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学苑 | 学会独处,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无常中,保持清醒和独立

今天还微笑的花朵

明天可能就会枯萎

我们愿留贮的一切,诱一诱人就飞

生命中总有一天

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告别

会有无人相伴的时光

面对无常的种种变化

届时毫无准备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何谓孤独

要学会独处,首先应该认识孤独的维度。

○汉语中的“孤独”

汉语中的“孤独”,最早出现在汉徐干《中论·法象》中:“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

性情洒脱不拘泥,人情简单不世故,这是两千年前的古人所理解的孤独。

佛教中的“孤独”

佛教最早出现“孤独”一词,是汉译佛经中对佛陀最初说法之地的翻译:祇树给孤独园。这片松树林是祇陀太子捐赠,并由给孤独长者建造僧坊后共同供养世尊,供世尊讲经说法、僧团安居共住之用。

尽管这里的“给孤独”,本意上是人名翻译所表,与汉语的孤独无关。但有意思的是,佛法宣流两千五百年,这位名字带有“孤独”的长者,是最初的护持者。而反观佛法的修学,在于炼心和除欲,恰恰需要在孤独中完成。

对孤独最精准的定义,由《佛说无量寿经》卷2载:“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里表达的就是一个在深刻的缘起观下,无尽轮回中,你我在业力面前,都是各自面对该面对的,承载该承载的,以及,了却该了却的。无人能帮,也无人能替代。这就是孤独,在无人之境,只有靠自己,直下承担。

面对孤独有多么重要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事实上,没几个人喜欢孤独,只是有人习惯了孤独,有人在忍受着孤独。我们晒朋友圈,发微博短视频,那闪过一丝“看有哪些人点赞,几个人关注”的念头,就是孤独的侧写。

我们看似生活在车水马龙,信息如潮的喧嚣中,但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的瞬息万变,精彩纷呈,又和我们没多少关系。这种深处繁华又毫无新意的疏离感,以及千篇一律的墨守成规,让我们失去很多耐心。

真正理解孤独的人,是有稳定价值观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为何而活、能力在哪、想要什么。

孤独,意味着你需要有勇气去发现自己的欲望,并说服自己逐渐放下;孤独,也寓意着我们应该在这巨大的幻境中,保持清醒和独立,并进一步突破自我的局限。

所以,孤独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它在很多时候能够烘托出一种正面、积极生活状态,诠释着一种自知且清明的人生方向,以及诉说着一个人如何从无尽的别离和苦难中生发出的巨大能量。

我们需要在独处中重塑自己,也需要在面对孤独中完成自己!

如何在独处中成长

既然孤独是常态,那就需要有能力驾驭属于你的孤独。

一位研究禅学多年的老教授曾说过,在深入的禅定中,你会发现巨大且深邃的孤独。所谓破参,就是观照这份孤独的空性,而出于这份空性,此后便是活泼泼的无疑。

○在恪守中修学

佛教的修学,最重大的议题,实则来自最简单的维度:通过持戒而摒除无关的干扰,通过修定而获得稳定的心性,通过增慧而看清实相的生动。

这三者,均需要让自己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上,都尽可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不要轻易被环境所侵扰,被别人的言语所打败,被别人的评价而定格。

要相信,你如果通过修行而持续变好,那你一定值得拥有更好。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你是一个清心寡欲之人,那你周围的环境和人际,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在自知中为善

信仰的维度比较多元,但出于善的层面,便是:不造作,不为恶。

一个有信仰的人,不论在哪,都会是一个举止得体的、关怀大众、恒常有爱的人。

这样的人,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不会闲言碎语,不会徒生是非。这样的人,懂得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将快乐和能量传递给身边需要的人。这样的人,也是一个有分寸,拎得清,能自洽的人。这样的人,看似我行我素,实则包容着一切,也在这份孤独中持续成长。

— 往期回顾 —

遇事紧张、易发脾气?新年你需要补点这个!

“福德”和“福报” 的区别

从八相成道看佛陀一生

虚云老和尚:克期取证选佛场

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Hash:eefd6f929d2607132a8d9059f04a759abf872bad

声明:此文由 霸道历史总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