨汉璧礼西童男学/女学(Public and Thomas Hanbury School for Boys/Girls)” “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女校(Public Thomas Hanbury & Western School for Boys/Girls)”。市西中学就是在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女校基础上沿革而成。而其间的光绪十八年(1893年)工部局在文监师路 (Boone Road又称蓬路,今塘沽路)造新校舍扩大招生(现今塘沽路390号)。

塘沽路390号旧影

20世纪30年代英文版上海地图中标注的西童女学(红圈)和蓬路小学(白圈)位置

1927年该建筑为工部局分支机构使用,学校迁往不远处的塘沽路117号。1936年西童女学迁出,工部局将117号改为蓬路小学(Chinese Primary School Boone Road School)。上海沦陷后曾一度成为日本子弟学校。1945年恢复蓬路小学,1946年改称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第十六区中心民国学

上海解放后改名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据一些老校友回忆,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校的办学环境颇为周折。1988年入学的新生并不在本校读,本校建筑正进行大规模维修,于是入学的孩子先是被安排到南浔路北虹中学(在一中心小学的北面,原圣芳济教会学校)对面的天主堂(耶稣圣心堂),用地是天主堂外的草坪,设置了四五个白色大帐篷教学。

1979年航拍图中的虹口区一中心小学校舍(来源:上海测绘院.天地图)

1989年教堂对外开放,学校又迁往著名的三角地菜场的二、三楼,条件颇为艰苦。1992年学校返回塘沽路170号原校址。21世纪初,塘沽路峨眉路汉阳路“三角地”周边市政改造,170号原址被拆除,一中心又整体迁往昆山路111号,和原昆山路小学合并,硬件设施方面再度得到升级。

梅溪小学 1878年

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光绪八年易名为梅溪书院(因靠近老城厢梅溪弄而得名)。是全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新式小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称梅溪学堂。光绪二十九年改官立高等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后改称上海市立梅溪小学。民国35年(1946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

1884年上海租界城厢全图中标注的梅溪弄

清末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中有关梅溪学堂的内容

1928年梅溪小学编辑的校刊《梅讯》

20世纪30年代,上海特别市市立梅溪小学师生合影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市立四区中心民国学校

1992年拍摄的梅溪小学新校舍及校庆标语

1950年改称蓬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称蓬莱路第一小学。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梅溪”校友遍布国内外,胡适曾于光绪三十年在此就读。教育家黄炎培曾说:“吾国教育上海发达最早,而上海小学,梅溪实开其先。”梅溪小学创造了上海教育史上诸多“第一”,第一个实行男女同校,第一个童子军组织,第一个举办勤工俭学等等。解放后是上海市首批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校之一。2000年,梅溪小学迁永宁街20号,与永宁街小学合并,沿用梅溪小学名称。

汇师小学 1884年

徐家汇地区,是上海乃至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地区之一。19世纪,外国传教士陆续到来,主要以法国教会势力为主。继教会1850年创办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之后,1884年,教会又在蒲西路120号处造了一座小教堂,称为始胎堂。始胎是圣母怀耶稣之意。始胎堂除传教外,也办蒙学班,主要是读经,也有文化课程。传教士普遍称它为“外学堂”,以区别于在教会直接管辖的“内学堂”。这就是汇师小学最早的渊源。

1910年新建的圣依纳爵堂(今徐家汇大教堂)开堂。此后,读经班也迁至蒲西路221号当时的天文台原址。那时正值辛亥革命期间,教会为适应当时的形势,给外学堂起了一个正式的校名,叫类思小学。类思(Luis),也可译成圣类思或圣路易斯,是天主教的一个年轻圣人的名字。以类思命名小学,就是要师生以类思为榜样,做到“抛弃俗世,安于神贫,绝对服从。”这可能也是许多教会附属学堂都起名“类思”的宗旨。

20世纪30年代航拍的徐家汇地区。画面最右侧中间可见类思小学的校舍

类思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是法国神甫。后来,随着民主革命的影响逐步扩大,教会改由中国神甫任校长。潘谷声、李问渔、杨维时、朱者赤等都是在这时期先后任校长的。在他们的经营下,学校规模有所发展,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师资队伍趋于整齐。

1925年,教会在类思小学北面建造一所徐汇师范,由杨继时兼任校长。类思小学成为徐汇师范的附属小学。1934年徐汇师范改为汇师中学,类思小学也同时改名为汇师小学。1940年,汇师中学并入徐汇中学,汇师小学与徐汇中学小学部(下院)合并。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徐汇师范学校以及汇师小学位置

汇师小学老校舍

上海解放后的1951年初,人民政府接管汇师小学,由当时区教育工会负责人雷如意任校长。1952年12月19日,学校由私校改为公校,并更名为徐汇区蒲西路小学。1955年改名为徐汇区中心小学。1956年徐汇区与常熟区合并,原常熟区中心小学改名为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徐汇区中心小学相应改名为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从1956年至1966年前,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都是区重点小学。1984年,宜山小学并入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1987年8月,重新恢复中心校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拍摄的徐家汇大教堂,画面左下角可见汇师小学校舍一角

1988年8月25日因地铁一号线规划从校舍中穿过,原校舍拆除,于1990年11月建成新校舍。之后,二中心小学周围的居民区因建设需要动迁,为保留二中心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教育资源,于1998年9月起转制,并恢复汇师小学的校名。2000年,位于蒲汇塘路55号的蒲西路小学并入汇师小学,成为分部,学校扩展至南北两个校区。2002年,宜山中学撤并,原校址文定路170号经扩建成为汇师小学新校址。

海宁路第一小学 1893年

这又是一所渊源自教会的学校。1893年由法国天主教拯亡会设立。原为善导女子中学的小学部。上海解放后由政府接管。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善导女子中小学校位置,介于西街、昆山路和百官街之间

1952年独立建制改名为海宁路第一小学。1970年乍浦街道民办第三小学、西街小学先后并入,师资力量得以加强。其后百官街21号校区为西街幼儿园使用,学校迁往现址乍浦路173号。

唐山路第一小学 1901年

该校的渊源与著名实业家叶澄衷有密切关联。叶澄衷生于1840年,原名成忠,幼时丧父,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做学徒。17岁在黄浦江摇舢舨谋生。后投资五金业,获巨大成功。热心捐资助学,并投入大量精力。1898年在虹口张家湾(地处今唐山路公平路)购地三十余亩(1910年扩至四十余亩),捐银十万两兴建学校,叶氏未能见到学校建成即于1899年初冬逝世,其子继承父亲遗志再捐银十万两,1901年将学校建成,校名为澄衷蒙学堂,又名澄衷学堂。

澄衷蒙学堂自编的教材对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教育都有广泛影响,被多次再版

学校规模涵盖从小学到高中。据校史介绍,澄衷学堂创办初期,曾先后延聘清末进士刘树屏、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学子有李四光、胡适、竺可桢、李达三、钱君陶等一大批著名人士。学校主楼名“蒙学堂”,早年在讲堂(即礼堂)两侧悬有一副楹联,系叶氏自撰:“余以幼孤,旅寓申江,自伤老大无成,有类夜行思秉烛;今为童蒙,特开讲舍,所望髫年志学,一般努力惜分阴。”叙述了叶氏的办学动机和目的。

五十八中学旧影。背景可见澄衷蒙学堂主楼

1920年建校20周年时,校友议树叶澄衷铜像,经集资擘划,名手雕塑,于1921年落成树于蒙学堂前。铜像曾被盗窃,后追回复位。校址一度在抗日战争期间沦陷,有些校舍为战火损毁,曾易地办学,但铜像1951年被拆除(1987年重建)。

1951年的澄衷小学毕业证。图中可见当时的全称是“上海市私立澄衷小学”

1928年学校改名为私立澄衷中学和私立澄衷中学附属小学。1956年由政府接办,中小学分别改名为上海市五十八中学和虹口区唐山路第一小学。五十八中学于1964年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原蒙学堂及校园东北部划建上海市嘉陵中学。同年小学部划出,单独建制设立唐山路第一小学。1999年2月,因虹口教育规划需要,与公平路第一小学合并为一校。现址丹徒路270号。

卢湾二中心小学 1902年

卢湾二中心小学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1902年10月2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 吴馨将西仓桥原家塾迁至花园弄,公开招生,定名为"务本女塾"。这是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吴馨先生除处理塾务外,还兼任教学,他禁止学生崇尚奢华,提倡学生放足,努力改革妇女中的陋习。学制设寻常、高等二科,分甲、乙二级和特科一级。

1913年,吴馨将务本女塾捐归县有,改名为上海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1916年,改名为上海县立务本女子中学。1919年,学校改用新学制,张杏娟任校长,中学分初、高二级,并设小学部。1928年,学校改归市属,命名为上海市市立务本女子中小学,1934年.小学部独立建制,定名为上海务本小学。1938年,上海务本小学迁至南昌路48号,改名为私立务本小学。

1942年的上海市私立务本小学毕业证书

务本小学曾经使用过的校徽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南昌路48号务本小学位置

20世纪60年代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师生合影,背景中学校铭牌清晰可辨

1956年.改名为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小学。1957年,小学迁址到皋兰路31号,改名为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1963年列为上海市重点小学。1997年雁荡路小学并入,设为分部。2003年清华小学并入,设为分部。此后原皋兰路31号为上海市第四聋校使用。黄浦区卢湾区合并后,学校改名黄浦区卢湾第二中心小学。现址有复兴中路624号和642号东西两个校区。

上海小学 1903年

前身是廿二铺小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邑人项文瑞等借城厢半泾段(今文庙路附近)刘公祠创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官立龙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随龙门师范改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在尚文路建新校舍,由杨嘉椿任主事。1927年又改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盛朗西任校长。

民国23年(1934年)建制独立称江苏省立上海实验小学,在吴家巷(现址旧称)建新校舍,校址在今上中路200号。

1939年的江苏省立上海实验小学毕业证书,其中可见校长盛朗西的署名

1948年由校长盛朗西签发的上海实验小学公函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江苏省立上海市实验小学正门,可见上中路200号的路牌

1937年抗战爆发,尚文路、文庙路毁于战火。吴家巷校区为日寇占领。1942年开始学校颠沛流离,分别在重庆路、菜市路(今顺昌路)、牯岭路、徐家汇路等地开展教学活动,曾一度更名龙门小学。1945年上海光复后,学校返回吴家巷校区,并恢复原名。1947年扩建校区建筑。

上海解放后,1950年改隶市属,学校改名上海市上海小学,先后归属龙华区和西郊区管辖。1958年划入上海县,改名上海市上海县上海小学。1985年学校随上海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划入徐汇区管辖,改名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

现今上海小学围栏上装饰的校徽,醒目的1903字样

后记

1993年,经过调整,全市小学减至2122所,其中市区766所。1995年,建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21所,分布在全市8区3县。是年11月,市教委召开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会议,投入资金9亿元,用于薄弱学校更新。1995年,全市有小学1807所,其中市区1095所、市郊712所。2016年全市小学753所,在校生78.97万人,教职工人数6.11万人。20年间有许多小学撤并,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也已成为记忆。

以下是1930年《上海指南》中列出的上海市区小学名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今各小学的前身,有兴趣的读者可资参考。

上海地区历史悠久的学校众多,以上只是列举市中心城区部分。其实在市郊区域还有大量百年老校,例如奉贤南桥小学(1804年)、奉城第一中心小学(1805年)、青浦赵屯中心小学(1868年)、练塘颜安小学(1889年)、浦东新区观澜小学(1834年)闵行区实验小学(1905年)等等,待下次整理再刊出。END

文字资料:《上海市学校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0年)

《上海通志》《上海租界志》《上海普教志》以及各区县志

部分图片源自网路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奉献

如需转载 烦请标明出处

您默默点赞和热情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Hash:9a81b33de4b74c4176644bf4d962ab2b17e24e65

声明:此文由 方志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